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發現家和辦公室窗外有斑鳩築巢 - 山西晚報數字報

2020-12-05 山西日報數字報

  「陽臺外面花盆上,母斑鳩何時孵出兩隻小斑鳩?」「辦公室窗外也跑來斑鳩,好像也要孵小的。」……
  從今年的3月份至今,市民郭先生的微信朋友圈裡一直記錄著斑鳩一家的情況。6月4日上午,他還在朋友圈曬出辦公室窗外的斑鳩孵出兩隻小仔的小視頻。有朋友調侃他:又得伺候月子了。
  其實,除了郭先生在朋友圈曬他與斑鳩的和諧相處,還有不少人也曬出自家窗外有斑鳩築巢。是今年的斑鳩比往年多了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斑鳩的身影?6月4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朋友圈記錄分享 有人精心照料著斑鳩一家

  「母子相擁,其樂融融。」「小的已長大,大的一大早就出去浪了。」「茁壯成長,已擔負起守衛家園的神聖職責。」「膽大的已經翱翔藍天,膽小的還在猶豫觀望。」「冬夜遷居來我處,銜枝啄泥築新屋,含辛育雛兒漸肥,誓比鯤鵬九萬裡,春花爛漫鳥自飛,惟餘空巢盼其歸。」「這是什麼節奏?單位的也孵出2隻小的,又得破費沁州黃了。」……
  最近3個月,市民郭先生通過微信朋友圈分享他與斑鳩的特殊緣分:先是在自家窗戶外意外發現孵出兩隻小斑鳩,到精心照料,再到斑鳩一家「不辭而別」,再到他的辦公室窗外也出現斑鳩一家。郭先生工作之餘,照料和探望斑鳩幾乎成了每天必做的事兒。
  有朋友給郭先生留言「好好照顧斑鳩」,郭先生真的是好好照顧這些小傢伙們,隔三差五他就舀上一大勺子沁州黃小米,倒在陽臺上的一個盤子裡;夜裡11點,準備入睡的他,還不忘去陽臺看一眼這些斑鳩是否入睡。說來也巧,除了自家窗戶外有斑鳩,郭先生單位的窗外,也有斑鳩築巢。6月4日,他發現已經孵出兩隻小仔來。
  郭先生幽默地說:「又得破費沁州黃了。」他的朋友說他:「又得伺候月子了。」這下好了,家裡、單位都有斑鳩,郭先生可得忙了。

  長時間跟斑鳩接觸 有人感觸很深

  市民馮先生家的窗戶外,最近4個月也有斑鳩一家出現。從一開始的孵蛋,到現在母斑鳩的翅膀下發現一隻絨黃羽毛的小仔,再到這兩天斑鳩一家飛走沒回來,細心的馮先生用手機記錄下它們的點點滴滴。和朋友聊起天來,他也是忍不住說起自家窗外斑鳩的情況。
  馮先生說,今年3月份左右,他就發現自家窗戶外邊有斑鳩「安營紮寨」。不怕生的小傢伙對馮先生一家人並不害怕,每當他去餵它們吃的或者喝的時,小傢伙們都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盯著他看。
  「最近兩天,它們不知道飛哪兒了,沒回來。」馮先生說,第一次這麼長時間跟斑鳩接觸,還挺觸動的,他覺得斑鳩在窗外築巢,說明環境好了,鳥兒都願意接受大傢伙了。

  環境好了人們保護意識強了 斑鳩的數量越來越多了

  家中窗戶外、辦公室窗戶外,隨處可見斑鳩影子,今年的斑鳩比往年多了嗎?記者採訪了太原市林業局能源處處長梁虎軍和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郭東龍。
  「斑鳩是比較常見的,它們生活在城鄉接合部,現在它們開始出來活動,到了繁殖的季節。」梁虎軍說,每年都會有斑鳩在居民家的窗戶外或者辦公樓的窗戶外築巢,是正常的。生活中,人們常見的斑鳩為珠頸斑鳩,它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後脖子處有白色細小斑點,像許許多多的「珍珠」散落在頸部,因而得名「珠頸」斑鳩。「過段時間會逐漸減少,它們會飛回林子裡,以吃蟲子為主。」梁虎軍說,省城環境越來越好,綠化越來越多,所以,人們近距離接觸斑鳩的機會就多了。
  「斑鳩一直就不少。」郭東龍說,太原市常見的斑鳩有珠頸斑鳩和灰斑鳩,數量一直不少,而山斑鳩在城區見得比較少,野外山地或林區會比較多一些,還有一種是火斑鳩,很久以前在我省分布還比較廣,現在的數量比較少,已經縮小到局部區域。「斑鳩和喜鵲、麻雀差不多,在人居的環境中,可以很好地生長。」郭東龍說,有些動物適應人類環境,經過長期進化,就和人類相伴,像斑鳩、喜鵲等。
  人們感覺今年斑鳩比往年多了,這是為什麼?「鳥類數量的增多,一是得益於人類對它們的保護,現在獵殺野生動物到一定數量,是可以判刑的,人們的保護意識比原先強得多,不會去傷害它們;第二是和環境綠化有關。」郭東龍說,斑鳩築巢的地方會選擇在居民家的外掛空調機上以及一些管道的犄角旮旯裡,人們看到後,不但不會傷害它們,還會善意地餵養,現在好多市民都這樣做,所以斑鳩的數量越來越多。

本報記者 徐麥麗

相關焦點

  • 斑鳩在市民家陽臺植物上築巢 巢裡有2枚鳥蛋
    斑鳩玻璃翠上築巢□晚報記者 王永良 文/本報訊 6月20日,家住市平安街北段的楊女士給記者打電話稱「我是上午給花草澆水時發現的。」楊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打開陽臺窗戶澆花時,發現其中一棵玻璃翠的枝杈處多了個鳥巢。記者在楊女士家的陽臺上看到,其中一盆玻璃翠的枝杈處,小鳥用細細的枝條編織了一個鳥巢。鳥巢內有兩枚雪白的鳥蛋。「十幾天前我澆水時,還沒有發現有鳥兒在花盆內築巢。鳥巢應該是近幾天才築的。鳥媽媽剛才還在這裡孵蛋呢!」
  • 斑鳩窗外築巢產蛋育雛 父子記錄點滴收穫滿滿
    1 空調外掛機與牆壁的夾縫一對斑鳩來此安家  「這兩天,家裡空調外掛機與牆壁的夾縫變成『風水寶地』了,一對斑鳩將其『裝修』為棲息之所,看樣子它們要在這『蝸居』裡『生兒育女』了。」「下午,我和好朋友在院子裡玩,他爺爺告訴我,有一對小鳥總是飛到我家空調的牆縫裡,可能在搭鳥窩。我把這件事告給了爸爸,他和我仔細一看,果然有兩隻鳥在搭鳥窩,已經放好幾根小樹枝了。爸爸告訴我不要驚動它們。」
  • 葡萄架下斑鳩築巢小區居民愛心呵護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葡萄架成了一對斑鳩的「家」,還下了兩個蛋孵鳥寶寶。不管誰遇到這樣的事,都會比較新奇和開心。董女士龍灣世家一樓家中,便入住了這樣一對斑鳩。3日上午,記者在董女士的小院內,見到了這個溫馨的「家」。董女士說,幾棵葡萄已種有4年了,現在枝繁葉茂。
  • 窗外來了斑鳩一家
    窗外來了斑鳩一家  本報訊(記者 楊小剛)兩隻斑鳩為了孵出自己的孩子,在一單位辦公室窗外的花盆裡做窩安家,並輪流孵化孩子,現在孩子出世了,它們又輪流照看。由於臨時主人對它們悉心照顧,斑鳩一家三口並沒有要走的意思,反而和主人成了好鄰居。  5月14日下午,在西安市公安局一辦公室上班的陳愛梅介紹,4月18日早晨,她上班打開辦公室窗戶,突然發現窗外花盆裡臥著一隻斑鳩。見有人打擾,斑鳩受到驚嚇,撲騰飛了幾下後,落在了窗戶外的防護網上,眼睛緊盯著方才臥過的花盆。原來花盆裡有一個用柴棒壘起來的窩,窩裡還有一枚斑鳩蛋。
  • 斑鳩飛入百姓家和諧相處 在陽臺築巢下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般人到樹林裡,野生的鳥都會驚飛了。可是我們這邊有一戶人家,野生斑鳩飛到他家之後,居然和他們和諧共處。如今,斑鳩都在陽臺築好巢,生下蛋了。」青陽北路聚鳳華庭小區一位居民說,這家人陪著野生鳥兒生活,目睹鳥兒生命孕育的過程,讓人們很感動。
  • 家有斑鳩樂趣多 - 新民晚報數字報
    ◆[廣東·深圳] 一諾  半年前,我在小區冬青叢中發現一隻受傷的小斑鳩,它稚嫩的翅膀被彈弓打傷了
  • 珠頸斑鳩盆景中築巢生子(組圖)
    ,不是因為盆景難養,而是因為一對珠頸斑鳩在盆景中築巢下蛋,孵出了2隻小斑鳩。  鄭女士說,3月16日,她發現一隻斑鳩在盆景旁轉悠,以為是鄰居家的,沒在意。第二天,斑鳩嘴裡銜著樹枝又飛來了。來回幾次後,竟用樹枝在盆景裡搭了個鳥巢。3月18日,斑鳩的翅膀下多出了兩隻蛋。4月7日早晨,一個毛茸茸的小傢伙破殼而出,才拇指那麼大,小嘴尖尖長著「鉤子」,和爸爸媽媽一個樣。第二天,另一隻鳥寶寶也降生了。
  • 窗外搬來一對珠頸斑鳩
    昨天,網友「霞影小隊長」來電:我家陽臺前面的松樹上搬來一對珠頸斑鳩,並且孵化了兩隻幼鳥。現在我每天拍它們幸福一家,從一開始眼睛都沒睜開,到今天已經開始練翅膀了。記者殷軍領核實報導:這位網友姓吳,家住採荷小區潔蓮村2幢。說起與這對珠頸斑鳩緣起,倒蠻有詩情畫意。吳先生是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負責浙江省第一條特高壓線浙北線檢修工作的。
  • 市民窗外空調後飛來野鴿子 經調查原是珍稀鳥
         半島都市報4月19日訊(記者 孟琳達  孫豐欣) 「真沒想到屋外住的『鴿子』原來竟是對珠頸斑鳩!」4月19日,家住李滄區興華路的市民張先生說,一對長相酷似「鴿子」的小鳥在他家窗外的空調室外機後築巢產卵兩周,後來才知道是稀有鳥類珠頸斑鳩。
  • 世界頂級核燃料師是這樣煉成的 - 山西晚報數字報
    來,跟著山西晚報封面人物採訪團繼續往下看。  喬素凱有一個寶貝,是一組實心的核燃料組件模型,有點重,需要兩個手才能拿起來。  這個寶貝,在他的辦公室、在他的核燃料操作維修工匠工作室,甚至在他的家裡,都有擺放。  「想到解決辦法,有靈感閃現,隨時都能拿起來上手操練,更直觀。」
  • 斑鳩夫妻連續4年落戶駐馬店市民家中
    天中晚報訊 全媒體記者 王永良「這一對斑鳩已經連續4年在我家陽臺築巢生蛋了。今年,這對斑鳩又飛回來築好了巢,又生下了兩隻蛋了。」居住市交通路西段一小區居民楊女士說,她們的家人連續四年陪著這一對斑鳩鳥和諧共生,目睹鳥兒生命孕育的過程,很感動。
  • 一對斑鳩夫妻連續兩年到徐州市民家窗臺做窩孵育子女
    徐州市民宋先生家的一處窗臺上有個斑鳩巢,去年一對斑鳩夫妻在此孵化出兩隻小生命。後來,斑鳩一家飛走了。4月8日,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這對斑鳩夫妻又回來了,也下了兩個蛋,目前斑鳩媽媽正在窩裡忙著孵化鳥蛋。鳥巢裡有兩個白色的鳥蛋。
  • 市民影像記錄斑鳩成長過程
    人鳥和諧相處16天市民影像記錄斑鳩成長過程網友大呼:這家人真有愛□見習記者 倪迎娟 文/圖小斑鳩在等待「媽媽」。本報訊 一隻斑鳩在市民張愛武家的陽臺上築巢、產蛋,並孵化出一隻雛鳥。充滿愛心的張愛武開始關注這個「小鄰居」,每天用相機記錄鳥兒的成長過程,並發到微信朋友圈。10月16日,人與斑鳩和諧相處16天後,雛鳥跟著媽媽開始練習飛翔。10月16日上午,記者在張愛武家的陽臺上看到,一隻毛絨絨的小鳥正歪著頭、睜著小眼睛好奇地往上看。「這個小傢伙才出生十幾天,每天都『咕咕』叫,很可愛。」
  • 杭州陽臺上斑鳩都來築巢避寒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瑟瑟發抖,又一波寒潮要來了。丁女士住在杭州市區,她在良渚文化村還有一套房子,周末和節假日會去住住。聽說要降溫,1月5日,她特意回了一趟村裡。「我們家北陽臺沒有包,熱水器的室外機裝在那裡,擔心冰凍天管子凍住,我回去給管子裹毛巾。」丁女士家陽臺上有個臺盆,上面零零散散都是樹枝。「難道風大,把樹枝吹進來了?」她納悶。因為要趕著回市區,沒多想的丁女士專注地用毛巾把管子包紮加固,連閥門處也沒有遺漏。搞完這些,她抬頭又檢查了一遍,這一看,才發現燃氣熱水器上竟然趴著一隻鳥!「當時嚇我一跳。
  • 家裡來了只珠頸斑鳩 窗臺花盆裡築巢下蛋
    家住常州市西林華林家園的陳先生最近將心思都放在了窗臺上的花盆裡,一隻珠頸斑鳩在盆景中築巢下蛋,目前正在進行孵化。飛來的小鳥8月11日早晨,陳先生起床開窗時發現有一隻野生鳥伏在他家窗臺花架上的一個花盆裡,經過一段時間仔細觀看,原來該鳥在此產卵。
  • 合肥:女子家中陽臺放置籃筐 引來小鳥年年築巢
    原標題:合肥:女子家中陽臺放置籃筐 引來小鳥年年築巢黃女士家住省城貴池路江南書苑小區某棟的5樓,從2011年春天開始,黃女士家的廚房陽臺外,幾乎每年都有可愛的鳥類築巢孵化小鳥。
  • [視頻]重慶斑鳩陽臺築巢下蛋
    進入[新聞社區]>>    CCTV.com消息(新聞社區):天吶,四層樓,可有十四五米高呀!還好有平臺接著!從小貓逃跑的速度看,小傢伙好像沒有受傷。
  • 3隻斑鳩「定居」窗外!和戶主混成了好鄰居、好朋友
    近日,家住石家莊市卓達書香園一區的市民許女士一家人多了幾位特殊的鄰居。3 只斑鳩築窩在他們鄰居家臥室外的空調與牆壁之間。" 每天上下學,我兒子都要看看它們,已成了他的好夥伴。"5 月 28 日下午,許女士說。" 呀!我怎麼聽著有鳥叫聲?"
  • 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原標題: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3月28日11:02:窗臺有鳥築巢3月28日17:51:經觀察考證,築巢的鳥為珠頸斑鳩,俗稱野鴿子,每次產卵一到二枚。小斑鳩加油哦!我會在你不在時定期在窩邊放米的。
  • 去年深秋的斑鳩夫妻又來了,今年孵出了兩隻小鳥
    去年九月初,一對黑乎乎的鳥兒不時在他們家西面窗臺上轉悠,當時家裡人也沒在意。到9月底,在米蘭花下發現了幾根樹枝,家裡人也沒多想。國慶長假全家出去旅遊了,回來時,意外發現米蘭樹下,一個鳥窩已經搭好了。  周先生將鳥兒的照片發到網上,網友告訴他,這是斑鳩,因為脖子上有黑白點,有點像戴了項鍊,又叫『珠頸斑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