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的平均直徑為460nm(直徑分布範圍為100~1200nm),可以用作組織工程的功能性仿生細胞外基質。為了改進這種細胞外基質,Chen等以HFIP/TFA為紡絲溶劑製備了殼聚糖/膠原蛋白靜電紡納米纖維。
殼聚糖/膠原蛋白納米纖維膜中存在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使得殼聚糖和膠原蛋白可以很好地混合。
2殼聚糖納米纖維的應用
2.1醫用敷料
近幾年,靜電紡絲製成殼聚糖納米纖維在作為敷料用於傷口癒合已展示出巨大的潛力。殼聚糖納米纖維材料本身具有的微小毛孔和高的比表面積使它可以抑制外來的微生物入侵並且能輔助控制傷口液體的流出。
理想的醫用敷料應當具有透氣性、透溼性和保溼能力,抵禦外界細菌的侵入,防止創口感染。此外,敷料要柔軟以便與皮膚粘合,並且生物相容性好能促進新組織地再生。殼聚糖納米纖維作為性質比較符合的一種材料,正在研究中。
此外,抗菌劑和藥物也可以容易在紡絲過程中被納入到材料中,使其能成為多功能納米纖維,這種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無毒親水而被廣泛應用。
但是單組分的殼聚糖可紡性差,如已經使用聚氧乙烯的醋酸水溶液對高脫乙醯度的殼聚糖進行靜電紡絲,制的直徑在60~80nm的纖維。有研究表明,殼聚糖納米纖維敷料能夠通過刺激皮膚細胞的增殖來縮短皮膚傷口的癒合時間。
靜電紡殼聚糖納米纖維複合材料還可以被用作骨支架血管支架等,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和殼聚糖複合納米纖維材料就是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