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法西斯同盟國作惡多端,而日本更是對中國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害。日本野心勃勃一心想侵佔中國的土地,殘忍殺害了無數的中國同胞。因為在中國土地上犯下了種種罪惡,所以一直以來對於日本人我們都有著一層偏見。特別是日本的軍人,簡直就是劊子手,即使二戰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他們的所作所為也依舊深深地刻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日本人的罪行是怎麼都彌補不了的。但是,在中國延邊汪清縣卻有著一座日本關東軍人的墓碑,這讓無數人不解,中國為何為日本人豎起烈士紀念碑?
這座墓碑的主人名叫伊田助男,他是日本關東軍的一員。曾經他也只是個日本的普通人,同許多人一樣,他痛恨戰爭嚮往和平。但是當時的日本人口不多,因此向社會緊急招兵。一直以來整個日本社會都被灌輸了法西斯的思想,在他們看來戰爭才是正確的。因此要是國家需要你,你卻退縮不前的話就是恥辱。迫於無奈伊田助男成為了一名日本軍人,在一次次的戰爭中他越來越對日本的所作所為感到厭惡。在他看來,中國並沒有做錯什麼,日本只是因為自己的私心就要攻打中國殘害百姓。一切的爭端都是由日本挑起的。因此,在一次運輸彈藥的時候,善良的伊田助男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悄悄將車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部隊附近,留下了一封遺書之後就開槍自殺了。遺書上表達了他對中國的歉意,他希望他車上的十萬枚子彈能幫到中國。而這個真相讓人尊重,無數國人為之感動。
對於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來說,這十萬枚彈藥無疑是解了燃眉之急。伊田助男不願意再為當時的日本效力,但是也不能背叛自己的國家,因此只能選擇自殺。而伊田助男也用行動表明了他始終站在正義的一邊。後來,中國為他建造了一座墓碑,上面寫著「國際主義戰士」。伊田助男心懷大愛,他無視國籍,一心只為反法西斯而戰鬥,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而這座墓碑也提醒了中國人,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壞人,很多日本士兵也是被迫無奈,很多日本的普通百姓也都嚮往和平。真正的過錯方是為了一己私慾發動戰爭的人。
二戰中,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可以說是慘無人道,他們不把中國人的性命當回事,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在他們手下誕生。三十萬中國同胞被他們虐殺,當時的南京血流成河,這份恥辱中國無論如何也不會忘卻。因此每年的十二月十三日被定為國家公祭日,就是為了提醒我們勿忘國恥。戰爭無疑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國家的權利被掌握在毫無人性的人手裡,除了那些爭強好勝的人之外,幾乎沒有人喜歡戰爭。戰爭帶來的只有殺戮、死亡和犧牲,對人類的發展沒有絲毫好處,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後來日本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應有的代價,美國向其投射了兩顆原子彈,差點讓日本滅國。而日本也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一蹶不振,在國際社會上廣受爭議。而中國在戰爭之後吸取教訓,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大力發展本國經濟,一舉越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力量更是位居世界前列。現在再也沒有人敢小瞧中國,而中國也一直秉承著和平的理念和各國往來。
伊田助男用行動表明了並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是壞人,他是日本人,但更是一名國際主義戰士,他為了正義而戰。也正是因為有他這樣的人存在,才打敗了法西斯主義。因此,中國人理應為他建造墓碑,這是他應得的尊重。中國人會永遠銘記這個特殊的戰士,記住他為戰爭所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