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8/7/5
靜電紡絲即在高壓靜電下用聚合物溶液進行紡絲的過程。靜電紡絲可以製備直徑在幾十到幾百納米的纖維,產品具有較高的孔隙率和較大的比表面積,成分多樣化,直徑分布均勻,在生物醫學、環境工程以及紡織等領域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原理
將聚合物溶液或熔體帶上幾千至上萬伏高壓靜電,帶電的聚合物液滴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在毛細管的Taylor錐頂點被加速。
當電場力足夠大時,聚合物液滴克服表面張力形成噴射細流。在細流噴射過程中溶劑蒸發或固化,最終落在接收裝置上,形成類似非織造布狀的纖維氈。
裝置
靜電紡絲的裝置主要由推進泵、注射器、高壓電源以及接收裝置組成。其中,高壓電源的正極與負極分別與注射器針頭和接收裝置相連,而接收裝置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可以是靜止的平面、高速轉動的滾筒或者圓盤。紡絲的參數設置、環境條件等對紡絲過程的影響至關重要。
高聚物
目前靜電紡絲技術已經可用於幾十種不同的高分子聚合物,既包括聚酯、聚醯胺、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柔性高聚物的靜電紡絲,也包括聚氨酯彈性體的靜電紡絲以及液晶態的剛性高分子聚對苯二甲醯對苯二胺等的靜電紡絲。
影響因素
靜電紡絲法製備納米纖維的影響因素很多,這些因素可分為溶液性質,如黏度、彈性、電導率和表面張力;控制變量,如毛細管中的靜電壓、毛細管口的電勢和毛細管口與收集器之間的距離;環境參數,如溶液溫度、紡絲環境中的空氣溼度和溫度、氣流速度等。
溶液黏度對纖維性能的影響
同軸靜電紡絲
同軸靜電紡是在靜電紡的基礎上改造而來,其基本原理是在兩個內徑不同但同軸的毛細管中分別注入芯質和殼質溶液,二者在噴頭末端匯合,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固化成為複合納米纖維。
同軸靜電紡絲解決了紡絲時紡絲液必須是均一體系的缺陷,所製備的同軸纖維在均勻性、連續性上都優於其它方法得到的纖維。採用同軸靜電紡絲的方法可以製得中空纖維和納米複合纖維等。
應用
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的納米纖維,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尺寸容易控制、表面易功能化(如表面塗覆、表面改性)等特點,在許多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在過濾以及個體防護方面可以用於水處理、防護服、口罩等;在傳感器領域可以用作電阻傳感器、光學傳感器等;在化工領域可以用於催化劑等;在生物醫學領域可以用於傷口敷料、組織工程支架、藥物載體等。
(來源:紡織導報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