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名考上985院校的男生因為對專業不滿意,選擇退學復讀。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一年的艱苦奮鬥後,今年,他最終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選擇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這件事曝光後,在有一部分網友為之送上祝賀的同時,卻也迎來了不少網友的一片罵聲。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據了解,這個男生是來自河南的一名考生,去年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大家知道,上海交通大學是一所非常牛的高校,全國排名比北航還要靠前,是很多考生嚮往的學校。然而,該考生去年報專業的時候,因為完全聽從了父母的意見,選擇了自然科學實驗班專業,但自己夢想又是物理天文專業。讀了一個月後,選擇退學復讀。今年高考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科實驗班(航空航天類)錄取,非常滿意,也算是圓了自己的夢想。但是有網友卻認為這是害人利己的行為。
這些網友認為這種高分復讀生的存在擠佔了應屆考生的學校資源,本來河南高考就非常難,這樣會讓應屆生難上加難,去年就白白浪費了一個交大的名額。
這些網友的想法不無道理,這名考生的退學確實影響了別人,確實造成了交大的一個名額浪費掉了。要知道,這個名額背後有多少人在競爭,就這麼浪費掉了確實有點可惜。特別是河南這樣高考大省,競爭相當激烈,如果早一點放棄的話,就可以補錄別人。
然而這些網友的說法卻不妥,說「損人利己」未免有點太過了。首先,這名男生退學復讀並沒有違反國家和高校規定,雖說造成了名額的浪費,但放棄的也是自己的權利;其次,這名男生是以自己付出相應代價為前提的,要知道,復讀一年是多麼痛苦的煎熬啊,萬一考得更差呢?所以談不上「利己」;最後,人的成長本身就是個糾錯的過程,我們在十幾歲的時候也不是對未來職業規劃有明確的方向,孩子發現不合適又能夠有勇氣地及時止損,何罪之有?
既然這名男生沒有錯,這些網友的想法也沒有錯,那麼究竟是誰錯了?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追根溯源,其實這一切的問題根源都產生於高校的錄取制度,很多高校都存在這樣的現象。高校允許大一新生中途退學復讀,這很明顯就是允許名額的缺失。當然高校這樣的制度也沒有錯,給了新生重新選擇的機會。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選錯行業毀一生,所以高校這樣的制度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其實誰都沒有錯,只不過都是站在各自的角度思考問題罷了。站在高校的角度出發,它們是允許有一兩個名額缺失的;站在退學復讀學生的角度講,他們只是放棄自己的權利,與別人無關;站在其他報考這所學校的考生角度講,這個名額的放棄確實太浪費了。
雨兒老師認為,既然「遊戲規則」如此,大家就應該遵守,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最後,為所有考生提一點建議,那就是高考志願專業的選取一定要慎之又慎,切不可盲目選取,填寫之前,一定要查閱有關該專業資料,做好充分了解,做到自己喜歡,自己心中有數,可以參考他人建議,但不被他人主觀臆斷,包括父母。一旦專業選的不合適,無論什麼選擇都是很痛苦的。
或許只有每個考生專業選得得心應手了,以上退學復讀浪費名額的事情發生的就會少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