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研發國內首條全自動煙花裝藥生產線

2020-11-28 紅網

時刻新聞

—分享—

  本報訊 (記者 張懷中)記者昨日從瀏陽知識產權局獲悉:由荷花精工機械研發的國內首條全自動組合煙花內筒裝藥機生產線通過省、市級鑑定,這一創新設備實現了內筒花炮生產的人藥分離,將大力推動瀏陽花炮生產的轉型升級。

  「新式全自動內筒裝藥線的和藥量,是傳統機械裝藥量的10倍。」內筒裝藥是花炮生產工藝中最危險的工序之一,絕大多數傷亡事故都與此有關。而荷花精工機械的創新研發將對此帶來改變。瀏陽荷花精工機械廠工程師周昊介紹,全自動組合煙花內筒裝藥機生產線,目前共申請了17項專利。

  從2002年至2011年,瀏陽花炮行業獲得的專利超過了1000項。科技創新有力推動了花炮產業的快速發展。預計到2014年,花炮產業集群銷售總額和稅收分別達到150億元和11億元。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條金屬濺射膜壓敏晶片生產線有望10月在瀏陽高新區建成投產
    「奮戰100天,高質量完成淨化車間的施工建設,啟動生產線設備安裝調試。我國首條自主研發的金屬濺射膜壓敏晶片生產線,有望在10月份竣工投產。」  6月中旬,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師範大學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國秋說到。
  • 煙花自動生產線涉藥工序可減九成以上人員
    國內首條組合煙花自動化生產線通過驗收,年產值可達2億元     涉藥工序可減九成以上人員     日前,中洲煙花組合煙花自動化生產線建設項目通過驗收,這意味著國內首條組合煙花自動化生產線將向市場進行推廣,國家安監總局和湖南安監局對該套裝置高度重視並寄予厚望
  • 煙花爆竹製作走向機械化生產 "人藥分離"安全係數倍增
    日前,中國網記者來到煙花爆竹之鄉湖南,走訪多家生產廠,了解已步入智能化生產的煙花爆竹行業。在湖南瀏陽、醴陵等主產區,煙花爆竹不僅是富民產業,更是亮麗名片。據統計,2016年全國煙花爆竹生產總值620餘億元,出口50億元,其中湖南煙花爆竹生產總值345億元,出口32億元,佔全國「半壁江山」。
  • 適合多場景燃放 瀏陽發布國內首個城市煙花企業標準
    7月10日,瀏陽「你好·城市」友好型城市煙花新品牌發布會舉行,現場發布了國內首個城市煙花企業標準。友好型城市煙花產品。煙花結合街舞元素帶來的沉浸式自由體驗。這是7月10日,參加瀏陽「你好·城市」友好型城市煙花新品牌發布會許多嘉賓的心聲。親身互動體驗,讓在場的觀眾近距離感受到了友好型城市煙花的魅力。當天晚上,瀏陽「你好·城市」友好型城市煙花新品牌發布會舉行,現場發布了國內首個城市煙花企業標準。
  • 馬尾誕生國內首條鋁絲超聲焊鋰電自動生產線
    馬尾新聞網訊(記者 許琳晶 王彥)近日,記者從區經信局獲悉,星雲電子於日前研發出國內首條採用Wire bonding(鋁絲超聲焊)工藝的鋰電池模組全自動生產線,該生產線將在2017年3月份交付飛毛腿動力科技公司投入量產,這也是馬尾區首條新能源汽車電池自動生產線。
  • 瀏陽:煙花爆竹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速,111個生產場所已申報自願退出
    今年,瀏陽全面啟動煙花爆竹行業頑瘴痼疾整治工作,出臺相關政策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煙花爆竹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11月19日,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截至11月17日,全市申報自願退出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達65家、工區(分廠、生產線)有46家,共計111個生產場所。
  • 新思路「轉出」新出路——瀏陽煙花爆竹產業轉型記
    近年來,瀏陽市出臺相關政策,加強技術指導,引導花炮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做精做優做強,力爭在2021年底將瀏陽煙花爆竹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以內,實現煙花爆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但是,國內市場環境不優、質量安全意識不強、外部發展環境趨緊,是煙花爆竹產業繼續前行面臨的巨大挑戰。放眼國內市場,各地禁限放力度持續加大,禁放區域由城市擴展到農村,實行全面禁放的縣級地區數量逐年增加。質量安全是煙花爆竹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 國內首條AWG晶圓生產線在保靖縣建成投產
    這條生產線的建成投產,填補了國內光纖產品的一項空白。    新中合是保靖縣海歸博士陳波領銜組建的光無源器件高新科技企業。陳波告訴記者,從目前國內光無源器件生產的情況看,該公司是國內第一家生產AWG晶園、第四家生產PLC晶圓的企業。
  • 國內首條電磁常導型醫用磁共振生產線在保定投產
    6輛載著由河北惠仁醫療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磁共振設備的貨櫃車日前啟程,奔赴醫院和體檢機構,這標誌著國內首條電磁常導型磁共振生產線在保定市竣工投產。    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70%市場份額被國外品牌壟斷,磁共振等高性能產品查費用動輒數千元,國產設備的缺席成為百姓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惠仁公司建設的國內首條電磁常導型醫用磁共振生產線首批產品成功下線,能為醫院節省50%以上的設備支出,直接降低患者檢測費用,對打破國外品牌壟斷,拉低磁共振市場門檻具有積極作用。
  • 2018中國(瀏陽)國際煙花爆竹交易會5月31日啟幕
    作為湖南省上下遊鏈條最為集聚和齊備的一個產業,在現代科技的注入下,瀏陽花炮這個千年傳統產業如今煥發了新的榮光。此次瀏交會由瀏陽市煙花爆竹總會主辦,瀏陽日報報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大瑤花炮產業商會、瀏陽市煙花爆竹總會玩具煙花分會聯合運營。
  • 2018中國(瀏陽)國際煙花爆竹交易會舉行
    人民網瀏陽6月1日電 產業越千年,今煥新生機。6月1日,2018中國(瀏陽)國際煙花爆竹交易會(以下簡稱「瀏交會」)在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舉行。 在大瑤鎮李畋廣場,紀念花炮始祖李畋誕辰1417周年祭祀活動舉行,傳承文化、延續產業之光;800米開外,大瑤國際花炮商貿城,2018中國(瀏陽)國際煙花爆竹交易會暨第17個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舉行。
  • 國內首條液氦生產線近日即將投產
    近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與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縣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國內首條液氦生產線即將實現投產。
  • 【愛國情 奮鬥者】「研發達人」楊培江:煙花材料追夢人
    記者注意到,兩顆煙花的爆破高度和效果幾乎一樣,但在引爆過程中,右側花炮散發的煙霧更少,且無刺鼻性氣味。 楊培江告訴記者,左側花炮填充的是傳統發射材料黑火藥,右側花炮則裝入他自己研發的「微煙無硫發射藥」——「吉祥一號」。使用這一原材料製成的花炮「吉祥之花」,曾在第5屆湖南省煙花爆竹新產品大賽上一舉摘得微煙組合煙花產品類最高獎。 「吉祥一號」只是楊培江的研發成果之一。
  • 科技創新催生瀏陽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據了解,啟泰傳感只是瀏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技術進步推動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企業孵化平臺——長沙e中心。)目前,瀏陽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2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近三成,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縣(市)第1位,有力促推了瀏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今年瀏陽煙花爆竹銷售形勢怎麼樣,來這三場訂貨會上看看!
    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創新研發、高質量發展、強化宣傳引導等詞彙,被行業熱議和倡導,並形成共識。通過訂貨會,一方面加強產銷對接和交流,探討當前煙花爆竹行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並尋找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可以展示行業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技術運用成果,推動行業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 瀏陽網紅產品「漢竹鞭炮」一亮相,就受到客戶青睞。
  • 國內首條浮法微晶玻璃生產線在宜豐投產
    本報宜豐訊(通訊員劉周星、聶洪輝)近日,國內首條浮法微晶玻璃生產線在宜豐鼎盛玻璃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投產,這種以浮法工藝生產微晶玻璃的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而且產品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2015年,宜豐鼎盛玻璃實業有限公司與武漢大學合作,開始各種關鍵技術的開發研究及新品試產。
  • 國內首條20英寸新型光電倍增管生產線啟動—新聞—科學網
    捕捉中微子的高級別國產「獵眼」批量投產英寸新型光電倍增管生產線啟動要想探測中微子,就需要極弱光探測技術,即光電倍增技術,該技術可以檢測微弱光信號,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超快的時間響應,就像獵手敏銳的獵眼。 「20英寸光電倍增管代表著光電倍增管的最高技術水平。」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光電倍增管是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實驗的關鍵通用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 2019瀏陽煙花爆竹交易會開展 3000種新品亮相
    煙花展示。 彭紅霞 攝中新網瀏陽5月10日電 (王昊昊 王豔明)第十四屆中國(瀏陽)國際花炮文化節10日開幕,節會主體活動之一2019中國瀏陽煙花爆竹交易展示會(下稱「2019瀏交會」)為期三天,有200多家企業展出上萬種花炮全產業鏈產品,新品達3000種。
  • 國內最大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材料項目及成套工藝生產線在瀏陽...
    11月13日,瀏陽高新區舉行天嶽碳化矽材料項目開工活動。這標誌著國內最大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材料項目及成套工藝生產線正式開建。長沙正在強力推進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建設,將其作為碳基材料產業鏈的重點突破領域,以瀏陽高新區為核心平臺,全力構築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等多鏈融通的產業生態,加速形成新一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引爆點。山東天嶽選擇落戶長沙,為長沙碳基材料產業發展增添了「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