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社會現象,透視商業隱情,近日,有網友爆料說一些公司借用捐愛心的名義,收取愛心人士捐贈的衣物,公司在捐衣箱的醒目位置列印上「捐贈倡議書」吸引愛心人士把不穿的衣服,統一捐贈到捐衣箱裡,這匯總想必很多網友小區也有這種箱子,大部分是綠色的,上面有的還印著某某省慈善總會等字樣,但是有網絡質疑說,這種收來的衣服,都被轉賣到偏遠山區,以不同價格出售,一般都是多少錢一斤,不過是不是人云亦云,就有熱心人士進行了測試,結果卻出乎意料
其實,這種「舊衣回收箱」很常見了,在筆者的小區,就有好幾家公司投放的,一般顏色有好幾種,有的是綠色,有的是藍色,還有的是紅色,總之,有好幾個,曾經筆者也把不穿的衣服洗乾淨疊好後投放景區,希望能給有需要的人,或者回收再利用,自從聽說這個是被回收然後賣掉的時候,就有點不開心
在小區的捐衣箱周圍,經常看見有捐贈衣物的愛心人士,現代教育老師也倡導學生要多獻愛心,儘量幫助周圍的弱勢群體,在小區裡,筆者哈就看見一個小學生拿著自己不穿的衣服,來這舊衣回收箱前面捐贈,當被詢問是否經常來時,小朋友說自己經常和爺爺奶奶,父母一起來這裡把舊衣服疊好投放進去,小朋友說「自己捐出的是微不足道的,捐給山區也是幫助別人,助人為樂」這匯總做法真的很令人感動
也有很多大叔經常來捐贈,都是因為家裡的子女給父母買的新衣服太多了,沒穿多久,家裡放不下,所以就捐贈出來,給需要的人,有很多貧困地區,很需要這些8成新的衣服,相信拿到這些衣服的人們,內心是無比歡快的,所以舉手之勞的事情,還是樂於奉獻的,當問及是否知道運往什麼地方,能否看到捐助對象時,愛心人們表示都不得而知,當被詢問如果卷怎的衣服不能到需要的人手裡怎辦,大家都表示不知道
但是節目組的人就認真了,這種事還是要看到結果最好,所以就在回收箱的旁邊等著人來拿走這些衣服,果然,一個人開著車打開回收箱,把衣服包裹一下,放到車廂裡了,觀察員上前和這個司機了解情況,根據司機說,這些衣服都是回收後背拉到一個大倉庫,然後在經過分揀,被拉到福利院和偏遠山區,當問及是那裡負責存放這些衣物時,司機也說是運往民政部門提供的大倉庫裡
觀察員就聯繫上了這個慈善總會的負責人,負責人也說,這些費用就衣物在家裡也是損耗,佔地方還不如拿出來捐贈給需要的人,所以就找民政部門,申請了一個大倉庫,然後經過仔細的挑選,把品相好的衣服拿出去給需要的人,或者老人院,兒童福利院等,按照常理,事情到這一步可能就停止了,不過細心的觀察員還是繼續深挖,想印證網絡上說這種「舊衣回收箱」的衣服都是被公司稱重賣掉的說法
為了進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觀察員跟著一輛回收車來到了這個大倉庫,只見裡面堆滿了舊衣服,各式各樣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堆滿了倉庫,旁邊還有好幾個做衣服簡單分類的員工在挑衣服,上前詢問,這些衣服都是運往什麼地方的時候,工作人員說那要看什麼衣服,如果是羽絨服,那價格就會高一點,大概12元一斤,而如果是是夏裝,那價格就便宜了,大概2.6元一斤,果然有愛心人士捐獻的愛心衣物,都被稱重賣掉了,並沒有真正免費贈送給需要的人
探訪的時候,剛好有一個回收點的老闆來這裡拉貨,上前詢問之後,才知道,這些衣服被這家公司,以飛鏟更便宜的價格,賣給雲貴偏遠山區,大概價格2.6元到12元不等,當被詢問這些衣服的來源時,知情人透露很多小區裡的「舊衣回收箱」有很多,一般一個市就有幾千個回收箱,每天不愁沒貨,讓人發愁的是要很多車輛運輸和足夠大倉庫,現在人們生活好了,衣服經常換,所以不愁貨源,當然,這個便宜的價格,運輸到偏遠地區,還是能賺一筆的,便宜的價格很受喜歡,不過筆者在這就有點不同意見了,對於這種借著愛心人士的愛心,來謀取商業利益的公司運作,表示不敢苟同,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把被人的愛心,用來當成牟利的工具,也不能把免費的大眾資源,變現後揣進自己的腰包,大家覺得這樣的事情能容忍嗎?小區舊衣回收有貓膩!愛心人士很氣憤,售賣居民愛心2.6元一斤,你會不會覺得很氣憤,你還會繼續捐衣服到這種回收箱嗎,歡迎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