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天堂的張望》,曾讓多少人為之落淚,影片通過8歲白血病女孩張望的故事,向觀眾展示了人性的至善與光輝。
不怕電影感動人,就怕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然而影片中的張望的確是有原型的,她的名字就叫——佘豔。
01、
「我來過,我很乖!」
這是一個8歲女孩的墓志銘,正如她所說,儘管生活從未善待她,但她一直都很乖。
1996年農曆10月20日,一個剛出生的女孩被扔進了四川省永興鎮一個村莊的草堆裡,衣衫單薄,她的哭聲逐漸沙啞,渾身都被凍得發紫。
一位名叫佘世友的中年男子路過此地,尋著哭聲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因為不忍看著她被活活凍死,便將她抱回了家。
佘世友是村裡有名的貧困戶,因為家裡條件差連媳婦也沒討上,他為女孩起名叫佘豔,從今往後這個單身漢就成為了佘豔的父親。
02、
「能夠遇到爸爸,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運。」
雖然家境貧寒,但她有了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家,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佘豔自小就表現出不合年齡的懂事。
年僅五歲,她便幫著父親洗衣、做飯,打理家中的瑣事,上小學之後,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她個性開朗,笑起來眼睛彎彎的,樂於助人的性格讓她在學校備受同學喜愛。
這樣平淡的日子讓她十分滿足,她時常想著,雖然不能有媽媽,但是可以和爸爸這樣永遠生活下去,也是幸福的。
可命運之神似乎從來都不曾眷顧她,就連這樣一個渺小的心願,都無法達成。
03、
2005年5月開始,她有了經常流鼻血的毛病,因為她自小就體弱多病,父親便沒有往壞的方面想。
那一天下午,她洗臉時鼻血將盆中的水完全染紅,無論怎麼止血都無濟於事,父親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趕忙帶她到鎮上醫院。
鎮上醫生一眼就看出了病情,直接派車將他們送到了成都省醫院,在等待看診的時間,她的鼻血依舊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佘世友怕把地板弄髒,就找來一個盆給她接著,不一會就接了半盆。
望著盆內觸目驚心的紅,佘世友心中有了不好的預感,而他的猜測,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被證實,佘豔患上了急性白血病。
04、
她住進了病房中,從鄰床的家屬口中得知,這種病的治療費用非常昂貴,而像她這種人,命賤,是生不起這種病的。
父親完全不知道她聽到了什麼,回到家中四處為他籌錢,儘管將房子賣掉,但湊到的錢還是車水杯薪。
佘世友絕望了,可這個時候佘豔卻拉住他的手說:「爸爸,我想死,我不治病了!」
她代替不識字的父親,在自己的病例上一筆一畫地寫:自願放棄對佘豔的治療。
一個8歲的女孩,求生是本能,可她卻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寧願放棄治療,在場的醫生護士都悄悄流下了淚水。
05、
佘世友帶著一身的無力感,拉著佘豔走出了醫院的大門,隨著佘豔的心願,帶她買了一身新衣服,為她拍了兩張漂亮的照片。
一位成都的記者聽說了佘豔的故事,她長途跋涉來到了佘豔的村莊,此時的她正站在路口,望著紅旗飄揚的學校。
她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再去上學了,記者將她的故事詳細闡述,無數好心人士紛紛為她捐款,大夥都不願意讓這個年幼的孩子因為錢而失去生的權力。
短短幾天時間,她就收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70萬元善款,手術費夠了,佘世友不由地哭出了聲,他帶著女兒馬上回到了醫院。
本以為經過治療佘豔會有好轉,但病情反覆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治療期間,這個8歲的女孩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忍耐力,面對病痛的折磨,她從未哼過一聲。
06、
她時常問照顧她的醫生和護士,為什麼大家要給她捐錢?
醫生回答她:「因為大家都是善良的人!」她似乎明白了,揚起小小的腦袋說:「那我長大後,也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2005年8月22日,經過兩個月的治療,醫生無數次將她從鬼門關拉回,但在這一天,她還是永遠離開了人世。
去世之前,她躺在手術臺上,對已經搶救她一個多小時的醫生說:「求求你,讓我死吧!」
也許她的離去,對她來說是一種解脫,不用再忍受病痛的折磨,不用再時常羨慕別人可以吃東西吃飯。
她的童年經歷了太多苦楚,可父親給的愛,以及生活中那些細微的幸福,都讓她甘之如飴。
結語:
佘豔去世後,父親遵從她的遺囑,將剩下的50萬元善款,捐給了7個孩子,他們都最大的19歲,最小的只有2歲。
他們和佘豔一樣,家境貧寒卻掙扎在病魔之中,其中有6個孩子因為她的資助病情好轉,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
她曾經說,她長大後也要做一個善良之人,其實她本身就擁有一顆至善之心,因為她是來自天堂的天使。
她的葬禮上,無數人前來為她送行,這個命苦卻保持著一顆善心的女孩,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落淚。
《天堂的張望》有落幕之時,但佘豔的故事,卻永遠存於我們的心中,提醒我們別忘了愛與被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