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5月18日透露消息稱,中國戰機17日在南海上空攔截美軍電子偵察機。日本共同社5月19日評論認為,中方此舉或意在彰顯對南海的實際控制。不過,這種「紛爭一觸即發的威嚇戰術」(美國防部官員語)很容易引起偶發衝突。
對華強硬立場
「這是最近一年沒有出現過的舉動」。報導稱,美國國防部官員對中國戰機靠近美軍偵察機,最近距離僅為約15米的行動感到警惕。中國在南海的做法使美方擔憂。以對華強硬為人所知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表示,「在不得不戰的情況下,我們會選擇戰鬥」,強調將繼續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
共同社認為,哈裡斯主張在南海部署攻擊型核潛艇和隱形驅逐艦,但實際想法是希望避免不測事態。因此,美方一方面派遣驅逐艦駛入距離中國在南沙群島相關島礁和西沙群島島嶼12海裡(約22公裡)區域,展開「航行自由」行動等施加壓力,一方面堅持軍方高層保持對話的方針。
共同社稱,菲律賓向常設仲裁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就南沙群島等的主權問題進行仲裁。有分析認為司法判斷即將於近日做出。中國外交部最近開始陸續召開面向外國媒體的記者會,表示不會接受仲裁結果。
無法預測
由於分析指出,中國通過戰機升空攔截彰顯對南海的實際控制。19日,中國國防部就戰機升空攔截回應稱「這很可能與美國軍機對華抵近偵察有關」,同時表示「將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評估」。在共同社看來,無法排除中國戰機在現場「不留心用力過猛」的可能性。美日防務消息人士表示,「這反映出中方尚未確定如何應對南海問題」。
「最麻煩的就是『無法預測性』」。美軍相關人士就無法清晰解讀中國軍方動向感到擔憂。
美國防部發言人18日稱,2架中國戰機17日在南海空域攔截1架美偵察機,美方認為中方有關行為「存在危險性」。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9日的記者會上強調,經向中方有關部門了解,美方有關說法不實。17日,美軍一架EP-3偵察機抵近中國海南島附近空域實施偵察活動,中國2架軍機依法依規進行跟蹤監視,並一直保持安全距離,未採取危險動作,中方有關操作符合專業和安全標準。需要指出的是,美軍艦、機長時期高頻度抵近中國沿海實施偵察活動,嚴重威脅中國海空安全。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有關抵近偵察活動,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