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是夢魘一樣的病魔,青少年兒童們一旦沾上對於整個家庭來說不外乎滅頂之災。由杜斌導演執導,杜奕衡、朱梓玥、王力可等主演的《天堂的張望》正是聚焦這個主題,著力講述這一疾病給普通底層家庭帶來的不幸,及災難降臨時全社會對當事人的關注和伸出援助之手的感人故事。
由朱梓玥飾演的女主角張望可以追溯到現實人物原型,電影基於這一原型人物的真實事件升華而成,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十月上映的類似題材電影《再見吧!少年》,同樣是真人真事改編,同樣是與白血病抗爭的故事,只是張望的處境比起少年王新陽更為困窘絕望。王新陽父母有不錯的工作,確診患病後家裡賣車賣房為他求醫治病,母親更是為照顧他而辭職。張望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她是棄嬰,不知親生父母為何人,居住在偏遠貧困山區,養父不識字,謀生的手段是編竹簍售賣,平日裡父女倆個的三餐基本是白米飯配鹹菜,突如其來的病魔擊碎了這個貧困卻溫馨家庭的一切平靜生活。
張望是不幸的,被親生父母拋棄,又被病痛折磨,現實的殘酷是治病救命需要一大筆錢,而本就窮困的家庭完全沒能力拿出這筆錢,杜奕衡飾演的張國華舉目四望,絕望無助,卻還是打起精神一邊幹苦力賺錢,一邊不惜下跪挨打借錢,只為挽救女兒幼小的生命。四下漏雨的房子根本不值錢,家裡能搜羅出的不外乎幾串辣椒,幾個南瓜,一床新被褥和新編的竹簍,當父親嘶啞著聲音在集市上喊:「給錢就賣。」那種因貧窮而絕望,因父愛而掙扎求活的窒息令人淚目不止。
張望又是幸運的,初到大醫院看病便遇到了實習護士小夏,在父女走投無路自願放棄治療時,她的悲慘境況通過小夏和報社記者小月被社會大眾知曉,在紙媒、電視及廣播等各種渠道的宣傳下,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對這個貧困家庭施以援手,大愛無疆,人間有真情,素未謀面的好心人聚沙成塔,捐款很快超過手術治療所需,命運似乎對這對父女展露了笑顏。張望的主治大夫認她為女兒,讓這個自幼便將對母愛渴望藏在心底深處的懂事小女孩淚流不止,也讓觀影的觀眾觸目感懷。
人類對各種情感的依賴是與生俱來的,在諸多複雜情感中,親情之所以偉大在於它的無私付出,有時這種付出遠超血緣本身。養父的愛,護士姐姐的愛,女記者小月的愛,醫生媽媽的愛,千千萬萬個為張望傷心難過捐款幫忙好心人,他們就如同她的家人,在危難之時伸出手,不計得失只為助人,當所有的愛匯聚成一條溫暖的河,漫過張望的心,也從銀幕流向觀眾。
小張望面對苦難生活的樂觀精神,感人至深,而在援助張望的這件事本身,又是社會大眾的冷漠與善心博弈,後者終是取得勝利。病魔無情,最終聰明可愛的小女孩插上天使的翅膀離開了,留給眾人無盡感傷和思念,也留下了許許多多人性閃光的瞬間。
電影《天堂的張望》於11月20日上映。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有一份催人淚下又溫暖人心的感動等待你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