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中國將啟動精準醫療計劃 概念股

2021-01-14 全景網

  國家衛計委消息,目前我國正在制定「精準醫療」戰略規劃,這一規劃或將被納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專家表示,精準醫療將改變現有的診斷、治療模式,為醫學發展帶來一場變革。

  據央視網11月30日消息,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預防、治療方案。

  根據精準醫療計劃,我國將研發一批國產新型防治藥物和醫療器械,形成一批我國定製、國際認可的疾病診療指南、臨床路徑和幹預措施,顯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罕見病分別制定8-10種精準治療方案,並在全國推廣。

  目前,我國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位於國際前沿水平,分子標誌物、靶點、大數據等技術發展迅速,我國臨床資源豐富,病種全,病例多,樣本量大,開展精準醫學的基礎並不落後於西方國家。

  不過,有了基因檢測、分子影像等現代醫學手段,不代表著我們現有的疑難雜症就會迎刃而解,專家說,決定還得醫生做,技術只是輔助手段。

  臨床研究發現,大多數疾病可以在基因層面反映出來,但也有部分疾病沒有表現出基因的改變。專家認為,基因檢測等現代醫學手段將為醫生提供更為精準的決策依據,但精準醫學是個系統工程,醫生永遠是臨床決策的主體,精準醫學將對醫生提出更高要求。

  精準醫療相關概念股:北陸藥業、東富龍、迪安診斷、達安基因、安科生物、千山藥機。

相關焦點

  • 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精準醫療概念最初誕生於美國,主要是以現代先進的遺產檢測技術,分子影像以及臨床大數據技術為醫生精準診斷患者病因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大洋彼岸的中國,也相繼掀起了一股精準醫療概念熱潮,特別是在醫改大背景下。那麼A股市場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 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將啟動 精準醫療市場前景廣闊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導,自從美國提出「精準醫療計劃」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外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預防、治療方案。  哪些公司在精準醫療方面布局並具有優勢?
  • 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啟動
    摘要 【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啟動】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中科院獲悉,「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正式啟動,該項目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將在4年內完成4000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於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
  • 基因測序與精準用藥產業化標準將建立 關注相關概念股
    隨著科技部3月下發精準醫療重大科研專項申報指南,我國精準用藥與基因測序產業化標準將率先建立起來。此前,在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的組織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成立,計劃於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產業涉及的產業規模上萬億元,直接相關的產業規模超過一百億元。
  • 精準醫療未來前景可期 精準醫療概念股龍頭一覽
    ,精準醫療是市場不會放過的一個絕好的題材。從歐巴馬2015年1月底提出美國「精準醫學」計劃至今不過兩年的時間,傳統上市公司也紛紛涉足這一領域。  「精準醫療代表醫學的發展方向,資本市場看好這一產業。上市公司也願意來通過併購和自己開啟一些業務的方式來發展精準醫療。」投資界「醫藥一哥」匯添富周睿近日在BIO4P,2016精準醫療創新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 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綜投網(www.zt5.com)09月03日訊  精準醫療概念常見問題解答  精準醫療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是哪幾隻?  精準醫療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股票中誕生 千山藥機、新開源、華平股份。  精準醫療概念股今天的平均漲幅和市場人氣如何?  今日精準醫療概念股平均漲幅為0.40%,其中 姚記撲克漲幅最高,精準醫療概念目前市場關注度為 0.00。  精準醫療概念上市公司一共有多少家?
  • 26家A股公司涉足精準醫療 三條主線挖掘概念股(股)
    國家衛計委官員透露,精準醫療計劃有望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  在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動下,精準醫療成為目前醫藥行業最大的熱點,相關概念股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2015年1月底,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表示啟動精準醫療計劃,該計劃將加快在基因組層面對疾病的認識,並將最新最好的技術、知識和治療方法提供給臨床醫生,使醫生能夠準確了解病因。  我國也在積極推動精準醫療和基因測序方面的技術突破。
  • 官方發布基因檢測及腫瘤個體化治療技術指南,精準醫療概念股有望受益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8月3日訊,衛計委印發《
  • 精準醫療時代到來 概念股活躍
    摘要 【精準醫療時代到來 概念股活躍】精準醫療時代到來,截至目前,概念股走強。   隨著醫學技術提升、就醫環境改善,困擾人們的複雜疾病是否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療?
  •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一覽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一覽  冠昊生物:主業穩定增長,平臺價值逐步顯現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興業證券(601377)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李鳴,項軍 日期:2015-02-17  投資要點  事件:近日,冠昊生物(300238)公布了其2014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價值解析
    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精準醫療概念股價值解析   華蘭生物:業績拐點出現,持續高增長可期  公司公布半年報,收入6.57億元,增長24.24%,淨利潤3.10億元,增長8.51%,扣非後淨利潤2.55億元,增長12.52%,EPS為0.53元。
  • 【人民日報】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啟動
    記者1月10日從中科院獲悉:該院正式啟動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的交叉學科團隊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於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
  • 精準醫療 如何實現?
    今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了「精準醫療」計劃之後,醫療界對「精準醫療」樂此不彼,中國也不例外。「精準醫療」是什麼?離我們有多遠?能給予我們什麼幫助?須建立基因檢測的基礎上「『精準醫療』的歷史已經比較長了,真正熱起來是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後,而中國很多人歪曲了『精準醫療』,外科手術做得好一點也叫精準外科,放射治療定位得好也叫精準放射治療,這些概念都是錯的。」
  • 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方家喜)3月13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的報導。文章稱,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根據前期部署的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將於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據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涉及的產業規模達上萬億元,直接相關的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啟動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
    日前,中國科學院的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正式啟動。項目由北京基因組所牽頭,中科院多個院所交叉學科團隊參加。  研究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包括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建立基因組健康檔案和針對一些重要慢性病的遺傳信號開展疾病風險和藥物反應的預警和幹預研究。這一計劃還包括進行糖尿病人群的表觀基因組研究和腫瘤的早診與治療的精準醫學方案等研究項目。
  • 精準醫療概念股走高 安科生物股價上漲逾10%
    據最新消息顯示,精準醫療概念股走高,安科生物(300009)股價暴漲超過10%,陽普醫療(300030)漲逾7%,艾德生物(300685)、麗珠集團(000513)等個股也有亮眼表現。那麼,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呢?下文就帶投資者們來了解一下吧。
  • 精準醫療概念股領跌 冠昊生物股價下挫超過5%
    據最新消息顯示,精準醫療概念股領跌,冠昊生物(300238)股價大跌超過5%,艾德生物(300685)跌逾4%,仟源醫藥(300254)、四環生物(000518)等個股也紛紛下挫。那麼,精準醫療概念股還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生物基因概念股 生物基因概念股一覽
    今年3月,我國成立了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國家衛計委和科技部多次召開會議,論證啟動精準醫療計劃。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三甲醫院正在籌建精準醫療研究中心。其中,華西醫院將開展總數達一百萬人的全基因組測序,建立資料庫和樣本庫,分析疾病發生和發展的規律,為精準醫療奠定基礎。  生物基因技術被運用到各個方面,那麼市場中生物基因概念股有哪些?
  • 中科院啟動「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預期4年完成
    日前,中國科學院宣布啟動該院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研究包括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建立基因組健康檔案及針對重要慢性病的遺傳信號開展預警和幹預研究等。 中國精準醫學計劃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的交叉學科團隊。
  • 精準醫療概念紅利進入收尾期 上市公司併購將高發
    在概念風行的中國股市,精準醫療是市場不會放過的一個絕好的題材。從歐巴馬2015年1月底提出美國「精準醫學」計劃至今不過兩年的時間,傳統上市公司也紛紛涉足這一領域。「精準醫療代表醫學的發展方向,資本市場看好這一產業。上市公司也願意來通過併購和自己開啟一些業務的方式來發展精準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