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高考復讀和中考復讀完全是兩個概念,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2020-12-06 我女兒最喜歡藍色

復讀,無論是高考復讀還是中考復讀,說簡單點就是重新來一次,重新複習,重新考試,把初三或者高三的過程再重複一遍。

但高考復讀和中考復讀是完全不一樣的,無論是形式還是難度都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中考復讀難度要比高考復讀大得多,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首先高考復讀,有眾多的學校或者機構接受這些復讀生,比較出名的衡水中學和毛坦廠就是典型,簡單說,復讀生只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還是可以和應屆生享受差不多的待遇。

但中考就不同了,中考復讀既沒有成規模,再加上9年義務教育的原因,幾乎沒有什么正規學校接受中考復讀生,更不要說名校了,只有極少數的學校或者機構接受中考復讀生。顯然,這些學校無論是規模還是水平都遠遠無法和高考復讀的學校相提並論。

其次,高考復讀生和應屆生享受的高考待遇完全一樣,大家依然是站在同一個平臺上比拼,比拼的是個人的水平,比拼的是考試的成績。

但中考不同,中考復讀生和應屆生待遇天差地遠,他們完全不是在同一平臺上比拼的。

這和中考的招生制度有關。中考招生分為三部分,自招錄取,名額分配以及裸考。而復讀生能參與的只有裸考這一個環節。

其中的差別有多大呢?

一些名校或者說重點高中,幾乎全部都有自招這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各校都拼命招生,這個環節說白了,就是各校爭奪生源的環節。

無論是什麼重點高中,都儘可能地在自招考試中多錄取一些學生,原因很簡單,能通過學校自招考試的學生基本上學習程度都優於普通學生,因為自招的難度遠大於裸考。

有些學校,在自招中甚至錄取的名額要超過全部招生計劃的一半,學校越好,越是如此。比如2019年上海某四大名校之一,全部招生名額一共才不到400人,在自招中已經錄取了近220人。

其他名校無不如此,這就造成了裸考生只能爭取剩下得不到一半的名額。而復讀生也只能和裸考生一樣爭奪這剩下的名額。

至於名額分配,那只有應屆的學生才能享受,和復讀生毫無關係。

中考為什麼要復讀,坦白說就是要考個重點高中,最好是能考上頂級的重點高中。然而因為中考的規則,這些復讀生在和應屆生相比,先天就處於弱勢。

這種弱勢不是普通的差別,是少了一次機會,然後難度再增加一倍的差別。這對中考復讀生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中考的復讀和高考的復讀相比,是完全不公平的,是一種本來就處於弱勢,還要加大一倍難度的挑戰。

為什麼中考的培訓機構如此之少,原因很簡單了,難度太大,收益太少。沒有人願意做這類吃力不討好的事。

所以才有中考遠比高考重要的說法,因為高考失敗是可以彌補的,是允許失誤的。而中考不是,這真的就是一錘子買賣,是不允許失誤的。

一旦失敗,無論是否復讀,都會面臨一個非常不公平的競爭環境。無論是哪種選擇,都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其痛苦程度只有經歷過的才真正能夠體會。

相關焦點

  • 復讀被堵?新高考形勢下,2020屆高三生還可以復讀嗎?
    還能復讀嗎? 實際情況是,現在沒有復讀生這個概念,只有應屆生和往屆生的概念。應屆生=高三應屆,往屆生=社會考生,復讀一年=畢業一年,畢業一年與畢業十年統稱為社會考生。 那麼換個概念來講就是取消復讀=取消社會考生,這不可能!
  • 史上最難高考引發「復讀潮」?這屆復讀生會有多慘?明年新高考,復讀...
    如果高考考的很低,平時自控力也很差,完全沒心思讀書,在高三階段的大小考試中分數幾乎都低於省控線或專科分數線。 這類學生還是不建議複習了。因為復讀不一定能提高很多分數,如果分數過低,複習一年還是考專科,這樣復讀的意義不是太大。
  • 中考「大變動」,禁止復讀,近一半無緣高中,學生升學出口在哪
    大多數的人,都會高考特別重視,畢竟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但是「中考」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中考將要有「大變動」,近一半的學生無緣高中。中考「大變動」,禁止復讀,近一半無緣高中1.禁止招收初三復讀生前幾年,有很多的學生都會因為在高考時發揮失常選擇復讀,因為學生想要通過復讀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如果學生在中考時發揮失常,是完全不可以復讀的,這也就是說學生們只有一次中考機會,只有學生們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才可以會考上高中。
  • 高考:被調劑到冷門專業怎麼辦,復讀和轉專業,哪個更好一點?
    是復讀還是努力在大學轉專業或是安於現狀呢?我們首先來說復讀,復讀的成本還是比較大的,不僅有一年的時間成本,可能還有第二次高考比第一次還差的風險,而且第二年填報志願時難保不被調劑到冷門專業。比如小編曾經有一個同學,第一年考了個二本嫌學校差沒有去讀,結果復讀後連二本都沒考上,最終只能去讀個三本,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 女孩去年高考滑檔咬牙復讀 「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夏亞明 攝「我叫馬遷,今年高考達到了一本線,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錄取啦!」聽著她歡快的聲音,記者回憶起,她就是我們去年徐州走訪時曾見過的在超市做暑期工的那個小姑娘。去年高考滑檔後,她咬牙復讀一年,終於實現了大學夢。
  • 高考成績不理想,當不當開啟復讀模式?大學教授用成功案例支持你
    高考成績不理想,一些考生和家長很糾結要不要復讀呢?【乘風破浪的Cathy】 想對你說: 去復讀吧,成功的復讀將改變你的命運。●我的好朋友第一年高考離一本還差20多分,選擇復讀後進了上海復旦大學。後來在企業工作,月薪兩三萬元。另一個同學也是第一年考得不理想,復讀之後考上了北京大學。不過這兩個同學都是原來基礎就很好,第一次高考可能狀態不好才失利。學霸的人生我們不懂[捂臉]。
  • 2021年多省全面實行新高考制度,2020年高考失利後還能復讀嗎?
    「四選二"(化學、生物、地理、政治)每科各100分,按照等級賦分,也是每科100分,共200分,計入高考成績。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數學再也沒有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文理分科將被取消,從此再也沒有文科生和理科生了!
  • 如果「復讀生」考上清華北大,將獎勵108萬,復讀招生班出奇招!
    為了招攬和吸引更多的同學,很多復讀招生班也是用盡奇招。這不,廣州的某一中學就對外打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高考復讀獎勵政策。該政策寫到,復讀生如果被清華北大錄取,那麼學校將會獎勵108萬。除此之外的獎勵金額分別為5萬、1萬。毫不意外,這個108萬的清北錄取獎勵金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大家對此也在擔心,難道現如今的清北都變味了嗎?
  • 毛坦廠中學分校—葉集皖西當代中學 2020年高考復讀班招生簡章
    毛坦廠中學分校—葉集皖西當代中學 2020年高考復讀班招生簡章 2020-07-15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從上交退學復讀,考上北航,考生圓夢,網友:浪費高考資源!
    而報浙大和人大要斟酌一下專業,把穩起見,需要專業服從外,南大、中科大、北航、同濟這些國內大牌名校全部可以收入囊中!可是,人家一個也看不上眼。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沒有填報志願,也未被某名校錄取。下面要說的這位,一般人可能就想不通了。
  • 985男生退學復讀考上北航,卻迎來網友一片罵聲,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然而,該考生去年報專業的時候,因為完全聽從了父母的意見,選擇了自然科學實驗班專業,但自己夢想又是物理天文專業。讀了一個月後,選擇退學復讀。今年高考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科實驗班(航空航天類)錄取,非常滿意,也算是圓了自己的夢想。但是有網友卻認為這是害人利己的行為。
  • 福州吐納未名教育聯合蔣超教授團隊辦福建高考復讀班 限招生100人
    2021年福建省將實行新高考模式(3+1+2),今年也就是福建舊高考的最後一年。有的高考生沒有發揮好,或者各方面原因導致高考失利,想復讀再奮鬥一年,衝刺明年的新高考。那在新老高考模式交替的特別的一年,2020年福建高考復讀還可行嗎?如果復讀需要注意什麼?
  • 19歲復讀考生高考後跳樓 留下字條寫滿「憎恨」
    兩次復讀 19歲男孩高考後跳樓之前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及精神分裂症留下字條寫滿「憎恨」「我跳樓自殺了」,給父親發完這條6個字的簡訊,19歲的洋洋(化名)從自家15樓上縱身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2011年高考結束後,洋洋僅以幾分的差距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復讀一年之後,洋洋又第二次參加了高考,但這次仍沒有考進理想大學。去年冬天,洋洋又重新回到了學校復讀高三。「他那時整天都不怎麼說話,但因為他本來就比較內向,我們也沒太在意。」周先生說,洋洋性格倔強,還很要強,每次只要考得不好,他都會自己默默進屋裡不與家人說話。
  • 北外保安業餘學英語,復讀考上西安科大,為掙學費暑假搬磚
    他是老大,下邊有兩個弟弟,「責任」2字油然而生。恰好當年他高考以300分「慘敗」,於是決定外出打工,支持弟弟讀書。他外出打工,曾在廣州做過小買賣,也曾在北京當過建築工人,前者賠了個精光,後者因出安全事故差點兒沒命。後來,他選擇來到北京外國語大學當保安,在停車場負責停車、看管車輛。劉生生沒有放棄讀書的念想,他利用業餘時間苦讀英語,成為北外校園中的名人。
  • 被西南交通大學錄取了,可專業被調劑到工程力學,報到好還是復讀好
    網友1:高考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家長,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能不復讀建議儘量不復讀,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因為畢竟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西南交通大學可以說是國內比較知名的大學之一,有著輝煌的歷史,就業前景也比較好。
  • 河南學霸的思維:上交退學,復讀考入北航,網友:出坑又入坑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如果回高中復讀,即使只學習半個月考一個華東五校都沒有問題,一年不學習考前突擊三天上個211一點壓力都沒有。今天咱們介紹的這個學霸就是河南的學霸,也是非常的任性,考上了名校,然後退學復讀,實在是令人佩服,不過學的專業,只能說:這坑出來,那坑又進去了,到底怎麼回事?小編帶你來看看。
  • 國內取消復讀,國外疫情蔓延,十年寒窗苦讀,升學之路何在?
    > 1、2020年,因為疫情的壓力,今年學生的返校時間推遲了兩個多月,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全憑自覺,更容易拉開分數差距。 2、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已經達到了1070萬人,比去年增加了40萬。換句話說,今年高三學生的競爭對手更多,競爭壓力更大。 3. 多省教育廳明確發布《關於規範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特別提到,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公辦學校)不得舉辦復讀班。想復讀的學生,只能交更多學費去私立學校復讀。
  • 高考狀元拒港大72萬獎學金,退學復讀考北大,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
    2013年劉丁寧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便一舉奪得當年遼寧省高考文科狀元的頭銜,總分高達658分,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與父母商討過後,劉丁寧決定去港大就讀,畢竟港大也是中國頂尖大學,全球高校中的佼佼者,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劉丁寧來到了港大,然而入學僅僅1個月,她便選擇退學——因為港大的教育模式和文學課程,跟她喜愛的國學根本大相逕庭,內容和形式上更偏於西方化。
  • 選擇考研調劑還是復讀 專家提醒考慮三大因素
    每一個人都試圖在每一件事情上做得完美,然而,完美僅僅屬於上帝的專利,完美的人只能被上帝收回,完美的計劃要麼留存在百年之後供學者欣賞;要麼就只是馬其諾防線,過於完美,卻無法跟得上形勢的變化。蘇聯人是世界上最魯莽的一個民族,凡事不思而行;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沉穩的一個民族,凡事先制訂好最熟悉而完美 的路線圖,才會一步步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