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進展!當魔角石墨烯遇到量子力學,高溫超導!

2020-12-05 孜然學術

石墨烯是單層碳原子,具有許多特殊的導電性能和機械性能。兩年前,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年曹原等人展示了如何將兩張彼此疊置並以直角扭曲的薄片變成超導材料,從而使材料失去其電阻率,當時《Nature》雜誌來不及排版就連發兩篇關於轉角石墨烯的重大成果,並配以評述(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中科大少年班校友Nature連發兩文)。

目前該領域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很多的實驗觀測沒有公認的理論解釋。日前,來自芬蘭阿爾託大學和于韋斯屈萊大學的一項新工作解釋了為什麼這種超導電性會在驚人的高溫下發生,這標誌著理論物理學家在高溫超導體的發展中邁出了重要一步。2月24日,相關研究結果以「編輯推薦」的形式發表在《Phys. Rev. B》上。

論文連結:

https://journals.aps.org/prb/abstract/10.1103/PhysRevB.101.060505

研究表明,由於石墨烯中電子微妙的量子力學效應,從而可以在比預期高得多的溫度下成為超導體。這項發現被美國物理學會雜誌《Physics》強烈推薦並有望激發物理學界的熱烈討論。作者研究了具有局部和非局部引力作用的扭曲雙層石墨烯的超導性,為微觀緊密結合和低能量連續譜模型獲得了超流體重量和Berezinskii Kosterlitz Thouless(BKT)轉變溫度。定性地預測了局部和非局部兩種方案之間的差異,並且可以通過實驗加以區分。在對電位超過帶寬的平帶極限中,研究表明,超流體重量和BKT溫度由多帶過程和帶的量子幾何確定。

本文的主要作者之一,阿爾託大學的Aleksi Julku表示:「在我小組的幾個模型系統中,發現並研究了波函數對超導性的幾何影響,這個項目中,看到這些研究如何與真實材料聯繫起來令人興奮。」于韋斯屈萊大學的Teemu Peltonen解釋說:「除了顯示波函數的幾何效應的相關性,我們的理論還預測了實驗者可以檢查的許多觀察結果。」

魔角雙層石墨烯中超導態的發現被《物理學世界》雜誌選為2018年度物理突破榜首,這一發現激起了世界範圍內研究轉角石墨烯系統的熱潮,而且(魔角雙層石墨烯入選2018年物理學十大突破!)。儘管這種超導現象發生的溫度僅比絕對零度高了幾度,但揭示它的機理可以幫助理解高溫超導體,並有望讓我們能夠製備出接近室溫工作的超導體。這樣的發現被認為是物理學的「聖杯」,因為它可以使計算機能耗大大降低。(文:董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公眾號合作轉載,未經許可謝絕轉發至其他平臺。

相關焦點

  • 「魔角」石墨烯織造「高溫」超導
    他們將兩層石墨烯堆以1°左右的「魔角」差異疊在一起,並通過門電壓調控載流子濃度,成功實現了能帶半滿填充狀態下的絕緣體,繼而實現1.7 K的超導電性(圖1)。該實驗完美再現了銅氧化物高溫超導中的物理現象——準二維材料體系中載流子濃度調控下的莫特絕緣體,也是第一次在純碳基二維材料中實現超導電性,對高溫超導機理研究乃至量子自旋液體的探索等強關聯電子材料中前沿問題有著重要的啟示[3]。
  • 石墨烯超導性越發誘人!最新發現:石墨烯中「魔角」範圍比預期大
    在材料科學和量子物理中稱為「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TBLG)中的莫爾條紋和平帶相關行為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儘管許多性質面臨激烈的爭論。在《科學進展》上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埃米利奧·科萊多和在美國、日本物理學、材料科學系的科學家觀察到了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Mott)絕緣體狀態,扭轉角約為0.93度。
  • 觀察到「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絕緣態
    在材料科學和量子物理中稱為「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TBLG)中的莫爾條紋和平帶相關行為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儘管許多性質面臨激烈的爭論。在《科學進展》上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埃米利奧·科萊多和在美國、日本物理學、材料科學系的科學家觀察到了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Mott)絕緣體狀態,扭轉角約為0.93度。
  • 「魔角」石墨烯獲評《物理世界》2018十大突破之首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張瑩)英國物理學會主辦的《物理世界》雜誌近日公布由其評出的2018年十大突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團隊用「魔角」石墨烯實現超導位居榜首,被認為在量子計算等領域有巨大應用潛力。
  • 不是後浪是海嘯:麻省理工95後曹原領銜,「魔角石墨烯」再度Nature...
    (參加報導:《21歲MIT中國科學家連發兩篇《Nature》論文:室溫超導有望實現重大突破,石墨烯揭開其中「魔法」 | 獨家》)當時,馬德裡材料科學研究所物理學家 Elena Bascones 就表示,「如果這一發現得到證實,可能對理解高溫超導十分重要」。
  • 不是後浪是海嘯:95後曹原領銜,「魔角石墨烯」再度Nature兩連發
    (參加報導:《21歲MIT中國科學家連發兩篇《Nature》論文:室溫超導有望實現重大突破,石墨烯揭開其中「魔法」 | 獨家》) 當時,馬德裡材料科學研究所物理學家 Elena Bascones 就表示,「如果這一發現得到證實,可能對理解高溫超導十分重要」。
  • 中國學生在麻省理工研究石墨烯超導獲重大發現 登上《自然》
    早在2018年3月5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以背靠背的長文形式,在網站刊登了麻省理工學院Jarillo-Herrero教授課題組石墨烯超導的重大發現。此外,網站還專門配上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EugeneJ.Mele對這一重大突破的評述。該研究提出,當兩層石墨烯以一個「魔角」扭曲在一起時,就能在零電阻下導電。
  • 絕緣狀態是高溫超導性的前身?找到室溫超導材料,將引發技術革命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在探索和解釋高溫超導體(high- tc)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高溫超導體是一類在高溫下表現為零電阻的材料。現在,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的一組科學家在《自然》上解釋了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電子結構如何影響這些系統中絕緣狀態的出現,而絕緣狀態是高溫材料超導性的前身。
  • 石墨烯超導再獲得突破,三層石墨烯天然魔角,降低超導實現要求
    近日,研究人員在三層石墨烯片中發現了超導電性的跡象,藉助三層石墨烯,將會更快幫助研究人員了解銅氧化物中的超導性。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學家Cory Dean表示,雙層石墨烯的超導現象實現非常困難,這需要兩個石墨烯層的原子晶格相對於彼此扭轉了1.1°的魔角時才能出現。而在三層石墨烯上面則不存在這種問題,三層石墨烯中每層的原子晶格都與上面下面的對齊,不需要再次扭轉,這種結構是在產生多層石墨烯時自然形成的。
  • 石墨烯超導效應獲新進展
    南方日報訊 英國當地時間5月6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與其博士生導師巴勃羅·賈裡洛·埃雷羅有關石墨烯的研究成果連續兩次登上頂級科學期刊之一的《Nature》,兩篇文章中,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現,令不少人驚嘆這位年輕人在科研上的造詣
  • 美國開發新型「魔角石墨烯」有望用於軍用夜視領域
    近年來關於石墨烯的研究已由單層的二維結構拓展到雙層結構,即雙層石墨烯。通過將雙層重疊石墨烯進行微量的角度偏移可得到「魔角石墨烯」,該結構可實現與單層石墨烯顯著不同的電學性能。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證明了將兩層石墨烯層扭曲1.1度可產生二維超導體,該超導體是一種無電阻且無能量損失的導電材料。2019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表明當偏移0.93度時,「魔角石墨烯」可同時顯示超導狀態與絕緣狀態。
  • 《自然》同期兩論文解密魔角石墨烯,95後曹原再做貢獻
    論文認為,這種電子偏好對稱性的強烈破壞和狄拉克電子特徵的回覆,形成了魔角石墨烯的母態。普林斯頓的研究則使用高解析度掃描隧道顯微鏡,確定隨著電子填充魔角石墨烯會出現一系列光譜躍遷。每填充完整一個莫爾帶,其化學勢都會明顯變化,低能激發發生重排。這種光譜特徵是庫倫相互作用造成的,且對垂直磁場的存在非常敏感。
  • 魔角石墨烯先驅曹原非常規超導體發現後
    緊接著, 一個重磅消息瞬間引爆全球,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Nature》,竟然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關於石墨烯超導的論文!此時距離發現超導體,已過去足足107年了,世界終於迎來了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而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就是中國人,曹原!  2019 年 1 月 17 日,中科大教授吳明衛在微博上講了兩件事。
  • 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
    據納米人微信號消息,第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人員致力於通過對扭轉角的控制,將魔角特性推廣到其他二維研究體系,以調諧和控制電子-電子相互作用的強度,實現相似的物理行為。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另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
  • 美國開發新型「魔角石墨烯」有望用於軍用夜視領域
    ,因其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近年來關於石墨烯的研究已由單層的二維結構拓展到雙層結構,即雙層石墨烯。通過將雙層重疊石墨烯進行微量的角度偏移可得到「魔角石墨烯」,該結構可實現與單層石墨烯顯著不同的電學性能。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證明了將兩層石墨烯層扭曲1.1度可產生二維超導體,該超導體是一種無電阻且無能量損失的導電材料。2019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表明當偏移0.93度時,「魔角石墨烯」可同時顯示超導狀態與絕緣狀態。
  • 沃爾夫獎下的魔角雙層石墨烯、基因編輯和幾何拓撲學
    對於這項實驗突破,羅會仟解釋道:「所謂魔角雙層石墨烯,就是把兩個單層石墨烯堆砌起來,並且相對扭轉一個角度。這種『神操作』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需要克服極大的技術挑戰。正是因為這個魔角,兩層石墨烯之間形成了新的結構調製——摩爾紋,它具有更大的晶格尺度。
  • 魔角石墨烯三個月內第5篇《Nature》
    從此之後,魔角石墨烯便一發不可收拾,接連登上《Nature》&《Science》,成為了國際前沿研究領域最熱門的話題。而在今年7月,魔角石墨烯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相關研究發表在《Nature》上。這是魔角石墨烯近三個月內的第5篇《Nature》,當之無愧地成為今年最熱門的研究之一!
  • 即是絕緣體,又是超導體,中國天才少年與石墨烯上神秘的魔角
    >通俗得講,當兩層石墨烯之間有一個特別小的夾角的時候(大概1.1°),兩層石墨烯的薄膜之間會交替出現超導和絕緣的區域,就像是汽油漂在水面上交替出現的彩色條紋一樣。它開啟了一個被稱為轉角電子學的研究領域,1.1°這個角度,就被稱為「魔角」。石墨烯上的魔角與未來晶片產業到了2019年10月30日,《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中國、美國和日本科學家的關於石墨烯材料的聯合研究。
  • 石墨烯上的魔角與未來晶片產業
    到了2019年10月30日,《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中國、美國和日本科學家的關於石墨烯材料的聯合研究。這項研究才真正讓人們看到了一種未來晶片的全新可能。 而在這一次的研究中,人們發現了石墨烯一個更重磅的特性,就是通過一個小的電壓變化,我們就可以控制這個超導現象的打開或者關閉。
  • 《自然》確鑿證據:實驗揭開石墨烯「魔角」超導體的奧秘!
    現在,普林斯頓大學進行的新實驗揭示了這種被稱為「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物質是如何產生超導性的,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提供了確鑿的證據,其研究2019年7月31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證明超導行為源自電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從而對電子在超導出現時遵循的規則有了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