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期刊獲第一個影響因子—新聞—科學網

2021-01-10 科學網

近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辦的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學術期刊《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簡稱MRE) 獲得自2016年創刊以來的第一個影響因子——2.931,在SCIE收錄的85種綜合物理期刊中排第25 (Q2區)。

極端條件指實驗室中人為創造出來的、達到或接近目前技術極限的極高溫、高壓、強磁場、強微波、強輻射、超快超強光場等單項或綜合物理條件。研究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是創造新物態、合成新材料、實現新能源、認識宇宙演化規律以及發現新現象的必由之路。

「MRE迎來首個影響因子,正是當今人類在極端條件下物質與輻射這一科技領域蓬勃發展的最好見證。」張維巖院士認為,MRE面向的是一個國際快速發展的、以大科學裝置為重要平臺的前沿交叉學科領域,在這裡人類不斷突破極限,無論是實現聚變「人造太陽」、超級雷射「撕裂真空」,還是摘下金屬氫「聖杯」,必將產生許多激動人心的重大科學發現。

毛河光院士則表示,極端條件改變所有的物質和能量,衝擊包括物理、化學、材料、地學、生物等所有的科學領域。猶如Nature和Science,其方向和讀者群廣闊無垠。追求極端,猶如PRL、JACS、Cell推進每個領域的創新前沿,又可以非常專精。MRE兼具這兩類期刊的優勢,如能融匯二者之長,廣攬頂尖稿件,嚴格評審;又以推動尖端科技為己任,全面開放獲取,前途十分光明。

截至目前,該期刊已發表全球學者優秀稿件近200篇,獲得了超過20萬次的全球下載和800餘次的SCI引用。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學術期刊獲得影響因子
    科技日報成都7月2日電 (李迪 記者盛利)2日,記者從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獲悉,該院創辦的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學術期刊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以下簡稱MRE),日前獲得自2016年創刊以來的第一個影響因子——2.931,在SCIE收錄的85種綜合物理期刊中排名第25(Q2區)。
  • Light最新影響因子14,國際光學類期刊排名第2
  • 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超越影響因子之《光》—新聞—科學網
    陸延青指出,高水平期刊《自然—光子學》由於發文較少,常有遺珠之憾;而綜合影響力領先的兩本美國光學學會旗艦刊影響因子穩定在3~4之間。《光》的創刊正好填補了中間的空白。 2013年,同濟大學教授程鑫彬將自己最出色的文章投到尚無影響因子的《光》。他說:「是時候辦一份能代表中國光學科研水平的期刊了,不要再讓好工作都投到外國期刊。」
  • 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圖片來源:《細胞研究》編輯部■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文匯報資料圖片紮根上海深厚的創新土壤,一批「上海原創」科技期刊正通過跨越式發展,在世界一流學術出版陣營中嶄露頭角。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平均影響因子多少?權威數據出爐
    作者:李晨陽來源:科學網今年 8 月,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到 2035 年,我國科技期刊綜合實力躍居世界第一方陣,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團。
  • 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發布!我國創辦的這本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力因子
    MRE 2020年第5卷第1-3期其中,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辦的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學術期刊——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 (《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以下簡稱MRE) 獲得了自2016年創刊以來的第一個影響因子——2.931,在SCIE收錄的85種綜合物理期刊中排第25 (Q2區)。
  • 產業·動態丨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圖片來源:《細胞研究》編輯部■ 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文匯報資料圖片紮根上海深厚的創新土壤,一批「上海原創」科技期刊正通過跨越式發展,在世界一流學術出版陣營中嶄露頭角。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標誌著Cell Research作為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學術期刊,已穩居國際頂尖期刊行列,在提升我國學術話語權和影響力,推動我國科學文化更好更快走向世界,促進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原始創新方面發揮重要引領作用。Cell Research 是以英文形式出版高質量原創性研究論文、權威綜述及快報的國際性學術月刊。
  • NSR和「兩刊」SCI影響因子取得新突破—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系列(SCIENCE CHINA Series)和《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以下簡稱「兩刊」,均指英文刊)全部9種期刊的SCI影響因子創下歷史新高,平均提升51%,《中國科學:化學》和《科學通報》影響因子突破4;共有11種出版刊物邁入國際同領域期刊排名的Q1區,佔國內進入Q1區的35種期刊的31%。
  • 影響因子破20!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過20
    走出去」進入國際評價體系「走進去」擁有學術話語權「走上去」躋身頂尖之列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上海正致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國際學術期刊界形成「上海樣本」樹立「中國標杆」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
  •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中國共有九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上海原創」期刊佔據1/3    ■
  • 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中國科技期刊提升話語權
    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在專業信息與分析服務機構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七,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其影響因子已經超過多個《自然》和《細胞》旗下該領域內的高端子刊,學術水平躋身國際一流期刊之列。
  • 我國自主創辦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超20
    本報訊 (見習記者陳妙然)國際權威機構科睿唯安近期發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顯示,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據《解放日報》報導,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中國原創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廣州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七篇論文—新聞—科學網
    廣州大學大四本科生邱燕璇(右)在董文教授指導下做實驗 【科學網朱漢斌 何蘊華報導】記者5月13日從廣州大學獲悉,由該校化學化工學院邱燕璇等5名本科生組成的科研團隊在光、電、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取得豐碩成果,目前已在國際化學領域5大頂級期刊發表了7篇全英論文。
  • 劉雲:迷信「期刊影響因子」給高等教育帶來負面影響
    期刊影響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一般來說,一家期刊發表的高質量論文越多,且這些論文的觀點或結論被其他研究者已發表的論文引用的次數越多,影響因子就越高,期刊的影響力越大。 在國際上,《自然》《科學》《細胞》三大刊都以高影響因子而著稱,目前影響因子都在30以上,這在學術期刊中是極為罕見的,三大刊也因此被視為國際上最頂尖的自然科學學術期刊,在國際科學界影響力無與倫比。
  • 《Engineering》:建設一流科技期刊 影響力再創新高度—新聞—科學網
    《Engineering》:建設一流科技期刊 影響力再創新高度
  • 33本期刊影響因子被撤,部分自引率超70%
    · 影響因子33 本期刊影響因子被撤,部分期刊自引率超過 70%在科睿唯安 6 月 29 日公布的最新版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中,33 本期刊因自引率過高被撤銷影響因子,還有 15 本期刊進入了 JCR 的「嚴重關切」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