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中國人民的心。武漢已封城兩周,全國確診數字還在持續上漲。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裡,出現了很多讓人感動的、讓人惋惜、讓人生氣的事情……
有很多閃閃發亮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01
這是一則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林醫生分享的故事:
2月3日凌晨2點,一位老婆婆獨自找林醫生做檢查。林醫生問她,為什麼沒有家人陪著?
她說,自己64歲的兒子確診了,住進了隔離病房,其他人怕傳染。她已經90歲,無所畏懼了。
婆婆的兒媳和孫子此時都在國外,嫁到外地的女兒回武漢過年,被困在家裡。婆婆覺得自己一把年紀,也不怕什麼,便來到醫院照顧兒子。
後來,這位婆婆找護士借了紙和筆,給她兒子寫了留言,並麻煩護士轉交給兒子500元,讓他託人買生活用品。
留言中寫道:「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
有個好消息是,婆婆已做檢查,肺部CT正常,沒有被感染。
不是90多歲無所畏懼,是母愛偉大!
02
一位老人來到派出所戶籍室,他是一位環衛工人,在櫃檯上放下一個紙包,工作人員起身詢問,老人只匆匆說了一句「在那個紙包裡包著。」隨後便匆匆離開。
工作人員打開紙包只見到一萬兩千元現金。
老人隨後被記者找到,面對採訪他只說道:「國家有困難,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寫我的名字,也不要報導我。」
03
武漢肺科醫院的陳軍,負責患者核酸檢測工作。
他說:「很累,但我不能退縮,外面還有那麼多人在等著這個結果。」
一次核酸檢測要用大約6個小時,他和同事要不間斷地工作12個小時以上。因為手部長期捂在橡膠手套裡,汗水無法排除,陳軍的手長滿了紅斑……
04
山東醫療救援隊抵達湖北黃岡,奮戰在抗疫一線。
為了穿上防護服,女醫生們集體剪掉長發:「我還想再短一些,剪個男孩髮型吧。」
奮戰在疫情一線,短髮的你們最美!
05
14歲女孩孫婉清的父母,都是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這個春節她被迫留守在家。她憂心父母,也滿懷希望。
春節前,孫婉清用200餘字文言寫了一封家書,傳遞著她對父母的問候和鼓勵,以及對這場疫情必勝的決心。
她寫下每一位醫生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託。」她也寫下自己堅定的信念:「我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06
馳援武漢的醫療救援隊中,有一支138名隊員的特殊隊伍——汶川醫療救援隊。
除了醫務者的天然使命,他們內心還有一個深埋的情結:
「08年汶川地震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來支援我們四川的時候,義無反顧,這次的疫情也是一樣,所有成都醫院都願意派出自己的救援隊。報名的人太多太多了,全是自願的。也算一個報恩吧。」
07
在黃岡集中收治點,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一名79歲的高齡老太太發病7天,病情很重生活不能自理。
她的女兒懇求醫生讓她可以陪伴自己的媽媽,就算被感染也絕不後悔,一切後果自願承擔:「我必須要陪伴在她身邊,哪怕被感染也絕不後悔。」
那份承諾書是如此沉重,因為它包含了生命無畏的勇氣和為愛無悔的讚歌。雖然不提倡這樣的做法,但卻這樣的女兒,讓很多人哽咽感動。
08
2月2日,江蘇江陰周莊鎮東林村一位73歲拾荒阿婆到村委會,欲捐9000元錢給武漢支援防疫工作,卻遭婉拒,阿婆當場急得嚎啕大哭。
據該村村書記劉金龍介紹,阿婆把自己撿垃圾辛苦攢的錢都捐了出來,總共捐了1萬元。
阿婆靠拾荒攢下的這一萬塊錢實屬不易,當地居委會人員心疼老人,一開始不忍收她的養老錢,但阿婆非常堅持,最後村委會把錢捐給武漢,支持武漢防疫工作。
09
武漢95後護士李慧提交了請戰書,她寫道:「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 字句鏗鏘。
她的父親在網上看到消息,才知道女兒在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抗擊疫情一線,忍不住給女兒打了視頻電話,一度哽咽,但他還是對女兒說:「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等你回家!」
女兒的請戰書和父親的回覆,讓我們明白何為大義,何為至親。
10
河南嵩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該縣竹園溝村聽說武漢疫情嚴重,想把村裡種的大蔥捐了。
由於找不到機械,村支書朱德林帶300村民手刨出10萬斤大蔥,村支書送完回來後自己隔離。
十萬斤大蔥夾雜在幾千萬、幾億的贈款中,可能並不是很起眼,可他們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本身並不富裕,這可能是他們能掏出來的全部了。
寫在最後:
我們正走過一個特別的季節,也正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
這些讓人淚目的瞬間,我們看到的不單單是感動,更是人性的光輝。這是一場戰爭,我們每個陷入疫情的人都是戰士。每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抗疫故事,都是這個特殊時期最寶貴的印記!讓我們一起加油,我們一起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