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20天: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2020-12-05 父母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中國人民的心。武漢已封城兩周,全國確診數字還在持續上漲。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裡,出現了很多讓人感動的、讓人惋惜、讓人生氣的事情……

有很多閃閃發亮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01

這是一則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林醫生分享的故事:

2月3日凌晨2點,一位老婆婆獨自找林醫生做檢查。林醫生問她,為什麼沒有家人陪著?

她說,自己64歲的兒子確診了,住進了隔離病房,其他人怕傳染。她已經90歲,無所畏懼了。

婆婆的兒媳和孫子此時都在國外,嫁到外地的女兒回武漢過年,被困在家裡。婆婆覺得自己一把年紀,也不怕什麼,便來到醫院照顧兒子。

後來,這位婆婆找護士借了紙和筆,給她兒子寫了留言,並麻煩護士轉交給兒子500元,讓他託人買生活用品。

留言中寫道:「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

有個好消息是,婆婆已做檢查,肺部CT正常,沒有被感染。

不是90多歲無所畏懼,是母愛偉大!

02

一位老人來到派出所戶籍室,他是一位環衛工人,在櫃檯上放下一個紙包,工作人員起身詢問,老人只匆匆說了一句「在那個紙包裡包著。」隨後便匆匆離開。

工作人員打開紙包只見到一萬兩千元現金。

老人隨後被記者找到,面對採訪他只說道:「國家有困難,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寫我的名字,也不要報導我。」

03

武漢肺科醫院的陳軍,負責患者核酸檢測工作。

他說:「很累,但我不能退縮,外面還有那麼多人在等著這個結果。」

一次核酸檢測要用大約6個小時,他和同事要不間斷地工作12個小時以上。因為手部長期捂在橡膠手套裡,汗水無法排除,陳軍的手長滿了紅斑……

04

山東醫療救援隊抵達湖北黃岡,奮戰在抗疫一線。

為了穿上防護服,女醫生們集體剪掉長發:「我還想再短一些,剪個男孩髮型吧。」

奮戰在疫情一線,短髮的你們最美!

05

14歲女孩孫婉清的父母,都是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這個春節她被迫留守在家。她憂心父母,也滿懷希望。

春節前,孫婉清用200餘字文言寫了一封家書,傳遞著她對父母的問候和鼓勵,以及對這場疫情必勝的決心。

她寫下每一位醫生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託。」她也寫下自己堅定的信念:「我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06

馳援武漢的醫療救援隊中,有一支138名隊員的特殊隊伍——汶川醫療救援隊。

除了醫務者的天然使命,他們內心還有一個深埋的情結:

「08年汶川地震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來支援我們四川的時候,義無反顧,這次的疫情也是一樣,所有成都醫院都願意派出自己的救援隊。報名的人太多太多了,全是自願的。也算一個報恩吧。」

07

在黃岡集中收治點,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一名79歲的高齡老太太發病7天,病情很重生活不能自理。

她的女兒懇求醫生讓她可以陪伴自己的媽媽,就算被感染也絕不後悔,一切後果自願承擔:「我必須要陪伴在她身邊,哪怕被感染也絕不後悔。」

那份承諾書是如此沉重,因為它包含了生命無畏的勇氣和為愛無悔的讚歌。雖然不提倡這樣的做法,但卻這樣的女兒,讓很多人哽咽感動。

08

2月2日,江蘇江陰周莊鎮東林村一位73歲拾荒阿婆到村委會,欲捐9000元錢給武漢支援防疫工作,卻遭婉拒,阿婆當場急得嚎啕大哭。

據該村村書記劉金龍介紹,阿婆把自己撿垃圾辛苦攢的錢都捐了出來,總共捐了1萬元。

阿婆靠拾荒攢下的這一萬塊錢實屬不易,當地居委會人員心疼老人,一開始不忍收她的養老錢,但阿婆非常堅持,最後村委會把錢捐給武漢,支持武漢防疫工作。

09

武漢95後護士李慧提交了請戰書,她寫道:「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 字句鏗鏘。

她的父親在網上看到消息,才知道女兒在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抗擊疫情一線,忍不住給女兒打了視頻電話,一度哽咽,但他還是對女兒說:「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等你回家!」

女兒的請戰書和父親的回覆,讓我們明白何為大義,何為至親。

10

河南嵩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該縣竹園溝村聽說武漢疫情嚴重,想把村裡種的大蔥捐了。

由於找不到機械,村支書朱德林帶300村民手刨出10萬斤大蔥,村支書送完回來後自己隔離。

十萬斤大蔥夾雜在幾千萬、幾億的贈款中,可能並不是很起眼,可他們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本身並不富裕,這可能是他們能掏出來的全部了。

寫在最後:

我們正走過一個特別的季節,也正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

這些讓人淚目的瞬間,我們看到的不單單是感動,更是人性的光輝。這是一場戰爭,我們每個陷入疫情的人都是戰士。每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抗疫故事,都是這個特殊時期最寶貴的印記!讓我們一起加油,我們一起共渡難關。

相關焦點

  • 我的抗疫故事|春節 疫情 感動
    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
  • 「薦讀」疫情期間,這些普通人的故事,讓我們感動淚目……
    信息各種各樣,讓人感動的,讓人難過的,讓人生氣的,讓人驚嘆的……一場疫情,像一個巨石砸入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一時間,沉渣巨浪翻湧。各路妖魔鬼怪紛紛現形,各種溫暖善良也頻頻顯現。我在複雜的情緒裡,一個個,記下了那些閃閃發亮的普通人。他們做的事,實在算不上經天緯地。但他們,值得我們銘記。每一個,都值得。
  • 2020, 海口這些瞬間感動無數人!
    無數人間溫暖充盈著我們的心房  細數這一路的點滴感動  2020  哪一個畫面  曾讓你忍不住熱淚盈眶  「疫」路上的「最美逆行者」  2020年初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  海南眾多醫務工作者紛紛「請戰」  舍小家為大家
  • 疫情爆發的這些天:「我不敢再看武漢人的朋友圈」
    這是一位來自武漢的90歲老婆婆,為了在定點醫院給自己已確診的65歲兒子要到一張床位,在醫院獨自守了整整五天五夜,兒子送進病房的那天,老婆婆要來紙筆給兒子留言: 「要活下來!」「我已經90歲了,早已經看透生死;但如果要帶走你,我不允許。」
  • 蹭網男孩開學了:疫情期間,他的勵志故事感動了不少人
    得知他的故事後,各地的網友紛紛獻愛心,一家足球俱樂部邀請他,疫情結束後到現場看比賽,姚晨和中國女足隊員還為他點讚、鼓勁!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的感動:萌萌噠bot #蹭網男孩開學了#現代版鑿壁借光!這些人以後一定是國家棟梁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加油!
  • 疫情中,這些陌生人,這些回憶,讓我感動
    作者 孫豔在這次全球規模的疫情中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其中不乏古怪離奇之事。疫情造成的生命流逝和財產損失讓人們停下忙碌的腳步,靜下心來審視匆匆的人生,感受生命的珍貴,對人有了更多尊重。疫情期間,我身處英國劍橋,禁足在窮閻漏屋,開始了漫漫未知的「lockdown」,腦中充滿了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既有「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痛苦思考,也有「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能為家人和這個社會做些什麼」的深層思索,但主題離不開天、地、人和家國情。
  • 【疫情下的陽光】英文故事展播 - 方艙醫院的後方,普通人散發的光芒
    ,各行各業加入抗『疫』戰線,他們中有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也有志願者、菜農、職員,我們在無數普通人身上看到光芒,也聽到了他們身上的故事。北京電臺小記者們,也記錄下疫情中的那些感人故事,並把它傳遞到你我身邊。
  • 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網友評出感動中國2020十大人物,大家認可嗎?
    最近有網友評選出了202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當然這並不是官方評選的,而是網友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選擇的,僅供大家參考。雖然這是民間選擇的,但是入選的每個人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都為抗擊病毒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
  • 金頂街街道:「疫情感動瞬間」社區故事書記講
    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 日前,為了更好的讓老百姓了解基層社工的工作,讓他們走進大家的心裡,得到更多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金頂街街道綜合文化中心開通線上直播間,邀請金頂街17個社區的書記、社工走進我們直播間,一起來講述疫情期間社工和老街坊的防疫故事。
  • 盤點25年疫情題材電影,當病毒成為主角,有這些新發現……
    25年來四大類疫情電影大盤點 回眸過往,對於疫情的思考,電影人從未缺席。1995年以後,以疫情為題材的電影成為災難片的一個單元發展至今,在疫情每次爆發時,那些經典的故事常會被再次提起、比對,甚至被驚為神作。
  • 武漢「封城」76天 機場塔臺這些「違規」通話卻感動了無數人
    2月13日、17日,空軍出動運-20、伊爾-76、運-9三型12架運輸機,飛行19架次,將第三批1600多名軍隊醫療人員和大批醫療物資運送至武漢。在不影響飛機起降安全的前提下,塔臺空管人員與機組之間通話,越來越具有感情色彩。2月15日 機場塔臺空管人員與運送醫療隊來武漢的機組通話空管人員:白鷺白鷺8787,證實看到引導車了。
  • 電影人談疫情防控阻擊戰:致敬「最美逆行者」
    電影人表示,在這場全民戰「疫」中,白衣天使英勇出徵,各行各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勇敢抗擊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生,也讓電影人對生命的意義有更多的思考。創作者表示,電影,與時代相互成就,擔負著記錄時代的責任。接下來,電影人將挖掘疫情阻擊戰過程中的好故事,堅持以人民為創作中心的創作導向,寫出更美、更好的電影故事。
  • 面對疫情,普通人可以做些什麼?
    今年的春節,因為一場蔓延全國的肺炎疫情,變的非同尋常。放完鞭炮,非典並沒有立即被擊退,江蘇的人說那個小孩出生在安徽,安徽的人又說是江蘇,一時間人心惶惶,浮言四起。今天的這場戰疫,比起17年前,形勢更為嚴峻,更要求全國上下能正人心,靖浮言。一線的醫護人員在從病魔手中救人,各地社區工作人員在逐戶排查流動人口,快遞小哥,清潔人員等依然堅守崗位。作為延遲復工呆在家裡的普通人,我們能做什麼?
  • 感動!北航專場,鞠萍主持,這場故事會讓人淚目……
    「傾盡全力救更多的人」作為自己的信條。一支支志願車隊在危急時刻誕生了這些駕駛員被人們稱為「生命擺渡人」>李思齊現場演講互動交流最鮮活最生動的教科書4位講述人是無數抗疫英雄的代表我算是幸運的一個,有很多機會講述我的故事,但很多隊員沒有這麼多機會。所以我就想把他們的故事畫下來,等疫情結束之後給他們一個小驚喜;有時候下班把畫下來的小故事發到隊員的微信上,他們看到之後都很感動,我就把所有人的小故事畫下來,做成一個小合集。
  • 廈門賣家的親筆信看哭武漢買家 疫情期間溫暖而感動的故事
    引發全國網友點讚熱議「就當我是你的鄰居……請接納我的不見外……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用最純樸的感情和眼淚,遠望您和家人們過著一段驚心動魄的日子……希望您能感受到我最真誠的祝福。」這封信是怎麼來的?背後有哪些感人故事?
  • 夜空中最亮的星——「中國網事·感動2020」二季度網絡感動人物...
    10日,「中國網事·感動2020」二季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結果揭曉。關鍵時刻綻放絢爛光芒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綻放光芒的剎那。在疫情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平凡普通人,也能書寫別樣感人故事。「95後」護士於鑫慧在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最緊張的時候,上演了一場「千裡走單騎」。
  • 一段感動無數人的人鳥不了情……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鳥不了情故事—— 話說克裡斯蒂安是一名鳥類研究學者,對於鳥類學的熱愛讓他將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這個領域之中。
  • 陳瑞被稱為「2006年令無數人感動的歌曲」
    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陳瑞,2006年演唱音樂人"楓林"的作品《白狐》,被稱為"2006年令無數人感動的歌曲"。陳瑞的嗓音極有特色,略微沙啞,滄桑中帶著淡淡的傷感,而又有磁性。聽她的歌,如同在寒夜裡看見煙火,讓人回味的不是綻放時的華麗和絢爛。更多的是幻滅後的寂靜和落寞。
  • 如果喪屍病毒爆發普通人應該如何生存?
    首先為了嚴謹的討論喪屍爆發,我們需要給爆發初期的喪屍做個定義(後期可能會發生變異或者進化)生物武器洩漏,前期病毒通過空氣傳播,潛伏期較長不知不覺中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只有少部分人類天然免疫,有一天病毒突然變異成為二代病毒
  • 長白時評:瞬間打造永恆 感動催人行動
    總有一些瞬間,讓我們難忘,因為這些瞬間打造了永恆;總有些感動,讓我們激動,因為這些感動催人行動。一場疫情,突如其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億萬人民凝聚起偉大的抗疫精神,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取得抗疫重大戰略成果。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抗疫期間,無數的瞬間讓我們終生難忘,釋放出永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