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年前飛向金星的蘇聯氣球,在金星上飛行了1.15萬公裡
對於航天技術相對成熟的各個航天局來說,趁著這次機會去探測這顆「大明星」,既能得到一手的太陽系發展歷程研究資料,又可以檢驗自己的深空探測能力,哈雷彗星點燃了科學家們的熱情。16顆探測器,維加雙星的任務目標是研究金星的大氣。
-
在金星上飛行1.15萬公裡,35年前飛向金星的蘇聯氣球
蘇聯的維加雙星,就是這樣的產物;在此之前,它們已經向金星前前後後發射了16顆探測器,維加雙星的任務目標是研究金星的大氣。維加的工程師為它們設計了獨一無二的探測手段,這次不僅需要著陸,還要發射兩個大氣球上去,讓探測器漂浮在大氣中。
-
金星上有生命?最新證據可能會推動美國宇航局向金星派出探測器
做出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並不是說磷化氫的發現是生命的證明,但他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解釋,為什麼這種氣體在金星上大量存在著。該研究的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克拉拉-索薩-席爾瓦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都排除了一遍。
-
金星上有生命?最新證據可能會推動美國宇航局向金星派出探測器
美國媒體AXIOS在9月14日(周一)報導,根據今天發表的一項研究,金星雲層中一種氣體的證據表明,那裡可能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做出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並不是說磷化氫的發現是生命的證明,但他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解釋,為什麼這種氣體在金星上大量存在著。該研究的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克拉拉-索薩-席爾瓦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就是都排除了一遍。我們研究了所有可能的機制,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只要能製造出磷化氫;但我們還想不出任何辦法。」
-
美國宇航局宣布計劃用高空氣球研究宇宙
美國宇航局計劃用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氣球將一個8.4英尺的望遠鏡送入平流層上部,幫助研究宇宙。ASTHROS(astrophysics stratospheric telescope for high spectral resolution observerations at submillimeter-wavelengths,用於亞毫米波段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的天體物理平流層望遠鏡)將通過觀測新形成的巨型恆星發出的遠紅外光來研究它們周圍的氣體,目標是更清楚地了解恆星形成和超新星爆炸是如何影響周圍物質的
-
煉獄金星:NASA工程師又開始討論移民金星,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射探測器到另一顆行星時往往用的都是霍曼轉移軌道,因為人類火箭推力不夠,只能用這種方式,有時候甚至慢慢將軌道延伸到需要探測的行星,比如印度曼加裡安火星探測器就繞了好幾個月才將軌道拉高至頂點接近火星。
-
金星上會有生命嗎?金星D探測器告訴你
著陸器需要很堅固,因為金星表面極端的環境讓之前的探測器只能運行不到幾個小時。可能會需要增加一架無人機,來在金星的雲團中巡航;以及另一架微型軌道飛行器,用於研究金星的磁層,比如我們認為它基本上借用了太陽的磁層;甚至還會有一個高空氣球。
-
探測到金星雲層中的磷化氫接下來怎麼做?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這次探測並不意味著天文學家在金星的雲層中發現了外星生命。儘管發現小組用兩個不同的望遠鏡在金星發現了磷化氫,幫助確認了最初的探測,但磷化氫氣體可能來自幾個與生命無關的過程,如閃電、流星撞擊甚至火山活動。
-
NASA計劃研發靠風能推進的金星漫遊車!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披露了研製金星漫遊車的計劃。這臺漫遊車將完全不依賴電能,而是利用渦輪採集的風能進行工作。
-
金星存在外星生命嗎?接下來又將如何?
考慮到金星的環境條件對生命而言過於惡劣,能在這個星球上發現大約20ppb的磷化氫簡直可以說是巨大的驚喜。理論上,由於大量的紫外線照射以及金星雲層中豐富的硫酸,磷化氫氣體應該早已被完全消除。金星上似乎有什麼東西在不斷產生磷化氫,會是什麼呢?英國卡迪夫大學的天文學家簡·格裡夫斯是這項新研究的作者之一。他指出,分析結果有一定的限制,這項新研究也不能作為金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
-
金星存在外星生命嗎?接下來又將如何?
考慮到金星的環境條件對生命而言過於惡劣,能在這個星球上發現大約20ppb的磷化氫簡直可以說是巨大的驚喜。理論上,由於大量的紫外線照射以及金星雲層中豐富的硫酸,磷化氫氣體應該早已被完全消除。金星上似乎有什麼東西在不斷產生磷化氫,會是什麼呢? 英國卡迪夫大學的天文學家簡·格裡夫斯是這項新研究的作者之一。
-
高空氣球追蹤平流層的汙染物
亞洲對流層頂氣溶膠層氣球測量運動(BATAL)利用氣球頂測量儀器,收集數據,以更好地了解這一季節性大氣現象及其對水資源、臭氧、天氣和氣候的潛在影響。亞洲夏季季風降雨為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提供了必要的水資源,但《自然》雜誌(Nature)最近的研究顯示,在厄爾尼諾期間,印度日益嚴重的乾旱可能會因為南亞上空氣溶膠層的升高而加劇。
-
在金星上發現可能出現生命跡象之後,人類未來怎樣探索金星
衛斯理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瑪莎·吉爾摩(Martha Gilmore)表示,「我們執行任務的氣球可以生存60天。」如果有人要把氣球送入金星雲層,那就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需要採取何種預防措施? 在探索太陽系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其他太空機構都遵循被稱為「行星保護」的概念,即避免在我們的宇宙鄰居中交叉汙染世界的想法。
-
煉獄金星:NASA工程師又開始討論移民,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射探測器到另一顆行星時往往用的都是霍曼轉移軌道,因為人類火箭推力不夠,只能用這種方式,有時候甚至慢慢將軌道延伸到需要探測的行星,比如印度曼加裡安火星探測器就繞了好幾個月才將軌道拉高至頂點接近火星。
-
金星大氣層含有磷化氫!科學家分析有生命體
從這種氣體上,科學家們進行推斷,金星上或存在簡單的生命體,這次的研究論文也被發表在《自然·天文學》的雜誌上。金星在質量、體積上都和地球最為相似,但是在環境上確是有著天壤之別。首先是濃厚的大氣層,大氣壓強是地球上的93倍,什麼概念呢,就是你在1000米海下面受到的壓強,可能會讓你直接暴斃。其次是溫度,金星上的最高溫度達到500攝氏度,所以金星的生存環境對人類來說可能是一個煉獄。
-
NASA制定了「天空之城」計劃,未來人類可移民到金星?
剛才咱們提到金星的大氣當中有非常濃厚的硫酸雲,沒辦法直接觀測金星的地表,所以麥哲倫號只能採用雷達成像技術。最終用了四年的時間,繪製了百分之九十八的金星地表。好不容易得到的地圖,NASA肯定得好好研究一下,看看上面到底有沒有過生命存在的痕跡。不過呢涉及到外星生命的問題。NASA總是說什麼都沒發現,他們總是這樣說。
-
在金星與火星的探索中,金星為何被頻頻冷落?
金星的大小跟地球差不多,離地球也近,按理說確實更適合我們去探索,但是,金星的環境很惡劣,而我們人類對外星探索很大目的是尋找外星生命,與此相比,火星環境就更吸引人類目光。一開始,人類猜測金星上有可能有生命存在,因為金星與地球太像了,差不多的大小,差不多的距離,地球上的平均溫度為15℃,距離差不多的金星也許也不會太過於炎熱,溫度要是不高的話也許就有生物,有生物就能移民,於是抱著尋找外星生物的希冀,開始了對金星仔細的觀測,但後續觀測發現,金星上溫度高達400多度,就跟個地獄似的,生命在這上面很難存在,既然生命在金星上不能立足,那再探索也沒有很大的意義,況且深度探測一顆行星要耗費不少資源
-
NASA的X-59靜音超音速研究飛機已獲準進行最終組裝
X-59 QueSST降落在跑道上的示意圖來源:Lockheed MartinNASA30多年來的首架大型有人駕駛的X-plane,經過高級管理人員周四在華盛頓NASA總部舉行的重大項目審查後,已獲準進行系統的最後組裝和整合
-
氣球,不止裝飾
之後用浮力大的氫氣作為浮升氣體、塗覆橡膠織物做氣囊的氣球、飛艇等發展起來,一度在軍事、運輸、科研中廣泛應用,後因著名的齊柏林越洋客運飛艇因靜電引起氫氣燃爆失事而衰落;而熱氣球延續至今,成為有眾多擁躉的運動和娛樂項目。
-
那些年,蘇聯對金星探測的狂熱史(終篇)
金星哈雷1號在1987年1月30日用完了姿態控制推進劑,任務從而結束。它目前仍處於日心軌道。日本的Suisei是第二個與哈雷彗星相遇的。它從1985年11月中旬開始用紫外線成像儀觀測哈雷彗星。接近時,它在15.1萬公裡的更安全的範圍內通過,在那裡它獲得了關於彗星擴展氫雲性質的有用數據。第三個到達的是蘇聯的金星哈雷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