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辦的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學術期刊《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簡稱MRE) 獲得自2016年創刊以來的第一個影響因子——2.931,在SCIE收錄的85種綜合物理期刊中排第25 (Q2區)。
極端條件指實驗室中人為創造出來的、達到或接近目前技術極限的極高溫、高壓、強磁場、強微波、強輻射、超快超強光場等單項或綜合物理條件。研究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是創造新物態、合成新材料、實現新能源、認識宇宙演化規律以及發現新現象的必由之路。
「MRE迎來首個影響因子,正是當今人類在極端條件下物質與輻射這一科技領域蓬勃發展的最好見證。」張維巖院士認為,MRE面向的是一個國際快速發展的、以大科學裝置為重要平臺的前沿交叉學科領域,在這裡人類不斷突破極限,無論是實現聚變「人造太陽」、超級雷射「撕裂真空」,還是摘下金屬氫「聖杯」,必將產生許多激動人心的重大科學發現。
毛河光院士則表示,極端條件改變所有的物質和能量,衝擊包括物理、化學、材料、地學、生物等所有的科學領域。猶如Nature和Science,其方向和讀者群廣闊無垠。追求極端,猶如PRL、JACS、Cell推進每個領域的創新前沿,又可以非常專精。MRE兼具這兩類期刊的優勢,如能融匯二者之長,廣攬頂尖稿件,嚴格評審;又以推動尖端科技為己任,全面開放獲取,前途十分光明。
截至目前,該期刊已發表全球學者優秀稿件近200篇,獲得了超過20萬次的全球下載和800餘次的SCI引用。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