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不理想,一些考生和家長很糾結要不要復讀呢?【乘風破浪的Cathy】 想對你說: 去復讀吧,成功的復讀將改變你的命運。
●眾所周知,馬雲、俞敏洪、梁文道等成功人士都曾經是高考失敗者,復讀使他們有機會考上滿意的學校,也因此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乘風破浪的Cathy】 當年第一次參加高考只考了300多分,連中專線都達不到。復讀之後考了456分,超過本科錄取線20多分,成功被師範大學的英語專業錄取,畢業後成為一名大學老師,如今是一名大學教授。
這些復讀成功的案例很勵志!
下面是【乘風破浪的Cathy】直接或間接採訪到的成功案例。這些復讀成功的案例很積極的、很勵志!
●我朋友的女兒性格很要強。去年好像考了493,能進某理工大學,但不甘心。因為初中就是學霸,後來早戀了影響學習,高中進了市六中,本來按她的成績高中進一中是沒有問題的。 復讀時去了某全國著名中學復讀,然後回本市參加高考。今年考了603分,文科,厲害吧?
●我的好朋友第一年高考離一本還差20多分,選擇復讀後進了上海復旦大學。後來在企業工作,月薪兩三萬元。另一個同學也是第一年考得不理想,復讀之後考上了北京大學。不過這兩個同學都是原來基礎就很好,第一次高考可能狀態不好才失利。學霸的人生我們不懂[捂臉]。
●關於復讀,我的經歷比普通復讀生困難一些,但必須要承認的是,復讀的確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的命運和我整個人,因而復讀也被我的很多親戚朋友們視為改變孩子命運的靈丹妙藥,竊以為這種說法並不妥當。當然與其他高考生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此,當時父母極其失望,拒絕讓我復讀,甚至表態不會提供學費,在最絕望的那段時間,我請他給班主任打電話,沒想到班主任也認為我不該復讀。但是他顯然低估了我突然產生的想走出山西的決心和明白自己即將成為平凡人的恐懼。
●生活好像總是在山窮水盡的時候出現轉機,我在某乎上找到了復讀學校,可能是我那句"狼行千裡吃肉"的話讓父親想到了從貧困山區一路打拼出來的自己,他決定給我一個機會。我今年過了一本線四五十分,個人並不滿意,但「事事我曾抗爭,成敗不必在我」,我努力了,不後悔。
●理科生,18年語文107,數學114,英語125,理綜202;20年語文120,數學125,英語130,理綜237 。18年高考失利,19年從某工業大學退學繼續高考,因為不滿意當時的學校以及城市而選擇復讀,語文成績明顯提高,理科綜合成績也大幅上升。在疫情期間本來按照自己的計劃聽網課而放棄學校的課程,在考前幾個月才與老師溝通好,如果能早些開始,成績也會更好一些。今年預計可以達到自己理想的學校。
●理科生,18年高考總分532,被某科技大學錄取,但不滿意所以選擇了復讀,第二年高考總分575,語文107,數學132,英語113,理綜223;數學成績提升較為明顯。19年成功被某交大錄取。
復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糾結了一段時間還是選了復讀,其實復讀也沒有人家說的那麼辛苦,最痛苦的時候在下定決心的那一瞬間就已經過去了,後期更多的是被復讀學校的快節奏推著走。 ●那一年除了學校管的太嚴天天跑步跑到崩潰外,其實每天都很充實,手機遊戲還有亂七八糟的社團活動全扔掉,專心投入到學習其實是很開心的,每天大清早和朋友起來一起背單詞背作文,完全沒有很慘很辛苦的感覺,反而因為把紅寶書倒背如流把自己牛逼壞了哈哈哈 ●成績也一路上升,最後高考英語基本上只扣了作文的幾分,雖然數學還是不理想,但是很幸運被現在的大學錄取了!現在想一想如果當時真的去了一個很差的二本肯定會一直不甘心,可以說沒有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吧。
復讀那一年該怎麼做?
首先,選擇一所師資力量較強的學校。這種學校的老師們往往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教學有方,有著"四兩撥千斤"的能耐,能使你學習上事半功倍。尤其是對於基礎較薄弱、學習不得法、自律性偏差的學生。學習上聽老師的,準沒錯!
其次,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決心。既然選擇了復讀,就要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把高中階段甚至是初中階段所有的教材、練習冊通通找出來,一題一題地過。我當年就是通過這樣的笨辦法,把過去五六年所有缺漏的英語知識全部補起來了,而且學得非常紮實,詞彙量也暴增,從不會拼寫錯誤。
再次,加強體育鍛鍊,提升身體素質。每天堅持鍛鍊,既保持好的學習狀態,又提升身體素質,為復讀階段提供良好的健康保障。
不去試試,怎知自己有多優秀?
沒錯,復讀不一定就能成功!但十七八歲的年齡,正年輕著呢,你不去試試,怎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趁著年輕,有夢就去追逐吧。
更多教育觀點,請關注【乘風破浪的C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