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4日,科睿唯安發布了最新版《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引文索引資料庫(Web of Science)中各大學術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出爐。
美國《臨床腫瘤雜誌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因主要發表臨床診斷標準,影響因子蟬聯第一,為187.040。《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居二,為72.406。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力穩步增長,由之前的14.331漲為15.606,在亞洲同領域學術期刊中排名第一。
為人們所熟知的一些期刊中,《柳葉刀The Lancet》2016年影響因子為47.831,《自然Nature》為40.137,《科學Science》為37.205,《細胞Cell》為30.410。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是國際上通行的一項期刊評價指標,衡量的是一本學術期刊的影響力。根據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最新發布的2016年影響因子是該期刊2014年和2015年所發表的論文在2016年的總被引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所發表論文總數。
影響因子前20的期刊(註:僅供參考,不同領域的期刊,影響因子無法直接比較)
自1973年以來,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每年會發布前一年引文索引資料庫的引用數據。其旗下擁有「科學引文索引,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等知名品牌。據悉,新近出爐的引用數據涵蓋81個國家、236個學科的11459種期刊,其中有132種期刊是首次獲得影響因子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7月,湯森路透宣布與加拿大私募基金Onex公司、霸菱亞洲投資基金達成最終協議,以35.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智慧財產權及科技業務。這部分跟隨湯森路透多年的業務被剝離後,作為承接,當年10月,新公司科睿唯安成立。而此次期刊引證報告正是該業務易主後的首次亮相。
每年,新版影響因子的出爐都會在學術圈引起一定熱議。但另一方面,影響因子這一學術圈無法忽視的指標,正在從衡量一本學術期刊的質量,「滑向」衡量單篇論文的質量或某位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這正在警示學術機構、經費資助機構、期刊等做出相應改變。
2012年,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與部分學術期刊的編輯、出版商發起並起草了《舊金山科研評估宣言》,號召科學地衡量、準確地評估科學產出,停止使用單一的影響因子來評估科學家個人的科研成果。
《舊金山科研評估宣言》表示,影響因子創立之初是幫助圖書管理員判斷採購哪些期刊工具,而不是用來衡量論文科學質量;評估科研要基於研究本身的價值而不是發表該研究的期刊。
2017年4月,德國著名出版集團施普林格旗下機構「自然科研」宣布正式籤署《舊金山科研評估宣言》。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2719位個人、859家機構籤署該宣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