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0家數字醫療公司中脫穎而出,它是怎麼做到的?

2020-12-05 健康界

2019年10月2號,CB Insights發布了全球150家最有前景的數字醫療公司。

CB Insights是一個聞名世界的獨立智庫,是矽谷幾乎所有VC進行決策都依賴的數據智庫。在投資者眼裡,即使是《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這樣的頂級媒體在報導時,CB Insights也是他們最可信的一個數據來源。CB Insights更是因為其專業性,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的巨額資助。CB Insights選中了這150家公司,也代表世界上整個行業對這些公司的認可。

這150家公司是CB Insights從超過5000家的公司之中層層遴選出來的,從專利、融資情況、媒體報導、市場潛力、合作夥伴關係、競爭格局、團隊實力和技術新穎性等多個方面來綜合評價。這些公司的特點都是在數位化時代,用先進科技或者軟體平臺來重新定義醫療行業。

本次入選的150家公司中,總部設在美國的有116家,在亞洲的有17家,在歐洲的有16家,在加拿大的有1家。值得注意的是,提供跨國,跨境服務的公司,特別是涉及中國和美國,以及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公司,只有一家!那就是MORE Health愛醫傳遞。

遠程醫療在近幾年可謂是發展迅猛,讓患者能夠通過網絡接觸到全世界最頂尖的醫療。試想著,你在家裡通過手機上面的APP或者電腦上的網站就能接觸到全世界最頂尖的執業醫師,並且是24小時On-call的,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就醫效率。有些公司還致力於建設遠程心理治療諮詢平臺,不僅讓遠程醫療不僅能做診斷,還能做治療。MORE Health愛醫傳遞是很好的代表,其自主研發的遠程會診平臺目前唯一得到了美國FDA的批准平臺,獲得世界多國醫院的認可和使用,已經有10000+的患者通過這個平臺找到了世界上最頂尖的醫生,獲得最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兩個在MORE Health愛醫傳遞平臺上發生的真實案例。

首先是中美醫生遠程合作,讓林磊(化名)得到正確的診斷,並在中國獲得了做好的治療。

步入花甲之年的林磊,被醫院診斷為「腎上腺腫瘤」,遂按照腎上腺腫瘤來治療。但治療後效果並不佳,反而有很多副作用出現。為了查明癌症真相,林磊找到MORE Health愛醫傳遞進行國際多學科遠程會診,其中一位專家就是美國麻省總醫院泌尿外科研究實驗室主任 、丹娜法伯癌症中心病理學科專家Chin-lee Wu 博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讀,Wu博士要求直接查驗免疫組化的結果,藉助MORE Health愛醫傳遞自主研發的線上平臺,腫瘤組織切片的H&E染色和免疫組化染色結果很快便傳送到了Wu博士的電腦上。

綜合病理結果和其他的檢查,Wu博士得出結論:癌症組織病理形態特徵更傾向於轉移癌而非腎上腺皮質癌的診斷,總的特徵是傾向於肺轉移性非小細胞癌。見此情況,MORE Health愛醫傳遞立刻安排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臨床專家重新進行病理染色診斷,證實了腫瘤組織表型特徵與肺腺癌相符合,從而確診林磊患的是肺腺癌,而不是腎上腺腫瘤。而且還因為PD-1/PD-L1抗體免疫治療在一些肺癌患者中有特效,林磊還有機會獲得一個驚喜,他可以嘗試使用免疫療法治療疾病。可以看到,在中美醫生之間協作下,林磊不用到美國就可以享受到最新的治療方案,節省了很多花費,這足以看出,一個專業平臺的重要性!

另外一個例子則闡述了先會診再赴美做治療的好處。

蘇先生於2018年4月診斷出患有IIIB期肺淋巴上皮瘤樣癌(LELC),累及鎖骨上和縱膈區域,且縱膈淋巴結腫大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和咳嗽症狀。這時蘇先生聯繫到MORE Health愛醫傳遞,與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專家進行會診。會診中,美國專家認為蘇先生的腫瘤類型非常罕見,且無法手術,建議進行同步放化療,而放療手段則推薦了對周圍正常組織損害更小的質子治療。不同於其他中介公司,MORE Health愛醫傳遞讓蘇先生在赴美之前就和美國專家取得了聯繫,清楚了治療方案,一切有準備後再赴美治療。

後來,在MORE Health愛醫傳遞專業人員的幫助下,蘇先生順利與美國放療醫生和內科醫生進行面診,隨後進行了影像學檢查。之後的一周在完成各種檢查,並在各科醫生討論後制定了治療方案,行30次質子治療,同時進行6輪紫杉醇+卡鉑的化療。治療結束後,蘇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疼痛與呼吸困難症狀消失,心情開始變得輕鬆愉悅。後期,中美醫生是一直在溝通,一直在配合,蘇先生將在中國香港繼續進行接下來制定的免疫治療,並定期赴美複查,目前為止病情很穩定,沒有進展。

值得強調的是,MORE Health愛醫傳遞是唯一一個被FDA認證的專業醫療平臺,平臺所包括的影像和病理查閱系統,讓讓醫生直接查閱DICOM格式的原始影像資料,還能查閱高解析度的病理成像,可以放大40倍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圖片清晰,輔助醫生快速診斷。

MORE Health愛醫傳遞是被美國和世界頂級醫院認可的醫療機構和平臺,和醫療中介有著本質區別。可以從以下四點看出端倪:

1,MORE Health愛醫傳遞收取的是醫療服務費,不是中介費。

2,會診的全過程會真實完整的展示給患者和家屬,大家非常清晰了解過程。而有一些中介公司,卻靠隱藏信息來爭取所謂的「中介費」,不讓患者知曉過程。

3,MORE Health愛醫傳遞直接籤約了中美兩國最頂尖的專業醫生,5個工作日獲得書面會診意見。

4,MORE Health愛醫傳遞擁有強大而且優質的團隊,很多成員都是擁有專業的醫學背景博士。

相關焦點

  • 數字健康150:數字健康初創公司重新定義醫療行業
    最有前途的150家私營數字醫療初創公司根據CB Insights的行業分析師共識,CB Insights的第一個年度數字健康150家初創企業是150家最有希望在5T+美元的醫療行業中創造創新產品和服務的私營公司。
  • CB Insights公布全球數字醫療150強,深透醫療等中國力量上榜
    收併購方面的動態也反映了近期數字醫療的發展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到達了階段性的頂峰。8 月 14 日,矽谷最強智庫之一的CB Insights公布了 2020 全球數字醫療 150 強榜單(CB Insights Digital Health 150),甄選了全球 150 家最具潛力的數字醫療企業。從榜單來看,中國「數字醫療」的整體實力不容小覷。
  • CB Insights公布全球數字健康150強,中國數字健康平臺微醫蟬聯榜首
    本文轉自【新華網】;近日,全球知名數據智庫CB Insights發布全球數字健康150強榜單。7家中國數字健康創業公司上榜,總量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2。來自中國杭州的數字健康企業微醫,繼去年奪得榜首後,今年再度蟬聯榜單公開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據了解,早在2017年,CB Insights就將微醫列為中國第一醫療科技角獸。 CB Insights全球數字健康150強榜單作為全球範圍內首個「數字健康」概念榜單,是全球公認的數字健康領域最具權威性的榜單。
  • 醫療應用中人工智慧如何做到真正落地
    打開APP 醫療應用中人工智慧如何做到真正落地 發表於 2019-07-29 16:08:29 在醫療大數據、人工智慧臨床應用中,存在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如果算法模型不成熟,醫院就不會將其接入醫院信息系統(HIS);如果算法模型沒法在醫院運營管理中跑起來,算法模型成熟度就無法提高。
  • 技術派的較量:15家數字科技代表公司一年「成績單」
    ,大數據行業、金融科技領域更加強調合規、規範化發展;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愈加受到重視;區塊鏈更是在1024講話之後迎來政策利好;「To B賦能」依舊是關鍵詞;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與應用加速落地,且各有亮點;資本回歸理性;更多科技公司走上上市之路……數字科技領域已然交出了一份屬於2019年的「科技成績單」。
  • 思派上榜CB lnsight數字健康150強,真實世界研究領域中國獨家
    2019年10月初, CB Insight公布首個最具潛力的150家數字健康初創公司榜單(Digital Health 150),由CB Insight行業分析師從覆蓋超過5000家初創公司的項目池中,挑選出150家以創新的初級保健模式為醫療保健行業提供顛覆式新興技術解決方案的潛力公司。
  • 面試時,做到這4點,你才能遠超同行脫穎而出
    我在面試時,到底該怎麼應對,才可能脫穎而出?」一位諮詢者向老王提出的其中一個問題。老王認為,真正的面試,你必須刻意準備,通過模擬面試官可能涉及的問題或你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多次刻意訓練,這樣,你才能在面試中脫穎而出。別忘記了,你的競爭對手可能比你學歷高、背景好、價格便宜。
  • CB Insights2020年度全球十大最有價值數字健康公司 3家中國公司上榜
    鳳凰網科技訊 9月21日消息,近日,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十大最有價值數字健康公司,3家中國公司上榜,分別是移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微醫、網際網路健康保障平臺水滴公司和計算機視覺公司依圖,微醫及水滴公司均為騰訊投資企業,依圖曾獲得馬雲旗下雲鋒基金投資。
  • 神奇的鄧巴數字150 紅知乎
  • 26家A股公司涉足精準醫療 三條主線挖掘概念股(股)
    而精準醫療要做到個性、高效及預防,重點在於篩查和診斷,基因測序等檢測診斷技術的發展是關鍵。  隨著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基因測序商業化應用成為可能。以美國為例,基因測序技術在臨床上已開始大面積應用,比如產前無創篩查、對癌基因篩查等。
  • 這可能是目前最牛的10家醫療創業公司
    近日,易凱資本發布了關於2016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研報,報告預計,2016年資本將圍繞網際網路醫療市場、醫藥與生物科技市場、精準醫療市場等領域向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密集下注。  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從移動醫療、生物醫療、醫藥企業、醫療器械等精選出10家公司,盤點下它們的商業模式、行業痛點,以及看好的創投機構的點評,它們未來有可能攪動三萬億市場。
  • 公司開會當眾發言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辦?3招讓你在會議中脫穎而出
    那麼,怎麼才能讓我們在當眾發言時應對自如,獲得滿堂喝彩呢?掌握下面這3招,就會讓你在會議中脫穎而出:【1】提前演練,會議前做好準備很多人以為,別人在會議中的發言就是一蹴而就的,其實在別人演講之前,都是下足了功夫準備的,就算有的人以前練就了不需要打草稿就能發言,但他一定是以前有過這方面的訓練,才能讓自己練就快速找到重點,並且總結出來的能力。
  • 單缸風冷150cc,電噴+數字盤,1.9萬你會買嗎
    造車水準不斷進步的今天,因此,一輛摩託車想要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了解客戶。如這款光陽 PeopleS 150,它是又一高水準摩託車!單缸風冷150cc,電噴+數字盤,1.9萬你會買嗎。光陽 PeopleS 150在光陽推動下備受眷注,仰仗自身亮眼的動力數據,與人們享受速度快感的需求完美融合,也是如此,順利成功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9期|醫療|健康|宣布|-健康界
    實時福利檢查嵌入在醫療服務提供者的電子健康記錄(EHR)系統的電子處方功能中。6)中迪醫療發布2020年H1業績報告:營收約3975萬元,同比增長14.01%2020年9月4日獲悉,中迪醫療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750011.47元,同比增長14.01%;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99288.05元,同比增長31.40%。
  • 油耗僅2L+數字盤,單缸風冷150cc,9700貴嗎
    在摩託車產品不斷多元化的今天,因此,一輛摩託車想要從萬軍叢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了解客戶。例如我說的這款五羊本田 雄帥150,它是又一高水準摩託!油耗僅2L+數字盤,單缸風冷150cc,9700貴嗎。過去幾年成績不凡的它,充滿時代感的構型設計肯定只是它的特點之一,那麼它是否擁有其它優點?9700的售價是否符合其綜合性能?接下來我將全面剖析這款五羊本田的優異產品——五羊本田 雄帥150。外觀較同等級車型來說值得一提,妙不可言的造型格調更顯設計團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盤點Inc.5000今年評選的50家成長最快的數字醫療企業
    自1982年開始,獲選進入這一權威榜單,已成為公司成功的標誌,近日該榜單正式公布,mobihealthnews報導了完整的企業。下面是50個進入該雜誌2017年度榜單的數字醫療與醫療科技公司,具體名單如下。
  • 技術奇點出現後的醫療模式跳躍
    羅氏和谷歌,和它自己收購的公司,在個性化醫療,尤其是圍繞著腫瘤等重大病症方面進行大規模的收購和發展。我們作為中國醫療的投資者以及中國醫療產業如何看待羅氏這樣的的三級跳?如何能夠完成三級跳?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這樣一個產業升級改造的過程中,我們怎麼投資?我們怎麼去尋找能夠完成三級跳的那些偉大的企業?
  • Rock Health和StartUp Health數據總結2019,全球數字醫療融資總額...
    Rock Health:2019年風險投資有所下降,網際網路數字醫療迎來了六次IPO  在過去的十年中,數字健康從投資人潛在關注發展至今,在美國已經獲得了整個風險投資近十分之一的資金。  2019年,美國359家數字健康創業公司從627家投資者籌集了共 74億美元的資金。
  • 微軟、甲骨文等科技巨頭攜手醫療公司開發數字「疫苗接種護照」
    財聯社(上海,編輯卞純)訊,美國的醫療和科技集團正聯合開發一種數字「疫苗接種護照」。他們預期政府、航空公司和其他企業將很快會要求人們提供已接種新冠疫苗的證明。一個名為「疫苗接種證書倡議」(Vaccination Credential Initiative)的聯盟周四(1月14日)宣布成立,成員包括微軟(Microsoft)、甲骨文(Oracle)、賽富時(Salesforce)和美國非營利醫療機構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等,宗旨是建立標準用以證明一個人已接種疫苗,防止人們虛假聲稱自己已對這種疾病具有免疫力。
  • 2019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5家中國公司入選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期,QMED發布了《2019年醫療器械企業百強榜單》,該榜單根據2019年的營收狀況對全球醫療器械公司進行了排名。   據統計,本次排名前10的醫療器械公司的總營收達1944.28億美元,全球共有51家醫療器械公司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