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窗外空調後飛來野鴿子 經調查原是珍稀鳥

2020-11-25 半島網官網



    半島都市報4月19日訊(記者 孟琳達  孫豐欣) 「真沒想到屋外住的『鴿子』原來竟是對珠頸斑鳩!」4月19日,家住李滄區興華路的市民張先生說,一對長相酷似「鴿子」的小鳥在他家窗外的空調室外機後築巢產卵兩周,後來才知道是稀有鳥類珠頸斑鳩。據悉,隨著本市環境的逐步改善,島城近年來陸續發現旋木雀、小白額雁、紅頭潛鴨等多種珍稀鳥類。

    張先生告訴記者,一對小鳥把窩安在了屋外空調室外機的底部,小鳥長得酷似鴿子,但脖子上有著一圈圈像雪白珍珠一樣的羽毛;後來聽它們的叫聲以為是布穀鳥,但布穀鳥是「布穀布穀」叫,它們是「布穀谷」地叫,叫聲對不上。後來又陸續排除了多種想法。因為實在不知道它們的名字最後就直接稱呼這對新鄰居叫「四不像鴿子」。

    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站的高級工程師王希明在看過小鳥照片後告訴記者,這對脖子上有一串串白色「珍珠」的夫妻鳥是對珠頸斑鳩,它們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各省、雲南等地,在青島非常少見。

    王希明說,隨著本市環境的逐步改善,島城近年來陸續發現多種珍稀鳥類。如2007年在嶗山發現的旋木雀,專家曾一度認為該類鳥在魯已經絕跡;2008年11月 ,在膠州灣西海岸首次發現為數稀少的小白額雁,以及首次發現的紅頭潛鴨。「這些珍稀鳥類選擇來青過冬說明青島的氣候越來越好,這也給我們的研究帶來很大的幫助。」

[編輯: 宋濤]

相關焦點

  • 空調外機小鳥築巢 專家提醒:順其自然(圖)
    圖/記者陳韻驕   紅網長沙5月10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王詩穎 實習記者 王微)5月9日,長沙市民龍女士和肖女士分别致電瀟湘晨報,這兩戶人家各有一位從天上飛來的小鄰居:龍女士家空調外機上多了一個鳥巢,小鳥在這裡孵出寶寶;肖女士家進來一隻剛學會飛的小鳥不走,鳥媽媽一直在屋外守候著。  小天使給兩家人帶來歡樂,也帶來了煩惱:該怎麼照顧它們呢?
  • 撫州居民家中飛來一隻「怪鳥」,一查竟然大有來頭!
    撫州居民家中飛來一隻「怪鳥」,一查竟然大有來頭!,發現有一隻「老鷹」正在追趕他的鴿子,於是將它抓住,將這不知名受傷的鳥送到了樂安縣森林公安局招攜派出所。
  • 一對兒斑鳩夫妻在居民空調室外機上築巢育後代(圖)
    洛陽網6月2日訊 家住北大街桐花園小區的田女士決定暫時不用臥室裡的空調了——一對珠頸斑鳩在空調室外機處築巢孵化後代,她擔心空調的響聲會驚嚇它們。  2日中午,在田女士家中,記者透過田女士家廚房的窗子看到,空調室外機處有一個用樹枝搭成的巢穴,一隻外形像鴿子、頸部有一圈黑色羽毛和白色斑點的鳥兒,專心地臥在巢穴裡。見有人觀望,它也警惕起來,但沒有飛離。  田女士告訴記者,這是一隻斑鳩,正在孵蛋,還有一隻斑鳩出去找食了,兩隻斑鳩每天輪流著孵蛋,已經1個多月了。
  • 窗外搬來一對珠頸斑鳩
    他站起來到窗口向外張望,在窗外一棵高聳的松樹上,發現一對狀如鴿子的鳥。與鴿子不同的是,這對鳥脖頸上布滿白色細小斑點,吳先生上網一查發現,這是對珠頸斑鳩。珠頸斑鳩是我國東部和南部最為常見的野生鴿形目鳥類,俗稱「野鴿子」。因為脖頸密布的白色斑點像散落的「珍珠」,因而得名。這對斑鳩不像其他鳥類,人一到窗口就飛走了,它們就住在松樹上。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進入冬季以來,南京周邊接二連三飛來罕見的珍稀鳥類,也吸引了不少市民追著圍觀。在老下關的淮濱路江邊,成群東方白鸛秀舞姿,在浦囗濱江溼地上,多隻赤麻鴨覓食嬉戲。在此時段,南京溧水區石臼湖和鳳、明覺段溼地,又飛來上萬隻白天鵝「安家」越冬,湖面一片白色,成了名副其實的「天鵝湖」。
  • 斑鳩野鴿子不能隨便捕
    斑鳩和野鴿子是常見的野生鳥類,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動物。日前,寧陵縣的胡某和賈某因多次獵捕斑鳩和野鴿子等野生動物被縣檢察院起訴,站在縣法院被告席上接受了審判。    胡某和賈某家住寧陵縣古宋河畔某村,今年夏季,他們看到古宋河河道內水盈草盛,棲息了不少野鴿子和野斑鳩,就在河道內架設捕鳥網,共獵捕野斑鳩712隻、啄木鳥1隻、野鴿子4隻,後將671隻野斑鳩倒賣給了王某。王某明知胡賈二人是非法獵捕野鳥,仍將671隻野斑鳩收購轉賣。
  • 野斑鳩變成野鴿子 酒店銷售野味花樣百出(組圖)
    「那是野鴿子  斑鳩愣說成「野鴿子」  昨天上午9時許,記者跟隨執法人員趕到了嶗山區一家酒店,在點菜區,執法人員一眼就看到了一個圓盤裡裝了5隻斑鳩,旁邊的盤子裡有兩隻褪掉毛的山雞,「那是我們賣的野鴿子!」旁邊的一個廚師連忙解釋,市森保站副站長王玉祥拿起一隻斑鳩聞了聞,「你看看這鳥爪子、鳥喙,怎麼可能是野鴿子,這就是斑鳩,我們沒有看走眼。」
  • 50種鳥類進「複賽」,珍稀與平易近人,上海市民最愛哪種?
    上海第36屆「愛鳥周」4月8日在世紀公園拉開帷幕,之前受到廣泛關注的上海市鳥評選有了新進展。 經過大量的前期調研並徵求多方意見後,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從上海目前有記錄(根據現有文獻記載,結合近年的觀察記錄)的476種鳥類中選出了50種。
  • 合肥一小區居民在樓頂私建「鴿子籠」 城管部門依法將其拆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最近,家住合肥經開區翠微南園11幢的居民有個煩心事兒。有人在樓頂私建小屋養起了鴿子,鴿子從早到晚叫個不停,居民的陽臺、窗戶、外牆到處都是鳥毛、鴿糞,濃重的異味讓居民不敢開窗通風。更令居民擔心的是,鴿子與人混住,會不會有傳播病毒的風險。
  • 農村俗話說「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原來就是常見的野鴿子
    現在農村裡的「野鴿子」越來越多,每天都能聽到「咕咕咕」叫的聲音,穿透力非常強,離著很遠的時候就能聽到。說起「野鴿子」其實這是一種學名叫做斑鳩的鳥。長得和家裡面養的鴿子大小基本相似,稍微離得遠點很難分辨出來,這才有了「野鴿子」的說法,但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鳥。
  • 「百花」又見野鴿子
    又見野鴿子賽麗麥我以為野鴿子再也不來了。當它們來時,我不知道還是不是去年的它們。可無論如何,總算來了。實際上,窗外天天有野鴿子來來去去。一隻、兩隻,鴿子來了,麻雀也來了,很快就是一群。鴿子跟麻雀相處得很和洽。鴿子不會欺負麻雀,麻雀也不會挑釁鴿子。偶然有三五隻鴿子中間夾著幾隻麻雀,也是各吃各的,很少有那種以大欺小的事出現。麻雀們擠在一起,除了嘰嘰喳喳蹦蹦跳跳,就是忙著吃東西。
  • 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今年的愛鳥周,對「拍鳥專業戶」文偉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 「這是啥鳥?」隴縣農家院飛來一隻野生鳥 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
    2020年1月1日早上10點多,寶雞隴縣公安局固關森林派出所接固關鎮水灘村支書何安財報警,有一隻鳥出現在水灘村一組張林太家院內,是否受傷不清楚。固關森林派出所所長李英接警後,立即聯繫鎮獸醫站工作人員一同前往。
  • 當窗外飛過一隻鳥
    ——《窗外飛過一隻鳥》[英]西蒙·巴恩斯「老外」寫下成都觀鳥札記  還沒走到水邊,已聽到熱鬧的鳥叫,嘰嘰喳喳。隆冬的半月荷塘,殘荷依舊統領水面,一隻荷梗脫落了闊葉伸出水面,殘座的葉柄,正好成了翠鳥駐足的平臺。荷塘位於百年大學——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那座朱紅的百年鐘樓旁,是成都著名觀鳥點。
  • 作為「貴族鳥」,鴿子不是一隻好鳥丨淺說意象之「鴿」
    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養鴿子、放鴿子,但從沒有正經八百地開發它的通訊功能——這就象我們發明火藥,主要用來造焰火;發明了羅盤,長時間拿它看風水一樣。一句話,歷史上的鴿子,是古代皇家貴族的珍饈與「萌寵」,與傳書無關。又因為它長時間地脫離「尋常百姓家」,所以在很多詩人眼中,它並不是什麼好鳥。
  • 湘潭一市民家中飛來一隻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湘潭在線客戶端4月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3月31日傍晚,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鷳「誤闖」民宅,所幸熱心的湘潭市民陳佳及時救助。當晚,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助站工作人員將其接回,送到和平公園動物園留觀。
  • 相隔十年,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
    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郭竣工 攝)央廣網珠海5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 陳什旺 郭竣工 張福慶)近日,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發現了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距2010年4月首次記錄後
  • 日照一市民撿到一隻鳥 來頭還不小
    10月5日,市民陳女士撥打我們熱線稱,她在上班的時候撿到了一隻野生小鳥,小鳥外形奇特,而且沒有受傷。他們希望這隻鳥能得到有效保護。在市民陳女士的門店裡,她向記者展示了這隻鳥。該鳥體型有鴿子大小,羽毛呈灰褐色,長著長長的喙。
  • 對於野鴿子和賽鴿配對的看法
    他說看到不少文章說信鴿配野鴿子可以培養一些快速的鴿子,用來比賽很好,問我是不是真的。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覆也很簡單,不要輕易嘗試。這樣的配對下能不能飛出成績還有待考證。但是根據目前的一些情況來看,這樣的做法並沒有得到過多好的鴿子。我們來看看幾個問題,希望你暫時打消這個念頭。首先,野鴿子和我們的賽鴿配對,有沒有成功的例子?
  • 檢察官小姐姐家飛來一窩斑鳩後,她做了這些……
    檢察官小姐姐家飛來一窩斑鳩後,她做了這些…… 2020-09-03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