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散步 | 直抵瀾滄江:擬啄木鳥與巨松鼠

2021-01-16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19年年底,博物作家張海華接受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邀請,要為當地做鳥類調查與拍攝,並以此為基礎將來出版一本書。這本書,暫名為《勐海觀鳥筆記》,屬於「勐海五書」之一。

「勐海五書」由著名作家馬原策劃,並任主編,目前已出版兩本書,即詩人、博物旅行家李元勝的《勐海尋蟲記》與北京大學教授劉華傑的《勐海植物記》。

勐海,有著「中國普洱茶第一縣」和「西雙版納的春城」的美譽,自然生態環境優良,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

從2019年12月開始,一直到2021年春天,張海華將多次飛赴勐海,到那裡的熱帶雨林、壩子溼地、高山森林中,尋找富有特色的鳥類,同時儘可能地記錄當地的美麗景色與民俗風情。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欄目將獨家刊發這一「勐海觀鳥筆記」系列,敬請期待。

納板河保護區緩衝區的標誌 本文圖均為 張海華 攝

2019年12月14日中午,我回到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過門山管理站時,見到幾位身著迷彩服的護林員們也回來了。其中有兩個年輕女孩,看上去膚色白淨,十分斯文,氣質跟他人不同。一聊才知道,她們不是護林員,而是來自北京的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的學生,比我早一天到這裡。她們跟我一樣,要在這個管理站待一周,做微生物與植物之關係的研究。

院子裡還有兩條狗、兩隻貓,除了一隻黑貓略顯高冷之外,其他都很親人。後來它們都成了我的朋友。兩隻狗狗,分別叫小黑和老灰,都是公的。小黑5歲,健壯神氣;老灰16歲,老態龍鍾,牙齒幾乎掉光了。我太喜歡這個院子了。

瀾滄江

徒步出發,向著瀾滄江

午飯時,有一個菜是管理站養的土雞,味道之鮮美,真的不用說了。邊吃邊閒聊,我問管理站的馬大哥:「來這裡觀鳥的人多嗎?」他說:「不算多,來的主要是大學裡的研究人員,除了來做鳥類調查的,也有研究植物的,還有研究蛙類的。」我又問:「在這裡看到紅原雞的可能性大嗎?」我很關心這個。通常認為,野生的紅原雞是家雞的祖先,國內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海南等地的森林中。老馬說:「可以看到啊,就在路上走!你還能看到白鷳、鸚鵡,還有藍須夜蜂虎,它們就在路邊的土壁上挖洞築巢呢!哦對了,我們這裡還有一種非常非常小的松鼠呢。」

我很驚奇老馬會說出像「藍須夜蜂虎」這麼專業的鳥名,當然,驚奇之餘,心中更是悠然神往。午飯後我只是略微休息了一下,就馬上帶著器材出發了。下午的鳥況不是很好,沒看到多少鳥。我來回走了約7公裡,就當是為第二天的正式開工探路。

納板河保護區森林景色

晚上,在管理站後院的長桌上挑燈夜讀,一一檢視白天拍到的鳥種。勐海縣委宣傳部部長劉應枚女士送我的大部頭《西雙版納鳥類多樣性》,這時發揮了很大作用,幫助我很快搞清楚了當天拍到的新鳥種。勐海這地方,年溫差不是很大,但日溫差很大。那幾天,當地最低氣溫在10℃以下,但中午的氣溫會接近25℃,可謂一天如四季。

夜漸深,體感也越來越冷。這時,那隻灰色小貓悄然跳上長凳,一直走到我的大腿上,趴好,蜷縮著身子,然後抬頭看看我,「喵嗚!」叫了一聲。愛憐之情頓時從心頭湧起,我知道小傢伙怕冷,來求摸摸了。我邊翻書,邊慢慢撫摸著它,小傢伙居然舒服地睡著了。

次日早飯後,小黑走到了後院。早在前一天晚上我就知道,這狗狗很聰明,會分清左右跟人握手。出發前,我跟小黑說:「小黑,右手!」果然,它馬上抬起了右前爪,跟我「親切握手」,一位女生幫我拍下了這張有趣的照片。

小黑跟我「握手」

我跟馬大哥說,午飯不用等我回來吃了,我出去拍鳥,估計要下午兩三點鐘才能回來。事後才知道,這個估計實在太樂觀了!當天的徒步距離之長、體力消耗之大,在我十幾年的拍鳥經歷中,可謂無出其右。好在,我的機智之處在於,背包裡放了幾包堅果、巧克力,還有一把摺疊小凳子!

過門山管理站處在半山腰,海拔約1100米;山頂有瞭望塔,海拔約1600多米;谷底的瀾滄江,海拔約600多米。我當天的原計劃是,從管理站出發,沿著纏繞在群山之間的土路,一直往下走,邊走邊找鳥,單程步行約8.5公裡,一直到瀾滄江邊,再原路返回。

出門沒多久,就見到一隻矮胖的綠色鳥兒蹲在樹頂的枝椏上。舉起望遠鏡一看,頓時開心不已,居然是一隻擬啄木鳥!所謂「擬啄木鳥」,即不是真正的啄木鳥,它們那粗而厚的嘴不能鑿木捉蟲,但善於吃植物的果實。拍了一看,發現這傢伙臉上花裡胡哨的,有明顯的或紅或橙的斑點,而所謂的「耳羽」部分為藍色。因此,這是一隻藍耳擬啄木鳥無疑了!沒想到,夢想中的鳥種就這麼容易拍到了!唯一遺憾的是,此時尚早,陽光尚未照到這棵樹。

藍耳擬啄木鳥

繼續前行,注意到左側的山谷中有一棵開花的大樹,我可以俯視樹冠。樹冠很大,無葉,花朵也較稀。一隻黑卷尾不時大叫著從樹枝上飛出,捕捉飛蟲。陽光從左前方斜斜照過來,點亮了蓬蓬如亂草的花蕊。顯然,跟南果河村的那棵樹一樣,在冬天,開花的樹對鳥兒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決定在原地等一會兒。果然,沒多久,就見一隻黃綠相間的小鳥飛來,大大咧咧站在比它還略大的花朵上,將喙探入花蕊深處,大快朵頤。它眼睛旁邊呈大塊的黑色,這黑色一直延伸到喉部,看上去好像系了一塊純黑的餐巾。這是一隻藍翅葉鵯的雄鳥,配色豔麗,典型的熱帶鳥類。

藍翅葉鵯

日行25公裡,邂逅巨松鼠

喜歡拿花朵當美餐的顯然不只是小鳥。恍惚間,我注意到,有隻形似小老鼠的動物在樹枝間靈巧地跳躍,不時探頭入花,似乎在跟鳥兒一樣吸食花蜜。我忽然想起了馬大哥說的那種比手指長不了多少的迷你松鼠。莫非是它?趕緊抓拍了下來。回寧波後翻《中國獸類野外手冊》,確認它是明紋花松鼠,在國內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其頭體長才10釐米出頭,尾長跟頭體長差不多——作為參照,麻雀的體長(從喙尖到尾端)約為14釐米——是中國最小的松鼠。

明紋花松鼠,中國最小的松鼠

拍完這個小不點,眼睛的餘光發現一隻鳥兒飛到了路邊的樹枝上。舉鏡一看,心中暗喜,竟然是一隻朱鸝的雄鳥!朱鸝是屬於黃鸝科的鳥兒,我們可以理解為那是一種黑紅色的黃鸝。

朱鸝(雄)

後來,沿途又遇到很多鳥兒,多數是以前沒有拍到過的:如赤紅山椒鳥、暗冕山鷦鶯、褐背鶲鴝(音同「翁渠」)、白喉扇尾鶲、慄斑杜鵑、古銅色卷尾等,讓人應接不暇。這裡得提一下慄斑杜鵑,按照書上所說的,此鳥「性機警,常聞其聲但不見其鳥」。但我那天運氣好得很,親眼看到它飛來停在不遠處的樹枝上,而且我剛好可以通過枝椏的空當拍到它。

赤紅山椒鳥

慄斑杜鵑「性機警,常聞其聲但不見其鳥」

當走到5公裡多一點的時候(沿線有路牌指示距離),剛拐過一個路口,眼前忽然一亮:一條碧綠而平靜的大河,蜿蜒出現在腳下的山谷中。啊,瀾滄江,我終於親眼看到她了!真的,當時心中十分激動。

我不由得加緊了步伐,繼續往山下走去。原打算走到江邊瞧瞧,誰知當天由於不知情,一直沿著大路走啊走,不知不覺間,竟完全偏離了方向,多走了好幾公裡,直走到了南果河電站!第二天才知道,其實有一條小路可以拐到江邊的。因此,親手觸摸一下瀾滄江水的小願望,也是到第二天才實現。

從南果河電站往回走,要回到過門山管理站,尚需走十二三公裡的路,而且大多數是上山的路。當時,我的腿腳並不覺得酸,吃了堅果和巧克力後,也不甚餓,但就是因為負重走了大半天,腰部很酸疼,後來幾乎難以直立。此時,隨身攜帶的摺疊凳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幾乎每走一兩公裡,就必須坐下來休息幾分鐘,否則根本上不了山。

但老天爺是愛我的。回程的山路上,除了又拍到不少鳥兒以外,在下午5時許,前方的大樹上忽然「譁啦啦」一聲大響,感覺像是一根大樹枝斷了似的。我嚇了一跳,抬頭一看,我的媽呀,一隻黑乎乎的野獸正站在粗大的橫枝上,尾巴也是又大又粗又長。這是什麼東西?!我立即停住腳步,屏聲靜氣,悄悄舉起長焦鏡頭,「啪啪啪」一陣高速連拍。從這傢伙的頭部形狀看,像是一種松鼠,但哪有這麼大的松鼠?約一分鐘後,它起身一躍,消失在了茫茫叢林中。「不知中國有沒有叫『巨松鼠』的松鼠?」我心裡想。沒想到還真巧了,當天就查實,它真的就叫巨松鼠!是中國最大的松鼠,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太有趣了,在納板河保護區,一天之內,居然把中國最小的松鼠與最大的松鼠都拍到了。

尾巴又大又粗又長的巨松鼠

「張老師,你還沒回來啊?」不久,馬大哥發來了微信。

「快了,大概還有3公裡。」我說。

天知道,我是怎麼拖著疲憊的身體,一步一步挪到保護站的。回到院子的時候,已是傍晚6點多。手機顯示,當天我走了36000多步,合計約25公裡。那天的晚飯,特別特別好吃。

相關焦點

  • 【千羽集】長鬍鬚的大嘴啄木鳥——擬啄木鳥
    攝影:蘇靚除去築巢方式上的差異,兩者在外形上也有很大的區別:啄木鳥作為一種靠吃樹幹裡的昆蟲為生的鳥,長有十分尖銳,像錐子一樣長而直的喙,整個體態看起來犀利又纖細,宛若一位英俊的紳士;而擬啄木鳥是一種主要吃水果的鳥,為了能一口多叼點果子,它們的喙自然就比較粗壯彎曲,喙基部還密布長長的嘴須,光看嘴巴仿佛一個不愛刮鬍子的糙漢,自然也就沒有啄木鳥那麼優雅了。
  • 南京首次發現大擬啄木鳥
    雖然天公並不作美,一會兒多雲,一會兒下雨,一會兒又出了太陽,但我們卻是碩果纍纍,不僅看到了稀有的黑頭蠟嘴,甚至還發現了從未在南京甚至江蘇範圍內出現過的大擬啄木鳥。   「趕快到停車場附近,發現疑似大擬啄木鳥了!」江蘇野鳥會的帕帕激動萬分。這種鳥從未在南京甚至是江蘇出現過,帕帕會不會看錯了?記者和其他普查隊員一起,飛快地衝到了目的地,也許是從未見過這麼多人圍觀自己,鳥兒飛快地逃走了。
  • 美麗的藍喉擬啄木鳥
    2020 年6月9日,南寧市龍州縣上降鄉藍喉擬啄木鳥開始育雛了。今天,讓我們隨著攝影師一心的鏡頭去看看美麗的藍喉擬啄木鳥勤勞覓食的精彩畫面吧。藍喉擬啄木鳥是在一棵老樹上築窩產蛋養仔。小鳥已出生,爸爸媽媽正忙碌往返給寶寶餵食。鳥爸鳥媽每天餵食完,還要將巢中的粑粑帶出來,鳥兒特別講究衛生,保持鳥巢乾淨。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藍喉擬啄木鳥:紅配綠,不俗氣
    asiatica  脊椎動物門,鳥綱,啄木鳥目,擬啄木鳥科。國內主要分布於西南部,是西雙版納最常見的擬啄木鳥。照片攝於普洱。  藍喉擬啄木鳥身長約17釐米,眼若瑪瑙,嘴角看上去有明顯的「長鬍子」,該鳥的面部呈寶石藍,頭頂前部及後方的毛為紅色,中間呈翡翠綠,頭頂兩邊還有黑色縱紋,身體上部為草綠色,下部為淡黃綠色,色彩斑斕。較有特色的是,它的下喉兩側各有一個紅色斑點,讓本就美豔的它更顯精緻。
  • 麗水白雲山迎來難得一見的「貴客」黑眉擬啄木鳥
    在麗水分布的鳥類中,黑眉擬啄木鳥堪稱一大傳奇。2016年夏天,它才在麗水首次被發現。 黑眉擬啄木鳥這次它是怎麼被發現的呢?多虧了它那極富特色的鳴叫——「機關槍掃射」一般的叫聲。黑眉擬啄木鳥曾經長期被認為在中國大陸只分布於廣西一帶,後來的研究才表明它的「勢力範圍」被低估了。隨後幾年,黑眉擬啄木鳥在麗水也越來越多。除遂昌外,松陽、龍泉、青田等地的高山上到處響起了它奇特的叫聲。而現在,麗水市白雲山也出現了它們的身影,這讓麗水廣大的愛鳥人士「瘋狂打CALL」。
  • 全民科學素質 | 脊椎動物·藍喉擬啄木鳥
    脊椎動物門,鳥綱,啄木鳥目,擬啄木鳥科。生活於1600米以下的山谷、丘陵及壩區多榕樹的闊葉林、村寨旁。國內主要分布於西南部,是西雙版納最常見的擬啄木鳥。照片攝於普洱。藍喉擬啄木鳥身長約17釐米,眼若瑪瑙,嘴角看上去有明顯的「長鬍子」,該鳥的面部呈寶石藍,頭頂前部及後方的毛為紅色,中間呈翡翠綠,頭頂兩邊還有黑色縱紋,身體上部為草綠色,下部為淡黃綠色,色彩斑斕。
  • 杭州稀奇鳥兒來不少 首次拍到大擬啄木鳥
    浙江在線11月24日訊 據《青年時報》報導很多人都知道,啄木鳥是「森林醫生」;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一類啄木鳥,羽毛繽紛,以美麗著稱。  前日下午,浙江野鳥會會員「YMG」(網名)在浙大之江校區拍到了這種美麗的啄木鳥。專家說,這是杭州首次拍到大擬啄木鳥。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藍喉擬啄木鳥:紅配綠,不俗氣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藍喉擬啄木鳥。藍喉擬啄木鳥Psilopogon asiatica脊椎動物門,鳥綱,啄木鳥目,擬啄木鳥科。生活於1600米以下的山谷、丘陵及壩區多榕樹的闊葉林、村寨旁。國內主要分布於西南部,是西雙版納最常見的擬啄木鳥。照片攝於普洱。
  • 【生物百科】脊椎動物•藍喉擬啄木鳥:紅配綠,不俗氣
    脊椎動物門,鳥綱,啄木鳥目,擬啄木鳥科。生活於1600米以下的山谷、丘陵及壩區多榕樹的闊葉林、村寨旁。國內主要分布於西南部,是西雙版納最常見的擬啄木鳥。照片攝於普洱。藍喉擬啄木鳥身長約17釐米,眼若瑪瑙,嘴角看上去有明顯的「長鬍子」,該鳥的面部呈寶石藍,頭頂前部及後方的毛為紅色,中間呈翡翠綠,頭頂兩邊還有黑色縱紋,身體上部為草綠色,下部為淡黃綠色,色彩斑斕。
  • 寧波圖書館「大山雀自然學堂」第44期:納板河奇遇記——「勐海觀鳥...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山雀自然學堂按下了「暫停鍵」。在2020年12月26日,「大山雀自然學堂」第44期,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勐海,有著「中國普洱茶第一縣」和「西雙版納的春城」美譽,自然生態環境優良,那裡的熱帶雨林、壩子溼地、高山森林富有特色的鳥類,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很大一部分,位於勐海縣境內,張海華的「勐海觀鳥之旅」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在納板河保護區,張海華與護林員住在一起,在觀鳥的同時,也記錄了當地其它的野生動植物以及民俗風情。
  • 普洱市藍喉擬啄木鳥——沒見過紅配綠還這麼好看的
    藍喉擬啄木鳥的下喉兩側各有一個紅色斑點,讓它的美豔顯得更加精緻。     藍喉擬啄木鳥#美麗的羽毛  擬啄木鳥≠啄木鳥  」,但擬啄木鳥和啄木鳥有差別,啄木鳥被稱為「森林醫生」,能幫樹木吃蛀蟲,擬啄木鳥則喜歡吃果實。
  • 重慶鳥類又多一種 黑眉擬啄木鳥了解下
    黑眉擬啄木鳥。 黑眉擬啄木鳥。 胡穎 攝在經過近兩個月的潛心觀測和追蹤,掌握了該鳥的一定生活規律;8月13日,經重慶觀鳥會李海也、危騫、胡穎等人對該鳥鳴叫聲鑑定,疑似黑眉擬啄木鳥;8月18日在龍傑的幫助下,重慶觀鳥會會員胡穎拍攝到該鳥照片,確認為黑眉擬啄木鳥。重慶觀鳥會稱,此次發現使重慶市鳥類紀錄增加到了497種,既增加了重慶鳥類新紀錄,也刷新了縉雲山鳥類新紀錄。
  • 如貓一般的樹狗,其實我是巨松鼠!
    巨松鼠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近危(NT)。巨松鼠頭骨寬大而堅實。吻短而粗寬。眶上突大,成三角形。眶間凹下,顴骨位平直。枕骨輪廓扁平,枕大孔成三角形。顎骨後緣達到第3上臼齒的中錢(一般松鼠類的顎骨後緣大都遠在臼齒列之後)。《自然之美——IBE中國自然影像志》
  • 生態雲南 | 普洱:藍喉擬啄木鳥——沒見過紅配綠還這麼好看的!
    生態雲南 | 普洱:藍喉擬啄木鳥——沒見過紅配綠還這麼好看的!藍喉擬啄木鳥的下喉兩側各有一個紅色斑點,讓它的美豔顯得更加精緻。>大家都熟知「啄木鳥」,但擬啄木鳥和啄木鳥有差別,啄木鳥被稱為「森林醫生」,能幫樹木吃蛀蟲,擬啄木鳥則喜歡吃果實。外形上看,啄木鳥的嘴巴尖銳,擬啄木鳥的粗短。
  • 廈門小坪山森林公園發現未見過的新鳥種 短尾鴉雀和黑眉擬啄木鳥
    黑眉擬啄木鳥記者獲悉,這隻短尾鴉雀是13日7時許,凌飛鶴在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開展鳥類調查時發現的。短尾鴉雀此外,今年年初,廈門觀鳥協會還發現了另一新鳥種———黑眉擬啄木鳥。黑眉擬啄木鳥身著綠色「大衣」,「圍」著紅藍相間的「圍巾」,眼前的黑色條紋是其標誌。其鳴聲單調而洪亮,聲似「噶噶噶」或「咯咯咯」,像和尚念經的木魚聲。凌飛鶴表示,短尾鴉雀和黑眉擬啄木鳥此次均出現在大山中,排除人為飼養的可能。觀鳥協會專家認為這兩種鳥的分布有逐漸往南擴散跡象,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研究。
  • 【鳥類大觀】鳥與自然:啄木鳥
    啄木鳥,是我國城市公園中一種常見的鳥兒,一年四季都可以看見它們。大多數人在孩童時代認識的幾種鳥類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可以吃樹木中蟲子的啄木鳥。
  • 羅卜巖自然保護區 啄木鳥的天堂
    一場新雨後,位於福建省沙縣與明溪交界處的三明市羅卜巖省級自然保護區,便自帶幾分「仙氣」——薄霧中,陽光透過茂密的樹林,形成一道道光束,斜斜地、密密地灑滿了大地……福建省記錄的13種啄木鳥,這裡就有11種。這裡,被稱為「啄木鳥的天堂」。到底是怎樣的一塊寶地,能聚集這麼多種類的啄木鳥?
  • 羅卜巖自然保護區:啄木鳥的天堂
    這裡被稱為「啄木鳥的天堂」。到底是怎樣的一塊寶地,能聚集這麼多種類的啄木鳥?        「這是黑眉擬啄木鳥的叫聲。」黃茂根篤定地說。2015年,他從沙縣官莊國有林場調至羅卜巖保護區工作,每周在這片林子裡轉悠,對這裡的一切都如數家珍。「這裡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餘種。」
  • 黃鼠狼飛騎啄木鳥: 畫面溫馨真相殘酷(圖)
    照片上看,黃鼠狼趴在啄木鳥的背上搭了個順風車,兩隻一起飛。   In fact, the image captures the bird’s fight for life after the predatory weasel jumped onto its back and attacked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