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安門接受檢閱的抗戰老兵盧彩文(1/ 20)

2020-12-07 中國網

萬眾矚目的9•3大閱兵已經結束。9月3日,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尤其對這位盧彩文老人來說,更是有著難以言說的意義,89歲高齡的他為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早已做足了準備。

憶往日崢嶸歲月

雖然抗戰勝利已經過了70個年頭,再說起往日崢嶸歲月,盧老依舊滔滔不絕。

1942年,年僅16歲的盧彩文的家鄉雲南騰衝淪陷,他親眼目睹了日軍對保山的狂轟濫炸、以及散播瘟疫細菌等各種令人髮指的暴行。

國難當頭,盧彩文投筆從戎,參加了黃埔軍校第19期大理幹訓團。畢業後編入十一集團軍,抵抗日寇,後被提升為十一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處二科騰東第一小組中尉,在日軍控制的淪陷區,進行高度危險的情報搜集。為了獲取重要情報,孤身一人,打進敵人內部,在沒有任何外力援助的環境中,與敵人緊張周旋、生死博弈。

卸下重擔,變身全能「老頑童」

騰衝收復後,他離開部隊,重新回鄉讀書,新中國成立後從事教師工作,三尺講臺,一支粉筆,一幹就是四十年,直到1987年在騰衝北海中學退休,在家鄉安度自己的晚年。

盧老育有一子一女,如今已是四世同堂。退休後每天早起堅持做自創保健操,是他數年不變的生活習慣。

而除了極其自律的生活,他最重要的養生秘訣是:發自內心地對生活充滿熱情。盧老非常喜歡書法、繪畫藝術,曾出刊多種書畫典集,並多次獲得金銀獎項,四次舉辦個人書畫展。

生活中,盧老常年保持讀報習慣,時刻關注著大小時事和新聞,對這個快速變遷和發展時代始終保持獨到的見解。

閒暇中,電動車是他的出行工具,盧老騎上車後經常一陣風似的各處忙碌。「身兼數職」的他,創作書法、作畫,給孩子們義務教書畫、講歷史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整裝待發,與閱兵相遇

在與盧老談到七十周年閱兵時,作為滇西老兵的代表,盧老很激動也很欣慰,他說:「我感到很榮幸,可以說是很久以前就盼望著能有這一天。」他感嘆:「我這一生,參加了抗日,經歷了抵禦外辱、光復失地、保家衛國的歷程,這是最大的榮耀。能活到今天,我是幸運的。」

「看到我們國家強盛起來,很高興。希望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國家,一定不要再重複我們當年做亡國奴的慘痛日子。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紀念抗戰勝利不僅是為了提醒我們過去遭受過的苦難,更是為了我們國家更好的發展,也是號召各國人民能夠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這是盧彩文老人發自內心的感慨。圖/文 田衛濤 陳維松

特刊 | 《世相》老兵故事

老兵故事·「打完勝仗回來娶你」

老兵故事·勞工變戰士:抗聯老兵的涅槃重生

老兵故事·抗戰豐碑(上)

老兵故事·抗戰豐碑(下)

老兵故事·傳奇老兵劉榮光:日軍投降的見證者

老兵故事·抗戰老兵李會映:神槍手的烽火歲月

老兵故事·與飛虎隊有關的中國人

老兵故事·在天安門接受檢閱的抗戰老兵盧彩文

相關焦點

  • 抗戰時為保螢石礦而戰的金華老人 明天接受祖國人民檢閱
    明天,他們將接受祖國和人民最高榮譽的檢閱。   浙江在線杭州9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胡昊 攝影/王堅穎 首席編輯/趙潔) 「世界螢石在中國浙江,浙江螢石在金華武義。」這句話是螢石業界的共識,浙江省螢石礦主要分布於遂昌、武義、常山一帶,武義還有「螢石之鄉」的稱號。
  • 《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揭曉 抗戰老兵作品獲獎引關注
    參加《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活動的抗戰老兵。  吳隆重 攝 人民網福州11月17日電 (吳隆重)歷時四個月的《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結果16日在福州揭曉,一些抗戰老兵親自撰寫的作品獲獎並引起關注,其中臺灣老兵劉止戈的《平凡的一生不凡的願望——止於幹戈兩岸和平》獲得特等獎,四川老兵李聖言的《讓日本鬼子懼怕的「小蠻子隊長」》獲得一等獎。
  • 濮陽這位抗戰老兵114歲了!全國各地誌願者來祝壽
    濮陽這位抗戰老兵114歲了!……11月29日,河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團隊前往南樂縣,為河南680位抗戰老兵中的老大哥盧喜才祝壽。因為盧喜才的姐夫是冀魯豫軍區二區區長,所以,在盧喜才積極投身抗戰時,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懷疑是共產黨派來的臥底,被抓走關押。審訊期間,盧喜才接連數日被毒打施以酷刑,以致遍體鱗傷無法行走,家人抬著他離開了抗日獨立團。身體的傷痛、命運的坎坷並沒有磨滅盧喜才的愛國熱情。把傷養好後,盧喜才投奔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繼續參加抗戰。
  • 108歲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昨日「歸隊」
    然而,傳奇老兵水青山沒能等到這一天。9月2日5時20分,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在四川西昌家中入睡後再沒有醒過來,沒有痛苦,安詳離去,享年108歲。水青山是晚報於2014年發起「追憶鐵血歲月關愛抗戰老兵」大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後,尋訪到的一位甘肅籍抗戰老兵。由於事跡傳奇,晚報記者專程前往四川西昌採訪,隨後啟動具有轟動效應的「老兵回家」活動,邀請水青山從西昌返回臨洮老家。
  • 抗戰老兵馬士弘辭世 102歲弟弟馬識途題輓聯記錄傳奇人生
    生前接受採訪時,回憶起自己曾參加抗日戰爭,馬士弘說:「戰場上很多人戰死了。剩下的人繼續堅守,沒有接到命令,一個人都不退半步。舉目所見,都是鮮血,十分慘烈。我身邊的人,幾小時前還跟我說話,轉眼就犧牲了。想起一首唐詩寫著『戰士軍前半死生』,我很是感慨。」2015年4月初,得知華西都市報當時即將啟動《壯士出川——重走抗戰路》的報導後,馬士弘在家中欣然為本次報導題詞「抗戰老兵」四個字。
  • 記錄24位抗戰老兵
    該書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記錄了24位抗戰老兵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個人悲歡,部分還原了桂柳戰役、臺兒莊戰役、老河口大撤退、桂林保衛戰及遠徵軍赴印緬作戰的慘烈史實。 作者劉玉表示,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鬥的人們大多已作古,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記憶。「時間正無情地將老兵帶走,唯有和時間賽跑,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搶救珍貴的歷史文獻,以告慰中華民族之魂。」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2020年12月1日離世。李聖言生前同戰友聊天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慷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沂南共摺疊和平鴿祈願和平
    9月1日下午,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區會議室內響起。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正在進行。
  • 鼠年抗戰老兵福到
    春節將至,鼠年到,趕著年的氣息,今天一幫紅馬甲驅車200餘公裡,奔赴在店頭鎮,石門鎮,大興鎮,臨沭鎮所在地的13位抗戰老兵家裡,給老兵們送去了春節的慰問,和新春的祝福。每到一處愛心志願者與老人細心交談,詢問身體狀況,家裡冷不冷?
  • 「四川造」《九條命》上映 百歲川軍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四川造」《九條命》上映 百歲川軍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九條命》海報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部「四川造」、聚焦川軍抗戰的電影,峨影集團聯合出品、導演與製片人都出自峨影、主角們說著一口地道的四川話,這些元素讓電影川味濃鬱。  11月5日,宋禹、郝星棋、張立主演,李幼斌、王挺、姜超特別出演的電影《九條命》在成都舉行「致敬英雄」首映儀式,導演錢路劼、製片人張國平、主演郝星棋等主創悉數到場,還有川軍老兵分享當年抗戰經歷,令人動容。
  • 攝影師為120位抗戰老兵拍攝肖像,老兵不死!
    先金玉,83歲,54軍168師694團2營4連1排1班。鄰居們都知道他打過鬼子,對他特別尊敬。王俊傑(已故),100歲,黃埔軍校畢業後便投入了抗戰。他與老伴持榮譽證書合影,老伴剛剛去世。餘柱海,91歲,93軍10師 28團2營5連1排1班,戰後一直務農為生。
  • 111歲抗戰老兵傳奇人生:抗戰無愧卻對不起家人
    >付心德,111歲,原遠徵軍七十一軍第二野戰醫院少校醫務主任,是迄今國內最年長的抗戰老兵,被譽為「抗戰活化石」前不久,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穿過雲南龍陵縣城一條簡陋的巷道,找到了抗戰老兵付心德的家。
  • 9·3閱兵抗戰老同志方隊乘車受閱 老兵平均年齡90歲
    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介紹稱,這次閱兵我軍共編50個方(梯)隊,其中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2個,由國共抗戰老兵、抗日英烈後代、抗戰支前模範代表組成,其中抗戰老兵平均年齡90歲。 曲睿介紹,這次閱兵,我軍共編50個方(梯)隊。
  • 一寸山河一寸血—攝影家黑明用鏡頭留住一百個抗戰老兵的歷史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王振江攝影家黑明用5年時間拍了100名抗戰老兵,出了一本攝影作品集《100個人的戰爭》(中央文獻出版社),用影像和文字留存下20世紀中國乃至世界史上的「活化石」——抗戰老兵的鮮活面容和他們不可複製的歷史。這是一種搶救,抑或是一種自贖。
  • 勝利日大閱兵觀後感:珍愛和平 致敬老兵 傳承精神
    (浙江在線 記者 張冰)關鍵詞:記住老兵今天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日子,恰逢值班,在辦公室和同事們一起看完了整個閱兵式。1999年,那是我第一次看閱兵,那年我10歲,2009年的第二次看閱兵,那年我20歲。那時我就感慨,等到我下次再看閱兵的時候,大概已經30歲了吧,或許會陪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一起在看閱兵儀式。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用摺紙剪紙作品祈願和平
    9月1日下午,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在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區會議室內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會談之後,高卓堂、朱有芹和榮獲了臨沂市首屆「沂蒙最美退役軍人」的李鳳德一起,用紙摺疊和平鴿,並展示寫有「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的剪紙作品,緬懷先烈,祈願世界和平。
  • 小江軍科技:寒冬慰問抗戰老兵 真情傳遞溫暖人心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伍雪梅 王梅 綿陽報導)四川小江軍科技有限公司每月開展一次團建活動,在豐富員工們的業餘生活的同時,也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合進來,2020年正值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小江軍銘記歷史,十月團建組織觀看電影《金剛川》,十一月的團建更是格外的有意義——"慰問抗戰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