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派的較量:15家數字科技代表公司一年「成績單」

2020-11-23 騰訊網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楊雅

數字科技這一年,大數據行業、金融科技領域更加強調合規、規範化發展;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愈加受到重視;區塊鏈更是在1024講話之後迎來政策利好;「To B賦能」依舊是關鍵詞;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與應用加速落地,且各有亮點;資本回歸理性;更多科技公司走上上市之路……數字科技領域已然交出了一份屬於2019年的「科技成績單」。

針對數字科技過去的這一年,零壹智庫梳理了15家數字科技領域的代表公司,觀察其2019年的科技表現。過去一年,不論是BATJ等頭部網際網路公司、人工智慧或區塊鏈賽道的科技公司,還是金融科技領域應用金融科技的銀行、保險、消費金融等持牌金融機構與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他們在數字科技領域也都有所收穫。

1

BATJ

1. 百度

在研發投入上,2019年前三季度,百度研發投入已經達到135.9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20.87%,對比2018年,2018年全年研發投入為157.72億元。

根據《人工智慧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截至2019年10月,百度人工智慧專利累計申請數量為5712件,是2018年的2.4倍,在國內位居第一。

百度大腦升級為「軟硬一體的AI大生產平臺」,開放228項核心AI能力,服務開發者超過150萬,日調用量過萬億次。搭載小度助手的智能設備激活數量已突破4億臺,小度助手語音交互超過36億次。

百度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總數達到150張,L4 級別自動駕駛城市道路測試裡程已經突破300萬公裡,已在23個城市進行測試。

百度雲推出百度區塊鏈引擎BBE(Baidu Blockchain Engine)平臺。

2. 阿里巴巴

在研發投入上,2019上半年,阿里巴巴研發投入為214.16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7.75%,佔總營收比例為9.15%。

阿里雲資料庫在國內雲資料庫市場份額第一,超40萬個資料庫實例遷移到阿里雲上。在中國數字政府大數據整體市場中,阿里雲位居第一,已經與全國30個省市區達成合作,服務覆蓋全國442個城市,涵蓋1000多項服務內容,累計服務9億人。

2019年9月,阿里巴巴平頭哥正式發布首款人工智慧晶片含光800,該晶片已開始應用在阿里巴巴內部核心業務中。

截至2019年9月,阿里達摩院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累計發表近450多篇論文,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視覺計算等領域算法奪得40多項世界第一。達摩院區塊鏈實驗室自主開發了區塊鏈平臺BAAS,並且已申請專利500餘項,連續三年保持世界第一。

截至2019年9月,全球23個城市引入城市大腦,覆蓋交通、城管、文旅、衛健等11個領域,48個場景。

3. 騰訊

2019上半年度,騰訊研發投入為136.06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26.83%,佔總營收的7.81%,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研發投入。

2019年前三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為人民幣714.35億元。

在消費網際網路領域,騰訊AI已經廣泛應用於騰訊內部遊戲、內容、社交等100多個產品,服務了超10億用戶。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騰訊AI已經覆蓋新零售、工業、農業、醫療、文旅等多個行業,其中騰訊智慧高校已經與400多所高校合作,覆蓋300萬師生。

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已連結超過200家生態夥伴,成員估值超過2000億元。騰訊與合作夥伴累計在政務、醫療、工業、零售、交通、金融等19個行業,引入超過100個聯合解決方案。截止2019年12月,騰訊合作夥伴數量突破7000家,騰訊雲與合作夥伴共同完成的業務量,已經佔到騰訊雲整體業務量28%的規模。

截至2019年11月,騰訊已經申請了300項區塊鏈專利,區塊鏈技術已在稅務領域、財政領域、司法領域、金融領域、公益等領域的諸多場景深度落地。其中,區塊鏈電子發票上線一周年來,開出電子發票超600萬張,累計開票金額達39億元,覆蓋超過113個明細行業。

4. 京東

在研發投入上,2019年前三季度,京東研發投入為110.28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27.61%,對比2018年,2018年全年研發投入為121.44億元。

2019年,京東數科在收入和利潤上同時實現高增長,實現連續2年盈利。

在金融科技領域,京東數科推出的解決方案已服務超過200多家金融機構;2019年2月,京東數科正式推出國內首個一站式、全方位的智能化資管科技系統「JT2智管有方」。在智能城市領域,京東數科已經布局了數十個城市,智能城市作業系統落地雄安新區。

截至2019年12月,其區塊鏈專利申請量已達近300個。2019年6月,京東數科推出首個區塊鏈ABS標準化解決方案。截至2019年10月,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已累積有超13億條上鏈數據,與700餘家品牌商開展了溯源合作。

2019年,京東物流與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完成籤約,落地全國首個5G智能物流園區,並搭建5G智能物流平臺LoMir(絡謎)。

2

金融+科技

1. 中國工商銀行

2019年5月,工商銀行正式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工銀科技;11月,工行金融科技研究院正式成立,自此,工行形成了「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組織架構,包括金融科技部、業務研發中心、數據中心、軟體開發中心、工銀科技以及金融科技研究院。

2019年11月,工行發布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 1.0。

2019年12月,工行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在京籤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聚焦金融科技、打造開放生態,雙方將建立互為場景、互為生態、互為客戶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

在國家網信辦發布的第二批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中,工商銀行作為國有大行中首個進行備案的銀行,備案了「工銀璽鏈區塊鏈服務」和「中國工商銀行基於區塊鏈的金融服務」。

2. 微眾銀行

2019年最新披露數據顯示,微眾銀行科技人數高達1080人,科技人員佔比為54%。

2019年,微眾銀行已公開區塊鏈發明專利217件,其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全面開源。

截至2019年11月,微眾銀行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已成功服務了超過2.2億客戶,實現了單日交易峰值超過5億筆,達到國有大型銀行同等規模水平。

微眾銀行已建立超過300個社交、徵信和反欺詐等系列風控模型以及超過10萬個風險參數,AI技術被嘗試運用到聯合建模、電核錄音質檢、風險管理名單等風控領域。

3. 眾安保險

2019年上半年,眾安保險科技營業收入約1.05億元,同比增長193%,籤約客戶逾170家。

眾安科技人員接近1500名,佔公司員工總數一半以上。

眾安承保及理賠自動化率分別達到99%和95%,在線客服85%的會話由智慧機器人處理。

截至2019年9月底,眾安科技提交的發明專利申請共計290項,其中區塊鏈相關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為129項,實審公開可查112項。

4. 馬上消費金融

馬上金融技術團隊1000多人,佔公司總人數的50%左右;大數據風控團隊300餘人。

馬上金融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8億元,自主研發700餘套技術系統,研發成果應用於風控、營銷獲客、客服等多個領域。

2019年度,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馬上金融上線了自主研發靜默活體識別系統、自主研發空號檢測系統等系統。

馬上金融累計提交專利申請220餘項,據零壹智庫統計,截至2019年12月1日,24家已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中,已公示專利申請的有8家,數量共計139項;其中馬上金融54項,佔總數的39%,這些專利中也包括了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專利。

5. 金融壹帳通

2019年12月13日,金融壹帳通在美國IPO上市。

2019年前三季度,金融壹帳通實現營收15.5億元,同比增長72.29%;其中壹帳通研發投入達到10.7億元,收入佔比49%,已經超過2018年的全年8.2億元的研發投入。

截至2019年三季度,壹帳通擁有3700多個客戶,其客戶群涵蓋中國所有主要銀行、99%的城市商業銀行和46%的保險公司。

3

人工智慧與區塊鏈

1. 科大訊飛

2019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研發投入為12.44億元,同比增長32.15%,在總營收中佔比29.42%。

2019年,科大訊飛發布人工智慧2.0戰略,即實現賽道控盤、規模應用和效益起飛,並在上半年實現營收42.28億元,同比增長31.72%。

科大訊飛已經在教育、智慧城市、政法、醫療、汽車等領域進行布局,其中智慧教育產品已經覆蓋全國25000餘所學校,智能庭審系統目前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智醫助理在1000多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落地。

2. 商湯、曠視、雲從、依圖

根據IDC報告《中國人工智慧及應用市場半年度研究報告(2019H1)》,2019年上半年商湯、曠視、雲從、依圖應用市場份額依次位列計算機視覺前四名。

2019年5月,曠視科技宣布完成D輪第二階段股權融資,對外公布的D輪總融資額達約7.5億美元。

2019年上半年,曠視營收9.49億元,同比增長210.3%,研發投入為4.68億元,在總營收佔比為49.4%。截至2019年上半年,曠視擁有311項中國專利及898項中國專利申請,在海外擁有25項專利及75項專利申請。

據國外媒體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商湯科技在簡報中向投資者做出了2019年營收預測,預計其2019年營收有望達到7.5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200%。

商湯科技執行長徐立曾在2019年9月透露,商湯科技已經完成了超過30億美元資金的融資,總估值已超過70億美元。

2019年5月,依圖科技發布自研雲端視覺推理AI晶片「求索」。在智慧醫療領域,依圖產品及解決方案已落地全國300餘家三甲醫院。

雲從科技一共服務了超過400家銀行、14.7萬網點,實現銀行日均比對2.16億次。

3. 嘉楠耘智

2019年11月21日,嘉楠科技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球區塊鏈第一股」。

2019年上半年,嘉楠耘智上市主體嘉楠科技總營收為2.89億元,同比下降85.2%;其中AI產品收入為50萬元,佔產品收入的比重為0.17%,區塊鏈產品收入(主要是礦機收入)為2.87億元,佔比約99.83%。

截至2019年三季度,嘉楠耘智在中國共註冊69項專利,其中包括6項發明、50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3項外觀設計專利。

End.

相關焦點

  • 成都「十三五」成績單上,這15組數字閃閃發光!
    成都「十三五」成績單上,這15組數字閃閃發光!成都「十三五」成績單上這15組數字閃閃發光������>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成都「十三五」成績單上,這15組數字閃閃發光!》
  • 煙臺芝罘區文旅局提交硬核成績單
    原標題:芝罘區文旅局提交硬核成績單 膠東在線11月5日訊(通訊員 董士傑) 煙臺市芝罘區點亮百姓文娛生活,發放惠民消費券,深挖「網紅」產業發展潛力,優化公共文化資源。這張精彩成績單值得您大聲喊出「非常滿意」。
  • 18家上市玻璃公司上半年「成績單」簡析
    18家企業中,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的有7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的有8家;上半年計為虧損的企業為3家……8月如期結束,各大上市玻璃公司也曬完了自己的半年報「成績單」。我們選取了18家在行業內比較有代表性的玻璃行業上市公司,逐一翻閱了它們的半年報。
  • 平安這一年的科技豹變,從何而來?
    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金融集團」的平安,其實早已藉助科技力量實現了升級轉型,平安在硬科技領域的投入與研究成績,也已處在科技公司的頭部序列。根據零壹財經·零壹智庫與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聯合發布的《2018-2020 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 TOP100》,2018~2020 年間,中國有近 8000 個申請人參與了數字醫療專利申請,其中,有 31 家公司上榜,覆蓋了醫療、金融、網際網路、AI、家電製造等行業,其中,平安集團以 1074 件專利位居全球第一,領先於飛利浦、強生、西門子等一眾醫療科技強企。
  • 美最高薪15家公司 9個搞科技
    美國在線招聘網站Glassdoor日前發布了一份最新的報告,揭露了美國員工工資最高的15家公司,其中當然包括若干我們熟悉的科技、資訊和法律行業的巨頭。Glassdoor公司的首席經濟師Andrew Chamberlain博士解釋說,「造成這些公司很捨得給員工發薪水的原因,大多是緣於高水平人才的短缺和行業的高門檻。
  • 中國移動、大唐集團、航天科工等15家國企公布巡視整改「成績單」
    中國移動、大唐集團、航天科工等15家國企同日曬出整改「成績單」。其中,中國移動黨組針對中央巡視組指出存在的四大類、十六項問題,形成215項整改舉措。公司堅持把5G發展作為重要舉措,推進「5G+AICDE」(5G與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新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推進「5G+Ecology」生態共建(積極與各方共建5G生態系統,使5G和社會經濟、人民生活緊密融合),推進「5G+X」應用延展,著力加強5G國際標準制定、技術研發、應用創新,發揮基礎通信企業「扁擔效應」,協同產業各方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促進提升中國信息通信業國際競爭力
  • 中航工業76家單位來南航招賢納士 兩份「成績單」量化學生能力
    原標題:中航工業76家單位來南航招賢納士 兩份「成績單」量化學生能力學生的畢業成績單。全球首款「奇蛙」運動無人機。中國江蘇網9月22日訊(記者 王逸男 通訊員 王偉)今天下午,中航工業集團公司校園招聘走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為全國招聘會的首站,此次招聘會共有76家中航工業下屬單位前來招聘。與往年的招聘會不同,今年南航的準畢業生將手持兩份成績單走進各類招聘會。用兩份成績單向用人單位的HR們介紹著自己在大學期間獲得的成績。
  • 險企3季度成績單:40家壽險環比負增長 45家財險虧損
    237家壽險公司三季度虧損與第二季度相同,三季度的壽險公司虧損者依舊是37家,且虧損程度大幅收窄。第二季度,37家壽險公司共計虧損48.5億元,第三季度這一數字收窄為22.5億元。其中單季虧損超過5億元的壽險公司二季度有4家,三季度無。一二季度合計虧損超過10億元的前海人壽,三季度一舉盈利超過30億元,直接拉升了壽險公司整個三季度的業績。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三季度的不樂觀之情況。這一年,轉讓萬科A,出清中炬高新的前海人壽投資收益頗豐。
  • 建強「數字經濟黨建矩陣」 杭州一年多來新建黨組織746個
    聯盟吸納了國內數字經濟領域龍頭企業黨組織及部分省市行業黨委等十家單位作為創始成員,將在未來共同圍繞黨建工作的實踐、理論課題的研究、創新品牌的孵化、公益項目的實施等方面開展活動。早在2019年,杭州就率先成立了數字經濟綜合黨委,按照「業務主管部門+行業龍頭企業+產業集聚園區(小鎮)」模式,依託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設立綜合黨委,吸納阿里、網易、大華等龍頭數字經濟企業和未來科技城、雲棲小鎮等數字經濟集聚區,構建數字經濟綜合黨委班子,推動「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建設。
  • 武漢控股等五家上市公司一年半環保研發投入不及1000萬
    畢竟對環保行業這類科技含量高的行業來說,誰擁有了技術誰就擁有未來。為此,界面新聞研究部環保行業研究第五篇,將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拿出來曬曬。  本次環保行業的研究中,從研發費用、費用佔比、科研人數等方面統計了此次研究標的78家環保行業上市公司的情況。看看究竟哪些環保企業在科研上最捨得投入。
  • 傾聽青年代表聲音,以數字科技賦能青少年健康成長160;
    2020年7月12日,來自中國的青年代表通過網際網路齊聚一堂,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和騰訊集團共同主辦的「洞見未來:我為數字權益代言」線上對話活動,分享他們對確保青少年安全上網、健康用網、科技        2020年7月12日,來自中國的青年代表通過網際網路齊聚一堂,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和騰訊集團共同主辦的
  • 這張「成績單」,集體點讚!
    當天上午,珞珈山街辦事處,珞珈山街派出所、市場監督所、司法所、城管執法中隊5個單位就2020年重點工作、主要目標任務以及下一年的工作安排進行匯報,得到了區人大副主任王紅專、區十五屆人大代表、各選區選民代表、單位代表共40餘人的集中點讚。
  • 【調研快報】亞光科技接待博永投資等15家機構調研
    亞光科技2020年01月14日發布消息,2020年01月10日公司接待博永投資等共15家2017 年 9月,上市公司太陽鳥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完成對 97.38%亞光電子股權的收購,之後上市公司更名為亞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亞光電子前身為成都亞光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系由原國營亞光電工總廠(又稱國營第 970 廠)改制而來。
  • ...字節跳動今年國內廣告收入或達1800億;深圳天使母基金曬成績單
    在本周的創投市場中,據外媒報導,軟銀正考慮將願景基金部門從倫敦遷至阿布達比,而軟銀集團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願景基金正在強勢反彈;知情人士透露稱,字節跳動今年在中國市場的廣告營收將至少達到1800億元,這將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國數字廣告市場的地位。此外,深圳天使母基金深管理公司董事長姚小雄曬出運營成績單:已承諾出資70億,投資近200個項目。
  • 2015年最值得關注的15家生物醫藥科技創業公司
    FierceBiotech網站已於日前評出了全球最值得關注的15家生物醫藥科技公司,一起來看看你知道幾家,它們的共同特點在於:大部分都是成立於2010年以後的新興公司,同時都拿到了金額不等的風投。  原文來自專業生物醫藥新媒體網站生物探索(微信公號ID:biodiscover),作者Gary Gan,進行了少量編校。
  • 世界500強企業,129家來自中國!你在的公司上榜了嗎
    其中,營收總額同比增長8.9%,逼近32.7萬億美元,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4.5%,達到2.15萬億美元,再創紀錄新高。而這些公司中最賺錢的當屬沙特阿美,該公司以近1110億美元的超高利潤登頂利潤榜首位,幾乎相當於排名第二的蘋果公司的兩倍之多。
  • TOP20物企已投資110家科技公司
    2019年至今,物企上市迎來井噴,截止目前已有38家物企上市。就在12月17日,港交所迎來今年最後一家物企遠洋服務上市,收官2020物企上市潮。在上市熱潮之下,不少物企開始熱衷於更名來重塑企業品牌形象。據克而瑞科創統計,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CIOC峰會上獲得2020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TOP20物企的20家物企中,就已有過半數企業在近2年內進行了更名。
  • 速度與耐力的較量 邦盛科技榮登福布斯中國2020高增長瞪羚榜單
    速度與耐力的較量 邦盛科技榮登福布斯中國2020高增長瞪羚榜單 近日,該榜單首次對中國的創業公司進行大範圍調研,嚴選出未來3到5年內最有可能達到10億美元估值,成為獨角獸的高成長企業。
  • 廈門去年科技創新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 科技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向好
    2020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深入貫徹中央有關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工作部署,紮實抓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創新創業創造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在推動「雙創」發展、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交出優異成績單,並再次獲得國務院辦公廳通報激勵。
  • 從150家數字醫療公司中脫穎而出,它是怎麼做到的?
    2019年10月2號,CB Insights發布了全球150家最有前景的數字醫療公司。CB Insights是一個聞名世界的獨立智庫,是矽谷幾乎所有VC進行決策都依賴的數據智庫。在投資者眼裡,即使是《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這樣的頂級媒體在報導時,CB Insights也是他們最可信的一個數據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