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趴下去後,我轉過來,一刺刀把他刺死了。」
一生未娶,無兒無女的李乾仁已在養老院生活了10年,在這之前他當過鋼筋工人,80歲還在守工地。
小小的房間裡,除了各種生活用品,還放著很多抗戰的書籍。老人說,書都是自己買的,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書籍都有,很多戰役是自己參加過的,經常看看,可以回憶一下當年。
李乾仁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父親在他五歲時去世,家裡只有祖母,母親和兩個弟弟。
18歲那年,作為家裡唯一成年男丁的李乾仁原本不用當兵,卻被強行抓走。後來,兩個弟弟也相繼入伍,一個去了臺灣,一個參加了青年兵。
小時候學過長拳的李乾仁擁有更靈活的身形,這讓他在一場場戰役中艱難地活了下來。
1944年年底,在浙江與安徽交界的一個村莊,李乾仁帶著三個尖兵,路遇三個日本兵,隨即雙方展開白刃戰拼刺刀。
夜間漆黑,視線模糊,一個日本兵在李乾仁的後面,朝他刺了一刀,所幸刺到了背包上,沒有刺穿。「我前進一步,他跨出一步,我低下了頭,刺刀從我頭上划過去。我並沒有轉身,而是往後刺,就把他的腿剁斷了。他趴下去後,我轉過來,一刺刀把他刺死了。我一頭都是血,後來我們部隊散開,打起來,我往後退。「
這場短兵相接,李乾仁被刺穿了頭皮,頭頂上至今留有疤痕,但卻是唯一活下來的人,他的戰友和日本兵都死了。
1945年初,李乾仁隨部隊到了浙江金華,夥同三戰友,活捉了一個日本兵。
當時日軍把大量兵力轉移到了東南亞戰場,只派兵駐守金華。那天,李乾仁同三個戰友潛入日軍區域。經過之前的觀察,他們發現有一個日本士兵天天去一個地方喝酒,於是就設法用迷藥把其迷暈。他們換下日本酒鬼的衣服,用大糞塗抹。經過日本哨所時,謊稱是一個生了麻風病的親戚,謹慎的日本兵掀開布,卻因惡臭未仔細檢查。
他和戰友因活抓了一個日本兵,每個人分到了一塊錢的獎賞。
1945年2月,李乾仁和戰友一起去偵查敵方陣營。剛剛進入村子,他就踩到了地雷,他鎮定地指揮戰友,讓他們離開至少5米並趴下。而自己,踩中地雷的腳保持不動,另一隻腳收攏,雙手一蹭,竄出一米五六。地雷爆炸後把他的腳炸傷了,這是他第二次負傷。
「地雷,你踩到,自己感覺得到,這個腳有點軟,你就知道是地雷。」當時的日本兵常把地雷埋在距離自己至少100米處。
國軍普通士兵夥食:
1935年,國民政府軍政部制定了陸軍戰時夥食標準:每人每天大米1.5斤,罐頭肉4兩、乾菜2兩、鹹菜2兩、食鹽3錢、醬油4錢。聽著挺豐富的,但標準是標準,執行是執行,抗戰時期,國軍普通士兵的實際主食分配為每人每天9兩米。戰事不緊時,夥夫出去買菜,買到什麼菜就什麼菜,買不到時就用鹹菜熬一鍋湯。但大多數情況下連鹹菜都沒有,就是鹽水泡飯。
文字 :馮霄 圖片:周佳霓 採訪:藍寶蘭 錄音整理:馮霄
【大閩網尋找更多老兵,點擊提供線索】
您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為福建50餘名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貧困抗戰老兵獻愛心。大閩網攜手騰訊公益,用更方便、規範、高效的方式,呵護大家的愛心。
1、保存或截屏以下二維碼,進入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相冊,選中該二維碼,可進入微信捐助頁面(捐款金額可更改)
2、若您有財付通,點擊本次故事的騰訊公益專屬頁面,亦可奉獻愛心。(若您是在微信中打開本報導頁面,可通過微信支付直接捐款)
3、如果您想查看本項目後續的善款使用情況,請收藏上述二維碼或連結中的捐款頁面(即橙色並帶進度條的頁面)。在本項目達成籌款目標後,將轉入執行階段,並適時發布最新進展,捐款網友也將收到騰訊公益微信服務號推送的善款使用報告。感謝您對本項目的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