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和「惟」的區別是什麼?現代漢語中,「唯」和「惟」基本上是通用的,沒有什麼區別,字典都說了這兩個字一樣,一般來說你要考試寫哪個字都是對的,沒毛病,但仍需注意某些特定情況。
唯
唯,形聲字,造字本義:從口,喏也,是一種應答。
「唯,諾也。從口,聲。」——《說文解字》
既然從口,那肯定和口有關,我們看古裝劇,經常在回應別人的時候,回喊一聲「諾」,實際上,唯和諾一樣,都是應答聲,跟今天回答「知道了」、「好的」、「到」差不多的意思。
又《說文解字注》:
「諾也。此渾言之。玉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諾。析言之也。」
啥意思呢,籠統地說,唯等同於諾,但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父母呼叫,要用唯,就是要迅速應答且沒有疑慮,成語「唯唯諾諾」,就是這個意思,要一切順從,不要有自己的主張,只管答應。
「唯者,應之速而無疑也。」——《助字辨略》
而且要高聲應答,因為從「隹(zhuī)」,隹是古代對一種鳥的統稱,鳥頭尖銳,與口組合在一起,就成了「唯」,表示高聲應答。
舉個例子: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論語·裡仁》
孔子對曾參說:小參呀,我的學說可以用一個根本原則貫穿起來。
曾子回答說:「是的呢!」
另外,唯還可以做連詞使用,表示雖然、縱使;也可做助詞,用於句首,表示肯定,有時候無實際意義,只用於加強語氣。
後來詞性發生轉變,唯(主要)作副詞用,則有了今天表示「只有,僅僅」的意思。
惟
惟,形聲字,造字本義:從心,思考,想念等。
「凡思也。從心。」——《說文解字》
從「隹(zhuī)」,鳥頭尖銳,與心組合在一起,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心思像鳥頭那樣又尖又細,聚精會神地把心思聚集到一處。
所以凡是用到「惟」這個字的時候,都跟心有關,心之所念,不會說出來,惟可以表示思慮、也可以表示思念、還有冀思的意思。
惟也有許多引申詞義,可做連詞,表示「與XX」、「和XX」;做介詞,由於的意思;做助詞,用於年月日之前,或用於句首,加強語氣,沒有實際意義,若做助詞用於句中,則是調節聲律的作用。
現代漢語中,惟做副詞的用途最廣泛,與「唯」相同,都表示只有、僅僅之意。
唯和惟
說了這麼多「惟」和「唯」的區別,但在我們日常使用中,基本上兩個字是相同的,意思上區別不大,主要區別在於語境和對象,惟是心理的,唯是非心理的。使用的時候,不需要太注意區別,只是在特定的詞語(語境)中不能通用,比如「唯」從口,那麼成語「唯唯諾諾」,就只能用唯,不能通惟。再如「惟思」這個詞,思慮的意思,就只能從心,而不能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