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00天後會死,自己卻不知道

2020-11-28 Lens


3月20日,一隻鱷魚如約死去。


作者菊池佑紀的Instagram


這是日本插畫師菊池佑紀的漫畫作品《100天後會死的鱷魚君》,從去年12月開始,插畫師菊池每天在社交網絡上更新一個鱷魚君的故事,追漫畫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在100天後會死去。



這隻鱷魚普普通通,靠著打零工來維持生計,喜歡上了打工咖啡廳的前輩,也因為「職場菜鳥」的身份被老闆PUA。但更多的時候,鱷魚君的生活可以用無所事事來概括,看電影、玩遊戲、等泡麵,平平無奇,一點主角該有的樣子都沒有。



故事更新到後面,許多人都心存僥倖,以為鱷魚君可以逃脫死亡預告,但他還是死了。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去世的,只知道他去世的那天,是個櫻花盛開的日子。


完結之後,一些粉絲帶著鱷魚君一起賞櫻。via Instagram@she_is_dango


這是個一開篇就知道結局的故事,但仍然有許多人每天都在等著故事的更新。在更新的推文下,有許多粉絲在評論裡留下了自己為鱷魚君創作的故事,還有人為鱷魚君創作了歌曲。


日本樂隊生物股長為鱷魚君創作了歌曲《生きる》


但也許每個人都是鱷魚君,終會在某個100天離去。在一次採訪中,菊池佑紀說,如果意識到生命有終點,人們會更加努力,讓生活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君》的中文譯者毛丹青是一位旅日華人作家,他在日本生活了三十多年,現在在日本神戶國際大學教書。在這次對談中,他以譯者和讀者的角度聊了聊他對這部作品的感受。


鱷魚君其實是非常幸福的

因為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

口述:毛丹青


我自己開始翻譯日本繪本已經兩三年了,最原始的動機是因為我自己也畫畫。我是業餘的,開始畫畫也是因為當時做課件的時候,在想怎麼讓學生集中精力,後來發現手繪的效果很好,這一畫就畫上癮了。


毛丹青為鱷魚君創作的手繪作品 via Twitter@毛丹青


儘管我人在日本,但也是出版社找到我之後我才知道這本漫畫的,當天我就買來看了,一讀之後就被吸引了。我太太也是北京人,她說這本書太日式了,有很多日本人獨有的東西,就是俗話說的茶壺裡邊煮餃子,倒不出來。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譯者,很可能裡邊的東西傳達不出去。我覺得挺有意思,就接下翻譯的工作了。


就像我說的,這本書很日式,本身這個作者是非常典型的日式作者,話不多,說話的時候要思考很久,以為他會說出什麼驚人的話,但其實也沒有。這本書裡也有很多日式的負面思維。比如標題,他把「死」堂堂正正地放在標題裡,從一開門就告訴你了,這個完全是一種負面的思維。我覺得這本書的成功就是很忠實地執行了這種負面思維,把它表達得非常日常,所以才會獲得這麼多的人的喜愛。



在我的翻譯經驗中,四格漫畫應該是介於小說和繪本之間的作品。繪本只有32頁,文字在1000字左右,但是鱷魚君的4格漫畫的文字不少於幾千字,正好在小說和繪本之間。


翻譯我主要是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故事裡有一個場面是鱷魚君在吃橘子,他給父母打電話說我今天不回家了,媽媽就問他橘子收到了沒有。橘子是日本過年的時候會吃的東西,如果你在日本生活時間長了,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但是如果用文字解釋的話可能就太多餘了,我也沒有再多解釋。



這個作品其實也很貼近現在的社會思潮,就像作者剛才說的,當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終結的時候,我們應該認真過每一天,包括日本人在說的「斷舍離」,都是屬於這種社會的思潮,這樣的思潮都是在做減法的。


這個故事是從去年12月開始畫的,到今年3月完結,它的故事進展剛好和疫情是同步的。這個故事能那麼受歡迎,其實也算是疫情創造的一個奇蹟。疫情讓大家變得有更多深讀的機會,當你不能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問題,看這本書的人也有很多的想法。


這次疫情對我自己的影響很大,我母親今年4月在北京去世了,我到現在都沒有回去。疫情幾乎把我們日常生活給摧毀了,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叫順勢而為。日語有一個字我特別喜歡,漢語裡沒有,他們日語叫「受流」。這個詞比較好理解的一個說法,就是借力打力。在一個時代進來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抗爭,死亡也是沒有辦法抗爭的,你要借他對你的威懾力來發揮你自己可以發揮能量,而不是悲觀的去看這個威懾力。


百貨大樓外鱷魚君的廣告 via Instagram@fuse_jp


但其實這種生生死死在生活裡挺多的,我有一個中國來的學生自殺了,這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發生的。但你知道這樣的事情多了之後,你會突然發現,其實你想知道的「終結」就在你的周圍,它並不可怕,用哲學的道理來說,這是我們的一個生存目的,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死亡。我也非常贊成作者的說法,怎麼樣讓自己能夠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完成自己的所想、所念所思所願。


但這本書普普通通快快樂樂的,不吵鬧不喧囂,沒有宏觀的敘述,用這種方式來談死亡,可能是最好的。普通挺好的,普通人不要做太大的事情,目標大了,壓力也就大了,會變得不坦然。目標小,生活就很豁達,就會水到渠成。


這也和我的個人經歷很有關係,我到日本之後開始經商,賣魚,跑遍日本做日語作家,最後又到大學裡當教授,我做這些的時候從來沒有一個宏大的目標,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機會就來了。還是那句話,順勢而為。


「昨天是築地市場關閉的日子,我並不在東京,但想起30年前為了生活,日夜出沒於這裡時,竟然有些失落感。因為畢竟是從這裡起步進入了魚蝦生意的行業,最後一直做到遠洋漁業。時期雖然並不長,但所有的記憶都在昨天一點點復甦了過來,很鮮明,也很有節奏。於是,在推特上用日文寫了感言。然後到了今天,發現當時跟我有同感的人也在嘆息,頓覺心裡找到了可貴的平衡。」 via 微博@毛丹青


鱷魚君其實是非常幸福的,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他也不理解死亡。而且最後那個櫻花盛開的場面,只有鱷魚君的手機掉在地上,也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裡,我覺得這個場面描寫得特別好,就好像他的離開並沒有給任何人帶來負擔,像一隻貓一樣。貓在感到自己要去世的時候是會躲起來的,絕對不會給人添麻煩。


日本社會現在有個很時髦的東西叫「終活」,一個人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時候,他會開始處理他身邊的所有事情,比如說把書賣了,把房產賣了,把所有事情都歸零,這都是為了不要給關照你的人留下負擔。假如有一天一個人突然離世了,他可能會留下一個大房產,或者是沒吃完的麵包,總是需要其他人來打掃,這就等於給人添了麻煩。


終活就是歸零,歸零是對別人的一種敬意,我覺得鱷魚君就是終活的榜樣。他也不和任何人打招呼,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是快快樂樂的,還告訴別人這花多好看啊,多美。




這次對談,Lens 邀請到了作者菊池佑紀,我們向作者提出了10個問題,請毛丹青幫忙翻譯轉達給作者。以下是對談記錄。


Lens: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知道鱷魚會在100天後死去,過程中,會難過嗎?

菊池:有的,最終截稿日臨近的時候,想到一切就要結束了。最感到難過的時候大概是第一百天的時候吧。


菊池佑紀


Lens:為什麼那個時候會難過?


菊池:我作為作者,看待這個事情是有比較客觀的部分的。從第一天開始就是作為作者的身份來創作的,那個時候不覺得有多悲傷。等到快完結的時候,回首過去,整個創作過程像電影一樣浮現,我回想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開始覺得難過,還哭了呢。


第100天

Lens:作為作者的自己和作為讀者的自己,在看待這部作品時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菊池:身為作者的話,我覺得創造了自己滿意的作品。自己作為讀者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個作品給我留下了「有很多東西值得思考」的印象。從結果上來說,「我創造了一部好的作品呢」,我會有這樣的感想。



毛丹青:通常來說,身為創作者,對於自己創造的角色,就像是在賦予其生命那樣。鱷魚君的故事也是這樣。而當身為創造者的作者自己也無法控制角色的行動的瞬間,一個好的作品就誕生了。菊池桑在第一百天的時候百感交集,有難過的感覺,這莫非是因為回想起了跟角色之間的過往。「明明是我創造的角色,不知道為什麼不能按照我的想法來行動」這樣的感覺,在自己創作的途中,有過這種感受突然襲來的經歷嗎?


菊池:我同意你的說法。其實鱷魚君這個作品在開始之初,劇情的發展就已經設定好了,不太有這方面的困擾。但是創作其他的作品的時候,確實有過因為控制不了人物的行動而困擾的情況。


毛丹青:如果沒有這個困擾,那在鱷魚君的故事裡有其他小的困擾嗎?


菊池:我預想中的理想狀態,鱷魚和前輩的關係是很好的,從角色的角度我是這樣希望的。但從現實的角度這樣的發展是不可能的。還有角色的臺詞,感情,在寫之前就明白不會就這樣簡單發生的。



Lens:鱷魚君的故事裡有你自己生活的投射嗎?


菊池:在第二十五天的時候,老鼠和鼴鼠在晚上叫鱷魚君出去的時候,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要說。但是,明明沒有什麼事情卻聚在一起,可能這就是朋友吧,我是這麼覺得的。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就覺得想畫下來了。


毛丹青:好有趣,你在現實裡真的碰到過這樣的事?


菊池:嗯,明明沒有什麼事情卻聚集在一起。


Lens:一些讀者也會關心,鱷魚君死了之後,他的朋友們的生活有變化嗎?


菊池:確實,作為讀者會在意之後的展開。但是在活著的基礎上,即使有這種特別痛苦的事情,人類不是那麼容易遺忘的生物,無論發生什麼都要站起來繼續向前。背負痛苦的事情繼續去做,我是這樣想像的。



Lens:現在的一些作品中,包括電視劇、電影等,越來越多在關注、刻畫普通人,你有注意到這個趨勢嗎?在創作鱷魚君的時候有這種意識嗎?


菊池:有注意到,但是並沒有特別有意識去畫普通人。怎麼說呢,有限的人生總有要結束的時候,選普通的人作為主人公會比較好。我覺得像鱷魚君這樣的人,從小到大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也不錯。這個作品想表達的是「時間是有限的,有想做的事情就拼全力放手一搏」。如果想讓讀者有這樣的想法,是需要去描繪普通的生活的,讀者在作品完結的時候才能有這樣的感受。


Lens:為什麼要強調完結?


菊池:萬事萬物都會有結束的時候,不好好描繪這個結束是不行的。最初會覺得漫長,完結的點快到的時候,會有種「啊還差一點就要結束」的感覺。這個對大家來說都是一樣的。我覺得對人生也是這樣。現在也有覺得人生還很漫長的人,但他們的人生也有要完結的一天,「完結」在慢慢臨近,活著的同時也在走向死亡。如果讀者現在就有這種感覺的話,可能就會意識到那些自己非做不可的事情。所以我想好好地畫一次「結束」,離「結束」還有多少天之類的,好好意識到這個是很重要的事情,我是這麼想著創作的。



Lens:你自己是什麼時候意識到「完結」的?


菊池:我活了三十多年了,經歷過很多事情的完結,也經歷過和很多人的離別。從這些事情中,意識到「結束」的瞬間有很多。「啊,那個時候要是再多聊幾句就好了」,「再多見幾面就好了」。一切都會結束的,在結束之前多珍惜,對時間和人都是。既然一切遲早都會結束,趁現在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心上。在做每個選擇的時候,像決定要跟誰見面的時候,把這種意識放在心上的話,我覺得可能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了。


我在苦惱迷茫的時候,會先想未來的路要怎麼走,然後再做決定,我會從會不會後悔來考慮。這個採訪也是,如果拒絕的話,之後可能會後悔,我是因為覺得拒絕後會後悔我才接受的。



Lens:為什麼會有不想接受採訪的想法?


菊池:接受的話可能會報導對我不好的或者是不實消息,會有這樣的想法,還會猜測之後會不會被利用之類的,像這類不做也不會後悔的事就最好別做吧,而且這樣的事情時不時會發生呢。


Lens:那最後為什麼接受這次的採訪?


菊池:怎麼說呢,收到採訪邀請的時候我是很開心的。考慮了接受採訪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結果是,對我自己來說是好的。與認可我的人進行採訪,還可以作為宣傳。我也希望鱷魚君的故事可以被更多人認識。如果沒有接受的話,我覺得我絕對會後悔的。所以這次就接受採訪了。



Lens:你為鱷魚君設定了一個死亡日期,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會想知道自己的死期嗎?


菊池:我現在算是知道一半了,還有大概五十年,我覺得我會在未來的五十年內死去(笑)。所以如果有煩惱的話,我就會去想這件事,然後就會有「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吧「這樣的念頭。但是大家其實都是像這樣知道一半的。


Lens:你有遺願清單嗎?


菊池:清單我還沒有做過。

毛丹青:如果是想要做的事情,現在來大概算一下有多少?

菊池:感覺有幾個吧。

毛丹青:在離開人世前,你最想要完成的事情是什麼嗎?

菊池:想製作的東西是比鱷魚君更受歡迎的作品。


菊池佑紀新作:一隻一不注意就會飛走的海豹

Lens:有想過鱷魚君會這麼受歡迎嗎?


菊池:我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受歡迎。最初大家在熱烈討論的時候會覺得:「哇,厲害,不得了了」。就覺得很厲害。


毛丹青:現在是什麼樣的想法呢?

菊池:現在已經基本上冷靜下來了。「啊,也有過這樣的時期啊」有這樣的感慨。

點擊購買:

相關焦點

  •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終於迎來了第100天,推特大熱漫畫完結!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是作者きくちゆうき在推特上連載的四格漫畫,從2019年12月12日開始,講述了一隻即將在100天後,也就是2020年3月20日死去的鱷魚生前最後100天的故事。而今天最新漫畫裡鱷魚也確實死了,死去的原因是在公路上為救一隻小鴨子而遭遇了交通事故。
  •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大結局登上世界熱搜,後續確定要出書、翻拍...
    日本漫畫家KikuchiYuuki發表作品《100天後就會死的鱷魚》,自2019年12月12日開始每天更新,火速在網路上爆紅,隨後還推出Line貼圖。3月20日,該漫畫迎來了第100天大結局,吸引大批粉絲關注,並登上世界熱搜。
  •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炒作消費日本社畜的同理心,網友:良心不會痛...
    天后會死的鱷魚》《100天後會死的鱷魚》這個名字聽起來讓人有點難過的漫畫來自日本漫畫家きくちゆうき畫的四格漫畫,在SNS上發布之後迅速火遍全網。短短100天,從出現到死亡,《100天後死去的鱷魚》每天度過的不過是普通的人生,卻能吸引大批粉絲關注,並登上世界熱搜。20日發布的完結篇已經吸引178.9萬點讚,超過69萬轉發,累積3.1萬則留言。百萬觀眾從上帝視角看著鱷魚君,早已知道他最終的結局,又對它的生活感同身受。
  •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感人四格漫畫大結局,同時宣布書籍與電影化
    今年突然在推特上爆紅的四格漫畫《100日後に死ぬワニ》(100天後會死的鱷魚)」,作者「きくちゆうき」(@yuukikikuchi)每天固定在晚間6點更新讓推民們跟著一起倒數鱷魚死亡那天,而鱷魚被判死刑的這天也剛好是瑪雅預言人類大滅亡的2020年3月20日,不過也沒想到跟隨鱷魚死亡而來的竟然是書籍化、電影化、周邊商品以及展覽這些把我們瞬間拉回現實的東西……鱷魚在推特的降臨從2019年12
  • 《香蜜》潤玉不知,就算天后不殺簌離,簌離也會有和他一樣的結局
    《香蜜沉沉燼如霜》中的潤玉是一個很可憐的角色,小時候受的那些苦就不用說了,天后還當著他的面把他娘簌離給滅了。其實潤玉不知道,就算天后不滅了簌離,簌離和他兩母子的結局都是一樣的。原因有兩點。1:簌離犯罪是事實簌離和鼠仙之所以會結盟,其實都是為了共同的目的,扳倒天帝天后,扶持潤玉上位。雖然鼠仙在臨死前,一人把所有的事情都頂了下來,但天后也不是吃素的。
  • 抗疫幹部:三天前母親去世未能送行,三天後自己過勞而死
    抗疫幹部:三天前母親去世未能送行,三天後自己過勞而死我體驗過父母離世時的感受,那真叫一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儘管自己的父母都是年到壽到、無疾而終,但總感覺從此以後自己就是沒爹沒娘的孩子,孤苦伶仃、無緣無助,擔心以後的路會走不下去。我沒有體驗過父母離世自己不在現場的感受。
  • 《100日後會死的鱷魚》作者最新漫畫,看!這隻海豹上天了
    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之前,曾經在日本社交平臺以及媒體中引發過一段時間熱議的網絡漫畫《100日後會死的鱷魚》。這部網絡漫畫的作者きくちゆうき是在推特上進行連載的,每天會連載一話,持續一百天。《100日後會死的鱷魚》主要講述了一隻到結局一定會死的鱷魚,死前的100天,都在過著怎樣的日常生活,作者和讀者都一開始就知道鱷魚會死,但是故事中包括鱷魚在內的所有角色,都預見不到這樣的悲劇結尾。
  • 洛基拍雷神3就知道自己會死,保守秘密兩年了,漫威你不復活他?
    近日,在漫威電影宇宙中飾演洛基的湯姆·希德勒斯頓參加了正在舉行的ACE漫展,在接受採訪時,抖森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在拍攝雷神3時就知道洛基會死了。據抖森稱,2016年5月拍攝《雷神3:諸神黃昏》時,漫威就已經告訴他洛基會在復聯3中死去,並且向他描述了復聯3一開始他犧牲那一段的場景。
  • 為何說李逵死得並不冤?如果宋江不毒死他,他遲早也會被自己玩死
    《水滸傳》中有很多鮮明特點的人物形象及綽號,比如呼保義——宋江,他不能文不能武,趨炎附勢,主要事件有殺閻婆惜;豹子頭——林衝,他忠厚老實、武藝高強,主要事件有風雪山神廟、火併王倫;花和尚——魯智深,他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主要事件有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黑旋風——李逵,他直爽、忠誠、殘暴,主要事件有坐堂壽張縣、為母殺四虎;智多星——吳用,他足智多謀,主要事件有智劫生辰綱等等
  • 國外老人養100條食人魚,在泳池餓了它們3天後,老人跳進了泳池
    我們今天想知道的是既喜歡玩又有挑戰性的美國人,他今年70歲了,「死」似乎不問年齡。那麼,他到底嘗試了什麼樣的挑戰呢?國外老人養100條食人魚,在泳池餓了它們3天後,老人跳進了泳池事實上,這位老人嘗試的挑戰差點喪命。他的挑戰項目是,和空腹5天的食人魚在同一個遊泳池裡,看看自己能不能存活下來,這樣的嘗試可以說是帶著生命去玩。
  • 作為一個普通人穿越到《Minecraft》,100天後,誰更容易活下來?
    而作為我們地球上的75億人中的普通人類,被黑洞吸走,在《我的世界》中生存100天,哪種類型的人更容易活下去呢。晚上不熬夜根本睡不著。然而他們到了《我的世界》,終於感受到了自由的空氣,再也不會有人管著自己。於是連續熬了三個通宵。三天後,集體卒!
  • 伊隆馬斯克認為他會死在火星上
    伊隆馬斯克一直在談論他多年來殖民火星的計劃,特別是2016年9月在墨西哥舉行的一次會議,他說他需要40到100年的時間才能創造一個擁有100萬人口的自我維持文明。我們不知道火星和地球之間交換微生物會產生什麼樣的交叉汙染,我們也不知道馬斯克是否還在計劃人為地提高火星的溫度並給它一個更厚的氣氛以允許流動水。(在2016年的新聞發布會上,他說他會把許多這些問題「留給火星上人民的決定。」)
  • 日本漫畫改編真人電影,擁有不死之身的亞人,怎麼都殺不死他
    不知道多少年後的地球發現了一種新型人類,取名為亞人,一聽這名字就很日系化。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擁有不死之身的人。當他們死亡後,身體裡就會出現一種神秘的暗黑物質來進行自我修復,然後就原地復活。被政府帶走了,美其名曰關愛特殊人種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背地裡進行著慘無人道的科學研究,想要挖掘出亞人不死的秘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變態日本人實驗有多殘酷呢?
  • 排卵期10天後,若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懷孕,內褲也許會告訴你答案!
    所以備孕期間的福氣也都希望能夠快點懷上小寶寶,尤其是在開了之後呢,這兩天心情可能會變得非常複雜,在排卵期同房之後發現月經再一次的來臨,想必也會感覺到非常失望,因為他在前一段時間當中。夫妻兩個人也做了很充足的一些準備工作,其實想要讓自己成功懷孕的話,還可以在排卵期後的10天左右,如果要是發現內褲上面出現了,他很有可能就是已經懷孕了。排卵期10天後,若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懷孕,內褲也許會告訴你答案!
  • 白起臨終時,他說他知道自己因何而死,但是他錯了
    良久,才又徐徐吐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殺。白起的死,對老秦人而言打擊頗大,認為他死而非其罪,憐之。甚至有人直接遺恨於應侯範雎,因為畢竟白起是直接因範雎而死!再連後世撰史的司馬遷也感慨「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卻不能救患於應侯」……由是來看,白起認為自己的死因是殺孽太重,終遭報應。
  • 哲學家: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不死終會出頭!」但是卻沒幾個人可以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甚至還把這句話當成了自己不努力的藉口。聰明的人理解成這次沒有成功不要緊,下一次我一定會成功!笨的人理解成反正我都失敗了,就這樣子吧,反正不死終會出頭。
  • 徐福給秦始皇找到了不死藥,為什麼沒有給他?
    徐福家中老母親已經餓死,妻子也已經累死兒子們被抓到北方去修建長城,不久就會埋骨在山谷間,女兒們也會抓到深宮裡去做奴隸。如果你真的為她求了這不死藥就是助紂為虐。有了這藥將會永遠的奴隸百姓永遠做他的始皇帝,你的子孫後代也要一代一代為他為奴為娼,你是害了你自己嗎?
  • 抗災幹部:三天前母親去世,沒能送行,三天後自己勞累過多死去
    抗災幹部:三天前母親去世,沒能送行,三天後自己勞累過多死去我經歷過父母離世時的感受,那真叫一天不應一天地叫地不靈,雖然自己的父母年事已高,無疾而終,但總覺得自己從那時起就是個沒爹沒娘的孩子,孤苦伶仃,無緣無助,擔心以後的路走不好。我從未體驗過父母離世時自己不在場的感覺。安寧的年代,安居樂業,自己沒有多少能耐,長期守在父母身邊,雖然也稱不上孝順,但父母的吃喝絕對不少。
  • 如果一個太空人死在月球上,他會是什麼樣子的?他會分解腐爛嗎?
    如果一個太空人在月球上死了,他會是什麼樣子?他會分解腐爛嗎?在地球上,分解腐爛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由於月球上這兩種生物都不存在,屍體在月球上應該不會太快腐爛。但是,人體內部的消化道殘留有大量細菌,在人體的保護下,它們能生存很長時間。
  • 研究發現「人死的時候知道自己已經死了」,這是怎麼回事?
    2019年美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死的時候知道自己已經死了」,這個結論聽起來還是挺繞口的,可以簡單的理解成當一個人被醫生宣布死亡的時候,他自身可能還會擁有短暫的意識,聽到醫生說的話,感受到正在發生的事情,但很快一切都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