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
《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頒獎盛典》
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在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中
有兩名廣西人當選
他們就是——
楊科璋、黃大年
頒獎盛典視頻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楊科璋部分從24分05秒開始;黃大年部分從55分30秒開始。)
楊科璋——五樓墜落仍緊抱孩子的烈火英雄
頒獎詞:
有速度的青春,滿是激情的生命,熱愛這崗位,幾回回出生入死,和死神爭奪。這一次,身軀在黑暗中跌落,但你護住了懷抱中,最珍愛的花朵。你在時,如熾烈的陽光;你離開,是燦爛的晚霞。
楊科璋生前戰友劉創
2015年5月29日,廣西玉林市的一棟民房發生火災,有人員被困。消防官兵趕到時,大火已將二樓的木梯完全燒毀,救援人員只能從旁邊的民房樓頂繞進火場。
一名叫楊科璋的指揮員,帶著三名消防員率先爬上樓頂,自上而下展開搜救。楊科璋雖然只有27歲,卻是個有經驗的老消防,沒過多久,他就在五樓一間臥室的衛生間裡發現了陳麗和她的孩子們。
因為吸入過多的濃煙,一歲半的小女孩已經休克,再不轉移就會有生命危險,危急之下,楊科璋決定將小女孩先行轉移。
然而當救援快要結束的時候,戰友們突然發現找不到楊科璋和小女孩。原來,就在楊科璋的撤退路線旁有一個正在改建中的電梯井,遮擋井口的木板已經被火燒毀。濃煙中楊科璋不慎踩空,從五樓跌落。
戰友們發現楊科璋時,他仰面躺在地上,小女孩被他緊緊摟在胸前。由於楊科璋身體的緩衝,小女孩除頭部擦傷外沒有任何損傷,可楊科璋卻傷重不治。在生命最後一刻,他依然保持著抱孩子離開時的姿勢。
為了保護小女孩,他在墜落的過程中依然沒有鬆手。而 「大姐我救你女兒出去,你放心。」竟成了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楊科璋生前參與過200多次救援,和戰友們從生死線上搶救回160多條鮮活的生命。這一次,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最後一次救援。
楊科璋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7歲,可在大家心裡他並未走遠,他依然在某個地方,守護著他愛的人們。
黃大年——用生命叩開地球之門的海歸教授
頒獎詞:
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作祖國的棟梁。天妒英才,你就在這七年中爭分奪秒。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發光。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們的薪傳,永不熄滅。
黃大年同事於平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這是一位青年在大學畢業時寫給同學的一句話。他叫黃大年,那一年,他24歲。
26年後,黃大年成為了航空地球物理領域的頂級科學家,他主持研發的許多成果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那一年,他50歲。
就在這一年,我國開始實施千人計劃,得知這個消息後,黃大年說服妻子賣掉經營的診所,留下還在讀書的女兒,回到了母校吉林大學。
回國後的第6天,黃大年就與吉林大學籤下全職教授合同,成為第一批回到東北發展的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他帶著先進技術,重點攻關國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測儀器」。這種設備就像一隻「透視眼」,能「看清」深層地下的礦產、海底的隱伏目標,對國土安全具有重大價值。而這樣的高端裝備,國外長期對華壟斷或封鎖。
從零開始的黃大年,帶著研究團隊日夜奮戰。他出差始終趕最晚的那一程,這樣就不耽誤白天工作;同事經常兩三點鐘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務。
和家人聚少離多,讓黃大年心懷愧疚,他在朋友圈感嘆:「可憐老妻孤守在家,在掛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黃大年帶領400多名科技人員,成功研製我國第一臺萬米科學鑽——「地殼一號」,自主研製綜合地球物理數據分析一體化的軟體系統,提高國家深部探測關鍵儀器的製造能力。
2016年12月8日,黃大年因膽管癌住進醫院。即便在病床上,打著吊瓶的黃大年還在改方案,給學生答疑解難。
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逝世。眾多師生帶著傷痛和懷念,默默垂淚,悼念送別。
「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黃大年
楊科璋和黃大年
為國、為民
奉獻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不僅感動了廣西
更感動了全中國
請接受我們無限的敬仰!
大家都愛看
我出題你來猜!燒腦的廣西美食燈謎來了!
點讚│南寧一幼童掉落火車站臺,驚險時刻,女特警衝了上去……
秒入夏?別急!冷空氣又來光顧廣西了……
來源:央視新聞、廣西日報
編輯:張曉微
責任編輯:蔣曉伶
值班主任: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