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下斑鳩築巢小區居民愛心呵護

2021-01-09 瀟湘晨報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葡萄架成了一對斑鳩的「家」,還下了兩個蛋孵鳥寶寶。不管誰遇到這樣的事,都會比較新奇和開心。董女士龍灣世家一樓家中,便入住了這樣一對斑鳩。3日上午,記者在董女士的小院內,見到了這個溫馨的「家」。

董女士說,幾棵葡萄已種有4年了,現在枝繁葉茂。「可能鳥兒覺得這裡比較隱蔽,符合它們對『家』的需求,也可能是我家小院比較安靜,所以它們就住了下來。 」董女士推測說。

二十多天前,董女士回家時被一陣「咕咕咕」的聲音吸引。看到一隻斑鳩在架子上築巢,幾天後下了兩個蛋,她雖然覺得新奇,但沒有去打擾它們。

為了幫助斑鳩孵寶寶,董女士和家人特別上心。怕斑鳩媽媽餓著,特意為它準備了米和水。還為它準備了遮陽擋風的雨棚。「兒子雖然在外地上大學,但總不忘提醒我照顧好這兩位『貴客』,還提醒我給它們的家做好固定措施,防止小鳥孵化出來後摔落。」董女士說。

董女士介紹,為了避免斑鳩受驚影響孵化,她儘量不去打擾。

「有一天早上聽見咕咕咕的叫聲,我起來一看,這溫馨一幕令人感動。」董女士告訴記者,"雌斑鳩負責在家孵化,雄斑鳩負責在外辛苦覓食。那天我正好看到了鳥爸爸來給鳥媽媽送食物的一幕。鳥兒們之間這種相濡以沫,給人感覺特別美好。"或許是因為相處時間長了,如今斑鳩已經能夠坦然面對她了。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善待,感謝它們留下的美好,歡迎它們明年再來。」董女士由衷地說。

本報之前也曾報導過斑鳩在市民家陽臺築巢的新聞,斑鳩飛入尋常百姓家,說明駐馬店的生態越來越好,正成為鳥類的溫暖家園。

【來源:天中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斑鳩夫婦」窗臺築巢生蛋 新洲邾城街居民手機記錄「成長日記」
    在邾城街居民陳女士家,兩對斑鳩接連在她家的同一窗臺上築巢孵蛋。為了不驚擾它們孵化小鳥,陳女士和家人兩個多月都沒打開這扇窗戶。陳女士介紹,他們一家在現在的房子裡已住了12年,此前從沒有鳥兒在她家窗臺上築巢。
  • 斑鳩在陽臺上築巢 居民用心呵護
    本報訊(文/圖 全媒體記者李賀建)市區豐澤路駐馬店財經學校家屬院的馬女士家又孵出了一窩斑鳩,這是今年她家迎來的第三窩斑鳩(如圖)。鳥窩裡有兩枚鳥蛋,一隻斑鳩站在陽臺護欄上。一個月後,雛鳥破殼而出。馬女士悉心照顧,保護雛鳥成長。小斑鳩長大飛走後,8月,斑鳩爸爸和媽媽又孵了一窩,如今,這是第三窩。11月16日,記者來到馬女士家陽臺,看到鳥窩裡的兩隻雛鳥擠在一塊,小眼睛警惕地盯著記者。馬女士說,為了讓「小傢伙兒」踏實生活,她和家人在家說話時輕聲細語,電視音量也控制得很小。
  • 斑鳩在居民家窗臺築巢為鄰 一家人記錄小鳥兒成長
    徐州康居小區的宋宜軍家,近日,飛來了一對鳥兒,而且在宋先生家3樓窗臺上築巢育雛居民有懂鳥的人認出,這是「野鴿子」。宋先生百度「野鴿子」,才知道它的學名叫「珠頸斑鳩」,是斑鳩中較為漂亮的一種,因脖子上的花紋像一顆顆珍珠而得名。
  • 斑鳩飛入百姓家和諧相處 在陽臺築巢下蛋
    可是我們這邊有一戶人家,野生斑鳩飛到他家之後,居然和他們和諧共處。如今,斑鳩都在陽臺築好巢,生下蛋了。」青陽北路聚鳳華庭小區一位居民說,這家人陪著野生鳥兒生活,目睹鳥兒生命孕育的過程,讓人們很感動。昨天,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繫上聚鳳華庭小區的居民高銳。
  • 這對斑鳩三次到居民家做窩 花盆中半年孵出幾窩小鳥
    這對斑鳩為何三次到居民家做窩花盆中半年孵出幾窩小鳥珠頸斑鳩在居民家薄荷花盆中營巢繁殖後代市民何女士 攝長江日報訊(記者陳奇雄)從今年三月份到七月份,一對成年斑鳩三次來到武漢一居民家陽臺上的同一個薄荷花盆中做窩孵蛋
  • 斑鳩連續兩年「做客」學生宿舍 為呵護鳥巢不忍關窗
    回憶:去年同一時間也曾來做客小夥子們告訴記者,這不是珠頸斑鳩第一次來宿舍「常住」。「去年大概也是這個時間,同樣有一隻珠頸斑鳩飛到我們另一扇半開的窗戶上,築巢度過了整個冬天。」王亞超說,去年寒冬來臨,看著辛苦捕食的斑鳩和嗷嗷待哺的雛鳥,他們不忍打破鳥兒們安逸的生活環境,更不忍拆散鳥兒們辛苦搭建的小家。
  • 斑鳩在窗外「生兒育女」 老夫妻「大門不出」悉心呵護_太原新聞...
    記者「偷偷」拍到的斑鳩。     本報4月23日訊(記者 姬仙果 通訊員 任瑞琴)一窩斑鳩在自家窗前築巢孵蛋,可樂壞了七旬老夫婦。最近,愛出門的他們也不咋出門了,天天趴在窗前探望。昨日,在太原小店區中輻院社區裡,記者見證了這對老夫妻與斑鳩一家的和諧相處。
  • 不少市民發現家和辦公室窗外有斑鳩築巢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其實,除了郭先生在朋友圈曬他與斑鳩的和諧相處,還有不少人也曬出自家窗外有斑鳩築巢。是今年的斑鳩比往年多了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斑鳩的身影?6月4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朋友圈記錄分享 有人精心照料著斑鳩一家  「母子相擁,其樂融融。」「小的已長大,大的一大早就出去浪了。」「茁壯成長,已擔負起守衛家園的神聖職責。」
  • 噓,鳥兒築巢我家陽臺生寶寶
    自兩個月前,一對烏鶇在她家種植的鐵樹上築巢、生兒育女,全家人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這個鳥巢上了:平時窗戶不敢輕易開,怕驚擾鳥兒;一到雨天就揪著心,怕凍著鳥兒;怕鳥兒銜不到食挨餓,就偷偷奉上食物還要想辦法引誘它們吃……無獨有偶,市民吳女士家裡的「不速之客」——珠頸斑鳩一家,在接受了「房東」一個月的悉心照顧後,於6月9日飛走了。
  • 去年攜子飛走的斑鳩 昨又回何大媽家的陽臺上築巢
    去年2月,有對珠頸斑鳩把巢築在何大媽的陽臺上,過幾天,孵出了兩隻小斑鳩。當年3月,小斑鳩跟著母親遠走高飛。今年,斑鳩又飛回來了,真是神奇(本報去年2月3日、12日、3月7日曾作報導)。  今年因為天氣冷,斑鳩築巢的時間也推後了。兩隻斑鳩是3月10日築巢的。何大媽說,與去年一樣,它們把窩搭在一株「結婚草」下面,然後又銜來樹枝鋪「床」,接著就開始輪流在小窩裡孵起寶寶來。
  • 珠頸斑鳩盆景中築巢生子(組圖)
    見習記者 徐軼汝 實習生 王瑜明 文  家住本市共和八村的鄭女士最近將心思都放在了窗臺上那盆五針松上,不是因為盆景難養,而是因為一對珠頸斑鳩在盆景中築巢下蛋  斑鳩夫婦產下兩子  記者來到鄭女士家時是上午9時,鳥父母剛剛完成交接班。前一天照看孩子的鳥媽媽從盆景裡走到窗臺的不鏽鋼架子上,鳥爸爸再踏入小巢,將兩隻鳥寶寶攬在翅膀下,鳥媽媽飛走,開始一天的覓食。鳥爸爸的翅膀下,兩隻半個拳頭大小的鳥寶寶探著小腦袋,金黃色的胎毛夾雜在黑色羽毛間,煞是可愛。
  • 「斑鳩夫婦」三次上門築巢孵蛋 主人不敢開窗唯恐驚擾它們
    楚天都市報6月26日訊(記者滿達)一對「斑鳩夫婦」三次上門,在客廳窗戶的外沿築巢孵蛋,好心的主人家不敢開窗戶,生怕驚擾了這些來此安家「客人」。今日,家住青山區建設九路中交江景灣的劉先生說,斑鳩連續三次來家裡築巢育雛,他覺得很幸運。劉先生介紹,他家住10樓,陽臺窗戶有一截窗沿。
  • 「斑鳩媽媽」住進了我家
    大概在半個月前,我在家老聽見有鳥兒叫喚,當時還在想我們小區環境好啊,現在成天生活在鳥語花香裡了。可這鳥兒叫喚聲聽多了,還覺得有點不對勁,這聲音咋離我這樣近呢?  為了找到鳥聲來源,我就在家裡四處往外瞅,結果這一看可把我樂壞了,這小傢伙竟然在我家陽臺的護欄上搭了一個安樂窩呢!
  • 杭州陽臺上斑鳩都來築巢避寒
    看到這一幕,丁女士才想起來,臺盆上那些零散的樹枝應該是這個小傢伙銜來築巢的。如果熱水器打開點火,這個窩就不保了。丁女士想著,反正也暫時不住在這裡,就讓它安心在這裡吧,也能避避寒潮。後來,丁女士把圖片發到家庭群裡,兒子一看,認出這隻鳥是斑鳩!斑鳩棲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區,主要在林緣、耕地及其附近集數隻小群活動。
  • 斑鳩夫妻連續4年落戶駐馬店市民家中
    天中晚報訊 全媒體記者 王永良「這一對斑鳩已經連續4年在我家陽臺築巢生蛋了。今年,這對斑鳩又飛回來築好了巢,又生下了兩隻蛋了。」居住市交通路西段一小區居民楊女士說,她們的家人連續四年陪著這一對斑鳩鳥和諧共生,目睹鳥兒生命孕育的過程,很感動。
  • 斑鳩在他家窗臺築巢孵化
    前不久的一天早晨,河北武安市退休幹部李海洲發現一隻斑鳩來自家的窗臺上築巢了。待下午3點多斑鳩飛走後,在細樹枝鋪就的鳥巢中,兩枚潔白如玉的斑鳩蛋呈現在眼前。  「呀!喜事!」興奮的李海洲馬上去查資料,了解到斑鳩通常一年繁殖2至3窩,一次生2枚蛋,孵化期一般在15到18天。李海洲決定耐心等待,把整個過程記錄下來。
  • 家裡來了只珠頸斑鳩 窗臺花盆裡築巢下蛋
    家住常州市西林華林家園的陳先生最近將心思都放在了窗臺上的花盆裡,一隻珠頸斑鳩在盆景中築巢下蛋,目前正在進行孵化。飛來的小鳥8月11日早晨,陳先生起床開窗時發現有一隻野生鳥伏在他家窗臺花架上的一個花盆裡,經過一段時間仔細觀看,原來該鳥在此產卵。
  • 一對兒斑鳩夫妻在居民空調室外機上築巢育後代(圖)
    洛陽網6月2日訊 家住北大街桐花園小區的田女士決定暫時不用臥室裡的空調了——一對珠頸斑鳩在空調室外機處築巢孵化後代,她擔心空調的響聲會驚嚇它們。  田女士告訴記者,這是一隻斑鳩,正在孵蛋,還有一隻斑鳩出去找食了,兩隻斑鳩每天輪流著孵蛋,已經1個多月了。  田女士說,4月底的一天,她聽到窗外傳來「咕咕咕」的叫聲,就從窗子往外看,見一隻羽毛多為灰褐色、外形有點像鴿子的鳥,正用嘴叼著一根樹枝站在空調室外機處;在空調室外機和牆壁夾縫的鐵架上,已經有了一個用枯枝搭成的簡陋鳥巢。
  • 小區舊衣回收有貓膩!愛心人士很氣憤,售賣居民愛心2.6元一斤
    發現社會現象,透視商業隱情,近日,有網友爆料說一些公司借用捐愛心的名義,收取愛心人士捐贈的衣物,公司在捐衣箱的醒目位置列印上「捐贈倡議書」吸引愛心人士把不穿的衣服,統一捐贈到捐衣箱裡,這匯總想必很多網友小區也有這種箱子,大部分是綠色的,上面有的還印著某某省慈善總會等字樣,但是有網絡質疑說
  • 合肥:女子家中陽臺放置籃筐 引來小鳥年年築巢
    原標題:合肥:女子家中陽臺放置籃筐 引來小鳥年年築巢黃女士家住省城貴池路江南書苑小區某棟的5樓,從2011年春天開始,黃女士家的廚房陽臺外,幾乎每年都有可愛的鳥類築巢孵化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