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A股公司涉足精準醫療 三條主線挖掘概念股(股)

2021-01-14 和訊股票

  北陸藥業(300016,股吧)年內漲幅284.88%,新開源(300109,股吧)年內漲幅263.35%,達安基因(002030,股吧)年內漲幅217.63%……這些公司都頂著一個靚麗的光環——基因測序及精準醫療概念。據西南證券(600369,股吧)預計,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元,未來5年市場增速達15%,是醫藥行業增速的3~4倍。記者通過梳理精準醫療產業鏈中下遊的腫瘤診斷、細胞治療、個性化治療等領域,試圖為投資者勾勒一幅精準醫療概念投資路線圖。

  5月10日,國務院取消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晶片診斷、免疫細胞治療等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在此之前,國家衛計委、科技部等已多次出臺政策,並組織生物醫藥等領域專家進行精準醫療、基因測序等領域的研究。國家衛計委官員透露,精準醫療計劃有望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

  在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動下,精準醫療成為目前醫藥行業最大的熱點,相關概念股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精準醫療迎政策東風

  新華社引用的世界癌症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癌症發病人數為306.5萬,約佔全球發病人數的1/5;癌症死亡人數為220.5萬,約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1/4。且很多患者在發現癌症的時候已經到了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提高我國腫瘤診斷與治療技術迫在眉睫。

  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針對癌症等惡性疾病,一方面是加大藥物的研發突破,另一方面應從精準治療角度進行技術突破,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個性化治療。而精準醫療要做到個性、高效及預防,重點在於篩查和診斷,基因測序等檢測診斷技術的發展是關鍵。

  隨著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基因測序商業化應用成為可能。以美國為例,基因測序技術在臨床上已開始大面積應用,比如產前無創篩查、對癌基因篩查等。

  2015年1月底,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表示啟動精準醫療計劃,該計劃將加快在基因組層面對疾病的認識,並將最新最好的技術、知識和治療方法提供給臨床醫生,使醫生能夠準確了解病因。

  我國也在積極推動精準醫療和基因測序方面的技術突破。

  2014年3月,國家衛計委醫管局發布通知開展高通量基因測序試點,明確試點的項目包括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遺傳病診斷、腫瘤診斷與治療、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等。

  2015年3月27日,我國發布了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試點單位名單。

  同月,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計劃在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付200億元,企業和地方財政配套400億元。

  衛計委科教司司長秦懷金曾在2015清華大學精準醫學論壇上明確表示,衛計委和科技部正進一步完善精準醫療計劃並將提交國務院,該計劃有望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

  4月15日,衛計委和科技部組織生物醫藥等領域專家,同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共同研討精準醫學研究計劃。

  5月1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其中第31項是關於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取消的審批項目包括原來由國家衛計委負責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晶片診斷、免疫細胞治療等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

  華大基因戰略執行委員會朱巖梅對記者表示,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引導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監管從事前準入轉為事後監管,這將有助於激發醫療機構積極開展更多技術項目,推動精準醫療產業快速發展。

  國內政策的放開,將對基因測序、細胞治療、幹細胞等精準醫療相關領域構成巨大利好。西南證券認為,預計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元,2015~2020年增速達15%,是醫藥行業增速的3~4倍;2013年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約45億美元,2013~2018年複合增長率為21.2%,而中國和印度2012~2017年複合增長率為20%~25%。

  將成醫療行業長期熱點

  從事遺傳變異和生物學功能分析的Ilumina公司預計,全球二代基因測序的應用市場規模為200億美元,藥品研發和臨床應用是增速最快的領域,增速超過15%,其中腫瘤診斷和個性化用藥應用前景最廣,市場規模120億美元。

  從產業鏈上分析,精準醫療的上遊基因測序技術及服務本身壁壘較低,未來會出現超大規模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實現規模效應。而中遊數據解讀,未來市場格局將分為自行解讀和外包解讀兩大陣營,外包解讀將催化產業不斷湧現出各種創新服務模式。

  解讀服務發展的催化劑在於需求,醫生和患者認識的基因越多,了解疾病機理的欲望就越強,數據挖掘的需求就越大。

  下遊則主要是臨床應用,腫瘤診斷、細胞治療、個性化用藥等方向。

  以美國為例,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在通過基因測序發現患乳腺癌概率較高以後,主動切除乳腺以預防癌症;EmilyWhitehead作為第一個接受一種新的癌症免疫治療的兒科病人,通過精準治療28天後癌症徹底消失。

  國內企業在精準醫療領域也取得了較大進展。仙琚製藥(002332,股吧)子公司索元生物定位精準醫療,通過獨特的生物標誌物平臺技術指導臨床「廢棄」的創新藥物研發再生。公司與美國禮來製藥等國際大型藥企有較好合作,並在抗肺癌藥物上已有成功的應用案例。

  索元生物除了獲得禮來製藥抗精神分裂藥品PomaglumetadMethionil之外,還在2014年9月16日獲得禮來製藥臨床III期抗腫瘤藥Enzastaurin的全球授權,之前還有過一個臨床III期的晚期肺癌藥物(DB101)授權。

  西藏琳琅投資總經理王琳告訴記者,索元生物獨特的研發模式以較小的投資、較低的風險快速獲得藥物的價值重建,這將顛覆傳統的新藥研發模式。

  最早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西地那非(偉哥),因治療效果不達預期宣布失敗,但受試者報告的一項副作用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這種藥對患者的勃起功能有改善,後來該藥「無心插柳」成為令輝瑞公司名聲大噪的壯陽產品。而索元生物就是從國際大藥廠引進經過臨床II、III期試驗失敗的新藥,利用其獨創的生物標記物平臺技術篩選病人,從而達到個性化治療的目的。

  投資機會

  26家A股公司涉足精準醫療 三條主線挖掘概念股

  某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透露,醫療行業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在國內市場如火如荼,在細胞治療領域,北陸藥業、中源協和(600645,股吧)、國際醫學(000516,股吧)等企業已有相應布局,同時許多上市也通過跨界併購的形式涉及醫療行業新技術,基因測序、細胞治療、幹細胞等精準醫學領域,未來將成為醫療行業長期的熱點。

  據不完全統計,A股市場有26家上市公司涉及相關概念。《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資料,對精準醫療產業鏈中下遊的腫瘤診斷、細胞治療、個性化治療等板塊進行深度剖析,試圖為投資者挖掘相關投資機會。

  腫瘤診斷

  精準醫療領域下一塊蛋糕

  據《全球癌症報告2014》顯示,全球癌症病例將呈現迅猛增長態勢,由2012年的1400萬,將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而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

  在此背景下,腫瘤治療正逐漸從宏觀層面對症用藥向更微觀的對基因用藥轉變,個體化用藥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公認趨向。鑑於腫瘤基因測序的廣闊市場前景,國內多家基因公司開始進入腫瘤市場,爭奪這塊蛋糕。

  達安基因:打通基因測序全產業鏈

  達安基因是基因測序業務布局最全面的公司,基本打通了上下遊。

  作為國內分子診斷龍頭,達安基因IVD業務的發展及母公司醫院體系的逐步理清有望使公司實現「個體化診斷+個體化治療」一體化,成為精準醫療第一股。特別是基因測序,公司以中山大學醫學體系為依託,以獨立診斷實驗室為平臺,未來有望從試劑與服務端快速切入產業鏈,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業務B肝檢測年收入2億元,未來僅無創產檢業務就有望給公司帶來幾億到十幾億元的收入,其他腫瘤、心血管等疾病領域的個體化診療運用同樣值得期待。

  新開源:收購三公司布局大健康

  新開源通過收購呵爾醫療、三濟生物、晶能生物3家公司,進軍腫瘤早期診斷、分子診斷及基因測序等領域。

  呵爾醫療從事腫瘤(包括宮頸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等)的早期診斷,是未來腫瘤無創早期診斷的龍頭;三濟生物主要從事個體化治療(包括腫瘤、心腦血管、免疫調節等領域),應用的技術主要是分子診斷;晶能生物定位於第三方基因檢測科技服務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具有很好的協同效應:呵爾醫療和三濟生物在腫瘤診斷和治療上實現協同;晶能生物是三濟生物和呵爾醫療業務發展的助推器,可以為其提供診斷的技術支持。

  細胞治療政策鬆綁提高行業集中度

  在國外,諾華、輝瑞等藥企都在積極開展細胞治療研發和商業應用。Nivolumab等五類免疫藥物市場規模約為20億美元,預計2020年達到100億~150億美元,如擴大到初期治療,市場規模將翻番。

  在國內,腫瘤細胞治療相關政策落地,將大幅提升行業集中度,從而利好龍頭公司。比如在幹細胞存儲率方面,國外平均存儲覆蓋率在10%以上,而我國僅1%,隨著幹細胞政策鬆綁,相關產業前景廣闊。

  南華生物:轉型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產業

  1月29日,南華生物(000504,股吧)宣布非公開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億元,將投向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儲存庫項目、細胞與組織工程實驗中心項目等。公司通過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儲存業務進入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產業,實現在大健康產業的布局實現業務轉型升級的戰略發展目標。

  南華生物表示,公司此次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儲存庫項目包括建設符合GMP規範的幹細胞製備實驗室、幹細胞儲存室、免疫細胞製備室等。項目建成以後,將形成超過320份/天的幹細胞及免疫細胞處理能力。

  冠昊生物:完成細胞技術平臺搭建

  冠昊生物(300238,股吧)在2013年引進ACI細胞治療技術,2014年與臺灣鑫品生醫合作進軍細胞存儲領域,同時通過與北京大學合作,推進幹細胞研發及產業化,初步具備國內領先的細胞技術平臺。

  目前,公司已完成6例ACI手術,效果良好,未來有望逐步推廣,細胞存儲將進入收穫期。若後續細胞治療技術能夠取得突破,公司將在細胞治療領域具備核心競爭力。

  公司人源細胞標準化生產平臺全部通過GMP現場認證。在此平臺上,軟骨細胞治療開始臨床應用並實現收入,目前已在廣東的兩家醫院實現臨床應用(ACI細胞培養及支架終端價格為每例6萬元左右),公司預計2015年年底前開發30家醫院,計劃1~2年內在全國開發30~50家骨科醫院。

  北陸藥業:免疫細胞治療、基因測序雙管齊下

  北陸藥業通過收購中美康士51%股權,成為國內最早一批開展腫瘤生物治療的公司,目前產品主要包括CIK、DC瘤苗等,技術儲備包括NK細胞、TIL細胞、多靶點CTL細胞等。

  北陸藥業參股子公司南京世和主營癌症個體化醫療診斷,包括高通量全景癌症基因檢測、罕見病基因檢測、科研測序及合作服務和相應技術支持。目前,南京世和能對382個致癌基因進行300倍全景、深度測序,為臨床腫瘤靶向用藥提供指導。

  北陸藥業已逐步形成從基因測序、造影檢測到腫瘤靶向用藥治療的技術鏈條。

  個性化治療尚未開發的處女地

  據北京晚報報導,在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的生物醫學峰會上,專家介紹說,美國惡性腫瘤患者5年存活率達到85%,我國患者5年存活率僅為25%。

  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一個重要原因是治療思路問題。而個性化治療能為病人量身設計出最佳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的目標,相較傳統醫療,個性化治療具有針對性、高效性及預防性等特徵,將開啟醫療新時代。

  仙琚製藥:顛覆新藥研發模式

  仙琚製藥子公司索元生物定位精準醫療,通過獨特的生物標誌物平臺技術指導臨床「廢棄」的創新藥物研發再生,實現從零到數億元的價值重建。

  通過使用新發現的生物標記物作為伴隨診斷來篩選病人,索元生物能夠在敏感患者中重新開展臨床試驗,從而優化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提高新藥的成功率,最終達到以較低的成本、較快的時間開發出一批創新藥的目的。

  麗珠集團:參股美國腫瘤檢測公司

  麗珠集團(000513,股吧)參股美國腫瘤精準治療領導者Cynvenio,後者專門從事腫瘤基因檢測服務,為採取高純度提取循環腫瘤細胞群來進行DNA測序的領先企業。Cynvenio的重點產品ClearID能夠在血流中檢測乳腺癌病症,已被美國主流醫療保險公司覆蓋;它還是FDA最早批准的腫瘤篩查公司,技術領先;其共同創立人中包括麥肯錫前合伙人、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Cynvenio的後續產品LiquidBiopsy可以對CTC細胞、CTDNA進行精準檢測,腫瘤適應症更廣泛。麗珠集團此次參股Cynvenio將使相關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打開Cynvenio在國內市場的成長空間。

(責任編輯:邱光龍 HF056)

相關焦點

  • 精準醫療未來前景可期 精準醫療概念股龍頭一覽
    在概念風行的中國股市,精準醫療是市場不會放過的一個絕好的題材。從歐巴馬2015年1月底提出美國「精準醫學」計劃至今不過兩年的時間,傳統上市公司也紛紛涉足這一領域。  「精準醫療代表醫學的發展方向,資本市場看好這一產業。上市公司也願意來通過併購和自己開啟一些業務的方式來發展精準醫療。」投資界「醫藥一哥」匯添富周睿近日在BIO4P,2016精準醫療創新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 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綜投網(www.zt5.com)09月03日訊  精準醫療概念常見問題解答  精準醫療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是哪幾隻?  精準醫療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股票中誕生 千山藥機、新開源、華平股份。  精準醫療概念股今天的平均漲幅和市場人氣如何?  今日精準醫療概念股平均漲幅為0.40%,其中 姚記撲克漲幅最高,精準醫療概念目前市場關注度為 0.00。  精準醫療概念上市公司一共有多少家?
  • 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精準醫療概念最初誕生於美國,主要是以現代先進的遺產檢測技術,分子影像以及臨床大數據技術為醫生精準診斷患者病因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大洋彼岸的中國,也相繼掀起了一股精準醫療概念熱潮,特別是在醫改大背景下。那麼A股市場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一覽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一覽  冠昊生物:主業穩定增長,平臺價值逐步顯現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興業證券(601377)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李鳴,項軍 日期:2015-02-17  投資要點  事件:近日,冠昊生物(300238)公布了其2014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 A股市場晚報:銀行股歸來!翹尾行情有何深意?三條主線布局後市
    其中,個股包括招商銀行、三一重工等。數據顯示,今日盤中有18隻個股股價創歷史新低,為普元信息等。證監會組織召開工作會議 研究部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11月26日,上市公司規範運作專題工作小組(以下簡稱規範運作小組)召開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落實相關工作。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出席會議並講話。
  • 精準醫療概念股走高 安科生物股價上漲逾10%
    據最新消息顯示,精準醫療概念股走高,安科生物(300009)股價暴漲超過10%,陽普醫療(300030)漲逾7%,艾德生物(300685)、麗珠集團(000513)等個股也有亮眼表現。那麼,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呢?下文就帶投資者們來了解一下吧。
  • 推進產業整合瞄準精準醫療萬億市場 精準醫療概念股一覽
    隨著近年來DNA檢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檢驗試劑、檢驗方法、檢驗手段被不斷引入,如Y-STR、線粒體SNP等,讓DNA信息深度挖掘和應用成為可能。    國產替代進口 DNA檢測市場崛起  鄭衛國自2004年回國後,先後和上海市公安局等多家公安機關合作,一直致力於DNA檢測技術的創新研究和產品的開發、應用和普及。
  • 精準醫療概念紅利進入收尾期 上市公司併購將高發
    在概念風行的中國股市,精準醫療是市場不會放過的一個絕好的題材。從歐巴馬2015年1月底提出美國「精準醫學」計劃至今不過兩年的時間,傳統上市公司也紛紛涉足這一領域。「精準醫療代表醫學的發展方向,資本市場看好這一產業。上市公司也願意來通過併購和自己開啟一些業務的方式來發展精準醫療。」
  • 券商:2021年A股牛途可期 看好三條主線
    摘要 【券商:2021年A股牛途可期 看好三條主線】2020年A股呈現震蕩上漲態勢,截至12月30日收盤,三大股指均實現了兩位數漲幅。
  •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價值解析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價值解析   華蘭生物:業績拐點出現,持續高增長可期  公司公布半年報,收入6.57億元,增長24.24%,淨利潤3.10億元,增長8.51%,扣非後淨利潤2.55億元,增長12.52%,EPS為0.53元。
  • 精準醫療概念紅利進入第一階段收尾期 上市公司併購將高發
    在概念風行的中國股市,精準醫療是市場不會放過的一個絕好的題材。從歐巴馬2015年1月底提出美國「精準醫學」計劃至今不過兩年的時間,傳統上市公司也紛紛涉足這一領域。「精準醫療代表醫學的發展方向,資本市場看好這一產業。上市公司也願意來通過併購和自己開啟一些業務的方式來發展精準醫療。」
  • 從納斯達克漂洋過海吹到A股 精準醫療概念受追捧
    本報記者 盛青紅 廣州報導  微信號:chinatimes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報聯繫  近期,美股精準醫療領域的Celator製藥有限公司創造的技術突破和資本神話令人人瘋狂。該公司所開發的新藥VYXEOS經三期臨床證實,其能讓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患者總體存活率顯著提高。
  • 精準醫療時代到來 概念股活躍
    摘要 【精準醫療時代到來 概念股活躍】精準醫療時代到來,截至目前,概念股走強。   隨著醫學技術提升、就醫環境改善,困擾人們的複雜疾病是否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療?
  • 多重利好引爆軟體概念股 6股漲停33股漲超5%
    成交回報則顯示,天璣科技、銀信科技、四維圖新等多隻個股賣方力量均強於賣方。  多重利好引爆軟體概念股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計,全球大數據技術及服務市場2016年收入將達238億美元,接近1500億元人民幣,中國市場規模未來5年將增長近7倍。
  • 高盛建議高配A股 中國6G研發去年已開始 附概念股名單
    中國衛通、信維通信、中際旭創5家公司市值超:股東擬減持公司不超6%股份   拓邦股份:拓邦轉債11月26日起停止交易   短期市場沿低估值順周期板塊輪動,包括景氣的家電、汽車、低估值的大金融板塊、近期漲價的有色、化工板塊;中長期的邏輯仍沿「十四五」規劃主線,如軍工、新能源汽車、半導體板塊。
  • 精準醫療概念股領跌 冠昊生物股價下挫超過5%
    據最新消息顯示,精準醫療概念股領跌,冠昊生物(300238)股價大跌超過5%,艾德生物(300685)跌逾4%,仟源醫藥(300254)、四環生物(000518)等個股也紛紛下挫。那麼,精準醫療概念股還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金公司:八大主線看「十四五」 緊扣五條主線挖掘投資機遇
    中金公司:八大主線看「十四五」 緊扣五條主線挖掘投資機遇 關注中金在線:十四五時期中國在科研領域要攻堅克難,可能會繼續加大投入,推動教育、人才、產權、激勵機制等綜合領域的改革,鼓勵創新,推動製造業從「三低一弱」的「老」中國製造走向「三高一強」的「新」中國製造,在全球產業鏈上創造更高附加價值。  (2)要素市場化改革提高經濟活力。
  • 小「螞蟻」觸發大漲潮,A股、港股市場阿里概念股走勢飆升,10多股漲停
    北向資金小幅淨流出8.09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26.78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8.69億元。今日市場的最大亮點是螞蟻集團以及阿里概念股的集體飆漲。7月20日下午,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受該利好消息影響,螞蟻集團以及阿里概念股掀起漲停潮。
  • 三家醫療公司同一天上市,中國「醫藥股」的爆發點來了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中國的醫藥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我國的「醫藥股」也相繼爆發。6月29日,國內三家醫藥公司同時上市。康基醫療和海吉亞在港股上市,甘李藥業在A股上市。
  • 石墨烯概念股有哪些?力薦石墨烯概念相關個股
    26日石墨烯板塊也出現異動,整體表現強勢,那石墨烯概念股有哪些呢?關於石墨烯概念股有哪些,具體介紹如下。石墨烯概念股有哪些石墨烯概念股有哪些?寶泰隆(601011):公司是集煤炭開採、洗選加工、煉焦、化工、發電、供熱於一體的新型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的大型股份制企業。華麗家族(600503):華麗家族是崛起中的上海知名房地產開發企業之一,擁有國家建設部頒發的一級開發資質。華麗家族以住宅房地產開發為核心業務,同時涉足建築裝飾、綠化環保等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