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門旅遊成了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的美景,是不需要刻意追尋的,只需要我們去發掘,比如:
奇幻莫測的極光(高緯度地區才能看見);
深邃浩渺的星空(空氣好的鄉村才能看見);
雨後初晴的彩虹;
以及只要天晴就能看到的朝霞和晚霞。
霞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其中偏紅色的有一個獨特的名詞:火燒雲。以前的語文課本上還有一篇叫《火燒雲》的文章呢!而在民間俚語裡,火燒雲被稱之為「四大紅」之一(殺豬血、寺廟門、大姑娘的褲衩、火燒雲。)
晚霞和夕陽是極其壯美的,所以以前還有一首歌「最美不過夕陽紅」,夕陽也是古詩詞中最為常見的一個意象,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李商隱的那首詩《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今天小仙就給大家分享幾首和落日、夕陽、晚霞有關的詩詞,以後大家在賞落日的時候,就不必只念這一首詩啦!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這首詩是李白的偶像謝朓的代表作。全詩最出名的就是「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一句。謝朓把滿天燦爛的晚霞比作有著美麗花紋的絲製品,把平靜的江水比喻成一道乾淨的白布,形象生動,又對比鮮明。
大家還記得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嗎?在神話中,天上綺麗的朝霞、晚霞,就是由織女織出來的。
憶秦娥·簫聲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的這首《憶秦娥》和他的另一首詞作《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是現存最早的文人詞,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此詞意境博大開闊,風格宏妙渾厚,一直備受好評。其中「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寫夕陽下的江山,筆力渾厚。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後世唯範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已不逮矣。
這首詞也啟發了後世很多詩詞的創作,比如: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蘇軾特別喜歡這首詞,稱其「不減唐人高處」。
從頭越,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在這首詞裡,主席和李白進行了跨越時空的對話,和李白的原句相比,這句更加雄渾悲壯,如同一幅大師的油畫,還帶有一種無產階級革命家獨有的豪情壯志。
夕陽除了壯美之外,還往往象徵著進入黑暗的落寞,和對往事不可追的遺恨。所以在許多感慨人生、感慨國家山河的詩詞中經常出現。比如:
同崔邠登鸛雀樓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並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益的作品。此詩通過即景抒情,將歷史沉思、現實感慨、個人感傷融成一片,而併入歸思,意境十分渾成厚重,為歷代所傳誦。李益生經戰亂,時逢藩鎮割據,唐王朝已經出現了日薄西山的衰敗景象,「魏國山河半夕陽」,不僅是懷古,也是傷今。
著名詞人辛棄疾,生活在南宋時期,山河破碎,朝廷偏安一隅。因此他的詞中,夕陽就反覆出現,隨意舉幾個例子:
>>>詞中之龍辛棄疾,一腔熱血寫春秋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除了辛棄疾之外,還有很多詩人、詞人也會借夕陽來表述人生、歷史、時事的感慨,比如:
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其二》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夕陽,又是一個非常傷感的意象,很美又很短暫,最容易引發文人的怨嘆,因此婉約詞中也有大把寫夕陽的句子,比如: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範仲淹《蘇幕遮·懷舊》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不過,和落日有關的詩詞,也並非都是傷感的,有兩首詩詞就寫出了落日別樣的美麗,一首是我們熟知的,王維的《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直」和「圓」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字,但是用在這首詩裡卻特別貼切,就像《紅樓夢》中的香菱所說的那樣:
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至於詩中的河,有人說是黃河,也有說是新疆的塔裡木河,還有人說是開都河(下圖是新疆地區的開都河)。
另一首是近代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葉劍英元帥創作的《八十抒懷》:
八十毋勞論廢興,長徵接力有來人。
導師創業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
億萬愚公齊破立,五洲權霸共沉淪。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
這是作者在八十壽辰的時候創作的一首詩,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和樂觀精神。詩人在此一洗夕陽在前人作品中悲愴傷感之態,賦予黃昏夕陽以新的生命,抒情地唱出了一曲「黃昏頌歌」,極大的提升了作品的表現力和思想境界。
常言道,境由心造。
夕陽、落日、晚霞,都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但是不同的人看到,卻會引發不同的心情。如何避免外界環境影響自己的心情呢?或許我們應該學習范文正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可是,這樣的境界,又有多少人能達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