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超導效應獲新進展

2020-12-03 南方新聞網

南方日報訊 英國當地時間5月6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與其博士生導師巴勃羅·賈裡洛·埃雷羅有關石墨烯的研究成果連續兩次登上頂級科學期刊之一的《Nature》,兩篇文章中,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現,令不少人驚嘆這位年輕人在科研上的造詣。

2018年3月5日,《Nature》就曾發表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講述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的成果。當時22歲的曹原被評為《Nature》年度人物,這是該雜誌創刊以來年齡最小的入榜者。

這次發表的文章,一篇展示了研究人員致力於通過對扭轉角的控制,將魔角特性推廣到其他二維研究體系,以調諧和控制電子相互作用的強度,實現相似的物理行為;另一篇描述了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使用納米級針尖掃描超導量子幹涉裝置,獲得處於量子霍爾態的朗道能級的斷層圖像。基於「魔角石墨烯」的一系列發現,將有望在未來應用到諸如能源、電子、環境科學和計算機產業等領域。

如今,在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官網上仍有曹原的照片和簡介。據介紹,2007年進入耀華實驗學校學習的曹原,2010年便以理科669分的高考總分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併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當時年僅14歲。

剛進入耀華實驗學校時曹原就「名聲大噪」,他為了想看老師講臺的構造,三兩下便將其拆除。也正因為這件事,學校發現了曹原的獨特之處,將其與另外兩名「天才少年」組成了一個三人小班,騰出一間辦公室,並安排6位老師專門授課。

談及科研,曹原表示,研究過程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做得多了,慢慢有經驗了,自然就會有所收穫,在他看來,「實驗失敗是家常便飯,心態平和地對待失敗就沒什麼壓力。」

徐峰 劉麗

相關焦點

  • 多層石墨烯壓電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與物理學院喬振華教授與南京大學繆峰教授、王伯根教授合作,在多層石墨烯的壓電效應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首次在實驗上觀察到石墨烯材料體系中正的壓電效應,並在理論上揭示了多層結構內層間相互作用對該效應的顯著貢獻。
  • 氧化石墨烯複合態毒理效應研究獲進展
    日前,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高越、方重組成科研團隊,依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對氧化石墨烯的水生生物效應及其機制展開研究,該項目被評為「2017年本科創新項目特等獎」。
  • 重大進展!當魔角石墨烯遇到量子力學,高溫超導!
    石墨烯是單層碳原子,具有許多特殊的導電性能和機械性能。兩年前,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年曹原等人展示了如何將兩張彼此疊置並以直角扭曲的薄片變成超導材料,從而使材料失去其電阻率,當時《Nature》雜誌來不及排版就連發兩篇關於轉角石墨烯的重大成果,並配以評述(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中科大少年班校友Nature連發兩文)。
  • 中國英才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 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魔角」石墨烯織造「高溫」超導
    ,兩人也因在單層和雙層石墨烯體系中分別發現了整數量子霍爾效應及常溫條件下的量子霍爾效應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正是如此,對於石墨烯乃至其他碳基材料中的超導電性的探索從未停止。因為石墨烯的載流子濃度相比高溫超導要低多個數量級,要實現超導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其進行載流子摻雜,即引入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等元素,結果並不令人滿意,臨界溫度從0.15到11.5 K不等,距離室溫超導遙不可及[7]。而且,摻雜的可控性並不好,獲得的超導電性也比較微弱,這類摻雜石墨烯超導與高溫超導似乎並不像。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新型類石墨烯二維晶體材料——鍺烯的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曹更玉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高鴻鈞院士研究組合作,在新型類石墨烯二維晶體材料——鍺烯的製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與中科院物理所以共同第一作者單位合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 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的少年天才,來自中國的曹原到底有多牛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中國天才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將成就帶回祖國
    但是我國有一位天才,突破瓶頸實現了石墨烯超導效應,卻拒絕了美國的入籍邀請,選擇留在祖國發展,為祖國的建設出力。從中科大畢業之後,他又去了麻省理工學院讀博士,也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將自己的重心放到了石墨超導技術的研究上。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7-10-19 19:38
  • 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十大科學人物排名第一!他是何方神聖?
    在石墨烯領域,曹原以自己的力量,完成了幾十年以來在這個領域上前僕後繼的偉大科學家們做不到的事情,他發現了石墨烯的特殊超導效應,打破了全世界對於石墨烯的研究已經停滯了百年的瓶頸。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發現石墨烯超導現象,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可能嗎?
    超導從發現到今一直沒有實質性突破,目前超導材料都是在極低的溫度下才實現零電阻。曹原通過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微觀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即通過研究構成凝聚態物質的電子、離子、原子及分子的運動形態和規律,從而認識其物理性質。
  • ...譜學研究新進展:三維原子尺度上測定鐵基超導材料的同位素效應
    近日,中國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吳自玉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和陳仙輝領導的小組利用X射線吸收譜學,在三維原子尺度上研究了鐵基超導材料的同位素效應,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一成果發表在4月29日自然出版集團(NPG)的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上。 自2008年鐵基超導材料被發現以來,一直是凝聚態物理的重要研究熱點之一。
  • 石墨烯超導再獲得突破,三層石墨烯天然魔角,降低超導實現要求
    近日,研究人員在三層石墨烯片中發現了超導電性的跡象,藉助三層石墨烯,將會更快幫助研究人員了解銅氧化物中的超導性。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學家Cory Dean表示,雙層石墨烯的超導現象實現非常困難,這需要兩個石墨烯層的原子晶格相對於彼此扭轉了1.1°的魔角時才能出現。而在三層石墨烯上面則不存在這種問題,三層石墨烯中每層的原子晶格都與上面下面的對齊,不需要再次扭轉,這種結構是在產生多層石墨烯時自然形成的。
  • 曹原——攻克石墨烯超導世紀難題的中國年輕人
    攻克世紀難題2018年3月5日,《自然》發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石墨烯重磅論文,《自然》雜誌在論述曹原入選年度人物的理由時表示:「在他的論文當中,他發現了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讓無數科研學者展開了研究與探索。」
  • 中國學生在麻省理工研究石墨烯超導獲重大發現 登上《自然》
    中科大物理學院教授曾長淦曾是曹原的指導老師,他說,石墨烯是一種非常簡單的結構,對於傳統的超導而言,它很輕,軟而堅固,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在這種情形裡面對於研究它的超導機制是非常有幫助的,方便做一些研究,「基於石墨烯的研究我們可以揭開超導的真相」。
  • 留美中國21歲博士實現石墨烯超導重大突破!或引發全球新材料革命
    2018年3月5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主刊在其網站連發兩篇長文,對美國麻省(MIT)Jarillo-Herrero教授課題組有關石墨烯超導的最新成果予以報導。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重磅級文章的第一作者均為來自中國的21歲博士生曹原。出生於四川的曹原年僅14歲即以669分的成績考入聲名赫赫的中科大少年班學院。
  • 繼中國曹原發現石墨烯超導材料後 美科學家隕石中也發現超導材料
    人類最初發現超導體材料是在1911年,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人類不斷的探尋著有一種新的超導材料的問世,就在各國科學家苦苦探索的時候,中國殺出了一匹超導材料的黑馬-石墨烯超導材料。發現和發明該材料的人正是中國新一代最年輕的、世界頂級科學家草原,土生土長的中國四川人。
  • 繼中國曹原發現石墨烯超導材料後 美科學家隕石中也發現超導材料
    人類最初發現超導體材料是在1911年,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人類不斷地探尋著有一種新的超導材料的問世,就在各國科學家苦苦探索的時候,中國殺出了一匹超導材料的黑馬-石墨烯超導材料。發現和發明該材料的人正是中國新一代最年輕的、世界頂級科學家草原,土生土長的中國四川人。
  • 石墨烯的常溫超導,曹原的「魔角」石墨烯能實現嗎?
    曹原發現的石墨烯,是常溫超導嗎?其實曹原發現的石墨烯超導並不屬於常溫超導範疇,這在NATURE網上的付費下載論文首頁描述中就說明了:「weobservetunablezero-resistancestateswithacriticaltemperatureofupto1.7kelvin.」"我們觀察到臨界溫度高達1.7開爾文的可調零電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