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將啟動 精準醫療市場前景廣闊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導,自從美國提出「精準醫療計劃」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外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預防、治療方案。

  哪些公司在精準醫療方面布局並具有優勢?大通證券投資顧問張韻磊對此進行了相關分析與解讀。

  經濟之聲:目前,中國版的「精準醫療計劃」將啟動。國內將研發一批國產新型防治藥物和醫療器械,形成一批國內定製、國際認可的疾病診療指南,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罕見病分別制定8種至10種精準治療方案,並在全國推廣。精準醫療和人們常說的對症下藥有什麼不同?

  張韻磊:因為我們以前所說的醫療技術都是以對症下藥為目標,現在隨著生命科學的進步,同一種病症在不同的個體上,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實施精準醫療的前提是完善精準的診斷技術,也就是以基因檢測為核心的分子診斷技術,在精確診斷之後還需要精確的治療,其中主要是靶向治療的技術。精確醫療的應用十分廣泛,特別是在遺傳病,複雜性疾病的領域中。

  經濟之聲:現在國內精準醫療的市場有多大?將會整合哪些現有的醫療產業鏈?

  張韻磊:目前國內的技術比較落後,全球的市場規模已經突破了600億美元,其中精準診斷領域的規模在100億美元左右,而精準醫療領域是在500億美元左右。在今後5年中,全球精準醫療市場的規模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預計國內的增速可能會超過20%。首先,像腫瘤等免疫細胞治療行業的規範也在陸續出臺,另外,國內幹細胞的政策也將逐步鬆綁。除此之外,從全球領域來看,基因測序也呈現出異軍突起的局面。除了這三大領域之外像心血管、糖尿病等一些複雜的慢性病也正處於前期的研究階段。

  經濟之聲:我國政府高層相當重視精準醫學發展,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試點單位名單已經發布。科技部計劃在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包括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晶片診斷、免疫細胞治療等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的資源和技術,在各大城市醫院推廣的情況如何?

  張韻磊:因為這一系列政策是剛剛推出,所以目前大城市的推廣效果還不明顯,還是處於一個逐漸嘗試的階段,但是中和不同的細分領域,它的推廣力度可能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因為目前整個腫瘤的診斷治療佔據了中下遊市場的最大份額,另外,我們預測基因測序的服務市場總容量大概在200億美元左右,其中與診斷相關的市場服務將佔到70%。為什麼我們說它的推廣力度會更明顯?特別是在整個腫瘤診斷領域。因為明年新增的肺癌患者大概有60萬人,直腸癌大概有40萬人,乳腺癌大概有20萬人。如果依據基因測序的平均價格,也就是每一列2萬5千塊來計算,我國腫瘤測序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50億美金。所以從吸引力看來,這個市場是細分市場,它的可能佔據比會更為明顯。因此,從目前來看,腫瘤診斷在各大醫院的推廣速度會更為明顯。

  經濟之聲:為精準醫療基礎和重要實現途徑的基因測序比較吸引投資人關注,11月份以來,相關概念股中,新開源累計漲幅居首達到58%,緊隨其後的是安科生物,期間累計漲幅為48%。從這些公司的業績來看,目前的股價有沒有被提前透支?

  張韻磊:這個行業還是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特別是從全球精準醫療市場的角度看來,其增速遠超於醫療行業的整體水平。據預測,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的規模大概達到了600億美元,在今後五年中,年增速預計在15%左右,是醫藥行業整體增速的3到4倍。其中全球基因測序的市場規模從2007年的800萬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45億美元,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高於20%的增速。到了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7億美元。中國的基因測序產業從2012年到2017年的複合增長有望達到20%至25%,上市公司的漲幅之所以較大,可能更多的是由於之前政策上的鬆動和扶持。未來它的增速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發展的空間也非常大,目前上市公司的股價應該還是處於合理的水平之內。

  經濟之聲:上個月,阿里雲攜手英特爾、華大基因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宣布啟動共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首個定位精準醫療應用雲平臺。精準醫療加上網際網路,會提升相關公司多少估值空間?

  張韻磊:這次的牽手有望促進整個精準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精準醫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政策是一個重要方面,基因測序是基礎,而大數據是一個關鍵環節,只有這三方面的條件都具備,才有可能真正實現精準醫療。所以,它是各方面共同受益的重要結合體。目前從動態的角度來說,我們很難對其進行一定意義上的估算,但是複合增長的20%到25%以上的增速,應該能在相關公司的基本面及業績方面充分的反映出來。

  經濟之聲: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精準醫療處於高速發展之中,東富龍點也加速在精準醫療布局,同時公司在製藥工業4.0著力。這種模式會帶給公司業績成長性如何?

  張韻磊:在整個精準醫療領域,各家公司都在進行積極的轉型以及對整體規模的布局。這家公司目前在製藥的工業4.0領域已經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它收購致淳信息,為東富龍的治療裝備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同時又發力布局精準醫療以及醫療器械領域。目前,公司的擴展還是在有條不紊進行中,所以從長期來看,公司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通過大股東對於相關公司進行積極增持的行為看來,他們對於其發展模式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所以未來幾年的業績還會逐步提升。

相關焦點

  • 衛計委:中國將啟動精準醫療計劃 概念股
    國家衛計委消息,目前我國正在制定「精準醫療」戰略規劃,這一規劃或將被納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專家表示,精準醫療將改變現有的診斷、治療模式,為醫學發展帶來一場變革。  據央視網11月30日消息,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預防、治療方案。
  • 「精準醫療」迎來黃金期,前景光明但充滿挑戰
    「精準醫療」將迎來黃金期自2015年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精準醫學計劃」以來,各國加緊在精準醫學研究的布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已有超過十個國家提出類似的「精準醫學計劃」,且均為西方大國。這表明,精準醫學已經成為各大國在醫學科技領域開展競爭的項目之一。
  • 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精準醫療概念最初誕生於美國,主要是以現代先進的遺產檢測技術,分子影像以及臨床大數據技術為醫生精準診斷患者病因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大洋彼岸的中國,也相繼掀起了一股精準醫療概念熱潮,特別是在醫改大背景下。那麼A股市場精準醫療概念股票,精準醫療概念股有哪些?
  • 歐美日韓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大佬都在這裡了,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
    2015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迅速成為全球醫學界熱議和關注的焦點。同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衛計委,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
  • 中國精準醫療市場應用情況及優勢分析
    中國精準醫療市場應用情況及優勢分析 2017-05-09    來源:博思數據        8條評論導讀: 精準醫療包含診斷和治療兩個方面,「精準」是核心,基因測序是基矗由於導致同一種疾病的原因可能會不同,比如導致肺癌的原因可能會是EGFR、K-RAS、ROS IGF、C-MET等其中一個因子發生變異
  • 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啟動
    摘要 【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啟動】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中科院獲悉,「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正式啟動,該項目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將在4年內完成4000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於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
  • 精準醫療未來前景可期 精準醫療概念股龍頭一覽
    =====推薦閱讀=====  今日股市最新消息:2日午間利好消息速遞(附股)   今日股市12月2日股市行情大盤走勢圖   新聞聯播熱點解讀:12月1日央視新聞聯播內容回顧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02日訊  在概念風行的中國股市
  • 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方家喜)3月13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的報導。文章稱,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根據前期部署的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將於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據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涉及的產業規模達上萬億元,直接相關的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
  • 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
    2015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迅速成為全球醫學界熱議和關注的焦點。同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衛計委,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隨後,提出中國精準醫療計劃,並將其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重大專項,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上的利好消息,極大地刺激了相關企業和醫療機構投入人力、財力來研發精準醫療。
  • 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即將召開
    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已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重大專項,並上升為國家戰略。目前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已突破600億美元,2015-2020年期間增速可達15%,是醫藥行業整體增速的3至4倍。政策環境的利好、資本市場的青睞、醫療科技的創新為精準醫療產業的發展帶來新契機。在此背景下, 由楓林集團、美中醫藥開發協會、萬怡會展聯合主辦的「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將於12月3 - 4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盛大召開。
  • 【人民日報】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啟動
    記者1月10日從中科院獲悉:該院正式啟動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的交叉學科團隊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於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
  • 你真的了解精準醫療嗎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歐巴馬在2015年1月20日在白宮的國情諮詢中宣布「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精準醫療計劃)」之後,「精準醫療」一夜之間火遍了全球。在中國,「精準醫療」的熱度持續上升。
  • 精準醫療是泡沫還是先機?
    2015年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在美國實施「精準醫療計劃」;兩個月後,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出臺,計劃投入600億元;2016年初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將精準醫療納入其中;到如今,精準醫學重大專項成功立項,60多個科研項目相繼落地。 中美兩國政府的積極態度,促使大批的企業和投資湧入這一領域。
  • 生物大數據作為精準醫療的基礎將密切影響精準醫療未來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楊勝利院士、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院士、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呂有勇教授、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黃薇教授,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恆駿教授等專家出席論壇並為200位學生作主旨報告。
  • 實現精準醫療沒那麼簡單
    自2015年1月底,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表示啟動精準醫療計劃後,它就迅速成為今年的熱詞。  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革新、生物醫學分析技術的進步、以及大數據分析工具的出現,精準醫療的時代已經到來,它將為病人提供更精準、高效、安全的診斷及治療。
  • 精準醫療之基因系列:NGS應用前景探討(上海站)
    背景介紹精準醫療之基因系列:NGS應用前景探討(上海站) 在基因檢測這一號稱千億市場量級的新興行業背後,一場網際網路時代的大健康變局噴薄待發。2016年,全球醫學發展是否會因此呈現出一種嶄新的格局?基因檢測行業又將迎來哪些變局,能否實現行業破冰?
  • 精準醫療 如何實現?
    今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了「精準醫療」計劃之後,醫療界對「精準醫療」樂此不彼,中國也不例外。「精準醫療」是什麼?離我們有多遠?能給予我們什麼幫助?須建立基因檢測的基礎上「『精準醫療』的歷史已經比較長了,真正熱起來是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後,而中國很多人歪曲了『精準醫療』,外科手術做得好一點也叫精準外科,放射治療定位得好也叫精準放射治療,這些概念都是錯的。」
  • 腫瘤精準醫療的實踐
    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啟動「精準醫療計劃」;2月份,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國家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共19位專家組成了國家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3月11日,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決定在2030年前政府將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11月30日消息,目前我國正在制定「精準醫療」戰略規劃,這一規劃或將被納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2016年1
  • 精準醫療 是當下生物醫藥的流行發展趨勢
    國家衛計委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代濤透露,精準醫學研發計劃已經制訂,相關指南已發布。首批研發項目今年立項。未來將計劃部署40多個項目。  「2016百家匯·精準醫療未來論壇」4日舉行,匯集中美兩國科學家、醫藥界人士以及多家知名醫院的院長等,就精準醫療話題展開討論。  代濤表示,精準醫療研究是新鮮事物,全球都在布局、探索。中國的布局針對中國的需求,問題,根據中國的基礎提出。
  • 推進產業整合瞄準精準醫療萬億市場 精準醫療概念股一覽
    推進產業整合瞄準精準醫療萬億市場  今年6月,安科生物以4.5億元的對價獲得了中德美聯的全部股權。中德美聯原股東做出了在未來三年分別完成2000萬元、2600萬元和3380萬元的業績承諾,但實際上,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已經超過預期。  安科生物與中德美聯之間的整合,主要就是為了在精準醫療這一系統工程上進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