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發布!我國創辦的這本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力因子

2020-11-25 西部網

近日,科睿唯安 (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發布了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簡稱JCR),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據科睿唯安公布,今年的報告囊括了來自五大洲83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2000種期刊,涵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236個研究領域。

MRE 2020年第5卷第1-3期

其中,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辦的國際首本極端科技專業學術期刊——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 (《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以下簡稱MRE) 獲得了自2016年創刊以來的第一個影響因子——2.931,在SCIE收錄的85種綜合物理期刊中排第25 (Q2區)。

MRE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與美國物理聯合會出版公司(以下簡稱AIP)聯合出版的期刊。2018年先後被國際最大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國際知名檢索系統Scopus和ESCI收錄,2019年被SCIE正式收錄。

在JCR中,每種期刊介紹頁面都提供全面豐富的數據指標,包括期刊影響因子、即時性指數、期刊的學科排名等。其中,期刊影響因子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某一特定年份被引用的頻率。期刊影響因子作為JCR中影響力最大的期刊評價指標,對科研人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截至目前,MRE已發表全球學者優秀稿件近200篇,獲得了超過20萬次的全球下載和800餘次的SCI引用。

MRE期刊JCR影響因子

「自從我們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出版部門建立合作關係以來,已經幫助其擴大了一流開放存取期刊 MRE 的全球影響力,來稿量增加超過100% ,全文下載量增長逾85%。AIP 為 MRE 提供了從收稿到出版發布的全套出版服務,其中還包括專業方向專家的語言編輯。」美國物理聯合會出版公司出版總監 Jason Wilde說。

一份優秀的科技期刊離不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高水平認真負責的審稿和高效率的編輯出版。記者了解到,MRE在創刊初期就定位為「創辦一本極端條件下物質與輻射這一領域的國際一流綜合科技期刊」,並為此組建了由國際一流專家組成的編委會,制定了嚴格的審稿流程和高標準的稿件接收要求。

據了解,極端條件是指實驗室中人為創造出來的、達到或接近目前技術極限的極高溫、高壓、強磁場、強微波、強輻射、超快超強光場等單項或綜合物理條件。研究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是創造新物態、合成新材料、實現新能源、認識宇宙演化規律以及發現新現象的必由之路。

為了給科研人員們打造一流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為了及時準確地捕獲相關領域最新研究動向並緊扣科研的時代脈搏,從2016年起每年主辦以該期刊命名的國際學術會議——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國際會議(ICMRE)。ICMRE系列會議的舉辦成功地匯聚了全球眾多高水平專家學者,集中地展示了在極端條件下的物質與輻射領域的國際最新進展,積極地推動了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MRE主編張維巖院士認為,該期刊面向的是一個國際快速發展的、以大科學裝置為重要平臺的前沿交叉學科領域,在這裡人類不斷突破極限,無論是實現聚變「人造太陽」、超級雷射「撕裂真空」,還是摘下金屬氫「聖杯」,必將產生許多激動人心的重大科學發現。「MRE迎來首個影響因子,正是當今人類在極端條件下物質與輻射這一科技領域蓬勃發展的最好見證。」

MRE共同主編毛河光院士也對期刊寄予厚望。他表示,極端條件改變所有的物質和能量,衝擊包括物理、化學、材料、地學、生物等所有的科學領域。猶如Nature和Science,其方向和讀者群廣闊無垠。追求極端,猶如PRL、JACS、Cell推進每個領域的創新前沿,又可以非常專精。MRE兼具這兩類期刊的優勢,如能融匯二者之長,廣攬頂尖稿件,嚴格評審;又以推動尖端科技為己任,全面開放獲取,前途十分光明。

編輯:譚文婷

相關焦點

  • 我國自主創辦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超20
    本報訊 (見習記者陳妙然)國際權威機構科睿唯安近期發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顯示,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據《解放日報》報導,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中國科技期刊提升話語權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6月29日,2019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發布。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影響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項客觀的期刊評價指標,由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計算得出。目前《科學》《自然》《細胞》等知名國際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均在40上下。
  • 最新《期刊引證報告》揭曉2017年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費城2017年6月15日電 /美通社/ -- 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天發布了2017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
  • 期刊引證報告(JCR)的前世今生
    1955年,科學引文索引(SCI)的創始人尤金·加菲爾德博士在Science上發文提出了引文索引這一概念[1],也正是在這篇文章中,他首次提出了「影響因子」的想法。1963年,加菲爾德博士與Irving H.
  • 2019年期刊影響因子發布!!!
    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 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發布,讓我們隨著專家透過數據看門道
    摘 要2020年6月29日, 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以下簡稱新版《JCR》)。最大提升獎2019JCR中,有27本中國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因子,這些期刊表現不凡,其中14本期刊位於本學科的Q1區,9本期刊位於本學科的Q2區。
  • 2018年《SCI期刊引證報告》出臺 高教社期刊《Protein & Cell...
  • ...期刊引證報告》發布 重慶郵電大學一期刊首個SCI影響因子為5.382
    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助力學者、科研機構準確評估全球高質量學術期刊。5.382,位居《期刊引證報告》Q1區。《期刊引證報告》 重慶郵電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據悉,《數字通信與網絡(英文)》是由重慶市教委主管,重慶郵電大學主辦的全
  • 【中國新聞網】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於新近發布,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最新影響因子發布 | 中國雷射雜誌社英文期刊綜合實力繼續領跑!
    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中國雷射雜誌社出版的Photonics Research (PR),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PL),Chinese Optics Letters (COL)均獲得最新影響因子。
  •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首次發布 海洋所三刊榜上有名
    12月26日,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知網在國家會議中心發布《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2版)》、《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報告(2012版)》,並首次發布了「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名單。
  • 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發布,最新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
    2020年6月29日,科睿唯安正式發布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報告涵蓋五大洲83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2000種期刊,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236個研究領域。
  • 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中新網上海6月30日電 (申海鄭瑩瑩)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3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於新近發布,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煤炭學報》最新期刊引證指標發布
    2020年12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通過網絡直播方式舉行, 會上發布了《2020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煤炭學報》綜合評價總分、核心影響因子和核心總被引頻次均位居能源科學綜合學科第1位,連續第10次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連續第5屆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 影響因子破20!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 Frontiers 期刊影響因子、引用分及影響力數字公布
    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期刊引證報告和愛思唯爾發布的2019 CiteScore(引用分),Frontiers共有43本期刊獲得最新的影響因子和引用分。其中有6本新刊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大部分期刊獲得了影響因子的增長,最大漲幅為40%。
  • 上海提升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江曉原:我們可以嘗試探索建立中國版SCI
    前不久,在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中,來自上海的《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達到20.507,突破20大關,創下我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影響因子突破20,意味著什麼?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國科技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呢?
  • 300本中國SCI期刊2020年影響因子變化
    就在昨天,2020年6月29日,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正式公布。  幾家歡喜幾家愁啊,今年畢業的小夥伴應該滿懷喜悅迎接新的生活,很多明年要畢業的童鞋正在發愁,學校還不開學,要數據沒數據,實驗要怎麼開展啊,小論文怎麼寫,難道真的要申請延畢?
  • 穩步前進:Frontiers 期刊影響因子、引用分及影響力數字公布
    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期刊引證報告和愛思唯爾發布的2019 CiteScore(引用分),Frontiers共有43本期刊獲得最新的影響因子和引用分。其中有6本新刊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大部分期刊獲得了影響因子的增長,最大漲幅為40%。
  • ——氣象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解讀
    兩個榜單的來龍去脈  據悉,我國是學術期刊出版和學術文獻產出大國,擁有各學科學術期刊逾6000種,發表國際學術文章總量居世界第二位。  「然而,在2012年以前,全球竟然沒有一個能夠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國際影響力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