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物理學家瓊·費曼逝世,她發現了極光的形成原理

2020-09-05 費曼Bongo

&34;

撰文:Leah Poffenberger

來源:APS NEWS

翻譯:費曼Bongo

瓊·費曼,以發現極光形成原理而聞名的天體物理學家,於2020年7月21日去世,享年93歲。

瓊•費曼

在她的研究生涯中,費曼在深入理解太陽風及其與地球磁層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許多重大進展,磁層是太空中行星磁場偏轉太陽帶電粒子的區域。作為作者或共同作者發表了超過185篇論文,費曼的研究成就包括發現地球磁層的形狀和確定極光的起源,以及創建統計模型來預測隨時間推移而與太空飛行器相撞的高能粒子的數量。1974年,她將成為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有史以來第一位當選的女性官員,2000年,她被授予NASA傑出科學成就獎章。

費曼選擇成為科學家,與當時人們對女性,尤其是對妻子和母親的期望不一致,但她堅持不懈地,成為了一名傑出的天體物理學家。在2018年4月美國物理學會(APS)的會議上,費曼發表演講回憶道,她的母親曾打擊她童年時對科學的興趣,稱 &34;,這可能是當時人們普遍的看法。

&34;APS主席菲利普-巴克鮑姆說。&34;

瓊·費曼出生於1927年,在紐約皇后區長大,她的哥哥理察比她大9歲,理察後來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他成為了瓊的第一位老師,培養了她的好奇心,並相信她有能力掌握教給她的所有數學和科學知識。在2018年的演講中,費曼講述童年回憶,她在5歲時就為了特別的獎勵而解決數學問題,並擔任哥哥的 &34;。某天深夜哥哥帶著她到家附近的高爾夫球場看了極光,激發了瓊的好奇心,並最終指引了她的研究方向。

瓊·費曼與哥哥理察

在她14歲生日的時候,理察送給瓊一本羅伯特·貝克的《天文學》,這是一本大學的物理教材,這本書讓她了解了物理學,也讓她知道成為女性物理學家是可能的。瓊認為是塞西莉亞-佩恩-加波什金(女性天文物理學家)向她證明了女性的確可以從事科學工作。

費曼從奧伯林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後,繼續在雪城大學研究凝聚態物質理論,並於1958年獲得博士學位。到了1960年,費曼結婚並有了兩個孩子,由於沒有獲得她想要的研究職位,她決定暫別物理學界,承擔起家庭主婦的角色。

休息的時間很短,因為費曼由於在家照顧兩個小孩的繁瑣家務而鬱鬱寡歡。1962年,在治療師的建議下她開始尋找工作,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獲得了三份工作機會。在拉蒙特,費曼開始了對地球磁層的研究,並確定了它的形狀。

年輕的瓊

1971年,費曼接受了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工作,在那裡她研究出一種通過尋找太陽風中氦氣的存在來探測太陽日冕物質拋射的方法。她後來又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高空觀測站、國家科學基金會和波士頓學院擔任職務。1985年,費曼接受了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職位,她在那裡繼續研究直至退休。

作為在JPL的研究的一部分,費曼確定了極光形成的機制,並開發了一個統計模型,以確定日冕物質注入所排出的高能粒子的數量,這些高能粒子將在其生命周期中擊中太空飛行器。2003年從高級科學家崗位上退休後,費曼繼續進行太陽活動對地球早期氣候的影響以及氣候穩定對農業發展的作用等多方面的研究。

&34;APS執行長凱特·柯比說,&34;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逝者 || 天體物理學家瓊·費曼
    Obituary: Joan Feynman逝者:瓊·費曼Getting to know the Sun探知太陽Joan Feynman, astrophysicist, died on July 22nd, aged 93天體物理學家瓊·費曼於7月22日逝世
  • 另一個費曼,她把一生的熱情獻給了太陽!
    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20世紀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是出色的邦戈鼓愛好者,是…… 不不不,不是這個費曼。 物理學界還有另一位費曼博士,她就是天體物理學家喬安·費曼(Joan Feynman)。
  • 大師 | 另一個費曼
    物理學界還有另一位費曼博士,她就是天體物理學家喬安·費曼(Joan Feynman)。她在太陽風粒子和太陽風場、地日系統以及磁層物理學的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她的研究為理解極光起源奠定了基礎。這就是理察後來經常提到的「發現事物的樂趣」。
  • 另一個費曼
    物理學界還有另一位費曼博士,她就是天體物理學家喬安·費曼(Joan Feynman)。她在太陽風粒子和太陽風場、地日系統以及磁層物理學的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她的研究為理解極光起源奠定了基礎。喬安建立了一個模型,能夠預測太空飛行器在其生命周期內可能遭遇的高能粒子的數量,並發現了一種預測太陽黑子周期的方法。在整個科學生涯中,她參與發表了近200篇科學論文。她是首位當選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官員的女性,並被NASA授予傑出科學成就獎章。
  • 好奇心和誠實:理查.費曼
    費曼覺得他的爸爸雖然只是一個裁縫,但他教會了費曼真正獲得知識的方法:去觀察大自然、並承認自己知識的不足。費曼說,他的父母對他的影響很大,使他日後有個習慣,就是從不會去記住一個理論的名字。他笑說,其實知道名字也很重要,因為那是和其他人溝通的方式。費曼有個妹妹叫Joan。她回憶說,他們小時候,有一天晚上,費曼叫她起床,說要帶她去看一樣很特別的東西。
  • 完全是天才費曼:曾獲諾獎、參加曼哈頓計劃,卻始終放不下她
    諾貝爾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一生擁有發明專利300多項,其中就有硝化甘油炸藥,在其逝世時,曾立下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度為人類做出好的貢獻的人。」因此諾貝爾獎正式成立。
  • 費曼的永恆遺產——讓自然以本來的面目出現!
    瓊·費曼講述了理察如何影響她的童年:「一天晚上,我已經上床睡覺了。我本應該呆在床上的,但我哥哥進來叫醒我,因為在我家附近的高爾夫球場上空有極光。在我看來,它就像天空中奇妙的光來回移動。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哥哥對我說,沒人知道那是什麼,這在1930年是真的。」
  • 發現的樂趣:紀念理察·費曼誕辰100周年
    --始於費曼,但不止物理2018年5月19日正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公眾科學日,未讀文化品牌聯合中科院物理所以及《科普時報》,在中科院物理所舉辦了"發現的樂趣:紀念理察·費曼誕辰100周年"主題活動。
  • 網易雲熱評:物理學家費曼的妻子因病逝世的時候,他一滴眼淚也沒掉...
    網易雲熱評:物理學家費曼的妻子因病逝世的時候,他一滴眼淚也沒掉....等你到了一個階段,有自己的事情做,有自己嚮往的地方,不依附任何人成全生命的意義,你誰都可以失去。——網易雲音樂熱評:『滿足』物理學家費曼的妻子因病逝世的時候,他一滴眼淚也沒掉。他看著妻子,覺得她就像睡著了一樣。直到一個多月後,費曼在橡樹城的一家商店裡看見了一件漂亮的連衣裙,他想,「艾蓮一定會喜歡的,」頓時不能自己,潸然淚下,失聲痛哭。
  • 原子彈計劃中的費曼
    6月,費曼獲得博士學位,與中學同學艾琳(Arline Greenbaum)結婚。之前,她已經被診斷出結核病,費曼也開始照顧她。 1943年春天,參加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開始搬到洛斯阿拉莫斯。在曼哈頓計劃的領袖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幫助下,費曼將艾琳安排在附近的阿爾布凱克(Albuqueque)的醫院,周末去探視。
  • 正電子發現的前夜,費曼還在忙著改他的博士論文 | 贈書
    我們知道,費曼在本科的時候就已經了解,正是保羅·狄拉克發現了正確描述電子相對論運動的方法,且正是狄拉克有關量子力學的拉格朗日表述的文章,啟發了費曼的研究工作並最終成就了費曼的博士畢業論文。這個故事逐漸發酵,在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在回憶錄中提及這段往事的表述中,穆萊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為關鍵,做法也更為極端:「她讓費曼進入她的房子,把費曼關在了一間屋子裡並禁止費曼出去,直到他寫出論文為止。我甚至認為如果費曼寫不出來,她就不會讓費曼吃飯。」而戴森本人在談到費曼時也曾說過:「需要使用極端手段才能勸說費曼寫東西。」
  • 清華「極光計劃」實現天體軟X射線偏振測量
    本報訊(記者 任敏)2018年10月29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銅川一號」立方星發射,其上搭載的「極光計劃」順利升空。這是清華大學主導的首個空間天文項目,經過一年觀測,項目配備的X射線偏振探測器捕捉到來自蟹狀星雲及脈衝星的軟X射線偏振信號,首次發現了脈衝星自轉突變和恢復過程中X射線偏振信號的變化,說明在此過程中脈衝星磁場發生了變化。該研究實現了歷史上第二次天體軟X射線偏振測量,成果作為封面文章,昨日登上《自然·天文》封面。
  • 「別鬧了,費曼先生!」
    他用各種方法來擺放它們,教理蒂認識形狀和簡單的算術原理。當孩子長大一點時,麥爾維爾就帶他去博物館,並且給他讀《不列顛百科全書》,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耐心地解釋。後來費曼愉快地回憶道:「沒有壓力,只有可愛的、有趣的討論。」麥爾維爾教會了理蒂怎樣思考。他讓理蒂設想他遇見了火星人,火星人肯定要問很多關於地球的問題。
  • 費曼創造的「費曼圖」,成為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這種漠視權威的懷疑精神在他日後的科學研究中得到充分體現,正如他的摯友戴遜所說的那樣:「費曼是一位極有獨創性的科學家,他從不把任何人的話當真。這就意味著他得自己去重新發現幾乎全部物理學…他說他不能理解教科書裡所講的量子力學的正規解釋,所以他必須從頭開始。這實在是一個壯舉。」費曼在中學讀書時就表現出非凡的數學才能,高中畢業前已經讀通了微積分課程。
  • 發現脈衝星新天體物理現象 清華「極光計劃」成果登上《自然·天文》
    近日,清華大學天文系教授馮驊課題組與合作者,在《自然·天文》雜誌發表封面文章,報導了清華大學主導的空間天文項目「極光計劃」的最新成果,這一探測結果也標誌著,由於技術困難停滯了40多年的天文軟X射線偏振探測窗口重新開啟。
  • 《別鬧了,費曼先生》 理察·費曼 著
    小頑童的成長、誤闖普林斯頓、從軍記、堂堂大教授、笑鬧中的真智慧01、費曼從小好奇心就特別旺盛,喜歡鼓搗很多小玩意兒,對於不知道的事情,就要打破砂鍋問到底。02、享受發現的樂趣。為什麼費曼喜歡研究物理?因為他覺得那不是在學習知識,而是在玩。有些在我們看來很常見的現象,他都會思考出很多原理。03、把複雜的事情具象化。費曼擅長用簡單的話語或案例把一個抽象的原理給解釋清楚。費曼除了物理學專家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物理教師。在教學中,他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他認為如何應用原理,比記住這個原理更重要。
  • 瑰麗極光、璀璨流星,都是怎麼形成的?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瑰麗極光、璀璨流星,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美麗景觀,但你知道這兩種景觀都是怎麼形成的嗎?極光:高能帶電粒子與大氣分子的碰撞極光以其瑰麗的色彩和流動的形態給人帶來無窮的幻想,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另一個魔術。
  • 第一個解密極光的男人,死後數十年才被科學界認可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幾千年來古人對其充滿好奇和恐懼,然而其解釋原理非常簡單,並且直到1974年才得到證實。接下來我會列出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們對其描述來看看你是否能猜這是什麼東西:- 中國人認為這是由善惡龍王在天上打架引發的戰火。
  • 極光是怎麼形成的?為啥大部分極光都是綠色的?
    極光之美極光被視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極光多種多樣,五彩繽紛,形狀不一,綺麗無比,在自然界中還沒有哪種現象能與之媲美。極光產生的原理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核聚變,一直都在向外界釋放著各種能量包括各種帶電粒子。當太陽有活躍的活動時,比如太陽黑子、太陽耀斑等等時,它發射的帶電粒子會比平時多很多,這些高能的帶電粒子進入我們地球附近。
  • 你造嗎 絢麗多彩的極光是如何形成的
    直到20世紀60年代,將地面觀測結果與衛星和火箭探測到的資料結合起來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極光的物理性描述。現在人們認識到,極光一方面與地球高空大氣和地磁場的大規模相互作用有關,另一方面又與太陽噴發出來的高速帶電粒子流有關,這種粒子流通常稱為太陽風。由此可見,形成極光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大氣、磁場和太陽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