火星稀薄的大氣孕育了神秘的發光

2020-09-05 空間天氣預報寶寶


「火星大氣和揮發物質進化」探測器(MAVEN)在對火星展開全面探測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現象,火星會呈現螺旋狀的出現全球性發光現象,這可著實讓科學家們「糾結」了一把。

MAVEN探測器拍攝到的火星南極極紫外光氣輝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大氣和空間物理研究所的尼克·施耐德表示:「出現在火星南極和整個半球的螺旋形發光主要是由極紫外光造成的,它們確實可以讓火星發光這我們是知道的,但是形成這樣的螺旋狀就很奇怪了」。

類似這樣的大氣發光現象在地球上也有,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氣輝,白天,受到太陽照射的高層大氣會分解成氣體原子態,而在夜間,這些原子又會重新組合在一起,這一過程伴隨著微弱的發光。在地球上,氣輝看起來和極光有點類似,但是在火星上,由於氣輝發出的光集中在極紫外波段,人的眼睛是看不到它們的。

MAVEN探測器已經觀測火星的氣輝現象有數年之久了,只不過這種螺旋狀的形狀卻是首次看到的。施耐德稱它們為『尤裡卡時刻』(有靈光乍現的意思):「我們嘗試在實驗室中通過球形內投影技術來實現這種形狀的發光,這也是我們頭一次通過極坐標來實現極紫外波段的發光,最終螺旋形的炸裂效果真的讓我們都很吃驚。

火星大氣白天日照後在夜晚發生氣輝的原理


對於火星來說,南極的螺旋發光只是「水面上的冰山」,整個火星都被這種有脈動的氣輝所包圍,在火星北極上方,有一個位置點每天會產生兩次光脈衝,而在赤道周圍這樣的點還有三個,它們每天則要脈衝三次。只有南極的這個是每天脈動一次並且是螺旋形的。

為了搞清楚這一切,施耐德和同事們構建了一個火星大氣的大氣環流模型(GCM),他們通過這個模型模擬運行火星的大氣運動,實際上地球上的天氣一樣可以通過這個模型來模擬,它的火星版本可以用來預算火星上太陽輻射加熱、風、大氣化學以及雲的形成等。

光譜分析洞悉火星氣輝的周期性謎題


計算結果表明,火星上的氣輝源自大氣的「潮汐」運動,隨著火星的自轉,受太陽的引力作用,火星的大氣自然而然的出現了周期性的變化,如同鬧鐘般每日準時的三次變化,這就解釋了火星赤道氣輝周期性變化出現的原因。

「但是,我們仍然無法解釋出現在火星南極周圍的螺旋形氣輝」施耐德很困擾的說,也許,在未來更多的MAVEN的監測數據可以幫助人們解開這個謎。

相關焦點

  • 火星大氣為什麼神秘消失?
    然而現在的火星,大氣稀薄程度令人咂舌,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一嚴重的後果呢?  現在的火星大氣非常稀薄,大約含有95%的二氧化碳,蘇格蘭大學環境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蒂姆·湯姆金森在對火星隕石進行研究時認為遠古火星上發生了全球性的極端事件,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極度降低,失去大部分大氣的火星開始冷卻下來。
  • 大氣稀薄的火星上能看到流星嗎?
    大氣稀薄的火星上能看到流星嗎?我們所說的「流星」指的是進入行星大氣層時由於摩擦而發出光的太空物質。火星上空氣稀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左右。當太空物質進入火星大氣層時,很難像進入地球大氣層一樣發生猛烈的摩擦,在天空留下顯眼的火光,而可能只會在天空劃出一道道模糊的條紋,如果你在火星表面,可能很難分辨出這些痕跡。火星探測器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據。「火星全球探測衛星」的數據顯示,2003年,一顆彗星進入火星大氣層後,在火星表面上方80~95千米的大氣層中留下了一層等離子體,並很快消失了。
  • 大氣稀薄的火星上能看到流星嗎?
    大氣稀薄的火星上能看到流星嗎?我們所說的「流星」指的是進入行星大氣層時由於摩擦而發出光的太空物質。火星上空氣稀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左右。當太空物質進入火星大氣層時,很難像進入地球大氣層一樣發生猛烈的摩擦,在天空留下顯眼的火光,而可能只會在天空劃出一道道模糊的條紋,如果你在火星表面,可能很難分辨出這些痕跡。火星探測器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據。
  • 火星表面紫外線超強,大氣層相當稀薄,根本不適合生命生存!
    火星表面紫外線超強,大氣層相當稀薄,根本不適合生命生存!11-23 12:08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火星表面紫外線超強
  • 「洞察號」又有新發現,火星大氣中的氧氣激增,這在預示著什麼?
    引言:美國宇航局最新一代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已經在火星上服役了一段時間,這艘新型探測器被認為是「好奇號」的最佳搭檔。最近「洞察號」再有新發現,火星大氣中的氧氣激增,這在預示著什麼嗎?相對來說,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的相似度最高的星球。
  • 火星大氣層非常稀薄,為何火星沙塵暴,卻能蔓延整個火星?
    火星大氣層非常稀薄,其密度幾乎是地球上的百分之一,而引力約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因此,火星沙塵暴可以也可能會蔓延到火星全球。對於未來的火星任務,了解或許這個星球的大氣環境並預測它的「情緒」很重要。
  • 火星夜空出現「發光現象」,一種看不見的光,是怎麼形成的?
    跟地球一樣,火星也會出現白天和黑夜,地球自轉一周24小時,火星自轉一周34小時37分,所以一個火星日比地球日要長得多,火星黑夜也比地球黑夜長得多。2020年8月5日,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上一項新研究發現,當藍色太陽落山之後,火星黑暗面上空出現發光現象,一種看不見的光芒,只能通過特殊設備觀看。
  • 火星上的水和大氣是如何消失的?
    大約在40億年前,地球的近鄰,紅色星球——火星,曾經歷了溫暖溼潤的時期,那時,火星有較厚的大氣層,地面也有河水流淌,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環境使得早期火星成為非常特別的星球——它曾是一顆有機會孕育出生命的行星。
  • 為什麼火星只有稀薄的大氣層,而土衛六卻有濃密的大氣層呢?
    【每日科技網】  這個問題只能分開說,因為火星和土衛六都有其各自的多個原因。  先說火星的大氣層為什麼稀薄,如今火星的大氣壓只有地球大氣壓的1%,可謂是少得可憐,其實科學家認為火星也曾經有著相對於現在要濃厚得多的大氣層,之所以後來變得稀薄,原因是火星失去了磁場,火星曾經也像地球一樣,有著自己的磁場,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導致它失去了磁場,具體很可能是受到了某個大型天體的撞擊,這個天體導致火星內部的熔巖結構發生了變化,最終使它的磁場消失,而由於火星磁場的消失,它就無法保護自己的大氣層
  • 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有海洋有大氣,不是木衛二
    ​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非常地多,但是唯一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卻只有地球。畢竟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不過,也不代表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就絲毫沒有生命孕育存在的跡象。只不過人類的能力有限罷了。哪怕在人類的眼皮子底下,早就已經有星球在悄悄地孕育發展文明了,人類卻苦於無法登陸這些星球。還一直在問自己,宇宙中究竟是否存在除了我們的之外的,其他的外星生命和高等文明呢?
  • 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有海洋有大氣,不是木衛二!
    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非常地多,但是唯一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卻只有地球。畢竟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不過,也不代表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就絲毫沒有生命孕育存在的跡象。只不過人類的能力有限罷了。哪怕在人類的眼皮子底下,早就已經有星球在悄悄地孕育發展文明了,人類卻苦於無法登陸這些星球。
  • 稀薄大氣行星避開恆星的「潮汐鎖定」
    被大氣層包裹的行星可能避免主恆星的「潮汐鎖定」,稀薄的大氣層甚至層使得行星保持自由轉動的狀態,好像地球的自轉形成了白天與黑夜一樣。加拿大和法國的天文學家團隊最近探討了行星大氣層的物理作用,新的理論視角增加了「生命行星」存在的可能性。
  • 零下90攝氏度、稀薄二氧化碳,地球上的「火星研究站」
    火星學會在美國猶他州建立了著名的火星沙漠研究站,雖然這裡的氣溫、氣壓、大氣成分和火星截然不同,但遍地石頭的地形地貌和火星非常相似,而且那兒經常會颳起的大風可以部分模擬火星的沙塵暴環境。火星學會還在加拿大位於北極的德文島上建立了另一個名為閃線的火星研究站,那裡有類似於火星環境的低溫和大風。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劉慧根說,宜居帶的必要條件離不開液態水,而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蓋(達到71%),從地球經驗來看,液態水(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行星上只要發現液態水的痕跡,就有可能孕育過生命,因此一個大膽的猜測是:金星和火星存在過液態水的痕跡,有可能曾經出現過生命。  20世紀初,曾有人認為火星和金星是人類生活的可能之地。但隨著人類探測技術的發展,這個可能被否定。
  • 火星中層大氣的雲如何形成?靠流星划過時碎裂的塵埃
    和地球相比,火星如今的大氣層相當稀薄,其地表大氣壓力不到地球的1%,並且火星大氣總質量只有25兆噸,而地球有5148兆噸。至於地球上的雲,為氣態水分子聚集在空氣中的凝結核周圍所形成。然而同樣的物理機制放到火星身上時卻出現了問題。火星大氣結構分為:相對溫暖的「低層大氣」、有高速氣流存在的「中層大氣」、大氣分子不像下層均勻分布的「上層大氣(或熱氣層)」,以及距離地表200公裡以上、大氣逐漸過度到外太空、無明顯邊界的「外氣層」。
  • 火星大氣有多惡劣?假如乘飛船到火星,你要克服什麼困難?
    火星是大規模顯示太陽系氣候變化的衛星。雖然過去火星的空氣充足到足以讓物質浮上水面,但現在火星的大氣要麼很稀少,要麼根本不存在。今天的火星空氣也太稀薄了,很難維持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儘管過去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 40多次火星探測,人類能在火星找到生命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對火星持續不斷的探索,火星在我們面前一點點掀開神秘的面紗。那麼,隨之而來的關鍵問題就是,人類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嗎?這與地球極其相似,只不過火星上的四季要比地球四季稍微長一些。火星有稀薄的大氣層,地表溫度常年在零下50多度,與太陽系其它行星相比,火星溫度非常溫和,與地球氣溫更為接近,生命在其上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 火星表面發出神秘「綠光」!真相到底是什麼?
    近日,科學家通過非載人火星探測任務ExoMars發現了火星上一個神秘的現象:ExoMars看到火星大氣發出綠光!難道是什麼訊息?亦或者某種超自然現象?我們來看看!據了解,在研究火星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這些神秘的照片。
  • 火星表面發出神秘「綠光」!真相到底是什麼?
    近日,科學家通過非載人火星探測任務ExoMars發現了火星上一個神秘的現象:ExoMars看到火星大氣發出綠光!難道是什麼訊息?亦或者某種超自然現象?我們來看看!這些神秘的綠光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我們知道,在地球上看到綠光並不稀奇,因為我們的地球有磁場,太陽風可以撞擊我們地表層,與磁場發生作用,產生美麗的綠色極光。其實除了極光以外,我們的大氣可以與太陽光相互作用,產生令人眼花繚亂的能量,比如這種綠光。因此在地球上,這不僅包括極光附近的極光(北極光和南極光),還包括氧分子與太陽光(又名)相互作用產生的持續的綠光。也叫「空氣輝光」。
  • 距離地球很近的天體處於宜居帶中為何不能像地球一樣孕育生命
    眾所周知,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其他星球上並沒有存在生命的痕跡,不過火星作為地球的「姊妹星」,它的環境與地球最為相似,因為火星和地球一樣四季分明,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與地球都十分相似,而且火星與地球的地形也十分相似,同樣擁有火山、峽谷、隕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