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40多攝氏度,志願軍是怎樣創造當代戰爭史上的奇蹟的

2020-11-23 騰訊網

長津湖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苦寒無比。這裡山巒起伏,森林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道路崎嶇險峻,氣候寒冷,最低溫度可達零下40攝氏度。

雪寒嶺常年積雪,荒山嶺杳無人煙,黃草嶺百草枯黃,死鷹嶺連凌空飛翔老鷹也能瞬間凍成冰塊……

可是,在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激戰。交戰的雙方是志願軍第9兵團和美軍的兩支王牌勁旅。

1950年,這一年,朝鮮半島奇冷無比。剛到10月底,長津湖地區已然大雪紛飛,氣溫驟降。到11月下旬,氣溫降到零下30攝氏度,風雪瀰漫,滿眼堅冰。

天空中,一架美軍運輸機極速駛來,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此時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裡邊。他透過飛機舷窗向下張望,除了白茫茫的一片,他什麼也看不到。

他喃喃自語:「如果在這裡的雪地上潛伏半小時的話,無論是什麼人都會被凍死的,當然也包括中國人」。

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就在他從飛機上俯視長津湖地區時,下面竟然潛伏著宋時輪率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

9兵團到達鴨綠江後,席不暇暖就入朝參戰了。雖說是倉促上陣,但指戰員們群情激昂,恨不得和美國鬼子早點一較高低。

等到進入戰場,戰士們驚愕萬分。這裡到處白雪皚皚,寒風如刀一般刮在臉上,戰士們身上只有薄薄的棉衣,根本抵禦不了肆虐的風雪。

對此,27軍軍史是這樣記載的:

武器裝備與後勤保障亦有嚴重困難,因倉促北上,部隊中一部分禦寒冬裝未及發齊,藥品、糧食及油料等物資短缺。但當前韓戰的嚴重局勢已不允許我軍再做充分準備。特別是當時正值寒流襲來,氣溫驟降,大雪飛舞。部隊頂風冒雪向預定作戰地區長津湖、赴戰湖一帶挺進,一路遇到許多始料未及的嚴重困難。對當地社會情況和行軍道路生疏,加上連日雪飛冰凍,部隊吃飯、宿營和行軍極為艱難,非戰鬥減員(主要是凍傷、凍病)大量出現,物資供應亦發生困難。

當時,9兵團每個班十多人只有一兩床棉被。漫漫冬夜,滴水成冰。戰士們將這一兩床棉被鋪在雪地上,十幾個人擠在棉被上互相摟抱著取暖禦寒。

時任27軍政治部保衛幹事的王明清回憶道:

1950年11月下旬,我們從臨江入朝後,連續五天五夜的急行軍,不少戰士被凍壞手腳、耳鼻,非戰鬥減員近三分之一。凍傷倒下的戰士自覺地爬到路邊,留出大路讓部隊前進。一位山東籍的排長,手指和腳趾都凍壞了,硬是咬著牙讓戰士拖著他向前爬,他說死也要死在戰場上。一位文弱秀氣的上海姑娘,是當初鬧進部隊來當護士的。現在她的臉和手都凍走了樣,紅腫破皮,兩條腿腫得上下一樣粗。同志們勸她撤回去,她說什麼也不幹,後來硬是拽著拉藥品的那頭騾子尾巴一步一滑地到達目的地,沿途美軍動用上千架飛機輪番轟炸,絲毫也未阻止我軍前進的步伐。

長津湖地區山勢高峻,道路奇險無比,運輸十分不易。美軍飛機狂轟濫炸,兵團百餘輛汽車沒過幾天便損失了大半,糧食、被服和彈藥無法運抵前線。為了防止敵機空襲,部隊不能生火取暖,越不能生火做飯,經常是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冰天雪地,饑寒交迫,志願軍戰士靠著堅強的意志苦苦支撐。

時任26軍77師231團報話機臺臺長的李志勇曾這樣回憶:

在山上,大雪有半米多深。野草、樹林,全被厚厚的大雪覆蓋,我們肚子空空,想挖草根野菜充飢也無法找到。我用小刀剮了塊樹枝,放在嘴裡嚼了嚼又苦又澀,嘴發麻,趕快吐了。這裡的氣溫在零下40攝氏度以下,手碰到鐵的部件,皮膚就會粘在上面。土凍得和石頭一樣堅硬。……天亮後大批敵機貼著樹梢作超低空飛行偵察,盲目地向樹林裡掃射。我們都反穿大衣白色的裡子朝外,敵機沒有發現我們。這一天我們又粒米未進。到了晚上為了取暖避風,我們幾個人的背包都放在雪地上,背靠背地坐在上面。饑寒交迫,個個都凍得縮著脖頸直打哆嗦,根本沒有辦法入睡。一夜過來,手腳都凍得紅腫麻木了。

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志願軍攻堅克難,經過200多公裡的徒步行軍,躲過了美軍全天24小時不間斷的空中偵察,極其隱蔽地進抵長津湖地區,埋伏在預設戰場。戰後,就連美國輿論界都驚呼這是「當代戰爭史上的奇蹟」。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志願軍這樣做,竟被譽為「當代戰爭史上的奇蹟」
    一直以來,西方軍隊對中國軍隊投入朝鮮戰場時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嘆服不已,稱之為「當代戰爭史上的奇蹟」。同日,西線四十二軍發生了一起小災難,十多個連步槍都沒配全的運輸戰士誤入南朝鮮軍陣地,大部分被俘。 南朝鮮第一軍軍長金白一見到這些中國軍人時十分震驚,他和志願軍打了兩天,吃了無數的癟,還一直以為對手是朝鮮人民軍。金白一不敢怠慢,馬不停蹄地把這批戰俘送到了東京審訊。
  • 【追尋先烈足跡】長津湖戰役|「氣多」戰勝「鋼多」的殊死之戰
    這裡每年10月下旬開始進入冬季,至11月下旬白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多度,夜間氣溫則達零下40 多度,作戰環境十分險惡。除了惡劣的自然條件,第九兵團還將面臨著裝備精良、機械化武裝的對手。侵入長津湖地區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是美國最精銳的部隊,二戰中他們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衝繩島戰役中戰功赫赫,號稱「常勝師」,被稱為「美利堅之劍」。
  •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軍事科學院特聘首席專家何雷說,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力量源泉及其獲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偉大的抗美援朝鬥爭的正義性。正是因為正義之戰,志願軍將士才會有愈戰愈勇的旺盛鬥志和高昂士氣,才能不斷創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爭奇蹟。
  • 李奇微: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這是為何?
    連聯合國總司令李奇微都說到:"志願軍是最兇狠的鬥士,也是最文明的敵人"。前半句已然成為一種共識,歷經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我軍創造了戰爭史上一個個奇蹟,已湧現出許多戰鬥英雄。首先因為我軍有一位睿智的領袖毛主席,"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出政權"等,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國家才得以統一,人民才能當家作主。
  • 李奇微為何說: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
    連聯合國總司令李奇微都說到:"志願軍是最兇狠的鬥士,也是最文明的敵人"。 前半句已然成為一種共識,歷經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我軍創造了戰爭史上一個個奇蹟,已湧現出許多戰鬥英雄。
  • 韓戰長津湖戰役,面對敵強我弱,志願軍戰士如何戰勝敵人?
    1950年11月24日,朝鮮北部長津湖地區一片冰天雪地,氣溫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可是美軍王牌陸戰第一師師長奧利弗·史密斯的心情,卻無法冷靜反而是非常煩躁。而這種煩躁,隨著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勢如破竹,一路向北越來越強烈,於是他命令部隊暫時停下前進的腳步,就地紮營。讓工兵修建了一個簡易機場。事後證明,他的做法非常正確。
  • 「中國最冷小鎮」呼中最低氣溫跌破零下40攝氏度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4日電(記者馬曉成)記者從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獲悉,12月13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大興安嶺呼中區氣溫跌至零下40.9攝氏度,迎來今年入冬以來最低氣溫。極寒天氣中的小鎮。新華社記者 馬曉成 攝據呼中區氣象局局長吳淑琴介紹,13日8時,呼中鎮農田小氣候站測得氣溫零下40.9攝氏度,為今冬以來首次突破零下40攝氏度,預計未來幾天當地還將持續低溫。今天早上,呼中區還出現「凍霧」景象,空氣中的水蒸氣仿佛一層白煙,能見度只有二三十米,許多行人的睫毛上都掛上了霜,呼瑪河兩岸也出現美麗的霧凇景象。極寒天氣中水蒸氣似乎都被「凍住了」。
  • 為何中國軍人開的米格-15多了一發炮彈?志願軍飛行員的回覆震撼人心!
    為何中國軍人開的米格-15多了一發炮彈?志願軍飛行員的回覆震撼人心!>就這樣,朝鮮戰場上空,成為現代空軍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噴氣式戰機的角鬥場。勢均力敵的兩種飛機,在米格走廊上空展開激戰。
  • 零下30-40攝氏度環境下哈弗F7x發生多起自燃事故
    【有駕 資訊】我們從海外媒體獲悉,哈弗俄羅斯粉絲俱樂部的官網論壇中爆出多起疑似哈弗F7x自燃事故,但事故原因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答覆。從海外曝光的視頻和圖片來看,發生自燃的車型均為哈弗F7x,並且車輛起火位置位於底盤後部下方,其中一臺事故車起火點燒穿了後排座椅。
  • 英雄兒女驅虎豹——致敬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青春方陣
    11月25日黃昏,志願軍的西線反攻在漫天飛雪中開始。那是戰爭史上少有的一次內外雙重迂迴作戰。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面對的是年長他兩輪的美軍「進攻專家」沃克。兩支戰功卓著的部隊——第38軍和第40軍承擔穿插突擊重任。前者,是在平津戰役中參與39小時攻克天津城的「攻堅勁旅」;後者,是跟隨韓先楚從東北徵戰到海南島的「旋風部隊」。
  • 央視劇評 |《刀鋒》:一部震撼人心的高像素戰爭畫卷
    德國軍事家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認為:在戰爭中,物質因素只是刀柄,精神因素才是刀鋒。可見,要贏得勝利,精神因素更加重要。要在朝鮮戰場上,打敗裝備優良的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確實就如毛澤東所說經典的名句:「美軍是鋼多氣少,而我軍則是鋼少氣多。」《刀鋒》在片中細緻入微地展示了雙方的鋼與氣孰多孰少。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丨長津湖 松骨峰 長使...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丨長津湖 松骨峰 長使英雄淚滿襟 2020-10-23 22:07:36
  • 復興號高寒動車組 可適應零下40攝氏度的運行環境
    復興號高寒動車組 可適應零下40攝氏度的運行環境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1年01月07日 13時55分
  • 是他們,創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蹟!
    作為防沙治沙的先行者,40年來,王有德帶領林場職工,用腳步、用雙手、用頭腦、用堅持不懈的精神,在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建起了一道東西長48公裡,南北寬38公裡的綠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沙漠南移西擴的步伐,創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蹟。
  • 零下40攝氏度 現實版「我跟大王去巡山」來啦
    新華社哈爾濱1月14日電題:零下40攝氏度 現實版「我跟大王去巡山」來啦新華社記者管建濤、徐凱鑫、王建威「大王叫我來巡山,我把各處轉一轉……」凜冽的寒風,裹挾兩個人的笑聲,在零下40攝氏度的山林間迴蕩。
  • 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是什麼?中美兩軍血腥之戰
    1950年11月26日,奧利弗·史密斯身處 朝鮮 零下30攝氏度的冰天雪地中,心情很煩躁,他很想快速結束戰爭回家過聖誕節。 作為美軍王牌陸戰一師的師長,史密斯總是很急躁,9月15日就在北朝鮮人民軍隊眼看把南朝鮮和駐韓美軍逼入大海的時候,聯合國總司令麥克阿瑟美軍從 仁川登陸 ,將北朝鮮人民軍攔腰切斷,並受到重創!
  • 24億年前地球赤道地區的溫度在零下40攝氏度
    感謝UFO未解之謎的投遞目前,地球上的熱帶地區溫度基本達到30攝氏度,但是在24億年前,赤道地區的溫度與北極不分上下
  • 北半球創紀錄最低氣溫公布 零下69.6攝氏度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24日發表了題為《氣候科學家在格陵蘭島發現新的創紀錄低溫》的報導,在北半球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天過後,深入分析氣候記錄資料的聯合國研究人員有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發現:1991年12月22日,格陵蘭島冰蓋上的一個偏遠氣象站錄得零下93.3華氏度(約合零下69.6攝氏度)的溫度
  • 北半球創紀錄最低氣溫公布 零下69.6攝氏度!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24日發表了題為《氣候科學家在格陵蘭島發現新的創紀錄低溫》的報導,在北半球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天過後,深入分析氣候記錄資料的聯合國研究人員有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發現:1991年12月22日,格陵蘭島冰蓋上的一個偏遠氣象站錄得零下93.3華氏度(約合零下69.6攝氏度)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