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在不少小區裡都出現了廢舊衣物回收箱,一些網站還推出了愛心捐贈物品的小程序。很多市民都積極獻愛心,把家裡用不著的舊衣服拿出來做公益。但這些出於愛心捐贈的衣物,是否會真正免費捐給需要的人呢?
聲稱捐給山區福利院
實際打包賣給收購者
帶著疑問,記者在湖南長沙雨花區某小區內進行了蹲守。兩天後,一位男子來到小區內,打開了捐衣箱,並將裡面的衣物全部搬進了一輛白色麵包車。
這位回收人員自稱是湖南省慈善總會的「義工」,同時信誓旦旦地表示,對於這些市民捐贈過來的衣服,他們都會送往民政部門的一個倉庫,並在倉庫內進行篩選後全部捐往山區以及福利院。
湖南省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為了宣傳慈善文化,他們的確開展了「一張紙、一件衣」的愛心募捐活動,但由於分揀工作難度過大,以及人手不足等問題,這才將項目下放到社會公益組織進行運營,協會負責監管。
這些回收過來的舊衣服是否真的都送給了需要的人呢?
記者發現,這輛白色麵包車在整車裝滿後,徑直開往了雨花區暮雲鎮的一個倉庫內。該倉庫現場不少工作人員正在將衣物進行分揀。
倉庫工人說,冬季羽絨服行情最好能賣到12塊錢一斤。他們會把衣服進行分類,羽絨服、夏裝、牛仔褲、棉服等分別進行單獨打包處理。收購這種衣服的人來自全國各地,不管有多少貨,他們都能夠賣出去,從來不愁銷量。
原來是賣!不是捐!羽絨服12元/斤,夏裝2.6元/斤?小夥伴們投進愛心慈善箱的舊衣,就這樣被打包賣了……
成色較新可二次銷售
一年賣舊衣物200萬元
記者發現,該倉庫屬於湖南省綠坤態愛心物資回收中心所有。為了了解公司的運作模式,記者以投資合作的名義與該回收中心法人黃某取得了聯繫。
黃某向記者透露,截止目前,公司在湖南各個小區共投放了3000多個回收箱,一年僅出售這些舊衣物就有200多萬元。
雖然是與慈善機構進行合作,並受慈善協會監督,但這名黃姓負責人稱,除了配合湖南省慈善總會參加一些必要的公益活動,進行一些物資捐贈外,真正將回收過來的衣物用於捐贈的只佔極少數。
同時,黃某還透露,目前衣物回收市場行情十分不錯,一些成色比較新的衣服可以二次銷售,其餘成色比較差的也有回收公司大量回收。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天心區的湖南省綠坤態愛心資源回收中心發現,該機構已是大門緊鎖,辦公室內也無任何工作人員。
在相隔兩公裡外的倉庫內,此時卻仍是一片繁忙景象,不少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衣物打包裝車工作。記者從一名女工口中得知,他們正在準備將相關衣物進行搬離。
同時,在倉庫內記者還發現,有不少愛心人士通過郵寄的方式,將衣物寄過來進行捐贈。通過這些包裹上的寄件信息,記者看到,這些寄件人來自全國各地,而寄件地址正是這家倉庫。為了解事情真相,隨後記者通過快遞單信息,與幾位寄件人取得了電話聯繫。這些寄件人告訴記者,他們都是通過一個名為「白鯨魚」的愛心公益APP平臺捐贈的衣物。
記者了解到,這些衣物收回來之後會經過嚴格的分揀,將符合條件的衣物捐贈給貧困地區。可現場這些成色比較「新」的衣物為什麼會寄到這間倉庫呢?面對記者的疑問,現場工作人員遮遮掩掩,未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
省慈善總會回應
協議到期後未續籤,已展開調查
打著慈善募捐的名義,實際卻將回收過來的衣服進行販賣牟利。對此,記者將掌握的情況向湖南省慈善總會進行了反映。
湖南省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為了宣傳慈善文化,他們的確開展了「一張紙、一件衣」的愛心募捐活動,由於分揀工作難度過大,以及人手不足等問題,這才將項目下放到社會公益組織進行運營,協會負責監管。
省慈善總會承認在監管上存在疏忽,表示正在逐步取消「衣物愛心捐贈箱」項目,並要求相關公司在項目取消後,將投放在各小區內的回收箱進行撤離。
對於湖南省綠坤態愛心物資回收中心的資質問題,湖南省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綠坤態」曾與省慈善總有過合作,但協議早在去年就已到期,出於種種風險考慮,省慈善總會並沒有與其再次續籤協議。
針對「綠坤態」與省慈善總會合作協議已經到期的情況下,仍然假借慈善名義謀取私利的行為,湖南省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成立了工作組進行調查,接下來將採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杜絕。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