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的奠基人尼爾斯·波爾曾經說:「如果誰不對量子力學感到困惑,他就沒有理解它。」
為何波爾這樣說,因為量子力學太反邏輯了。
不信請看天才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35年提出的「薛丁格的貓」悖論。
設想在一個封閉的匣子裡,有一隻活貓及一瓶毒藥。
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阿爾法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
因為原子核的衰變是隨機事件,物理學家無法知道它在什麼時候衰變。
所以按照邏輯,我們只能說,它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我們只有在揭開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切地知道貓是死是活。
一隻又死又活的貓,在現實世界是不可想像的。
要破解薛丁格的貓,必須了解在微觀世界量子具有不確定性。
薛丁格的貓悖論最厲害之處,是他想把微觀領域的量子世界不確定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想將微觀不確定轉化為宏觀不確定,
那麼破解薛丁格貓悖論的關鍵點也在這裡。
首先微觀粒子只有在不受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才能處於量子疊加狀態,一旦環境中有其他粒子與之交流碰撞,就會造成疊加態崩坍。
貓是一個宏觀生物,由無數的微觀粒子組成,不可能不受環境的幹擾,早在人們打開盒子之前,貓就不知道要與環境發生多少次粒子碰撞。
疊加狀態早已崩塌,因此宇宙中永遠不可能有一隻又死又活的貓。
另外一種解釋是:宇宙中存在平行宇宙。
當打開匣子,發生觀測行為時,宇宙分裂成了兩個,一個宇宙有活貓,一個宇宙有死貓
對於那個活貓的宇宙,貓是一直活著的,不存在死活疊加的問題。
對於死貓的宇宙,貓在分裂的那一刻就實實在在地死了,不要等人們打開容器才「坍縮」。
對於薛丁格的貓悖論的解釋,你更相信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