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B全球票選NO.1,看極客「Rick 大爺」和他癲狂的「晚年生活」

2021-01-10 極客公園

這個特輯叫「完全極客養成指南」,這麼多期之後相信大家多少對如何成為一名極客有了大概的了解。不過,成為極客然後呢?我們似乎還沒提到過然後,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度過一個具有極客精神的晚年生活。

說到這,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各種黑科技的產品、人工智慧的輔助、醫治絕症……等等,不過這些和今天要說的「晚年生活」比起來未免有些稀鬆平常,太過小兒科。

高分神劇,來頭不小

「Rick and Morty」是一部在 IMDB 上有著 9.3高分的動畫神劇,並且在 IMDB 全球網友票選的 TOP100 劇集排行榜中,排在了所有動畫類劇集的第一位!不過可惜的是相對來說,它依然很小眾,特別在國內,很多人大概都沒聽說過它。為了不讓大家錯過這樣一部腦洞與重口齊飛的神劇,今天就給大家安利一下這部動畫。

「Rick and Morty」(中文名「瑞克與莫蒂」)是由美劇「廢柴聯盟」(Community)創作人 Dan Harmon 和 Justin Roiland 共同開發的動畫連續劇。於 2013 年 12 月 2 日起在美國成人動畫頻道Adult Swim 首播。


腦洞通天大的「晚年生活」

之所以要說「晚年生活」,是因為劇情主線講述的是天(feng)才(zi)科學家 Rick 在莫名其妙失蹤多年後又突然莫名其妙地回到女兒 Beth 身邊,然後在家裡的車庫裡順便搞了一個實驗室,各種玩發明、各種闖禍。而在外公回歸後,孫子 Morty 在外公的威逼利誘下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他的「科研」助手。

而外公偏偏又是一個屌炸天的科學家,總有各種詭異神奇的道具,於是孫子就每每被自己親外公拖進各種瘋狂的冒險裡,去到各種奇怪的宇宙裡,見識各種怪力亂神的生物,要麼一不小心就毀了一個宇宙,要麼隨隨便便唱首歌就拯救了世界。不得不感嘆的是編劇無與倫比的功力,巧妙的劇情安排加上各種包袱,以及穿插在劇情中的各種「反人類」的深刻思考都讓人大呼過癮!

細緻到配音,成就過目難忘的人物設定

「Rick and Morty」的任務角色塑造絕對算得上是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因為就算沒有安利第一次看到「Rick and Morty」,大多數人也會被它吸引,忍不住會想要看下去。這就要歸功於劇中出色的人物設定。

外公 Rick 和孫子 Morty,這爺孫倆撐起了故事的大框架。Rick 是一個思想獨立、腦洞無限、不拘小節、做事果斷、理性至上但又不缺人情味的「酷酷的」外公,作為一名天(feng)才(子)科學家,在車庫的實驗室裡搞出了很多腦洞開到天際外的發明。Rick 總穿一件實驗室白大褂,亂蓬蓬的頭髮。最顯眼的就是他嘴邊總是掛著一灘不知是酒還是口水的不明液體,說話總是醉醺醺的,並且在對話時總是邊說邊打嗝,且時機都恰到好處,佩服配音演員將嗝玩得這麼收放自如……

Rick 平時無論做什麼事都瘋瘋癲癲,看待事物的態度也讓人難以接受,但又每每一針見血地道出事物本質,毫不避諱殘酷的現實;而且總是大大咧咧什麼都無所謂的他,其實也是個感情細膩的人,只是習慣了什麼都放心裡,因為他覺得世界上的人層次都太低,不屑和他們交流,直到他遇到自己的外孫——Morty。

Morty 是 Rick 回家之前從未謀面的外孫,一個普普通通的弱雞小孩,大多數時候又蠢又呆,毫無主見、做事猶豫、鑽牛角尖,不過卻非常感性且本質善良,有一顆單純美好的內心。他原本「路人甲」的人生軌跡在外公到後徹底徹底告別了平凡。Morty 在劇中的形象就和他的性格一樣,軟軟弱弱,總是撅著的嘴是他的標誌,看起來既蠢又萌。同時和外公一樣,Morty 的配音也有著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有些傻音調且總是結巴,配上他的外形,真是毫無違和感,讓人總有一種怒其不爭的衝動。

又蠢又嘰歪的 Morty 和炫酷的外公 Rick 組成了一對全程高能的熒幕祖孫 CP。外公的理性和果決、孫子的感性和人性的懦弱,在不同的宇宙冒險和各種詭異所思的世界的風俗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讓觀眾看待自己身邊的事有了全新的角度,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

癲狂的劇情,豐富用心的彩蛋

「Rick and Morty」在全球觀眾中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在 IMDB 也也有著如此傲人的打分正是因為它腦洞無比的劇情設置,已經劇集中豐富的彩蛋和值得反覆玩味的前後呼應設置。因為這些用心良苦,「Rick and Morty」才內容這般豐富,經得住眾人細細品鑑。

劇中像是虛擬實境、平行宇宙、多維空間、外星物種、星系間的不同風俗造成的糾紛……等等,額可以說每一處細節、每一個設定都能感受到背後編劇的沖天想像力和讓人掉下巴的反轉功力。

雖然是一部科幻題材的動畫,這裡雖然依據了不少科學原理,但並沒有被其束縛,想像力仍然天馬行空地亂飛,每一集都能讓人上癮,20 分鐘的時間裡劇情緊湊又高潮迭起。所有各種劇和動畫中論癲狂、出格且顛覆性大概也無出其右者。

同時由於這部劇濃縮了作者多年來的創作靈感,是結合眾多實驗品雛形創作出來的。所有在細節方面做得無比用心,在故事中每一幀的畫面都可能會隱藏著一些彩蛋,或者是幫助理解劇情的關鍵線索,又或者前後呼應的標誌,甚至是作者對好友的致敬等,只要留心總可以發現很多讓人驚喜的小細節。

且基本每一集中都能聽到一兩首原創的歌曲,每每和劇情無比契合。這其中有的是 BGM,而有的就直接是主角的配音在動畫中毫不修飾地唱出來,不過共同點是——歌詞寫得那叫一個絕,且都還挺好聽。

有網友是這樣評價這部劇的「神片趨勢,瘋狂淫蕩的調戲著觀眾的想像力,最出彩的是細節,比如一開艙門掉一堆酒瓶兒,各種各樣的結巴打嗝等等,最重要的是讓所有看這個的人出現我看這個我酷斃了的感覺!」

這部劇在國內最早出現在 B 站,那時連字母都沒有,前面幾集是一些無私的用戶直接全程彈幕當字幕來為大家服務,後來點播量上來後才慢慢有了越來越優質的片源和字幕,特別是電波字幕組。

目前一共兩季,第二季已完結,現在全集在 B 站都能找到,並且還有很多幕後故事和隱藏彩蛋的揭秘視頻。

如果還沒看過,不要緊,畢竟你還很年輕。還有大好的人生去發現它的好……

So,作為一名有極客精神的優秀青年,相信我,這位「Rick 大爺」的「晚年生活」一定會讓你上癮!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巨頭的恐懼、薛丁格的「馬斯克新冠」和新造車的「冷水」| 極客一周
    都沒有「反壟斷意見稿」帶來的反響大。不久前螞蟻暫停上市的「警鐘」猶在耳畔,沒人敢掉以輕心。敏感的股市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截至 10 日收盤,美團跌 10.5%,京東跌 8.78%,阿里巴巴跌 5.1%,騰訊跌 4.42%,小米集團跌 4.31%,港股五大科技巨頭市值一天蒸發接近 4300 億人民幣。人們戲言,雙 11 打折最大的其實是科技巨頭們自己的股票。
  • 獎金比諾貝爾獎還高兩倍的「呂志和獎」,票選獲獎者傳遞正能量
    當我們把目光從當下抽離,回望過去一百年,會發現有無數的先賢智者,對人類文明和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他們像群星閃耀於歷史的天空。 鑑於此,以「為世界建立善美」為願景和目標的「呂志和獎」,於日前發起【百年呂獎】候選人線上評選活動。
  • 「超級高鐵」到底是不是一個「超級騙局」?
    今天,極客君就跟大家聊聊超級高鐵。「超級高鐵」到底是什麼?「超級高鐵」的概念來自於伊隆·馬斯克。當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高鐵」項目獲得核准,但馬斯克認為這毫無意義:打造全球每英裡(約合 1.61 公裡)造價最高、最慢的高速列車,這是矽谷和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 「人造太陽」背後,能源為什麼值得關注?| 極客視野
    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改寫全球的能源歷史,清潔能源屆時將成為主流。已經有 35 年歷史,還有 15 年才能實現的「人造太陽」ITER,正在試圖衝破地球能源危機的考驗。ITER 到底是什麼?不管是建造難度或者金錢的角度看,這是一項必須要全球各國合作完成的巨大工程。僅就組裝而言,ITER 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單獨定製,許多組件必須在其負責的國家內製造並部分組裝,然後運到法國。
  • 蘋果減稅,是「大發善心」還是「另有所圖」?
    全球用戶數最多,但常常批評蘋果的 Spotify,被排除在外。蘋果似乎在進行一種態度和實踐:「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費率」的爭議「費率」一直是蘋果和開發者矛盾的焦點。13 年前,賈伯斯將 App Store 的費率定在 30%,臺下的開發者一陣歡呼。
  • 共享單車的「升級版」是什麼樣子?
    而 ofo 與小黃人的「聯姻」,更是被稱為「史上最黃 CP」。在 ofo 官方微博關於小黃人的上千條評論中,有很多是關於「不來 XXX 地,就卸載小黃車 APP」的調侃,人們對於小黃人的喜愛可見一斑。ofo 甚至在北京一些地鐵站裡面,投滿「最黃」的炫目廣告,很容易讓路人陷入到「黃的世界」,而「全程搜集小黃人」的活動似乎更是引發了「全民在行動」的反響。
  • 「最佳 5G 應用」Speedtest 出自一家貓奴公司?
    基於這些測速結果,Speedtest 還會定期發布一些和網速相關的數據報告,包括全球網速排名、5G 分布地圖等。這樣一款成天和數據打交道的 app,背後是怎樣的一個團隊呢,會不會也很枯燥?我在查閱了一些資料後,發現了他們有趣的一面。出品 Speedtest 的公司名叫 Ookla,2006 年由 Mike Apgar 和 Doug Suttles 兩人在西雅圖創立。
  • 「明信片」的臺語怎麼說?
    說書小女孩覺得現代人或許多半會以「明信片」三字直翻,但其實明信片的臺語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光批」(kng-phue)。正如同現在我們對於不需要特別包裝的商品,用「裸裝」的「裸」來形容。「光批」的「光」是指無遮掩,而「批」則是信件、書信之意,顧名思義就是指外露的信件,也就是明信片的外貌。
  • 短視頻和電商的「618 探戈」、「吸金黑洞」字節跳動以及優衣庫的...
    極客公園(ID:geekpark)也通過直播,和眾多網友一起見證了此次 SpaceX 的歷史壯舉。這次代號為「Demo-2」的任務,雖然在 27 日因為天氣原因推遲到了今天,但好事多磨,當獵鷹 9 號火箭把載有兩名太空人的龍飛船,送入預定軌道時,SpaceX 毫無懸念地成為全球第一家有能力將航天員送往國際空間站的商業太空公司。
  • 在今年最火的教育賽道上,「後來者」瓜瓜龍如何破局
    如果你的孩子吵著要iPad,不是為了玩遊戲和看動畫片,而是想上課,不知多少「老母親」會流下感動的淚水。與K12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不同,多數2-8歲孩子的家長判斷一種課程該不該買的理由很簡單,也很相似——孩子喜歡。
  • 在今年最火的教育賽道上,「後來者」瓜瓜龍如何破局?
    如果你的孩子吵著要 iPad,不是為了玩遊戲和看動畫片,而是想上課,不知多少「老母親」會流下感動的淚水。與 K12 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不同,多數 2-8 歲孩子的家長判斷一種課程該不該買的理由很簡單,也很相似——孩子喜歡。
  • iPhone 7 終極「大招」?Home 鍵將不可按壓 | 極客早知道 2016 年...
    點評:加上壓感 Home 鍵,這麼看下一代的 iPhone 看點還是挺多的,除了雙曲面屏這種肯定不會有的配置,iPhone 7 似乎沒之前想像的那麼「無聊」。其中 Tizen Z2 定位低端,搭載了 4.5 英寸屏幕、1GB「超大」內存,2,000mAh 電池,支持 4G 和 VoLTE,Tizen OS 3.0 作業系統,售價僅為 68 美元,有黑色和白色兩種。
  • 下一場「核戰爭」,主角是電池
    如果你現在在某寶搜索「氚」,得到的結果都是可發光的氚氣管,價格在幾十到幾百元不等,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基於半導體材料技術的進步,在全球範圍內一些企業也開始立志將核電池商業化,這些「玩核」的公司,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 他們可能走在了製造「超級人類」的路上
    那時,漢克斯·伯格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基於他的發現,幾十年後,世界各地的頂級實驗室會探索一種叫「腦機接口」的東西。 《黑客帝國》構成了人們對腦機接口的最初想像,電影中主角們通過腦後的接口與計算機相連,進入虛擬世界 生活在今天的人們會說,如果人工智慧的核心是讓計算機擁有像人一樣,看得懂和聽得懂的能力,那麼「腦機接口」可能會讓人類本身變得更強。這種「更強」可能是讓殘障人士恢復正常,可能是超級人類,甚至可能是永生。
  • 當所有人都關注「車頭」時,這家公司卻想把「車廂」智能化
    從 SaaS 起家的 G7,正在一步步構建屬於自己的「護城河」。比如在技術上,AI 量方就把數字貨艙 1.0 當中改造車輛的 36 個傳感器縮減至 1 個雷射雷達,在提升傳感距離的基礎上,實現輕量化和智能化。G7 方面特別提到,另外,當傳感器數量大幅下降後,物料成本下降 67%,安裝工時下降 87%,但效果不變,甚至比之前更好,最大化實現降本增效。
  • 史上評分最高的谷歌 App,「Files Go」中國特別版正式發布
    去年年底,谷歌在海外發布了一款文件管理器「Files Go」,除了整理文件和清理空間之外,它還支持類似 AirDrop 的功能,極客公園也第一時間做了推薦。這款 App 無論是在顏值、體驗還是功能上,都可以說是頂尖的文件管理工具,滿分推薦。而今天,這款 App 推出了針對中國用戶的版本。
  • 特斯拉又「革命」了,馬斯克開始重新定義電池
    他在智能和自動駕駛領域已經初步完成了垂直整合,形成了完整的數據閉環。回看關於自動駕駛的一系列成果,即便是「跳票」不少,但大部分都兌現了諾言,且不意外的是它始終是那位「行業領先者」,特斯拉的「垂直整合」能力可見一斑。今天的「電池日」可以說是特斯拉另一個更具裡程碑意義的發布會,甚至是特斯拉突破萬億市值的重要能力展望。
  • 盤點Google 經典愚人節「惡搞」,用「荒誕不羈」去改造世界
    作者:早優夫斯基Google 的愚人節玩笑或許是這家全世界最酷的科技公司最有代表性的縮影——先來「異想天開」,然後去改變世界。從 2000 年的 4 月 1 日開始,Google 每年都會在愚人節這天給世界開個小玩笑,而這也逐漸成為了全世界極客們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共同的小期待。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從南北朝開始,就出現「儒教」的說法,與當時逐漸在民間流傳的佛教和道教,合稱為「三教」,有跟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的意味。「儒教」又被稱為「聖教」,而孔子也從「至聖先師」變成了「聖教主」。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
  • 「最想要吃一次的動漫料理或食物」萬人票選TOP 20排行出爐!
    「最想要吃一次的動漫料理或食物」萬人票選TOP 20排行出爐!從諸多 ACG 迷的童年回憶「中華小當家」、一直到近年的「迷宮飯」或大眾向作品「孤獨的美食家」,這些作品雖然無法實際讓讀者接觸作中食物的美味,也未必能實際製作出來,但透過誘人的食物畫面,相信多少也有一些食物和料理,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香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