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抗戰老兵,為何堅持為一日本兵掃墓61年?真實原因讓人感動敬佩

2021-01-09 騰訊網

我們知道,在二戰時期,中國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絕對主力部隊,而當時中國人對日本侵略者的態度,無不是從內心之中鄙夷,不過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仁義待人,所以就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中國普通百姓會幫助日本士兵的情況,例如在山東濟南非常出名的鬼子醫生山崎宏,就是被中國百姓的善良所感動,後來戰爭結束都不願意回到日本去。

當然,這是中國普通百姓對日本兵的仁慈,可是抗戰士兵個個手裡拿著槍,背上背著的鬼頭刀,無不想將小日本鬼子給迅速結果了,哪裡還會跟日本兵講什麼仁慈,要不是我軍有紀律必須要善待俘虜,否則當時那些被俘虜的日本士兵早就被殺之而後快了。

如果說要是有我軍抗戰戰士為了一名侵華日軍士兵掃墓長達61年,肯定沒多少人相信,因為抗戰戰士都是為了將日本侵略者趕出去或者消滅在中國的土地上,即使打死了,最多給埋葬了,怎麼可能會給一名侵華日軍士兵掃墓,還長達61年的時間?

其實,這個情況是完全真實的,並非是弄虛作假或者是故弄玄虛,這個日本兵,的確是以侵華日軍的身份踏上了中國的土地上,並且死後葬在了中國的土地上,也確實得到了我軍抗戰老兵的掃墓待遇,這個日本兵,就是宮川英男。

宮川英男出生於1918年(也有說是1920年的),具有中學文化的他在當時日本國內瘋狂的侵略開拓思想氛圍下入了日軍部隊,而後在1931年到了中國來,這一年對於中華是災難的一年。而宮川英男在一場戰鬥中也是被我軍給俘虜了,因為日本兵受到武士道的影響,所以根本就不理會我軍的思想教育。

很不服氣的日本俘虜

但是在當俘虜期間,宮川英男目睹我軍做出的奇怪舉動後,卻非常後悔自己是侵華日軍的一分子,這個奇怪舉動就是優待俘虜。為什麼這個一項是我軍傳統的優待俘虜卻成了宮川英男眼中的奇怪舉動了呢?原來,當時的日軍對待俘虜比對待牲畜都還不如,而宮川英男對這種行為感到非常不解。

後來身為俘虜的宮川英男在看到自己吃的食物竟然比我軍將士都還要好的時候,再加上之前受到的思想教育,徹底洗心革面了,不僅選擇了退出日軍的侵略隊伍,還成為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一份子,決心為抗日做出一份貢獻。

中間為宮川英男

因為他具有中學文化,所以在對日本士兵的思想教育上有著更加顯著的作用,在他對其他日本兵的思想教育下,有的也成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一部分,而且他還學習到了我軍樸素的品質,絕不鋪張浪費,有一次見到被自己勸過來的日本兵對一位姑娘話中有調侃的意味,宮川英男上去對這個日本兵就是一頓批評。

他不僅對被俘虜的日軍士兵做思想教育工作,還對在津浦鐵路沿線的日本士兵進行宣傳工作,這期間也讓很多的侵華日軍放棄了侵略,效果甚至比我軍士兵去進行還要好。可是宮川英男這麼做,卻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日軍對他這種策反能力感到恐懼,於是就想著要把他給害死。

在1945年的6月9日,宮川英男在執行任務時被日軍給包圍住,同時還有一名名叫李洛夫的中國抗戰士兵,倆人躲了起來。這個時候的日軍士兵只想著把宮川英男給抓住擊斃,而宮川英男為了不讓李洛夫暴露在侵華日軍的視野下,率先跳了出去,最後自己掏槍自殺。

李洛夫看到宮川英男犧牲在自己面前,心裡十分悲痛,可是日軍還沒撤退,自己也沒有辦法,等到日軍走後,李洛夫才找到部隊,部隊隨後就阻截這支出來抓捕宮川英男的部隊,且最後還把宮川英男的遺體給搶來回來。

悲痛的抗戰戰士們給這位以前是日本侵略兵,現在是抗戰英靈的日本人進行了就地安葬,並且在抗戰勝利之後,李洛夫為自己的戰友每年都來掃墓。這種堅持,李洛夫一直做了61年,即使在宮川英男的墳墓在83年被遷入烈士陵園之後,李洛夫還是在堅持,直到李洛夫老人去世。

李洛夫老人去世之前,還囑咐自己的子孫後人一定不能忘了給宮川英男掃墓,因為對於李洛夫一家而言,宮川英男不僅是一個抗擊日寇的英雄,更是李洛夫一家的大恩人,而這個來自日本,擁有日本名字,卻為中國奮鬥的烈士,也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而這也證明了日本發起的侵略戰爭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失敗戰爭。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李洛夫,堅持為一敵兵掃墓61年,稱一定不忘他的付出
    他叫宮川英男,不僅反對他們國家,而且因為保護士兵李洛夫而犧牲,這也讓李洛夫堅持為他掃墓61年,這場民心所向的戰爭無不體現著人們對和平的態度。"歹念之心漸失,抗議之心愈強"二戰有多少好男兒葬身沙場,有多少仁人志士犧牲。看到一個個的戰士們倒在敵人的槍口下,人們心中之痛難以磨滅,但我國千年以來素以禮儀之邦著稱,這也成為了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
  • 61 名抗戰老兵相聚南京,憶崢嶸歲月訴戰友之情
    61 名抗戰老兵相聚南京,憶崢嶸歲月訴戰友之情 2018-10-16 09:52:00 來源:     現代快報訊 10 月 14 日,來自江浙滬地區的 61 名抗戰老兵相聚南京,一起歡度重陽佳節。
  • 此人是一名二戰日軍,死後葬入烈士陵園,抗戰老兵給他掃墓幾十年
    其實,二戰時期有一部分日軍並不是自願參軍的,他們有些是被當時日本政府給欺騙了,有的是被強行應徵到日本軍隊中。了解抗戰史上的朋友,肯定都聽說過反戰同盟會。抗戰期間,有很多受日本政府欺騙來到中國戰場的日軍,被俘虜之後經過我軍工作人員教導之後,加入到了抗日陣營,為抗擊日本侵略者貢獻自己的力量。
  • 攝影師為120位抗戰老兵拍攝肖像,老兵不死!
    大哥被日本人殺害,為報國讎家恨,十六歲自願當兵,常跟孫子講述當年。周述興,91歲,92軍77師師部運輸連,受傷治癒後到67軍21師 61團2營4連2排,在宜昌一代打遊擊,退役後一直在老家務農,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江用之,88歲,新一軍38師防毒排。他經常把勳章拿出來戴一戴,回憶那難忘的時光。
  • 一寸山河一寸血—攝影家黑明用鏡頭留住一百個抗戰老兵的歷史
    而完成這一搶救和自贖的黑明先生,一定是一個有歷史責任感和存在感的人。幾次想對他採訪,卻因各種原因未能成行。終於,在不久前的一個影展活動上,我見到了黑明先生,見縫插針地進行了採訪。「抗戰老兵的驍勇善戰和不畏犧牲的民族大義,應當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永遠被歷史銘記,被後人敬仰!
  • 「四川造」《九條命》上映 百歲川軍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部「四川造」、聚焦川軍抗戰的電影,峨影集團聯合出品、導演與製片人都出自峨影、主角們說著一口地道的四川話,這些元素讓電影川味濃鬱。  11月5日,宋禹、郝星棋、張立主演,李幼斌、王挺、姜超特別出演的電影《九條命》在成都舉行「致敬英雄」首映儀式,導演錢路劼、製片人張國平、主演郝星棋等主創悉數到場,還有川軍老兵分享當年抗戰經歷,令人動容。
  • 抗戰末期,日本人已經餓得受不了!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日本憑藉遠勝中國的工業力量,在短時間內取得了極大的軍事勝利,差點就實現全面侵佔中國,或至少侵佔其精華部分的企圖。不過今天小兵兵不是要講抗戰史,而是顛覆我們傳統印象的奇景——日本兵用武器彈藥跟中國人換糧食。
  • 國家公祭日|抗戰老兵夫婦堅持25年鏡頭下的悼念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2日訊 1008張膠片底片、22286張數碼照片......在江蘇南京,有這樣一對抗戰老兵夫妻,他們是92歲的劉建芝和
  • 97歲抗戰老兵走進東大上了堂思政課
    97歲抗戰老兵馮宗堯擔任主講人,與100多名健雄書院師生一起,追憶崢嶸歲月,暢談家國情懷。令人感動的是,這堂課老先生堅持要站著講。一個多小時的精彩講述,獲得了師生們的陣陣掌聲。△抗戰老兵馮宗堯為學生講課【感動】97歲老人堅持站立講課一小時考慮到馮宗堯已經97歲高齡,現場講臺上準備了一張沙發椅。
  • 《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揭曉 抗戰老兵作品獲獎引關注
    《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揭曉 抗戰老兵作品獲獎引關注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11月17日10:40 參加《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活動的抗戰老兵。  吳隆重 攝 人民網福州11月17日電 (吳隆重)歷時四個月的《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結果16日在福州揭曉,一些抗戰老兵親自撰寫的作品獲獎並引起關注,其中臺灣老兵劉止戈的《平凡的一生不凡的願望——止於幹戈兩岸和平》獲得特等獎,四川老兵李聖言的《讓日本鬼子懼怕的「小蠻子隊長」》獲得一等獎。
  • 反戰人士宮川英男敬佩毛主席 在日軍圍剿中自盡
    現存檔案盒中的資料,入庫於1986年,是由原長清縣檔案局的工作人員手抄摘錄的相關老兵的口述回憶錄。  根據宮川英男當時所在地區的戰友——— 中國抗戰老兵李洛夫、張榮光的口述回憶,宮川英男在華反日犧牲時,年僅25歲左右。然而,記者通讀現存檔案之後發現,關於宮川英男如何加入日本反戰同盟會、如何來到長清,現存文獻存在矛盾之處。
  • 60歲抗戰老兵給戰友掃墓,結果發現了自己的墓碑,原因荒唐
    晏禮根是當年曾經參與對越反擊戰爭的老兵。1969年,作為一個江西人的晏禮根入伍了。但在參與對越反擊戰爭的時候,因一新兵踩中壓發雷,致使同行作戰的晏禮兵頭部腰部受到重創,於是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身體稍有好轉後,心急的晏禮根渴望回部隊。但當他重新回到熟悉的地方時,卻並沒有見到熟悉的人。
  • 108歲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昨日「歸隊」
    然而,傳奇老兵水青山沒能等到這一天。9月2日5時20分,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在四川西昌家中入睡後再沒有醒過來,沒有痛苦,安詳離去,享年108歲。水青山是晚報於2014年發起「追憶鐵血歲月關愛抗戰老兵」大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後,尋訪到的一位甘肅籍抗戰老兵。由於事跡傳奇,晚報記者專程前往四川西昌採訪,隨後啟動具有轟動效應的「老兵回家」活動,邀請水青山從西昌返回臨洮老家。
  • 74年前一張13歲抗日戰士照片,找到真人時,老兵抱著照片老淚縱橫
    而其中一些照片,也成為了在抗戰時期的經典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在被國際戰地記者拍攝之後,後又被美國國家檔案館的歷史照片封藏長達70年之久,最後在解密之後,才公知於世界,尤其是讓我們中國人看到,這也驗證了當時地不分南北嗎,人不分老幼,全民抗戰的這一說法是實實在在的,也讓我們這些後輩們從一張普普通通的小戰士的笑臉中,體會到當時抗戰情況之艱難。
  • 抗戰老兵之李乾仁:頭皮被刺穿 憑武術逃過一劫
    ,在浙江與安徽交界的一個村莊,李乾仁帶著三個尖兵,路遇三個日本兵,隨即雙方展開白刃戰拼刺刀。「這場短兵相接,李乾仁被刺穿了頭皮,頭頂上至今留有疤痕,但卻是唯一活下來的人,他的戰友和日本兵都死了。經過之前的觀察,他們發現有一個日本士兵天天去一個地方喝酒,於是就設法用迷藥把其迷暈。他們換下日本酒鬼的衣服,用大糞塗抹。經過日本哨所時,謊稱是一個生了麻風病的親戚,謹慎的日本兵掀開布,卻因惡臭未仔細檢查。他和戰友因活抓了一個日本兵,每個人分到了一塊錢的獎賞。
  • 111歲抗戰老兵傳奇人生:抗戰無愧卻對不起家人
    付心德,111歲,原遠徵軍七十一軍第二野戰醫院少校醫務主任,是迄今國內最年長的抗戰老兵,被譽為「抗戰活化石」前不久,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穿過雲南龍陵縣城一條簡陋的巷道,找到了抗戰老兵付心德的家。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先後參加了1937年的「8·13淞滬抗戰」和「南京會戰」、1938年的「武漢會戰」、1939年的「長沙會戰」等戰役。1943年隨軍入滇。1944年7月4日,付心德隨部隊西渡怒江,開赴龍陵前線戰地醫院,參加滇西抗戰。他所經歷的龍陵血戰,是整個滇西反攻戰中規模最大的要塞爭奪戰,和耗時最長、犧牲最大的攻堅戰,同時,也是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
  •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今年88歲的林章騏出生在東北,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他年僅4歲。當林章騏在會場聽到演職人員唱起《松花江上》時,他顯得特別的激動。
  • 92歲抗戰老兵被搶劫,心酸落淚……
    一位92歲高齡的抗戰老兵,這個曾經將日本侵略者按倒在地的身軀,卻被自己用鮮血和生命換回的和平社會養育出來的敗類按倒在自家的床上,並搶走了他賴以生計、賴以活命的一生積蓄約一兩萬元現金,何其的瘋狂、何其的喪心病狂!
  • 抗戰老兵繳獲日本軍刀,直接拒絕日本天價購買,如今收藏在博物館
    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他們所犯下的罪行也都是無法原諒的。在抗戰期間我國團結一致,期間湧現出來了無數的愛國人士,毫不猶豫的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老兵,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更是當時的一位神槍手,在抗戰期間付出了很多艱辛,也擊殺了無數的日本侵略者
  • 「走訪十堰抗戰老兵」⑥這對九旬夫婦的抗日故事很傳奇
    兩位老人在家中,向記者講述了那段難忘的抗戰經歷。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是十堰少有的抗戰老兵夫婦。二老都有一枚2015年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王吉清參軍後的留影。顧名思義就是說人身上長的疔,形狀像羊毛一樣,嚴重時會喪命。症狀初起,我頭痛欲裂,全身一會兒寒一會兒熱,腹部絞痛。這時,一位八路軍老中醫想辦法給我治病。沒有藥材,他每天堅持給我扎針,慢慢地病情有所好轉。現在想起來,也算是死裡逃生。病剛好轉,日軍又強迫我下煤窯幹活。有一天,一個年輕人主動提出替我上工。孰料,下井不到10分鐘,煤窯就坍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