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一覽
冠昊生物:主業穩定增長,平臺價值逐步顯現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興業證券(601377)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李鳴,項軍 日期:2015-02-17
投資要點
事件:近日,冠昊生物(300238)公布了其2014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9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9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501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49%,EPS0.41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派發1.0元(含稅)。公司預告2014年一季報淨利潤預增0%-30%。
點評:公司的年報業績符合我們此前的預期。
硬腦膜穩健增長,護創膜、胸膜快速增長:公司自有產品中,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保持了穩定增長,全年實現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3.87%;無菌生物護創膜、胸普外科修補膜及B型硬腦(脊)膜補片均實現快速增長,同比增長35.16%、57.29%和609.71%。同時,公司代理的進口產品——顱內壓監測儀及引流針取得產品註冊證,並實現代理收入,使得代理產品全年增長87.32%。公司腦膜建產品銷售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快速的增長,主要在於強生公司的類似產品已經在國內做了比較充分的學術推廣,公司隨後只需要簡單的通過比較性產品推廣就能快速的進入市場進而放量。鑑於目前相關手術中生物型硬腦膜補片的滲透率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未來公司產品有望保持穩健增長。此外,公司生物型組織補片的發補材料已經於2014年底提交,預計2015年上半年有望取得註冊證,該產品主要用於女性胸部整形等領域,市場空間較大,隨著相關渠道的構建,該產品有望為公司貢獻可觀收益。
ACI+細胞技術服務,新業務開展順利:2014年,公司新拓展的細胞治療技術平臺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司人源細胞標準化生產平臺建成面積達1,200㎡,並全部通過GMP現場認證。在此平臺上,軟骨細胞治療開始臨床應用並實現收入,目前已在廣東的2家醫院應用於臨床,並完成6例ACI手術,根據回訪資料,部分踝關節軟骨缺損修復患者、膝關節軟骨缺損患者術後3個月MRI顯示手術效果良好。公司在四季度加大了對醫院的開發,預計2015年一季度將會有10家醫院開始應用,年底前開發30家醫院,計劃1-2年內在全國開發30-50家骨科醫院,2015年銷售收入目標達到1,000萬元以上(在前期由於有較大投入,生產車間的運行和維護需要固定的運行費用,因此短期內對盈利的貢獻相對有限)。此外,公司收購後推出的免疫細胞儲存業務受到市場關注和股東客戶的積極參與,「免疫細胞細胞銀行」及「存健康」等全新生命與健康理念得到初步認可,目前定價為10萬元/份(套餐包括1萬元高端體檢和4萬元相關保險),部分籤約客戶已經完成細胞採集、檢測合格正式開始儲存。公司的免疫細胞存儲業務目前已與國內幾家營銷策略公司接觸,初步規劃在廣州、北京、上海之外的區域引入服務商,但是採集、存儲、冷鏈運輸環節是由公司來做質量控制,以確保符合GMP要求的存儲品質。
同時公司也廣泛徵求專家、醫生意見,給存儲客戶提供一套定製化、高端地針對腫瘤的體檢服務,包括高端醫學檢測(存儲者是否罹患腫瘤)、健康體檢(通過基因測序的方式來測試罹患腫瘤的可能性)等服務。
新品研發穩步推進,平臺價值逐步體現:ACI及細胞儲存項目之外,公司還有許多在研項目,包括優得清的人工角膜項目,聚生醫療的PEEK項目,再生醫學公司的幹細胞項目等。其中,人工角膜項目推進順利,全年完成全部臨床試驗入組病例72例,已獲得的數據顯示術後脫盲率好於方案設定要求,預計今年的六、七月份即可進入註冊審請程序,如果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進展順利,有望在年底獲批。此外,公司在研的耐吸收型的透明質酸凝膠(用於整形美容領域,目前市場上的透明質酸大多為3-6個月即被降解,公司的在研產品降解周期則在半年以上)已獲取型檢報告,進入臨床試驗前期。公司成立的項目子公司,在政策的範圍內未來也會積極推進幹細胞治療領域的相關研究,特別是在多潛能幹細胞領域(CiPS細胞)與國內多家研究機構進行深入合作,相關人才激勵方面也有所準備。未來,公司將繼續圍繞生物材料平臺及細胞治療技術及產品兩大平臺,沿著再生醫學領域尋求合適的投資標的進行投資及研發。
財務指標穩健:全年來看,公司主要產品的毛利率都有所下降,其中核心產品生物型硬腦膜補片下降了2.32個百分點,整體毛利率也下降了1.55個百分點,我們估計主要是由於公司持續進行營銷改革所致。相應的,從費用情況來看,由於主要產品由服務配送逐步轉為代理分銷,全年銷售費用率較去年有顯著降低(對銷售收入的增速也有一定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發生銷售費用6012萬元,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了5.04個百分點。公司期末應收帳款3343萬元,同比增長15.27%,整體較為穩健。當期經營性淨現金流為6545萬元,顯示出良好的盈利質量。
盈利預測:我們認為公司核心產品硬腦膜補片產品未來有望維持穩定增長,胸膜補片產品通過針對性拆證工作的順利推進,有望打開新的成長空間,真正實現放量;ACI及細胞儲存技術的引進和臨床應用也會在近期對公司業績形成支撐;人工角膜等新產品研發持續推進,組織工程和細胞治療技術平臺的技術優勢未來有望不斷孵化出新產品。我們預計公司2015-2017年EPS為0.51、0.63、0.78元,目前估值較高,鑑於公司所涉業務為生物醫學材料領域較為前沿的領域,具有一定稀缺性,我們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新產品獲批及銷售不達預期。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m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