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學術期刊影響因子:最高187,《科學》為37.2

2020-12-03 澎湃新聞

最新版學術期刊影響因子:最高187,《科學》為37.2

澎湃新聞記者 王盈穎

2017-06-15 22:29 來源: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6月14日,科睿唯安發布了最新版《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引文索引資料庫(Web of Science)中各大學術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出爐。

美國《臨床腫瘤雜誌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因主要發表臨床診斷標準,影響因子蟬聯第一,為187.040。《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居二,為72.406。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期刊《細胞研究

Cell Research

》影響力穩步增長,由之前的14.331漲為15.606,在亞洲同領域學術期刊中排名第一。

為人們所熟知的一些期刊中,《柳葉刀

The Lancet

》2016年影響因子為47.831,《自然

Nature

》為40.137,《科學

Science

》為37.205,《細胞

Cell

》為30.410。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是國際上通行的一項期刊評價指標,衡量的是一本學術期刊的影響力。根據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最新發布的2016年影響因子是該期刊2014年和2015年所發表的論文在2016年的總被引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所發表論文總數。

影響因子前20的期刊(註:僅供參考,不同領域的期刊,影響因子無法直接比較)

自1973年以來,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每年會發布前一年引文索引資料庫的引用數據。其旗下擁有「科學引文索引,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等知名品牌。據悉,新近出爐的引用數據涵蓋81個國家、236個學科的11459種期刊,其中有132種期刊是首次獲得影響因子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7月,湯森路透宣布與加拿大私募基金Onex公司、霸菱亞洲投資基金達成最終協議,以35.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智慧財產權及科技業務。這部分跟隨湯森路透多年的業務被剝離後,作為承接,當年10月,新公司科睿唯安成立。而此次期刊引證報告正是該業務易主後的首次亮相。

每年,新版影響因子的出爐都會在學術圈引起一定熱議。但另一方面,影響因子這一學術圈無法忽視的指標,正在從衡量一本學術期刊的質量,「滑向」衡量單篇論文的質量或某位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這正在警示學術機構、經費資助機構、期刊等做出相應改變。

2012年,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與部分學術期刊的編輯、出版商發起並起草了《舊金山科研評估宣言》,號召科學地衡量、準確地評估科學產出,停止使用單一的影響因子來評估科學家個人的科研成果。

《舊金山科研評估宣言》表示,影響因子創立之初是幫助圖書管理員判斷採購哪些期刊工具,而不是用來衡量論文科學質量;評估科研要基於研究本身的價值而不是發表該研究的期刊。

2017年4月,德國著名出版集團施普林格旗下機構「自然科研」宣布正式籤署《舊金山科研評估宣言》。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2719位個人、859家機構籤署該宣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影響因子,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臨床腫瘤雜誌,澎湃,澎湃新聞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最新版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發布:最高187—新聞—科學網
    (Web of Science)中各大學術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出爐。 美國《臨床腫瘤雜誌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因主要發表臨床診斷標準,影響因子蟬聯第一,為187.040。《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居二,為72.406。
  • 2020年體育科學SCI期刊影響因子報告
    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從某種意義上講: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導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計數據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首先,我們總體看一下今年各大名刊的新形勢。
  • 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中新網上海6月30日電 (申海鄭瑩瑩)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3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於新近發布,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中國原創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近日,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中國新聞網】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3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於新近發布,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影響因子破20!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 最新 | 2019年植物科學領域期刊影響因子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2019年最新一期的影響因子於今晚北京時間18點發布。
  • 2020年康復科學SCI期刊影響因子排名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
  • 影響因子破20!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細胞研究》期刊封面6月3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獲悉,2020年6月29日,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Light最新影響因子14,國際光學類期刊排名第2
  • 2021期刊影響因子怎麼算?
    知道科研圈的粉絲朋友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最新的SCI預測影響因子,學姐為此整理了393本5分以上的和多本受歡迎的低於5分的期刊的即時影響因子 ,整體說來,很多老牌雜誌「成績不理想」,可喜之處是很多「新起之秀」異軍突起,表現不錯!    看看你關注的雜誌影響因子有什麼變化?
  • 什麼是影響因子,期刊影響因子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
    在學術方方面面所產生的影響叫著學術影響,對某個領域你學術專業的理論影響和實踐影響等。學術影響通常體現在影響因子上。影響因子是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就是某期刊最近所兩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在這個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這個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也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所以好多人發表的期刊會刊到綜合影響因子0.0幾,0、1幾,0.2幾,複合影響因子又是幾點幾,你所發表的期刊有沒有影響因子在知網官網也了查旬。
  • 揭開影響因子的學術畫皮③:綜述為王,期刊異化
    第九期上的《影響因子是可以操弄的——揭開影響因子的學術畫皮(二)》主要揭示操弄影響因子的重要手法之一:將期刊辦成「兩棲刊物」並大幅減少「引用項」(即學術文本)的篇數。不過,環顧當今《科學引文索引》(SCI)期刊影響因子遊戲前二十名的「頂級玩家」,上面這個手法能夠成功解釋其中的一半;那另一半「頂級玩家」又靠什麼功夫稱霸江湖?這正是本文要討論的內容。』
  • 期刊頭條 | 關注!2021年最新SCI影響因子預測名單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近400本5分以上的及時影響因子,以及多本受歡迎且低於5分的期刊的即時影響因子。整體說來,很多老牌雜誌「成績不理想」,可喜之處是很多「新起之秀」異軍突起,表現不錯!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導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
  • 總體影響因子低但發展勢頭良好,礦物類期刊最新即時IF出爐!
    為了提前了解各期刊明年影響因子的情況,本期對礦物領域20本期刊的最新即時IF進行了計算(數據採集時間12.20-12.22)。為了對即時IF與2019正式IF進行對比,我們原創性地提出了「完成度」的概念。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Science:最新影響因子 41.058,比去年的 37.205 提高了不少,與 Nature 的影響因子差距越來越小。Cell:最新影響因子 31.398,去年是 30.410。國產期刊:Cell Research:最新影響因子 15.393,該刊的依託單位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最初的 2.16 到今天的 15.393,一直以來被稱為中國期刊的影響因子神話,其成功離不開李黨生(畢業於中國科大少年班)和裴剛兩位功臣。
  • 重磅:2017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可查詢(附查詢方式)
    那麼2017年的期刊影響因子 有哪些變化呢?1. 萬眾矚目,常年排名冠軍的神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繼續維持其無法撼動的地位,今年最新影響因子為187.04,跟去年相比居然漲了50分,神刊就是神刊,搞不好哪天就破200了。
  • 期刊影響因子的影響因素
    綜述類期刊和載文量較小的期刊更容易獲得相對較高的影響因子,因此影響因子很高的期刊並不一定就具有與之相對應的學術影響。 以發表高水平綜述論文為主的期刊更容易獲得較高的影響因子,如果年發表論文數較少的話,這種效應則更為明顯。
  • 南方醫院《護理學報》進入《2020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
    12月17日消息,中國知網公布了《2020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年報》旨在客觀、全面、規範、準確地報導中文期刊的影響力指數、影響因子、被引頻次、可被引文獻量、下載率等期刊計量統計指標,並提供這些計量指標的文獻統計來源信息,為中文期刊的發展提供參考。相比於單純地使用影響因子對期刊進行分級,《年報》通過綜合評價指標「影響力指(CI)」反應期刊的影響力和質量。
  • 我國本土影響因子最高的學術期刊是如何練成的?15年踏踏實實打磨...
    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與細胞所)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給出了自己的實踐——自2013年首次實現中國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的飛躍後,就在不久前,其影響因子提高至20.507,創下我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