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鳩在他家窗臺築巢孵化

2020-11-27 人民網

  李海洲拍攝的斑鳩。

  前不久的一天早晨,河北武安市退休幹部李海洲發現一隻斑鳩來自家的窗臺上築巢了。待下午3點多斑鳩飛走後,在細樹枝鋪就的鳥巢中,兩枚潔白如玉的斑鳩蛋呈現在眼前。

  「呀!喜事!」興奮的李海洲馬上去查資料,了解到斑鳩通常一年繁殖2至3窩,一次生2枚蛋,孵化期一般在15到18天。李海洲決定耐心等待,把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可等了一個多小時,斑鳩也沒飛回來。孵化期可是極易驚窩的啊!難道鳥受驚棄窩了?愛鳥心切的李海洲開始擔憂、焦慮。好在沒過多久斑鳩就飛了回來,懸在李海洲心裡的大石頭也落了地。

  自此之後,李海洲便開始無微不至地照顧斑鳩一家。李海洲想把斑鳩的孵化過程拍攝下來,斑鳩膽小怕人,他就架起了用床單、毛毯自製的遮擋幕,並在上面掏了兩個窟窿用來拍攝,以確保斑鳩不會看到人而受到驚嚇。連續幾天不敢開窗戶,每天光著腳進出,力求為斑鳩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他還在窩的附近放上了米、水等,確保斑鳩的食物充足。

  李海洲每天仔細觀察、記錄斑鳩的孵化過程,在孵化的第十天看到了另一隻斑鳩來換班。他心想,「雌雄共同孵化」,看來資料上說的是對的。在第十三天的時候,第一隻小斑鳩誕生了。看到淺黃色、毛茸茸的小斑鳩張著小嘴慢慢活動著身子,可把李海洲高興壞了!他不斷按下快門。另一枚斑鳩蛋還沒有孵成,兩隻大斑鳩繼續頻繁地倒班孵化,悶熱的天氣一會兒便讓孵蛋的斑鳩進入了夢鄉。第二天,李海洲欣喜地發現,另一隻小斑鳩也孵化出來了。     

  在出生後的第七天,小斑鳩有點餓了,趴在大斑鳩的懷裡要食物。於是大斑鳩張開嘴,兩隻小傢伙你爭我搶地從大斑鳩嘴裡爭搶食物。小斑鳩爭搶的食物就是大斑鳩通過嗉囊將食物消化成食糜後,分泌一些特殊成分形成的「鴿乳」。

  小斑鳩出生的第八天,李海洲遭遇了一場虛驚。那天早晨,他小心地打開窗給斑鳩拍照,拍完就關上了窗戶。誰知下午大斑鳩突然不見了,而且遲遲不見回來。難道大斑鳩受驚棄窩了?這可怎麼辦?不行就人工撫養吧?正在心急火燎之際,大斑鳩回來了。李海洲看著大斑鳩,心想你可算回來了,心情非常激動。

  轉眼來到了小斑鳩出生後的第十六天,早晨6點多,李海洲像往常一樣來觀鳥。可是窩裡只剩下一隻小斑鳩。啊!另一隻小斑鳩已經飛走了!茫然中李海洲給了自己一巴掌,很是後悔:明明頭兩天兩隻小斑鳩還呼扇著翅膀學飛來著,已經有要飛走的跡象,我怎麼沒有早點來,送送我的小斑鳩遠行?!這時,一隻大斑鳩蹲在樓外的架子上對著小斑鳩咕咕直叫,想來是在鼓勵小斑鳩勇敢地飛出去。沒多久,大斑鳩又飛回來給小斑鳩餵食、壯膽,扭頭望望屋內,又張開翅膀轉身飛走了。看到大斑鳩離去,小斑鳩更加努力地練習飛行,張開翅膀不停地呼扇著。

  小斑鳩出生的第十七天,李海洲預感今天是最後分別的日子,早晨聽著有動靜,不到5點就跑到窗戶邊來看它。「還好,它在等我。」小斑鳩今天早早起來準備了,呼扇著翅膀來回走動,幾次想要飛走。早晨5點41分,小斑鳩站在窗臺邊,側身看了看屋裡,又仰頭看了看天空,兩腿用力一蹬,飛走了。看著小斑鳩瞬間飛得無影無蹤,李海洲腦子一片空白,眼淚止不住地流。

  小斑鳩飛走了,李海洲摸摸鳥巢,還有餘溫。他表示:「窗臺上的鳥巢我不會清掉,隱約還能聽到咕咕叫聲,我相信斑鳩就在附近,它還會回來看我……」

  61歲的李海洲愛好攝影。2011年3月的一天,他在武安市洺湖拍攝自然風光時,發現一隻身姿挺拔的大鳥,趕緊多拍了幾張。後來,他向朋友請教得知,這種鳥叫做蒼鷺。這是李海洲的第一張「鳥片」。自此之後,李海洲便走上了拍鳥之路。

  「我目前已經拍攝到了75種鳥,我會繼續拍下去,爭取拍到100種鳥!」李海洲說,鳥是人類的朋友,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愛鳥、護鳥的人越來越多,希望尊重自然、愛護生態環境的人越來越多。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09日 10 版)

(責編:馮人綦、曹昆)

相關焦點

  • 家裡來了只珠頸斑鳩 窗臺花盆裡築巢下蛋
    家住常州市西林華林家園的陳先生最近將心思都放在了窗臺上的花盆裡,一隻珠頸斑鳩在盆景中築巢下蛋,目前正在進行孵化。飛來的小鳥8月11日早晨,陳先生起床開窗時發現有一隻野生鳥伏在他家窗臺花架上的一個花盆裡,經過一段時間仔細觀看,原來該鳥在此產卵。
  • 「斑鳩夫婦」窗臺築巢生蛋 新洲邾城街居民手機記錄「成長日記」
    在邾城街居民陳女士家,兩對斑鳩接連在她家的同一窗臺上築巢孵蛋。為了不驚擾它們孵化小鳥,陳女士和家人兩個多月都沒打開這扇窗戶。陳女士介紹,他們一家在現在的房子裡已住了12年,此前從沒有鳥兒在她家窗臺上築巢。
  • 兩對斑鳩接連棲息窗臺孵蛋,愛鳥一家人兩個多月沒開窗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20日訊 新洲區邾城街居民陳女士家近日來了4位不速之客:兩對珠頸斑鳩接連在她家同一窗臺上築巢孵蛋。20日,陳女士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為了不驚擾斑鳩孵化小鳥,她和家人兩個多月都沒打開這扇窗戶。
  • 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原標題: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3月28日11:02:窗臺有鳥築巢3月28日17:51:經觀察考證,築巢的鳥為珠頸斑鳩,俗稱野鴿子,每次產卵一到二枚。小斑鳩加油哦!我會在你不在時定期在窩邊放米的。
  • 「斑鳩夫婦」三次上門築巢孵蛋 主人不敢開窗唯恐驚擾它們
    楚天都市報6月26日訊(記者滿達)一對「斑鳩夫婦」三次上門,在客廳窗戶的外沿築巢孵蛋,好心的主人家不敢開窗戶,生怕驚擾了這些來此安家「客人」。今日,家住青山區建設九路中交江景灣的劉先生說,斑鳩連續三次來家裡築巢育雛,他覺得很幸運。劉先生介紹,他家住10樓,陽臺窗戶有一截窗沿。
  • 斑鳩夫婦窗臺上搭「愛巢」,生兒育女過起幸福生活
    南京市高淳區古柏街道桃源雅居B區的黃先生家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一對斑鳩。它們在黃先生家房間窗臺上築上了「愛巢」。20多天過去了,如今這對斑鳩夫婦已經在此生兒育女。黃先生他們和斑鳩一家也成了「朋友」,現在每天起床和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它們。
  • 斑鳩窗臺外安家 宿遷居民悉心照顧
    家住宿豫區大興鎮東方花園小區的鐘先生,就遇到這樣的喜事,每年不知名的大鳥都會前來他家窗臺前安家並繁衍後代,人鳥和諧相處,令人羨慕。3月20日上午,記者慕名趕到宿豫區大興鎮。在東方花園小區4棟1單元402室,記者遠遠看到窗臺外有個鳥窩。「你看,鳥兒的家就搭在窗臺外的電視天線底座處,大鳥正在孵化小鳥呢。」
  • 視頻|斑鳩夫婦窗臺上搭「愛巢」,生兒育女過起幸福生活
    南京市高淳區古柏街道桃源雅居B區的黃先生家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一對斑鳩。它們在黃先生家房間窗臺上築上了「愛巢」。20多天過去了,如今這對斑鳩夫婦已經在此生兒育女。黃先生他們和斑鳩一家也成了「朋友」,現在每天起床和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它們。
  • 窗臺飛來一對斑鳩安了家 怕驚擾戶主兩個月沒開窗
    徐先生是四川人,今年四月初來到如皋長江鎮從事銷售工作,並租住了一套房子,他剛剛搬進去沒幾天,一對斑鳩在他家廚房外窗臺上築起了巢   徐先生發現兩隻鳥在廚房外窗臺上築了窩,怕影響到它們,一直不敢把窗戶打開。   後來這對「夫妻」還生下了兩隻小寶寶。
  • 一對斑鳩夫妻連續兩年到徐州市民家窗臺做窩孵育子女
    徐州市民宋先生家的一處窗臺上有個斑鳩巢,去年一對斑鳩夫妻在此孵化出兩隻小生命。後來,斑鳩一家飛走了。4月8日,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這對斑鳩夫妻又回來了,也下了兩個蛋,目前斑鳩媽媽正在窩裡忙著孵化鳥蛋。鳥巢裡有兩個白色的鳥蛋。
  • 斑鳩
    「舊時王謝堂前燕」,堂上築巢,大大方方,從大門中翦翦地飛來飛去,一點也不畏懼。其實還有斑鳩——我親眼看見斑鳩在姑媽家窗臺上築巢,這真是有意思的事情。姑媽家南北窗臺上都有盆栽,雖然都是普通的植物,但斑鳩好像特別喜歡它們,每年都來上面築巢。有一天,我正在姑媽家玩,斑鳩來了,咕咕地鳴叫,聲音低沉而有力度,好像在宣告——我要來築巢啦。
  • 珠頸斑鳩盆景中築巢生子(組圖)
    ,不是因為盆景難養,而是因為一對珠頸斑鳩在盆景中築巢下蛋,孵出了2隻小斑鳩。  斑鳩夫婦產下兩子  記者來到鄭女士家時是上午9時,鳥父母剛剛完成交接班。前一天照看孩子的鳥媽媽從盆景裡走到窗臺的不鏽鋼架子上,鳥爸爸再踏入小巢,將兩隻鳥寶寶攬在翅膀下,鳥媽媽飛走,開始一天的覓食。鳥爸爸的翅膀下,兩隻半個拳頭大小的鳥寶寶探著小腦袋,金黃色的胎毛夾雜在黑色羽毛間,煞是可愛。
  • 一年三次來孵蛋 斑鳩夫婦愛上這扇窗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滿達)一對「斑鳩夫婦」三次上門,在客廳窗戶外沿的同一個地方築巢孵蛋,好心的主人家不敢開窗戶,生怕驚擾了這些客人。昨日,家住青山區建設九路中交江景灣的劉先生說,斑鳩連續三次來家裡築巢育雛,他覺得很幸運。
  • 斑鳩在居民家窗臺築巢為鄰 一家人記錄小鳥兒成長
    徐州康居小區的宋宜軍家,近日,飛來了一對鳥兒,而且在宋先生家3樓窗臺上築巢育雛宋先生百度「野鴿子」,才知道它的學名叫「珠頸斑鳩」,是斑鳩中較為漂亮的一種,因脖子上的花紋像一顆顆珍珠而得名。
  • 斑鳩在窗臺「落戶」還生「二胎」
    鳥兒在窗臺築巢已經50天了,近日又有了「二胎」,正在孵蛋。它們似乎已經熟悉了窗臺內外的環境,和主人家達成了某種默契。許兆才的辦公室在市區華利酒店高樓。年前,他回福建老家過年,隨著樂清企業全面復工復產,3月8日,他回到樂清。打開辦公室大門時,他竟聽到了一聲清脆的鳥叫聲,循聲而去,發現窗臺上有隻鳥,蹲在巢裡孵蛋,偶爾發出幾聲鳥叫。
  • 窗臺上的小斑鳩
    拉開辦公室的窗簾,我驚呆了——窗臺上,竟然出現一個鳥巢。那巢正好築在窗臺的西角,西面緊貼牆體,北面嵌入窗槽,緊靠玻璃,整個基座穩穩地立在約有三寸寬的窗臺上。巢由細小的樹枝搭成,約半尺高,直徑如碗口大小。因為出差,我來不及細細欣賞這鳥巢之美。
  • 葡萄架下斑鳩築巢小區居民愛心呵護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葡萄架成了一對斑鳩的「家」,還下了兩個蛋孵鳥寶寶。不管誰遇到這樣的事,都會比較新奇和開心。董女士龍灣世家一樓家中,便入住了這樣一對斑鳩。3日上午,記者在董女士的小院內,見到了這個溫馨的「家」。董女士說,幾棵葡萄已種有4年了,現在枝繁葉茂。
  • 斑鳩媽媽孵雞仔 還很溺愛(圖)(2014-11-27 15:36:44)
    家住合肥市福祿園的莊瑞說起這件事就特別開心,年初她家來了一個不請自來的「客人」—斑鳩夫婦在她主臥窗臺前安家落戶,隨後孵化了3窩斑鳩寶寶。讓莊瑞更為高興的是,不久前她將一枚雞蛋放入鳥巢中,沒想到斑鳩媽媽不僅沒有排斥還對其照顧有加,並且成功孵化出小雞。每天看到它們溫馨相處的情景,莊瑞心中就甭提有多高興了。
  • 這位網友太幸運 免費給珠頸斑鳩當起"月嫂"
    看到鳥蛋,月小季想起一個多月前的4月2日,那天上午,陽光明媚,兩隻珠頸斑鳩踩在窗臺上,眺望著遠方的橫瀝河,其中一隻珠頸斑鳩不時側過頭,和另一隻珠頸斑鳩「咕咕」「咕咕」地說著什麼。此後一段時間,這兩隻珠頸斑鳩開始頻繁光顧月小季家的窗臺。    「不知道它們是來吃多肉的,還是來生娃的。」月小季把疑問曬到朋友圈,對於這兩隻珠頸斑鳩的目的,大家也是一頭霧水。
  • 斑鳩飛入百姓家和諧相處 在陽臺築巢下蛋
    可是我們這邊有一戶人家,野生斑鳩飛到他家之後,居然和他們和諧共處。如今,斑鳩都在陽臺築好巢,生下蛋了。」青陽北路聚鳳華庭小區一位居民說,這家人陪著野生鳥兒生活,目睹鳥兒生命孕育的過程,讓人們很感動。昨天,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繫上聚鳳華庭小區的居民高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