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環外北苑東路附近的北京青年城小區,居民家中都有一塊溫控面板,用來設置室內溫度,進而調節暖氣所提供的送熱量。每個供暖季結束後,儀表可以將居民的用熱量反饋至終端平臺,從而得出供熱所需費用,對少耗能家庭進行退費。
使用多少熱量,收取多少費用,避免熱量浪費,最終達到節能的目的,此種方式被稱為熱計量收費。2013年開始,北京市對一些小區開展熱計量改造。2014年8月1日實施的《北京市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辦法》中規定,新建住宅全採用供熱計量方式。已有住宅完成改造後,也應按照熱計量方式收費。
記者對多個熱計量改造小區進行調查發現,小區安裝的熱計量表大多在試行結束後,就處於長期閒置的狀態了。
北苑東路西側的北京青年城小區,2013年進行了熱計量改造,一年之後小區開始使用熱計量收費方式。「工作人員通過分發小冊子的方式,向業主介紹熱計量收費的好處。可以根據對自家室溫的設置,從而調節供熱量的多少。」該小區供熱企業華通熱力生產技術部經理範海嘯表示,帳單會通過系統自動生成,製成退費單據,在下一個供暖季中退還現金、抵扣供暖費或者贈送禮品。小區有1800戶居民,在上一個供暖季中,共有260多戶居民拿到了退費,金額在20元至80元之間。
在來廣營地鐵站附近的北緯40度小區,同樣採用了熱計量收費方式。小區中共有2800多戶居民,在上一個供暖季中,退費共近400戶居民。
東五環外的豆各莊地區,2016年交房的恆大御景灣小區採用了熱計量收費方式。一名居民家中的暖氣上安裝了一個可以調節大小的開關,調節溫度高低的開關從0至5,數字越高表明所需供暖的溫度越高,則能耗就越大。「在交費的時候了解了有這個方式,屋裡溫度高的時候就調一下,節能的同時還節省了費用,是一個挺好的方式。」
該小區供暖企業北京金房暖通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客服經理劉灌德表示,小區中共有3800戶居民,實際退費率近400戶居民,退費額度近30萬元。每戶退費的費用從幾元錢至三四百元不等。「對於這樣的節能的政策,我們作為企業都很支持這樣的做法。」
東五環外管莊地區的北京新天地小區,住在15號樓的楊先生家中4年前也安裝了一塊溫控面板,形狀與辦公樓的中央空調溫控器相似。溫控面板原本可以顯示供暖時屋裡需要調節的溫度和累計向室內供熱的時間,但如今屏幕早已無法顯示。「這樣的面板我們小區都安裝了,但現在成了擺設。」楊先生有些不解,明明熱計量設備早就安裝到位,為什麼供暖公司的收費標準仍按照面積的方式收費。
東四環附近的翠城馨園小區,由低層板樓與多棟高層建築組成。對於熱計量方式,一些居民曾有耳聞。多名居民表示,自己曾在物業辦公室領取了一塊溫控面板,此後並未在家中安裝。「現在放在哪裡都不知道了,也不知道到底幹什麼用的。」
海澱區天兆家園小區,部分居民曾聽聞小區進行了熱計量改造,但此後便再無回音。小區中一名住戶表示,收費都是採用按照面積的方式。「說是改造了,我們家就一個溫控面板,怎麼熱計量?」
類似的情況在藍靛廠中路附近的晨月園小區中同樣存在,一名居民表示,曾聽說多年前該小區曾進行熱計量改造,此後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交費。「少用了就能返錢,可是這幾年的交費的時候,仍舊是按照以前的方式,熱計量根本沒有人提及了。」
追問 名單已公示 但卻難實行
記者在採訪中獲知,許多小區已經安裝了熱計量裝置,但收費的方式卻仍未改變。
北京新天地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小區收費仍舊按照面積進行收費,至於安裝的溫控面板就作為溫度計監控室內溫度即可。「相關部門讓安的,那就只能安,但是安了也一直沒有用過。」
「小區採用的是熱計量收費方式,目前裝置在運行。」翠城馨園小區供暖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前期宣傳不到位,導致了小區中一些居民對熱計量的收費方式及裝置的使用了解不多。
晨月園、天兆家園小區物業及供熱公司工作人員均表示,小區中的熱計量改造已經完成,但是卻一直都未使用,仍舊按照面積的方式進行收費。
記者查詢城市管理委員會公布的已完成驗收的熱計量改造名單發現,晨月園、天兆家園、北京新天地、翠城馨園均在名單之列。
北京市城管委供暖辦工作人員表示,供熱單位應當在民用建築區的顯著位置公示實行供熱計量信息及其收費標準和收費辦法。應當實行供熱計量的民用建築,供熱單位未按照供熱計量方式收取費用的,用戶可以按照供熱計量收費的基本熱價標準交納採暖費。對於發現供熱單位不按照規定實行供熱計量的,應當督促供熱單位及時整改,並移送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處理。也可與相關區縣共同對不按照規定實行的單位進行查處。確已完成熱計量改造,應按照熱計量方式進行收費。熱計量就是按住戶用熱量多少來收取採暖費,用熱越少則支出的採暖費越少,從而能夠起到節約能源的作用。「目前的政策是多退少不補,也就是居民少用了要退費,多用了不用補交費用。」
一項節能、又讓用戶節省費用的方式為何推行不開?
雖然實行了熱計量方式,但是小區鍋爐房供熱耗能並未因此減少。在範海嘯看來,小區中需有一半以上居民對自家的溫控面板進行調節,返到鍋爐房的回水率才會提高,鍋爐房再對回水加熱的時間便會因此縮短,這樣才能起到節約能源的效果。「前提是需要小區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家庭調低自家室內的設置溫度才能達到,這需要共識。」
另一名業內人士稱,熱計量表後續需要維修管理,會增加供熱企業人工等投入成本。「採用熱計量方式,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了,但卻需要退還部分供暖費給用戶,這讓供熱企業缺乏動力。」
一家供暖企業項目經理表示,熱計量表因跑水等原因而損壞,一些供暖企業無力承擔維護費用,導致熱計量的數據無法統計。保證熱計量表的正常使用,也是熱計量推廣的一個門檻。
一名熱計量改造業內人士表示,熱計量改造的費用每平方米在30元至40元之間。也就是一套100平方米的單元房,改造費用為三四千元,這筆費用已由各級政府的財政進行了補貼。這筆費用已經投入,如果系統不能正常運轉,會是巨大的浪費。「我建議通過財稅政策等激勵辦法以及強制手段,促使供熱公司實行熱計量方式,使改造取得最大成效。此外,監管部門也要明確權責,不能讓熱計量改造止步於此。」
(原標題:熱計量叫好不叫座)
記者 趙喜斌
流程編輯 TF003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