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是孟郊第3次參加科舉考試所說出的話,這一年,他已經46歲,不再年輕,然而日復一日的苦讀並沒有辜負他,終於,孟郊登科及第,他終於吐出了心中的鬱結之氣,一個翻身騎上快馬,馳騁於春花爛漫的長安街道上,從此,便是他龍騰虎躍的日子!
古往今來,無數考生奔赴於名為「考場」的戰場上,十年寒窗雖無人問,但一舉成名便可天下知,考生的命運,也會因此而改變,若你能成為狀元,那麼更是前途無量。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是當年遼寧省的高考狀元,一時之間,無數人把目光集中在她的身上,無數名校朝她拋來橄欖枝,其中最讓人驚訝的,便是香港大學,他們直接表示,只要入學,就提供給她72萬的全額獎學金,助她無憂學習。
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新學期開學僅1個月,狀元便毅然退學,回到高中重新復讀,並於次年再次登頂,考入北京大學,引起轟動,她是誰?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要這樣做?
劉丁寧,一個來自遼寧本溪的小姑娘,從小,她的成績就特別好,從來不讓父母擔心,其中最讓她感興趣的科目,便是傳統國學,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孔老夫子的話,對劉丁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找到了與自己心靈的契合點,從這一刻起,她便決定「以傳承中華文化為己任」。
2013年劉丁寧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便一舉奪得當年遼寧省高考文科狀元的頭銜,總分高達658分,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按照原本的打算,劉丁寧其實是想去北京大學中文系深造,繼續研究國學,然而港大上來便提出72萬高額獎學金,著實讓普通人家出身的她有些心動。
與父母商討過後,劉丁寧決定去港大就讀,畢竟港大也是中國頂尖大學,全球高校中的佼佼者,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劉丁寧來到了港大,然而入學僅僅1個月,她便選擇退學——因為港大的教育模式和文學課程,跟她喜愛的國學根本大相逕庭,內容和形式上更偏於西方化。
與此同時,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大家基本都用粵語,這對東北姑娘劉丁寧來說,著實是一個大問題,多方面的因素加起來,讓劉丁寧決定退學,並回到母校本溪中學復讀。
這個選擇,無疑讓劉丁寧的家人和同學無比震驚,看著「前任高考狀元」又回到校園讀書,人們議論紛紛,一些無良媒體甚至惡意揣測了不少「退學內幕」,這一切讓劉丁寧的壓力特別大。但好在劉丁寧是個意志堅定的孩子,既然決定了,那她就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2014年,劉丁寧以666分的高考成績,再次拿下遼寧省文科狀元的桂冠,這一次,她毫不猶豫地寫下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終於,劉丁寧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北大,開始了新的人生。
開學典禮當日,劉丁寧作為學生代表站上了演講臺,只見個頭小小、戴著眼鏡的她,鏗鏘有力地發表了自己的演講,她先是道出了她對「中文人」的理解,然後表達了自己對這項事業的信心與堅守,她也相信在北大,一定會創造一段「值得一生懷念的旅程,一個詩情畫意的青春」。
從她的演講中,不難發現她是一個不盲從於他人價值觀念,有著獨立思考能力,並朝著熱愛的目標堅定前行的人,這樣的人,定能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看完劉丁寧故事的網友們,也紛紛感慨道:不愧是學霸,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期待她在未來的日子裡,可以在熱愛的領域裡,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