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單位的苦與累,只有真正幹過的才知道,一個很現實的狀況就是,這類企業的人才流失率很高,即便在中鐵、中建等施工國企也一樣。施工人提桶跑路的理由有一萬個,但優路教育了解到,從現實情況來看,還是有部分人會選擇留下來,那麼仍在施工單位堅守的,都是些什麼人?他們是為了什麼才留在工地,在這兒的待遇很高嗎?
說實話,做施工的待遇確實要比監理、甲方、設計院的高一些,不說項目經理與總工程師,就以部門總監或部長來說,年薪大多在18到25萬之間。當然,想要勝任這樣的崗位,除了學歷與工作經驗外,證書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比如一級建造師、安全工程師、消防工程師等等,且隨著工作經驗的累加,待遇會更好,屬于越老越吃香的類型。
但這樣優厚的待遇,都是用勞動時間與強度換來的,有時甚至要犧牲身體健康。沒在凌晨打過灰,都不算是施工人,尤其是在趕工期與進度時,熬夜加班更是常態。雖然考下幾本高含金量的證書後,不用再去從事體力勞動,然而腦力勞動卻同樣辛苦且熬人。說實話三總五項很難,那支持他們在施工單位堅守的,到底是什麼?
這其中的原因,待遇自然是很重要的方面,前文已經說到施工人的薪資水平,除了這個,在工地幹活至少是包食宿的,優路教育表示,在不少偏遠的施工項目中,錢也很難花出去,所以收入能很大程度攢下來。對家境不好的人來說,這筆錢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家人的生活境況,站在施工單位的角度上,也更傾向於錄用農村出身的畢業生,更加吃苦耐勞。
此外,建築領域有不少含金量很高的證書,像除了前面說的幾類,還有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等,這幾類證書的報名門檻雖然不高,但很多省份都會審核社保,要求相應的從業年限,所以還有些留守在施工單位的工作者,是為了熬考試資格,等到考下證書後,會在第一時間選擇提桶跑路。
證書在手,加上之前在施工單位的工作履歷,可選擇的餘地就多了,比如造價諮詢單位、城投公司等等,待遇雖說可能比做施工低些,但也不算少,且工作環境、勞動強度、休息時間都要比在工地上好很多,這也是多數考生的心聲。
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不過從以上幾類證書的真正意義來看,其實也只有在施工單位,它們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優路教育不是鼓勵大家去做施工,只是建議大家慎重考慮,有了證書,在施工單位的待遇,多半要比工程領域的其他企業高些。那麼現在還在施工單位堅守的你們,是為了什麼呢?一起來交流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