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量子波動速讀」的視頻在社交網絡上流傳甚廣,視頻中,一名坐在教室裡的學生以極快的速度不停翻書,培訓機構稱這是基於量子糾纏的複雜原理,讓學生掌握速讀技巧。掌握技巧後,閉著眼睛也能知道書中內容。
這樣的解釋迅速引發了網友熱議,有網友將上這種培訓班稱為家長在交「智商稅」。但實際上,這種「超能力」課程在市場上存在已久。
除了此次引發爭議的「量子波動速讀」外,記者梳理發現,有機構或企業以腦力開發、人腦建模、全腦開發等名目進行培訓或銷售相關儀器。多個相關機構都在官網介紹中,號稱通過課程培訓或儀器輔助,能開發激活全腦潛力,達到提升記憶力、專注力等效果,能有效提升學習成績。深入了解後,這些機構往往又會打出「一目一頁」、「蒙眼識字」、「蒙眼辨色」、「天人感應」等噱頭,以快速提升孩子各項能力為概念吸引家長。
另據過往媒體報導,「全腦開發教育」行業的頭部企業「腦立方」,就是以「蒙眼辨色」吸引學生家長。2017年,腦立方相關課程被曝光,一時引發輿論關注。隨後,腦立方位於上海的總部被上海政府部門叫停。但相關的教育培訓並沒有在市場上消失。
南都記者在對深圳類似機構的走訪過程中,也被介紹了類似的超感知能力,業內稱為HSP(Heightened Sensory Perception高等感覺認知)或其它近義名詞。即使近期「量子波動速讀」將這類「超能力」培訓再次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多個類似的培訓機構依然在正常營業,也仍有學員在上課或諮詢。
深圳有機構提供波動速讀課,宣稱可整頁掃描讀書
一家名為潛腦開發教育(深圳)有限公司的官網顯示,其提供「ESP超級感知」、「潛腦波動速讀訓練課程」等課程。其中,波動速讀是快速將文字轉換成圖像的信息處理方式,並被形容為 「就好像在大腦裡放電影一樣」、「是整頁整頁的掃描」。
據官網介紹,「潛腦波動速讀訓練課程」的訓練結果為:「1—5秒鐘『掃描』一頁書,一目十行,文字以『光波』的速度感知並傳入大腦中,迅速轉化成栩栩如生的圖像,5-15分鐘看完一本書,並能複述主要內容80%以上,普通學生看一本書的時間,我們的孩子能看幾本到十幾本 !」
記者以加盟商的身份致電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波動速讀這項技能主要是針對小孩,成年人很難做到。公司面向5歲到18歲的少兒,目前深圳學生年齡大多在10歲到15歲之間。課程收費大概在一萬多元,共18次課,每次3個小時。經換算可知平均每小時收費在185元到300多元之間。
當記者詢問,機構老師是什麼來頭,是否靠譜,該負責人表示,「我覺得老師的來頭,靠不靠譜,這些都是虛的……你應該問我們教的學員到了什麼情況,平時能不能把老學員拉回來給大家展示一下,我覺得這個比什麼來頭啊,專家啊管用多了。」
那麼厲害的「老學員」可以到什麼程度?該負責人表示,通過圖像式記憶,將文字轉換為圖像,有學員可以把一本成語字典背下來。「(通過將文字轉換成圖像來記憶)全腦開發整個行業都是在做這個東西,不僅是我們公司在做。」
該負責人稱,其實很簡單,並不複雜,「只要學員簡單,家長簡單,我教起來就簡單。如果學員複雜,家長也複雜,我就沒有辦法去教。」 該負責人稱,其公司學員中最好的例子是「一目十八行」。
培訓機構:能請來「天人師」,跟家長很難解釋清楚
許靜(化名)是深圳一名學生的家長,她告訴記者,自己曾親眼看到過接受了類似培訓的孩子是什麼狀態。去年夏天,她帶孩子到深圳中心書城看書,遇到一個女孩坐在書城裡不停地迅速翻書,女孩的媽媽在一旁,拿著許多本書等著遞給女孩。出於好奇,許靜主動上前和這對母女交流,「她媽媽當時就和我說了有這種腦力開發課程存在,他們家交了3萬多元去學」。許靜在現場對女孩進行了隨機測試,「我拿起她看過的書,隨便問了一個內容,但她也說不出什麼東西來」。
此後,許靜又親自去了一趟這位母親所介紹的培訓機構了解情況。在現場,有工作人員給她的孩子發了一份材料,「他們說讓孩子先看,看一會兒紙上的字就會浮起來,然後腦袋裡就會出現一個小人,這個小人會幫你完成很多事情」。許靜回憶,當時不少孩子都說自己看到了小人,包括她的孩子,但奇怪的是,現場的大人沒有一個看到了這所謂的「小人」。回到家以後,許靜再次詢問自己的女兒是否真的看到了小人,女兒告訴她,自己其實沒看到。
記者隨後也聯繫了許靜所說的培訓機構,一名江姓老師在電話中表示一目十行甚至一目一頁只是自己課程的副產品,是最沒有意義的,反而卻是家長們最看重的。江老師表示,通過課程可以讓孩子跟心靈對話,懂得萬物都有靈性,能請來「天人師」,跟家長很難解釋清楚。
記者體驗「人腦建模」培訓:盯著圓圈看,看久了會暈
記者以給孩子報名學習的名義來到這家位於車公廟東海花園的培訓機構。一間住戶的客廳被改造成上課的教室,當中擺放了幾排座椅,由於未到放學時間因此還沒有學生來上課。
接待記者的江老師展示的教程顯示,課程名為「人腦編程建模」,他表示課程不教任何知識性內容,孩子通過配套教材進行反覆練習,就可以提高孩子的翻書看書速度,一目十行甚至是一目一頁。
記者翻看這本教材,發現內文是一些印刷模糊的圓圈、漢字偏旁、大小不一的漢字、短的文章等。隨後記者提出要體驗教學過程,江老師讓記者盯著第一頁的一排排的圓圈看,並詢問記者的感受。記者表示,看久了圓圈眼睛疲勞,會出現重影等情況,江老師則表示每個人看到的現象都不一樣,這是由於每個人的大腦認知都不一樣,平時上課就是這樣來訓練孩子的。
據了解,這樣的訓練課程收費39600元,每天上課時間是晚上的六點半至八點半。記者詢問江老師是否有相關資質,他表示此前是一名體育老師,有教師資格證,後來轉行做培訓,而這個課程則是家傳的。
使用器材激活全腦,打開松果體可感應文字、顏色
通過檢索,記者還發現了一家銷售名為「智慧加倍」全腦開發儀器材的深圳公司。官網宣稱,通過使用器材,可以讓孩子快速提高記憶力、專注力、觀察力等多種能力,還能發展加強超五感能力(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最終的效果不僅僅是讓孩子提高成績,甚至還可以掌握蒙眼感應讀書、識字、辨色等「特殊」能力。
相比較之下也不難發現,雖然原理和方法有所不同,但這款全腦開發儀宣稱可達到的效果,實際上與量子波動速讀、人腦建模培訓等腦力開發課程大同小異。
暗訪過程中,「智慧加倍」全腦開發儀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款器材現有標準版和加強版兩個型號,售價分別為6800元和9800元。器材採用了中美專家共同研發的技術,通過播放包含2000餘種聲音的腦波音頻,激活左右腦,以達到全腦開發的效果。
交談期間,記者佩戴了這款耳機形狀的器材,音筒中播放著低沉的嗡嗡聲,隱約還可以聽到水流、鳥鳴等聲音。銷售提示,一般成年人只能聽到五六種聲音,但兒童卻可以聽到十餘種,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便可以聽到更多種類的聲音,效果也隨之明顯。
該銷售介紹,器材的使用方法也頗為簡單,只需每天在睡前讓孩子佩戴器材,效果逐月會有體現。比如促進睡眠、解決尿床、提高記憶力和成績、增強孩子智商、情商等。銷售告訴記者,最為神奇的還有,使用器材可以激活人腦內的松果體,甚至可以達到感應文字、顏色等功能,但同時他也表示,這個功能很多人無法接受覺得太過玄幻,只是私下跟客人講一講。
廠家批發全腦開發儀單價500元,訂購200臺可協助培訓「樣板」兒童
記者隨後又檢索關鍵詞「全腦開發儀」,並找到了一家位於深圳寶安的電子廠商。一名張姓經理明確表示,工廠可生產各類型的全腦開發儀,記者可選擇作品牌代理亦或是生產自己的貼牌產品,200臺儀器起訂,均價500元每套,包含包裝盒說明書等。記者詢問產品播放的音頻有何特殊之處,張經理則表示,耳機播放的都是相同的音頻,拿貨只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外觀即可。
此外,張經理又通過微信向記者發送了產品附贈的銷售手冊,以及幾個孩子表演蒙眼玩魔方、快速翻書閱讀等視頻。他告訴記者,廠家還可以提供諸如此類的「效果」培訓,由記者找一些孩子進行訓練即可達到視頻中的效果,在銷售過程中可以做「樣板」使用。
記者質疑這些效果的真實性,對方未有正面回答,「難者不會會者不難,一天,培訓一天就能出效果。」張經理說。
腦力培訓、器材仍不乏家長響應
只去了一次「人腦編程建模」培訓現場的許靜告訴記者,當天就有幾名家長繳費上課,而她始終覺得這是一個騙局,沒有掏錢上課。直到現在,這個機構的老師還會時不時發些宣傳材料給許靜,在那些宣傳視頻裡,孩子們都以幾乎一目一頁的速度讀書。
記者也聯繫到了許靜在中心書城遇到的這位家長。該家長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2018年在該機構上課,「老師要求識字500以上才行,孩子資質好的效果快」。她認為,孩子接受了這樣的訓練後是有效果的,看書速度提升了,可以達到「一目一頁、吸收80%」。當記者詢問其上課方式時,她表示自己是天天陪著孩子學的,就一本練腦速的書進行訓練,最快的孩子一個月就能學成,慢的則需要半年。
此外,在「智慧加倍」全腦培訓儀的家長群中,記者看到每天都有家長拍攝孩子使用器材時的視頻進行打卡。該公司的宣傳圖片中,也有不少家長之間的微信對話及分享,家長表示使用了器材後,孩子成績提升,也正在進行蒙眼感應讀書、辨色等能力的訓練。
但據公開信息顯示,這家銷售「智慧加倍」全腦培訓儀的公司也曾因儀器效果問題發生過訴訟。一名家長因使用儀器後並未達到宣傳效果為由將該公司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顯示,涉案產品上沒有標明任何關於生產廠商、生產地、生產日期等信息,被告亦未提交相應證據證明其銷售產品的合法來源,判決該公司全額退回貨款。
神經科醫師:松果體通過訓練可開光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針對諸如「量子波動速讀」等培訓機構宣稱的通過上課就能到達激活大腦,讓學習、記憶等能力得到提升,甚至還可以掌握蒙眼感知等神奇技能的說法,南都記者聯繫採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李中。
李中表示,學習是一個心理、行為、認知、記憶等綜合的一個高級神經活動,同時也會受到經驗、情緒等的影響,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掌握學習的知識,也是需要經過記憶、提純、再加工和修飾的一個過程,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個方法或者是一些刺激就能得到快速提高。哪怕是瞬時可以記憶,但不經過反覆的鞏固,也會很快遺忘。
針對眾多機構宣傳的激活松果體,獲得神奇能力的說法,李中表示,松果體其實只是調節生物節律的一個中樞,跟人體的睡眠、飲食、情緒等息息相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早期關於松果體的傳說中,稱通過訓練可以開光,顯然沒有科學依據。此外,李中還表示,松果體可調節人的情緒間接影響到學習的過程,但與學習關係更加密切的應該是海馬體以及相關的大腦皮層,如果說單一個器官就可以影響到整個學習過程,顯然太過絕對。
教育專家:追捧神童培訓體現家長「教育焦慮」,培養孩子需遵循科學規律
「高效的記憶方法是可以通過掌握大腦認知規律,並在長期堅持訓練下習得的,而「量子波動速讀」打著培養孩子記憶方法的旗號,顯然有違教育基本規律之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研究員王依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深圳地區也存在著諸多類似的教育機構或企業,如通過運用高深學術概念如「超感知能力」(HSP:Heightened Sensory Perception),以提升兒童記憶力、進行全腦開發等名目進行培訓或銷售相關儀器。對此,王依杉表示此類教育培訓機構其實在全國範圍內屢見不鮮且收費高昂,仍不乏有家長群體的追捧。
一方面,從家長角度,對「量子波動速讀」、「天人感應」、「神通速成」等培訓的追捧,王依杉表示,體現出了家長典型的「教育焦慮」。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態,導致其忽視了基本的科學常識和教育規律,想以這樣看似「捷徑」的方式,幫助自己的孩子在當前普遍競爭的高壓環境下取得優勢。
另一方面,從市場監管角度,王依杉認為還需進一步查明量子波動速讀培訓「5分鐘讀10萬字」的標語口號是否已涉及到虛假宣傳。如果是虛假宣傳,則會誤導家長群體的選擇,從而助長焦慮之風,擾亂市場秩序。教育部門應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所提要求,有所作為,回應爭議,並對不符合規範的部分進行相應地整改。
談及對家長群體的建議,王依杉表示,家長首先需要尊重科學和教育規律,在給孩子選擇課外培訓班時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切不可盲從。其次,家長應當減少焦慮的心態,培養孩子需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要想著「一步登天」,總想著走學習的「捷徑」。最後,家長還需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充分了解孩子的興趣需求並加以引導,順應其成長發展的規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
統籌:南都記者 程昆
採寫:南都記者 吳靈珊 賀如妍 程昆
攝影:南都記者 顧威
轉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