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見習記者陳妙然)國際權威機構科睿唯安近期發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顯示,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據《解放日報》報導,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細胞研究》於1990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是以英文形式出版、編輯和發行高質量原創性研究論文、權威綜述及快報的國際性學術月刊。
影響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項客觀的期刊評價指標。它是美國湯森路透集團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細胞研究》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細胞研究》影響因子超越20,標誌著其作為我國本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頂尖學術期刊,已穩居國際一流期刊行列,在推動提升我國學術期刊話語權和影響力,推動我國科學文化更好更快走向世界,促進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原始創新方面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科技期刊的國際影響力何以被看重?業內人士分析,在當今世界大國競爭中,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科研產出國。科研實力迅猛提升和科技強國戰略深入實施,為中國加快培育世界一流期刊提供了難得機遇。
據了解,今年,我國共有9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除《細胞研究》外,《納微快報》《分子植物》影響因子突破12,分別位列國內納米學科類第一、世界植物科學學科類第二。此外,《運動與健康科學》創刊8年即躋身世界體育學期刊前五,《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排名第十,《應用數學和力學》《計算材料學》《中國藥理學報》《轉化神經變性病》等均躋身本學科領域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