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陳志生 苗鳳榮 黎學忠 王平 武斌 竇建中 薛紅峰郭通海 吳楠 周祥雲 郭慶澄 王進德 朱光國 李榮貞 蔡大營 隗合明 胡迎建 楊學軍 楊逸明 李殿國 竇孝蓮 胡迎建 李殿國 孫德力 黃亞青 金嗣水 盧曉良 茹恩權 陳幼榮 王建勤 喬長柱 何其三 周致俊 趙元席 陳素娜 金國旗 張偉進 丁訊 朱洪滔 王繼權 隗合明 郭通海 徐勤德 於佔海 牛學 楊逸明 金嗣水 李樹先 劉林森 李為民 梁孝平 朱洪滔 韓新 高慶森 隗合明 張幼鳴 史濟民 周秋雲 王勤禮 李繼山 鄧壽康 何其三 武燕 趙立吉 張偉進 倫炳宣 嶽書敏 周祥雲 王建勤 李福祥
公元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
截至6月18日17時,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199人受傷。緊急轉移安置8867人,77戶84間房屋倒塌,31戶71間房屋嚴重損壞,11819戶13851間房屋一般損壞,宜賓市12個縣(區)14.5萬人受災。經消防指戰員全力搜救,共救出被埋、被困群眾20人,疏散群眾731人。
中央救災物資成都儲備庫向災區調撥的5000頂帳篷、1萬張摺疊床、2萬床棉被已陸續運抵,截至18日17時,超過九成已抵達災區。
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調集10個支隊116輛消防車526人趕赴震區,四川森林消防隊伍派出17車154人攜各類裝備703件(套)趕赴震區,震區附近的12支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派出172人趕赴震區開展人員搜救和救災工作。
芳苑詩友心繫長寧,為長寧祈福!
陳志生(北京)
長寧今地震,牽動老兵心。
苦難同胞淚,何時聽福音。
川民多磨難,地震發頻繁。
何日龍安靜,新園建鐵垣。
苗鳳榮(北京)
長寧發地震,牽動眾人心。
谷裂山崩處,民居美舍吞。
中華多此害,禹甸復悲吟。
願得擒龍手,山河一片馨。
黎學忠(北京)
地妖轟動出,威震我成都。
百姓遭驚嚇,全民把害除。
八方來救險,四海共相扶。
解困開新路,同心再繪圖。
王平(北京)
夜半山搖天地驚,一波未息一波橫。
人間多少別離痛,最是無情屬此聲。
武斌(江蘇)
又聞古蜀裂天聲,一夜驚魂直到明。
何故上蒼頻犯錯,禍災盡向地南橫?
竇建中(北京)
驚聞地禍撼宜賓,巴蜀又遭大難侵。
詩友祈福齊奮筆,八方援救助災民。
薛紅峰(北京)
忽聞地震響雷聲,瞬間樓塌天地傾。
可恨蒼天何降難,長寧昨夜不安寧。
郭通海(北京)
禍嫁蒼生恨怎平,大旗萬杆樹災情。
何來探我中華節,掰碎地球擒鬼鯨。
吳楠(北京)
悽風冷雨卷悲號,房倒屋塌山更搖。
大寫之人猶自立,舉國此刻救同胞。
周祥雲(江蘇)
突聞巴蜀地轟鳴,整夜難眠到晝明。
全國關心災禍後,震區財損受傷情。
郭慶澄(廣東)
庶民願望是安寧,不度災虞歲月驚。
我欲回天恨無力,難除苦痛世間生。
王進德(北京)
陣陣山搖動地哀,無端苦難復重來。
十年蜀地幾多劫,伏鬼降妖膽氣回。
山崩石裂吼雷聲,十萬蒼生悲淚中。
且待春風臨大地,五糧三碗慰長寧。
朱光國(湖北)
又聞地震夜行兇,肆虐天災毀長寧。
祈禱聲聲如雪片,神州處處佑蒼靈。
李榮貞(北京)
地震長寧各地援,聲聲呼喚救人先。
軍民搶在危機處,百姓安康是誓言。
蔡大營(北京)
禍災又自川中起,直教國人頻震驚。
幸有救援神迅速,但祈劫後永長寧。
隗合明(北京)
地球何故又發瘋,水湧山搖大地傾。
痛我同胞難有幸,恨它科技尚無能。
家園破碎心尤碎,冷雨襲來膽更驚。
一首小詩傳愛意,禍災一去必長寧!
第二屆中華詩人節詩選
胡迎建(江西)
登白帝廟四首
吳蜀隙爭疑,出兵大勢危。
可憐興復夢,都付烈燒悲。
渾噩孤難託。昏沉病不支。
奈何頻失策,枉費孔明棋。
太白曾歡別,少陵更慨滋。
永安宮不見,白帝廟新移。
欲覓瀼西跡,遙尊赤甲儀。
猶思波浪湧,俯眺激詩思。
狹州古姓夔,縣治上山移。
坐鎮三巴阨,遠連重慶湄。
峽長千廈矗,橋接萬車馳。
豈止橙林茂,向來盛作詩。
水割眾山奇,幾多古蹟遺。
自從橫大壩,未可息懸疑。
文物湮無算,氣溫循失期。
泥沙沉積患,消弭在操持。
詠天坑地縫
坑自何時漏,殆始滲溶竇。
沉陷億萬年,形成圍列岫。
巖壁切塊齊,仿佛壘堆甃。
或如丹霞帔,或如紫疤瘤。
日炙雨雪蝕,即如刀刻鏤。
坑中又小坑,深淺莫能究。
但見窈窕黑,聞說桃林茂。
有時雲霧騰,恐多鬼魔宿。
旁峙峰崢嶸,宛如虎獅守。
仰觀磊落崖,細察凸凹縐。
近亙地裂縫,延伸遮綠繡。
若沿棧道行,縫底詭譎構。
惜乎日西斜,機會不能宥。
勝境在夔州,莫非天意授。
楊學軍(江蘇)
詩人節
節來花正萌,夜雨落無聲。
晨起風追韻,詩催山動情。
金牌隨句落,綠夢築心成。
吟者無旁顧,鞭揚縱且橫。
楊逸明(上海)
遊奉節天坑地縫二絕句
天坑
四壁蔥籠井底寬,下行初夏也微寒。
人間社會坑須避,天卻將坑作景觀。
地縫
翠嶺之間見險情,深深一縫使人驚。
細思分裂尋常事,總有東西兩陣營。
李殿國(遼寧)
題奉節天坑
荒山飛走剩殘痕,妙手精磨大酒樽。
盛滿一杯新綠蟻,深情獻給戍邊人。
竇孝蓮(河南)
詩人節詠懷
瑤琴一曲又輕彈,麗句清詞詩意綿。
盈袖荷風柔暢韻,心音和唱闊雲天。
胡迎建(江西)
遊夔門
大巴山鎖四川盆,峽瀉飛流障有門。
赤甲巍雄橫嶺脊,白鹽衝刷浸巖根。
久無兩岸猿啼唳,未見一江浪急奔。
高壩而今容眾水,舟船過此莫驚魂。
李殿國(遼寧)
出席第二屆詩人節有感
應邀赴會彩雲中,一任山高銀翼輕。
白帝因時生妙韻,夔門依舊展雄風。
出峽舟艇誰能阻,入史詩詞何用爭。
喜看吟旌追李杜,歸來難忘奉節行。
孫德力(內蒙古)
詩人節閒詠
東君設宴大千酡,滄海橫壺逐浪歌。
幾許英雄談社稷,無邊翰墨納山河。
若逢知己何妨醉,偶得春風不怕多。
雲繞樓臺疏月影,欣然入夢舞婆娑。
黃亞青(北京)
夏塘之歌(五選三)
撐船女
船搖兩岸悠,俚曲細聲柔。
歲月穿橋過,秦淮古韻流。
採藕女
泥清身若玉,藕斷系蓮衣。
妹有千絲結,郎心切莫違。
釆菱女
夏風江水碧,魚躍紫菱肥。
月上蘭舟滿,心隨白鷺飛。
金嗣水(上海)
遊雁蕩山
億載留遺蹟,今朝有幸逢。
奇峰化奇景,飛瀑幻飛龍。
石疊千張畫,泉流萬斛琮。
深山藏古寺,雁蕩午時鐘。
盧曉良(山東)
泰山彩石溪
岱西懸彩練,涓澮轉幽深。
石透蟾宮色,水鳴天籟音。
合緣趟畫境,等契嘯詩林。
頓覺蓬萊幻,悠然醉我心。
茹恩權(廣東)
與詩友圈詩友共勉
詩壇逢摯友,網絡共心聲。
常把文明播,還將正義行。
鋪箋砭腐惡,揮筆頌精英。
拾趣成佳韻,交流任品評。
陳幼榮(廣東)
題閒星樓
莫言天地小,樓接白雲邊。
詩氣因松發,禪心對鶴眠。
側巖流玉柱,正澗起彤煙。
或有真仙在,華堂納大千。
王建勤(湖北)
悼地大教授曾念山學兄二首
剛健誨人知,琳琅振藻詩。
去年亦相會,正值落花時。
攬勝搜奇志,沉吟弔古詞。
雲天高誼在,慟泣悵兄儀。
松蔭護禪林,蓮臺趨步尋。
飛升寧有意,去住置何心?
落葉牽飛鳥,幽泉動古琴。
一身清白韻,寸草飲甘霖。
喬長柱(北京)
參觀梁家河隨感二首
回首知青歲月奇,紮根黃土可施為。
依然窯洞知涼暖,紅色基因萬古垂。
泥土含香學問深,真純話語擴胸襟。
七年冶煉終難忘,公僕回鄉共仰欽。
何其三(安徽)
著舊衣賞荷每被風阻戲題
殘香未褪薄於紗,攔客風將門票查。
幸得舊衣留舊味,今朝憑此看荷花。
周致俊(湖北)
讀王賢來《菜園小記》(孤雁格)
遙望東籬笑問君,小園未必隔紅塵。
不聞魯達劉玄德?同是風流種菜人。
趙元席(安徽)
詠筆二首
經綸原共老天通,橫掃陰雲布彩虹。
一點龍睛驚破壁,萬毫齊發顯神功。
生來只慣弄潮頭,馭浪騎鯨恣壯遊。
自恃一腔肝膽血,直書萬代大風流。
陳素娜(河南)
閨密攜遊蘇滬杭(二)
浙江西塘
小橋流水景清新,瑤瑟清音遠世塵。
廊道悠悠行不足,置身福地恍仙人。
金國旗(江蘇)
題吳昌碩《墨荷圖》
出水枝枝潔若玉,芳香倩影帶清露。
奈何花好不長開,墨韻帶它入畫趣。
張偉進(河南)
回鄉偶成
新瓦灰牆舊石臺,濃蔭槐下久徘徊。
街坊不復兒時面,四嬸三爺費我猜。
丁訊(安徽)
風雨蘭
誰知風雨幾時來,早有幽蘭暗自開。
剎那芳華當足惜,流光不待我徘徊。
朱洪滔(江蘇)
插秧
遂事終非竟趕潮,人生自有路千條。
功成萬畝全憑退,退到田邊始直腰。
王繼權(北京)
拍攝晚照
聽到黃昏霽色開,收藏晚景上樓臺。
悠然一陣歸林鳥,翅帶霞光入夢來。
隗合明(北京)
圓明園觀荷
嬌花獻美借東風,雨後觀之別有情。
莫厭蜻蜓頭頂立,芭蕾一曲醉玲瓏。
郭通海(北京)
再詠農家小菜園
茄子黃瓜豆角秧,彩蝶燕雀繞籬牆。
心情種在春光裡,綺夢開花比酒香。
徐勤德(北京)
吟荷花
月照蓮花韻滿塘,清風無語默搖香。
瑤池未見浮雲影,唯有蜻蜓戲晚陽。
於佔海(北京)
和徐勤德老師《吟荷花》
細雨輕風漫碧塘,荷花不語滿池香。
蜻蜓吮露清泠醉,玉葉嬌湖韻味長。
牛學(北京)
觀荷
蓮葉田田雨蓋擎,芙蓉出浴綻花紅。
浮香嫋嫋蛙聲脆,人在河塘水影中。
楊逸明(上海)
逛重慶洪崖洞
商招商鋪一層層,走進迷宮幾降升。
款款辣麻紅可愛,窗窗雲霧白堪乘。
洞傳小店喧歡浪,江映洪崖閃爍燈。
我為三齡外孫女,衣裙選罷喜盈膺。
金嗣水(上海)
觀大龍湫瀑布
一條銀練撲空來,由自天庭下九垓。
峽谷罡風吹作雨,窄川逝水吼如雷。
淹留雁蕩松聲緊,歸去龍湫雲影裁。
浣洗塵心幽靜處,靈山海汽釣魚臺。
李樹先(北京)
讀詩遐想(十二)
百代幽懷通萬裡,詩成畫境畫成詩。
煙霞山繞原由我,草樹春生自在伊。
千丈愁絲白勝雪,梨花一片大如席。
鯨牙拔去容君笑,戰罷玉龍意更奇!
註:造境,誇張。梨花,指雪。引李白,韓愈詩文。引毛澤東主席"戰罷玉龍三百萬"句意。
劉林森(重慶)
暴雨愁緒
暴雨敲窗霧掛簷,麥收木鬥若船纖。
溝渠泛濫奔龍嘯,坡嶺朦朧倦目添。
心念孩童歸路險,機呼兒女淌橋嚴。
田塘土水陰晴亂,疑是雷公被鬼黏。
李為民(甘肅)
翠夏
翠色正濃夏未闌,蒹葭蔥鬱映荷田。
抱蔭不覺炎陽熱,浴霽尤欣眼宇寬。
縷縷清風梳岸柳,絲絲細雨潤蒼嵐。
一抹青翠收懷裡,待到冬寒小屏看。
梁孝平(山東)
遣懷步陸遊《新夏感事》韻
不堪夙願老無成,欲著新編趁晚晴。
便向東風賒嫵媚,還逢淑氣效流鶯。
擘箋不作希夷曲,秉筆長吟世事平。
索寞襟懷終曠達,詩壇揮灑意縱橫。
朱洪滔(江蘇)
參加盱眙玻璃泉女子詩社
成立儀式感懷
羞煞巫山一段雲,玻璃泉水浣紅裙。
焉隨鍋碗廚中轉,要讓賦辭天下聞。
勒馬鬚眉猶得意,鋪箋粉黛已成軍。
從今不敢多貪墨,硯刻陰陽對半分。
韓新(江蘇)
有感女兒高考(折腰體)
高考今年到我家,滿屏祝福滿屏誇。
三更未睡燈前影,轉瞬難留手裡沙。
書中乏味從無解,腦海奇思成惰奢。
十載寒窗甘亦苦,初心不改筆生花。
高慶森(北京)
初訪尋麓
巧逢尋蔍笑臨門,淡雅清幽掃俗魂。
室靜書翻聲潤潤,窗寬眼望日溫溫。
新茶半盞融詩韻,老畫三幀識墨痕。
小坐迴廊風送爽,神遊足跡遍乾坤。
隗合明(北京)
訪沈從文故居
一代英才降世間,青山起舞水波歡。
雄心策馬馳三界,赤血騰雲問宇天。
人到悲時才落淚,生超死痛必求仙。
紅霞晚照寒風後,洗去煙塵心已眠。
張幼鳴(上海)
讀王義勝教授贈與
《王鏊詩集詳註》有寄
兩忘室裡角燈黃,架上案頭書卷香。
窗外無聲先祖寂,坐中落筆遠孫忙。
自知辛苦每酸鼻,誰識痴迷近斷腸。
編纂七年天愛憫,虔心贈與義名揚。
史濟民(上海)
步韻張幼鳴先生同題
先祖存詩古卷黃,七年注釋寄心香。
詞源解讀故人夢,文脈傳承隱士忙。
八鬥才高留雅調,五車學富熱中腸。
風騷似海波搖月,原不為名名自揚。
周秋雲(江蘇)
夏日情懷
薰風陣陣拂香泥,搖曳瓊枝柳影低。
梔子花芳窗外馥,芙蓉翠蓋雨中迷。
闌珊覓韻月華宇,寂寞延清霞色霓。
千裡江南夏蔭鬱,林間漫步過橋西。
王勤禮(山東)
題南京路上
天澤甘霖伴我行,悅人景物悅人情。
麥香正向糧倉漫,車速舒將江韻傾。
遙望古都思瀲灩,猶期舊雨共嚶鳴。
詩心願作同林賦,化為虹橋渡晚生。
李繼山(安徽)
梔子花
麥收時節映霞光,脂潤瓊肥十裡香。
豔蝶玉環藏綠葉,白衣天使遍城鄉。
嬌姿沾露月移影,蘭夢逐舟風撫芳。
不羨牡丹攀富貴,相思一縷共天長。
鄧壽康(廣東)
次韻答楊老民生先生見贈
浮世棲身奈若何,由他白眼顧吾多。
但留映雪臨風骨,換取知音弄笛歌。
遣緒尚能樽佐興,臥雲未許意消磨。
山廬屢有飛鴻至,日可清吟自在過。
何其三(安徽)
浣溪沙·山間小憩
拂葉除苔枕石眠,云為衾被帳為天,幽花偶落到眉間。 好夢已全歸世外,我身似不在人間。此時一刻抵千年。
武燕(山東)
減字木蘭花·初夏即景
椏楓滴翠。枝上黃鸝音語碎。佇立凝神。無奈蔥蔥不見身。 景光醉眼。卻嘆學詩時日淺。如此風情。欲表遐思竟不能。
趙立吉(河南)
臨江仙·姐妹緣
典禮金科共聚首,因緣南粵相留。盡情娛樂語難休。雅音堂上伴,把酒幾春秋。 幽默聲聲情意有,借詩歡語溫柔。淚痕思念海南州,復吟邀再見,故裡那廂酬。
張偉進(河南)
鷓鴣天·家風贊
夜讀書章心未平,門門忠厚國安寧。從來風正千帆順,自古家和萬事興。 傳美德,鑄文明,氤氳紫氣繞華庭。常將善果樓前種,琴瑟和鳴百代榮。
倫炳宣(河南)
漁家傲·麥收
田海翻波金穗舞,機車歡唱忙吞吐,頃刻地淨麻袋鼓。粗略數,增收至少三成五。 樹下就坡鋪塑布,主家枕掌遊槐府。忽覺肢窩人指杵,休動怒,糧商要把糧錢付。
嶽書敏(湖南)
鷓鴣天·海菜
根在中華逐浪行,人生怎可比浮萍。指尖彈過千年曲,笑靨玲瓏萬盞燈。 歌嫋嫋,舞盈盈,分明碧海一精靈。瀕危今日身無顧,試水還聽金石聲。
周祥雲(江蘇)
滿庭芳·贊南京雨花臺區殘障工作
殘障開顏,雨花情暖,金陵處處春風。雙胞不幸,老二致殘中。父母堅持不懈,勤訓練,觀點相同。教和練,嬌兒出色,從未露愁容。 地靈人傑眾,雨花臺上,英烈高峰。憶往昔,先賢熱血英雄,百姓繼承傳統;看今日,幸福和融。繁花豔,爭妍鬥豔,殘障正花紅。
王建勤(湖北)
山花子·泣姐夫
風絮飄飄未化萍。泥蓮才失暗絲縈。珍重休沾孟婆碗,記今生。 人到情深思反靜,奈何橋上意澄明。頭七將臨回首處,淚偷零。
李福祥(北京)
【中呂·喜春來】南湖船
生靈塗炭誰扶挽?社稷傾塌誰拯援?嘉興忽報漲新瀾,帆展處,破浪啟紅船!
【中呂·喜春來】井岡火
洋槍土炮聞雞練,紅米南瓜伴露餐。梭標鳥統列軍前,旗勁展,星火欲燎原!
【雙調·大德歌】長徵路
雪皚皚,雨瀟瀟,草地汙泥陷半腰。山高路險長徵道,人瘦衣單志氣豪。紅星閃閃當頭照,何懼路途遙。
【雙調·大德歌】延安頌
塔巍然,水蜿蜒,寒窯簡陋歲月艱。秉燭紡棉線,披星墾壩田。官兵競把農活練,自力撐起解放的天!
【中呂·山坡羊】西柏坡
滹沱左翼,太行前壁,進京趕考出發地。報金雞,現晨曦,初心務必牢牢記,不忘人民忘自己。山呼,舊制已;河歡,新政啟!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
主編:蔡大營(若水人生)
編委:王建勤 盧曉良 張愛芹 張培義 周致俊 高慶森 韓新 蔡大營
本期組稿:張培義
歡迎賜稿:
caidaying3222@sina.com
往期精彩回顧(最近五期):
《滿庭芳苑》(220期)鐘聲帶月穿林遠,燕影攜壺入夢長
《滿庭芳苑》(219期)吟得千年句,長醉在詩城
《滿庭芳苑》張培義詩選——翠鳥歡歌風動柳,一桿自在釣春光
《滿庭芳苑》隗合明詠花絕句——一簾幽夢今如願,任爾東君當笑談
《滿庭芳苑》(217期)雲飄域外千秋夢,枕上鄉愁漫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