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暑期培訓:傳統課輔培訓火爆 新興特色培訓漸熱
暑假期間,一些學生參加機器人培訓課程。
暑假,書店的少兒專櫃是小讀者們的地盤,在中心書城,許多孩子在家長陪伴下一坐就是半天。
隨著暑假來臨,深圳的暑期培訓市場也熱了起來。今年的深圳暑期培訓市場有啥特點?記者日前走訪發現,傳統課輔類培訓仍佔據暑期培訓市場主流地位;與此同時,科技素養、茶藝、情商、野外生存、創意手工等特色化培訓課程受到家長青睞,「分羹」暑期培訓市場。有些特色課程價格不菲,動輒一節課達二三百元。業內人士建議,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特色培訓機構時,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他們的想法,不要隨大流。
■課輔類培訓
有機構「一位難求」 有機構延長營業時間
不少學生利用暑期進行學科課程的補短、提高或提前學習,因此使得傳統課輔類培訓仍佔暑期培訓市場主流,一些老牌課輔機構甚至出現「一位難求」,報名名額被家長「秒搶」的情況。在位於羅湖區的一家老牌培訓機構,記者看到幾乎所有的教室內都在上課,走廊外也站滿了等待上課的學生及陪同的家長,有的學生下課後在走廊上匆匆吃個外賣,又投入到學習中去。「孩子在學校數學學得有點吃力,擔心不補的話,新學期跟不上。這裡的學位很緊張,放出學位後說『秒搶』一點不誇張,我們比較幸運,搶到一個。」孩子讀小學五年級的朱女士說。
記者以家長身份電話諮詢了多家知名課輔機構,他們普遍表示今年暑期學科培訓依然很火爆。一家機構的工作人員介紹,為滿足暑期大量學生補課及提前學習新學年課程的需要,他們在課程類型和上課時間安排上都做了調整。比如該機構將暑期營業時間延長,調整為早上8時半至晚上9時半,這一時間被分成了四個培訓時段,每個時段2.5小時,連中午12時至14時半這段時間都被利用起來。2.5小時的學習時間又被分成3節課,每節課45分鐘。學生根據所報課程,每天從中選擇一個時段進行學習。1期課程為期10天,每天3節課,費用為2420元。
上述機構工作人員介紹,從7月10日到8月28日,同一門課程按10天一期開設,總共會開設四期,目前第二期的報名即將滿額。很多學生報了不止一門培訓課,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傳統類培訓
招生遭「分流」 部分機構做課程創新
課輔類培訓的地位難以撼動,除此之外的一些傳統類培訓課程,則面臨著較大的市場競爭。市少年宮影視表演類培訓課程已開辦多年,包括影視劇表演和播音主持兩大類。今年的暑期課程分為三期,每期10天。首期培訓已在7月14日結束,第二期計劃將於18日開課,目前還在招生中。
「今年報名情況一般,明顯沒有往年火爆了。」一位課程招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大家能選擇的暑期培訓越來越多了,很多家長還是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記者從招生簡章上看到,影視表演類課程主要面向5到10歲兒童,一期課程費用在600元到900多元不等,包含了10次課共20課時。相對於動輒一兩千元的新興特色培訓課程,這樣的價格雖已算低廉,但從招生情況來看,還是受到了特色課程不小的衝擊。
為了贏得市場,一些培訓機構在原來課程的基礎上作出創新。在市少年宮五樓的綜合類培訓課程諮詢處,記者既看到了少兒英語、拉丁舞等傳統培訓課程,也看到了幼兒情商班、創造力寫作等較為新穎的特色課程。
「我們之前就有『小小機械師』『小小工程師』等與機器人相關的培訓課程,今年對以往的一些課程做了創新,比如今年的少兒國學、少兒情商、奧爾夫音樂等課程,這些都是針對現在家長和孩子的培訓需求新做的。現在的培訓課程類型多了,老是做之前那些傳統的(課程)肯定不行了,還是得順應市場需要。」綜合類培訓課程的工作人員說。
記者看到,該機構少兒情商班,學生主要是6歲到12歲的兒童,總共16次課,費用為1200元。課程負責人表示,該情商課的主要內容就是藉助遊戲等心理訓練手法,讓孩子認識自己和他人,學會情緒的表達與控制,提升孩子的壓力承受能力,培養自信心,「課程目前報名情況還不錯」。
■特色類培訓
茶藝廚藝野外生存 特色培訓「應有盡有」
「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激發青少年的創意與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與空間想像力,成就『未來的科學家』。」這是一家以機器人培訓為主的教育機構打出的宣傳語。該機構課程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第一期培訓早已報滿並開課,二期課程目前也在火熱報名中。「因為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動手、邏輯思維等能力,我們也建立了完備的課程體系,所以招生情況不錯。」
據介紹,該機器人培訓課程按學生年齡和課程主題分為五個不同的等級,招生對象主要為4歲至12歲的兒童,學習內容包括了解各類常見的機械結構、搭建生活中的各種設備、了解馬達、軸承連接技巧、製作機器人模型等等,目的是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該課程一期持續1個月,12次課,每人收費1200元。
記者看到,不時有家長帶著孩子前來了解諮詢該課程。還有三四十位家長坐在休息區長椅上等候孩子下課。家住羅湖的家長林女士說,她以前會給女兒報舞蹈、繪畫等課程,今年因為同住一個小區的幾個小朋友都說對機器人感興趣,就一起報了名。女兒每次很積極地來上課。在林女士看來,通過該課程多鍛鍊下動手、思維等能力,對孩子而言是很不錯的選擇。
在中心書城二樓一家主打思維訓練的店內,記者看到有20多個孩子被分成兩撥,一部分在玩七巧板、九連環等益智類玩具,另一部分則圍坐在一名年輕老師身邊,人手一個魔方,學習魔方課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暑假以來,來這裡報名上課的學生多了起來,益智類手工課主要針對的是3歲以上的小朋友,而魔方課則以一年級以上的小學生和中學生為主,「每天大概會有30多個學生來上魔方課」。魔方課一期共8次課,收費2480元,有專業老師現場教學。
在同一層樓的一家「手工藝術坊」內,記者看到了10多個父母正在陪著孩子一起做黏土。「我們在暑期推出了兒童黏土課程套餐,1期課程5次課,可以做五件作品,收費600元,會員還可以再打折,有專門老師現場教小朋友做。現在推的是一套以『冰激凌』為主題的課程,小朋友可以用黏土做刨冰、蛋糕、冰激凌等甜品,目前挺受歡迎的。」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寶安區一家機構則針對4歲—13歲孩子推出暑期茶藝班,共14個課時,親子班收費3160元,孩子單獨上課費用為2160元。課程實行小班化教學,6個孩子一班,自推出以來已招滿4個班。
記者了解到,深圳暑期的特色培訓課程種類繁多,例如福田區一家機構面向8歲以上兒童推出暑期廚藝培訓課程,一整套課程共包含18次課,收費2980元;南山區一機構針對10歲以上兒童推出少兒攀巖培訓課程;還有機構針對7歲—12歲學生推出野外生存能力培訓,7天課程收費5999元。
【延伸閱讀】
特色培訓為什麼這麼火?
暑期特色課程為何會受到青睞,對此深圳教育培訓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深圳大學王慶國教授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特色課程與傳統培訓課程相比,對兒童心理的考量會更多,課程也融合了更多「玩」的因素,與孩子愛玩的天性更加貼近。同時,這些課程也不同於文化課培訓,沒有課業和考試負擔,孩子們學起來更輕鬆。特色課程首先獲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即使價格不菲,家長也願意為此買單。
二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不再只看重成績,高情商、動手能力強、能靈活處理人際關係以及具備良好的抗壓能力等,將會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環境,而這些特色課程恰恰滿足了孩子在這些方面能力提升的需要。
三是從實際出發,越來越多的家長未來會考慮送孩子出國讀書,而國外學校申請普遍會看重孩子在文化課成績外的能力,尤其是參加科技競賽、公益活動以及具備一些特長等等,這些往往會為孩子將來的出國深造加分。
「社會越來越多元化,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反映在教育上,更注重個性化、定製化,所以教育培訓市場出現多元化的服務以及領域更加細分是必然,也是趨勢。」職業規劃導師、深圳市前海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超說。
記者採訪多位家長發現,他們為孩子報讀特色培訓機構,主要是想挖掘或者培養孩子某一方面的潛能,家長們在選擇時也較為理性。「現在培訓這麼多,孩子自身的興趣還是放在首位的,比如我兒子在家喜歡玩『樂高』,我們就選了機器人班。」家長王先生說。
暑期培訓課程怎麼選?
面對種類繁多的暑期培訓課程,家長們在為孩子做選擇時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王慶國建議家長首先應考慮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綜合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情況來做考量。他提醒,目前不排除有部分培訓機構不具備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合格的師資配置,只為了追逐利益而跟風開班,這樣的培訓不但課程內容和效果難以保證,還會存在培訓機構「突然跑路」的風險,所以家長在做選擇時還需多了解培訓機構的背景和資質,選擇在相關領域更具權威和實力的培訓機構。
李超也建議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特色培訓機構時,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他們的想法,不要盲目隨大流,「如果孩子對機器人不感興趣,那就算花再多錢也不行,還有可能讓他們產生厭學心理」;確定好領域選擇具體機構時,一定要了解該機構的資質、在行業內的地位、此前是否做過相關活動或項目、有無跟官方合作背景等,另外也可以找此前在該機構學習過的學生更細緻的了解,然後再作出判斷和選擇。
(責編:陳育柱、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